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南京大學副教授任職街道辦!經歷從中科大到哈佛博士後的求學路

2020-12-05 Ms六先生

本文來源:中國青年報、湖北日報、研乎

近日,有網友爆料,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辦副主任羅林姣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此事引發熱議。

8月26日,南山區委組織部一名工作人員表示,羅林姣確為哈佛大學博士後,她選擇當街道辦副主任屬個人行為。

哈佛博士後任職街道辦真的「屈才」了嗎?據北京日報,羅林姣的履歷與其現職位頗有契合之處。

曾就讀哈佛大學物理系的她,2013年成為該系腦科學中心博士後,同年回國在南京大學物理學院任副教授;2018年出任桃源街道辦副主任。

該街道轄區內有著名的深圳大學城,而羅林姣恰恰兼任街道辦建設部部長、掛點大學城社區,可以說「才盡其用」。

雖然羅林姣的學術生涯令人惋惜,但是憑藉強大的名校背景,她也依然是當之無愧的成功人士。

中科大本科階段:0.1%乘以1%

羅林姣本科就讀於中科大近代物理系,那個年代科大錄取分數線比今天高一些,不過方便計算,就算全省前千分之一吧。她在2003年畢業的時候獲得了郭沫若獎學金,也就是說她的本科GPA應該是全系第一名。考慮到科大讀物理的人比較多,就算1%的水平。(這一步足以說明其過人的智商和學習能力。)

哈佛博士階段:至少平均水平

2003-2009年讀哈佛博士期間,她發表了兩篇一作,分別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和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上,雖然兩個期刊的影響因子並不高,但期刊口碑還是可以的(截至目前兩篇文章的引用數都超過了50),而且顯然她的學術水平得到了老闆的認可,讓她繼續留在組裡做博士後。

哈佛博士後階段:國內一流高校AP水平

在2009-2013做博士後期間,她又發表了兩篇一作,分別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PNAS上,文章檔次比之前兩篇提高不少。注意在PNAS文章是2013年投稿,2014年接收的,所以她的作者單位不僅有哈佛,也有南京大學物理系。這篇PNAS文章,也是她學術生涯的高光時刻,憑藉這篇文章,她的學術水平也得到了國內頂尖物理系的認可。

南大獨立科研階段:黯然失色

在2013-2018在南京大學期間,她也陸陸續續發表了一些神經學方面的文章,但是注意這些文章裡都有哈佛老闆的掛名(直到2018年),而且作者也沒有其他南京大學的成員,也就是說這並不是在南京大學期間的獨立科研成果。她參與的完整的屬於南京大學的科研成果,有跡可循的只有兩個,是2017年分別發表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和sensors的兩篇文章, 但是她的作者排名比較靠後並且不是通訊作者,所以貢獻相當有限

客觀來說,在南大的這段時間,羅林姣並沒有展示出成為獨立科研工作者的潛質,也就是說一顆冉冉升起的學術新星,黯然沒落了。具體原因未知~

也有一些網友表示,這麼高的學歷不當科學家屬實有點兒可惜。

很多人認為科研就該一股腦走到底,但是,科研並非適合所有人。在我們的現存科研體制裡,缺乏一種合適的退出機制,我們只有半個「淘汰」機制。

從攻讀博士學位的那一天開始,你要是打退堂鼓——不,哪怕不是「退」堂鼓,只是換個職業,都要被千夫所指。從來沒聽說過還有哪個領域這麼幹的。

副教授有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的去處,有更好待遇的下家,跳槽了,人們第一反應:這人是沒有學術潛質?是追名逐利?是墮落?

人家什麼都不是。只是 轉 行 而 已

講師、特聘副研非升即走,有些大家都知道的學校淘汰率高達90%以上,同樣在讀博士讀半截發現不適合學術,或者和導師起了矛盾,再或者極端一些,遇到了無良導師,被騷擾、被侮辱……還得讀完這個能要人命的學位,還得想辦法繼續在這個給自己帶來無盡痛苦的領域求生存,這更是匪夷所思。

我們整個社會可能要接受一個基本事實:一共就那麼多教授名額,待遇又未必多高,很大一部分博士、博後、講師、特聘副研、副教授沒有必要非得等到最後一刻被淘汰被掃地出門。儘快建立平穩合理的退出機制才是更合適的辦法。

