英版X Factor新一季完結,四人女子組合Little Mix奪得冠軍,九零後流行團體成為首支獲得此項選秀節目冠軍的組合。雖然Little Mix的封冠是歷史性,但談到前途光景,就沒有太多可賀可喜,以往屆選秀冠軍的成績而論,真正立足歌壇的寥寥無幾。
Little Mix。
(文/趙南坊)英版X Factor新一季完結,四人女子組合Little Mix奪得冠軍,九零後流行團體成為首支獲得此項選秀節目冠軍的組合。今年的X Factor是大腕西蒙·考威爾(Simon Cowell)出走後的首季,流行界最強力推手遠行美國開辦美版X Factor,雖有凱莉·羅蘭(Kelly Rowland)、加裡·巴洛(Gary Barlow)兩位當紅歌手加盟當評委,但沒有了毒舌西蒙的評委席還是顯得不夠給力,所有焦點只能落在凱莉·羅蘭臉上總是變換位置的那顆痣,《每日郵報》曾專題報導,稱R&B女歌手臉上的痣,幾乎每一期節目都換一次位置。評委靠美痣成焦點,選秀節目則無處找焦點,雖然Little Mix的封冠是歷史性,但談到前途光景,就沒有太多可賀可喜,以往屆選秀冠軍的成績而論,真正立足歌壇的寥寥無幾。
麗安娜·劉易斯(Leona Lewis)成為 X Factor冠軍隊伍裡的恐龍級,第三季冠軍基本已完成從選秀玩票到專業歌手的轉型,兩張正式專輯,三項「格萊美」提名,七首排行榜Top5單曲,行走歌壇四年,成績單對得起冠軍稱號。X Factor的麗安娜·劉易斯、「美國偶像」的凱莉·克拉克森(Kelly Clarkson),兩位實力唱將成為選秀界標杆模範。
但個別成功案例掩蓋不了整個選秀節目的疲軟,無論X Factor還是「美國偶像」,都擺脫不了選秀時火爆,選秀後浮雲的命運,萬人空巷只存在於選秀的幾個月,出道行走樂壇之後就成無人問津,單就英國X Factor,打醬油的冠軍屆屆都有。
肖恩·沃德(Shayne Ward),第二季冠軍,X Factor效應曾讓這位愛爾蘭流行小生首支單曲《That's My Goal》創下最暢銷單曲的記錄。2005年的當紅歌手,親身驗證流行歌壇規律,大紅時所有人都搶,疲軟時連老東家都嫌棄,本年最後一次正式錄音是翻唱Nickelback,之後就被東家Syco掃地出門。至今已發三張專輯,倒黴蛋還算欣慰,至少撐過一段時間,當年百萬籤約費也曾讓其成為人中龍鳳。
利昂·傑克遜(Leon Jackson),第四季冠軍,倒黴蛋二號,至今只有一張正式專輯在手。一臉星相卻未能成大器,歷屆X Factor冠軍裡數他最不爭氣。一部分原因也在時運不濟,2007年,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正當紅,好似國內國外只有她一位大腕,在爵士新人面前,選秀出道的明顯段位不濟,2007年是英國流行樂分水嶺,這之後一批覆古女歌手雄起,這之後X Factor冠軍普遍找不到北。
喬·麥可德裡(Joe McElderry),第六季冠軍,九零后冠軍是最典型的選秀歌手,創造力基本為零,出彩表現幾乎來自經典翻唱,今年四月被Syco解約完全在情理之中。X Factor自他之後正式成為雞肋,不是沒有關注度,而是淪為純粹的秀,對於推廣新人、豐富歌壇已無大作用。西蒙·考威爾出走美國辦選秀,一方面也表明對英國本土X Factor的不自信。
馬特·卡德爾(Matt Cardle),第七季冠軍,選秀時拉風的不是他的唱功,而是頭上那頂復古的帽子。既然走造型範兒就不會太有實力,翻唱Biffy Clyro歌曲《Many of Horror》最大貢獻就是,把歌名改成了《When We Collide》;而今年新單曲《Run for Your Life》聽似很金曲味,但全曲卻脫不掉山寨氣質,加裡•巴洛執筆加製作,這首歌若是「接招」(Take That)演唱就會是另外一種境遇。
以純粹辦秀場的歌唱選秀節目都是不厚道,參賽選手淪為棋子,評論嘉賓成為焦點,孰贏孰輸一目了然。今次X Factor完場之時,前著名評委西蒙·考威爾網上第一時間發來賀電,Little Mix一定會成為大明星!「毒舌」向來擅長說冷笑話,這次也不例外。大明星奪冠後最新單曲是翻唱戴米恩·瑞斯(Damien Rice)的《Cannonball》,翻唱是條死胡同,之前冠軍胡同裡栽跟頭的居多。若想以此出名立足,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出自愛爾蘭,組合名字叫「西城男孩」(Westlife)。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