95後海歸碩士做汽修工

同樣在近日「95後海歸碩士做汽修工」上了熱搜。主角孫同學畢業於同濟大學,讀的是工業工程專業後去美國進修工程碩士。簡歷過硬,卻選擇「屈就」一家汽修店,輿論迅速炸鍋,甚至有人直呼「書白讀了」。但根據這位同學自述,自己從小就喜歡汽車,這份工作幹好了年薪能達30萬,並且符合他個人的事業長遠規劃

類似的年輕人職業選擇被送上熱搜,主要還是因為超越了傳統認知。在很多人頭腦中,「重學歷輕技能、重學術輕操作」的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總認為產業技工既沒有知識含量,也沒有事業前途。

但事實遠非如此,這些年中國是「設備易得,技工難求」,僅從供需比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每到用工季,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從沿海到內地,企業高薪爭技工、互相「挖牆腳」的新聞屢見不鮮。「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傍身」。只要技藝精湛,根本不愁沒有發展。比如技工張志坤、張志斌兄弟,先後斬獲世界技能大賽金牌,20歲出頭便獲得了相當於「副教授」的待遇職稱。

勞動無貴賤,從如今的社會現實看,傳統的「職業鄙視鏈」也已經過時。而修正落後的就業觀,主要還是要讓大家看到「行行皆能出狀元」,以更多保障,涵養尊重技能人才、推崇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現在大量碩博學子學成後,更加勇敢選擇適合自己的路,這才應該是未來高學歷人才應有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後任街道辦主任,面子算什麼,掙錢才是第一位的
    近日,有網友爆料,深圳南山區桃源街道辦副主任,羅林姣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後,此事引發網絡熱議! 這份任職通知中羅林姣的簡歷,簡直逆天—— 中科大本科,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
  • 哈佛博士任街道副主任 「屈才」還是就業新趨勢?
    哈佛大學的博士到街道擔任副主任,是「屈才」還是就業新趨勢?這兩天,微博網友因為一位科研學霸的人生選擇而炸開了鍋。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專業博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羅林姣,轉崗到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辦,任副主任、街區建設部部長,網友們由此展開爭論。記者昨天撥打羅林姣的電話,可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 12歲考入科大少年班,17歲哈佛博士,尹希4年成全球頂級大學教授
    作為我國的頂尖高校,中科大在對科學技術十分感興趣,尤其是在物理、數學方面感興趣的學生們來說,其在我國高校中的排名,甚至與北大、清華之間,都沒有什麼差距。而中科大的少年班,每年所招收的都是天才級別的少年學霸。
  • 她25歲博士畢業,26歲擔任中科大副教授,卻自嘲:曾想退學!
    隨後,她又經歷國外訪學的歷程,在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開始博士後的工作,當學成歸來之後,開啟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的教學工作,成為中科大的一名副教授,並且逐步成為博士生導師。這個姑娘名叫方璐,出生於1986年,當翻看她的簡歷的時候,其豐富的學習經歷,以及傲人的成績,讓眾多網友大為贊服。
  • 12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讓哈佛大學打破慣例,卻選擇加入美國
    其中中科大少年班更具有代表性,可謂是國內最厲害的少年班。很多少年班的學子如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今天分享的這位也是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他就是神童。 中科大少年班也是人才薈萃的地方,要想在這樣一個優秀集體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但是尹希卻做得很好。在中科大少年班的五年制學制期間,尹希的各科成績表現優異,均在90分以上,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每學期都能獲得獎學金。
  • 【求學求職】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誠聘青年副研究員、博士後
    復旦大學腦科學轉化研究院多個課題組招聘青年副研究員和博士後,誠邀青年研究人員加入。青年副研究員待遇面議;博士後待遇以及在站時間請見文底。2002年獲得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學士學位,2008年獲得中山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後留校任講師和副教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及面上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2014年起在美國哈佛醫學院McLean Hospital任博士後和講師(Instructor)。
  • 哈佛物理學博士入職街道辦事處被群嘲,但我卻覺得沒毛病
    這位街道辦副主任,不僅曾經在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擔任過副教授職位,還擁有著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 比如早在2016年,深圳市就推出了「 苗圃計劃 」,意在結合深圳主要產業發展趨勢,有針對性地培養引進緊缺專業幹部,並優化隊伍年齡、來源等結構,而來到街道辦任職的高水平人才,只是暫時安排到街道辦,從基層工作入手,進行重點跟蹤培養,著眼於未來培養高素質專業化領導幹部。
  • 他是哈佛大學博士後、西北大學終身講席教授,裸辭回國,被美國封殺
    北京大學,中國最好的大學,在我小時候曾經立志想要考取的大學,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發現距離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遠。哈佛大學,世界最好的大學,長大之後,眼界開闊後,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比北大更好的大學。於是,我時常會想,高考進入北大,出國深造到哈佛,這樣該是什麼樣的霸氣人生。結果我發現了他,擁有著更「神仙」的經歷。
  • 鄒城來了哈佛大學博士後—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再引高端醫學人才
    鄒城來了哈佛大學博士後—兗礦新裡程總醫院再引高端醫學人才 2020-04-07 1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江蘇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博士後招聘公告
    藥學院簡介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成立於2002年,現為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藥理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藥學一級學科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三期建設項目。藥理毒理學與化學進入ESI資料庫全球研究機構排名前1%。學院現有正副教授40餘人,博士生導師22人、碩士生導師20人。
  • 14歲上中科大,28歲成為哈佛最年輕副教授,華人女天才的開掛人生
    今天,超模君給大家介紹一位華人女天才、哈佛最年輕的副教授——蔡天西。蔡天西從小一路開掛,14歲上中科大,並創下了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歷史上最年輕副教授的記錄。哈佛!終身教授!這恐怕是大多數人奮鬥一生也無法獲得的殊榮吧!如今,現為美國哈佛大學正教授兼博士生導師的蔡天西,除了在哈佛大學教書育人外,現在正在研究生物醫學統計學的前沿課題:生存分析、醫學診斷和半參數回歸分析。
  • 【求學求職】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實驗室誠招博士後
    【求學求職】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實驗室誠招博士後 2020-11-20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3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31歲成為哈佛大學正教授。不幸的是,尹Xi...
    1983年12月出生,13歲考入中科大,31歲成為了哈佛的正教授,通過這一點也能夠看出他的實力究竟有多強。不過讓我們感到可惜的是這位天才少年卻自願加入了美籍。尹希從小就與眾不同,在他還上小學二年級時,就已經對微積分產生了興趣,一路跳級,9歲半的他考入了北京八中的少兒班,一直到1996年又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這件事情在當時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各大媒體紛紛報導。
  • 中科大「美女副教授」,曾獲雙博士後!網友:顏值與才華並存!
    「知識改變命運」這樣的話語相信大家肯定不會陌生,而為了自己今後能有更好的發展,很多學子們都會選擇努力學習,只為能考入國內有著985、211之稱的雙一流大學!但大家都知道考入國內的雙一流大學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小編今天要說的這位,在學習方面可以說的非常厲害,她的學習之路用「開掛」來說都一點不誇張,她就是方璐!
  • 【求職求學】蘇州大學生物鐘研究中心王晗課題組誠聘博士後2-3名...
    【求職求學】蘇州大學生物鐘研究中心王晗課題組誠聘博士後2-3名(常年有效) 2020-06-11 0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物理學家尹希,13歲入中科大,31歲成哈佛教授,如今不肯回國
    九歲考入北京八中,十三歲就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三十一成為哈佛正教授。但是尹希卻最終加入美國國籍,在美國娶妻生子,不肯回國。是何原因造就這位天才物理學家,我們從他的個人經歷窺探一二。尹希的求學經歷並值得家長借鑑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1歲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40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她在哈佛大學授課期間,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其中就包括了哈佛博士畢業典禮上演講的首位中國留學生何江博士。莊小威教授同何江博士在2016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合影從小到大,莊小威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 莊小威:從蘇州中學到哈佛教授,2019年獲「NAS科學發現獎」!
    在這次畢業演講中,何江講述了自己的「農村故事」,並在演講中介紹中醫在中國農村發揮的作用,進而推及到自己在哈佛大學所專注的生物光學、物理專業研究,「以一個理科生的角度,來反思科技知識和技術在社會上不均衡的分布,以及如何將自己研究的科技技術,更廣泛地傳遞到世界不同地方」。
  • 【求學求職】北京大學鄧伍蘭實驗室誠聘博士後和科研助理
    【求學求職】北京大學鄧伍蘭實驗室誠聘博士後和科研助理 2020-12-2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5歲神童成哈佛大學副教授,入美籍不願回國,理由充分又扎心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和科技,不過現如今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許多學生在大學畢業後都會選擇出國留學,然後就留在當地發展,不願回國。這是為什麼?我們不妨看看神童的故事!25歲神童成哈佛大學副教授,入美籍不願回國,理由讓人沉默我們國家從不缺少神童,不過能夠兌現自己天賦的神童卻非常少,尹希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