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又想回渭南

2021-01-15 陝西法治網

01

老大才上大一,老二又到幼升小

打工人一枚,2009年從浙江返回渭南。當時回來的原因之一,也是孩子要上學了,南方鎮上的小學要2萬的借讀費,按說也不算「越外」,但是想著,又不是人家北上廣,一個小鎮,教學質量能有多好,趕不上大渭南更趕不上大西安,而且借讀給人地域上的差別對待也令人感覺不爽。

渭南市 | 圖源:華山網

回來後在渭南中心區域置了一套多層的135平方的,當時的價格不到3千,(滻灞附近千的如今要翻5倍了,眼光還是差太多),孩子也進了實驗小學。渭南最大的局限是就業機會太少,短暫的調整後找了份銷售的工作,公司辦事處在西安,開啟了出差,西安,渭南來回穿梭的日子。

一晃2014年了,孩子小學要畢業了,五大招生最火爆的時候,想著試試看,也沒有抱著一定要上的想法,參加了兩個學校的校考及隨後的526,結果通知五大之一的分校錄取了,面對8千每學期的學費,想著別人讀奧數的辛苦付出,也是超值。不用猶豫了,趕緊的轉學西安。

在整個初一的第一年,每個周末於西渭之間來回跑,同校在渭南的幾個家長有了聯絡,偶爾可以互相替換著接送。班上有韓城的銅川的黃陵的,當自己從渭南駕車頻繁往返已覺辛苦的時候,看著那些從韓城,從陝北奔波的家長,尤其一些為母則剛的虎媽們,也是好一番感慨,中國式家長,孩子就是一切,一切為了孩子。

■ 圖源網絡

學校在滻灞附近,為了陪伴方便,在半島租了房子,當時自然界的感覺還賣不太動,半島二手房40-50萬的可選的還很多。但是小區畢竟有了點年頭,好像群租搞傳銷的也不少,所以家人建議考慮個二手的時候當時是無感的。真應了那句「今天你愛理不理,明天高攀不起」,15年在滻河邊上入手1套90平的新房,比半島居住的舒適度是好些,但是還是忽略了半島的最大優勢……有比較優質的教育資源。今天別說滻灞了,奧體板塊都是炙手可熱,一間好房難求。

2015年的時候,有了小的孩子,接下來的兩年出差幹活,接送老大,房子裝修暈頭轉向的,都不知道怎麼熬過來的。好在2017年,老大順利上了某大附中,高中再延續三年周末接送後,2020年,老大上了大學,才稍稍能喘口氣,老二上學的事,又擺上了桌頭。

02

要漲價的幼兒園

幼兒園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樂園,應該有專業的藝術化的設計,和中小學一樣,幼兒園的配套顯然缺乏前瞻性,大西安人口過了千萬,和這千萬人口配套的教育資源,是很緊缺的。外觀漂亮富於童趣的建築更少。新建的數量極少的公立幼兒園,班額嚴格控制在一定數量,教師配備,營養餐都有保障,但是大部分家長只能羨慕嫉妒望園興嘆。私立的每個月費用普遍在2000多,比大學費用高多了,而且往往場地狹小,班額超編。無法改變的,只能接受。小班中班選擇了一家普通的私立,哼哧哼哧的繳了兩年學費後,2020年9月開學的時候,家長奔走相告:幸福來的太突然!有一大批私立幼兒園轉了個公辦。這個操作雖然姍姍來遲,還要給政府點讚。

家長對幼兒園環境,場地,夥食有期待,而在教什麼和怎麼教上,因為辦園理念上的差異,師資的差異,大綱的差異和家長想法的差異上,公立私立幼兒園之間,不同幼兒園之間是有區別的。教育部門的要求,原則上是不允許小學化,不允許留家庭作業的,但是總有人會突破規定。有次家長會,老師提前鋪墊:明天領導要來檢查,都不要給孩子帶作業本,如果領導要問,有沒有給孩子們上識字課等,我們應該讓孩子們怎麼回答呢——「沒有!」這屆家長齊聲高喊,非常配合。

■ 圖源:陝西傳媒網 | 攝影:陳嵐

實際上不進行識字教學,算術教學,以音樂美術遊戲手工繪畫禮儀習慣養成等為主體的內容可能對老師要求更高,更符合孩子成長的規律和天性。教育最可怕的是讓小孩子失去創造力,想像力,雖然拿針扎娃的現象是極個別的,但是面對吵吵鬧鬧的一群小傢伙,過早的從思維上進行約束統一敲打限制還是普遍存在的,某種程度上,感覺像是家校合謀,在壓縮兒童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因為小學化教學,一部分焦慮的家長受不了,擔心孩子在上一年級時吃虧,會主動對幼兒園提出要求,甚至直接在大班的一年轉入輔導機構開辦的幼小銜接班,這樣到一年級佔個先機,會的多。

轉入公辦沒幾天,夥食費漲價,由每天15漲到20,家長們剛剛享受了轉公辦的紅利,很痛快的同意了。而最近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陸續被喊去談話,明年開年夥食費要漲到30。幾乎同時,物業也挨家敲門籤字,物業費停車費也要漲價,一些家長不淡定了。小孩子一天30,說實話比大學生標準還高,一個200多的園子,一天的夥食就要5-6千啦。

03

房價,似乎有一半是擇校在攪動

幼兒園夥食漲價,畢竟只有半年了,家長們也在安慰自己,和之前私立的學費比較起來,總體還是少交了。而即將到來的煩惱是,小學去哪裡上?

原則上是就近入學,但是原則就意味著有變化,家長對學校總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學區的劃分也不可能完全合情合理合規。為了上個好學校,好的學區房持續被追高。很多人置換房子也出於擇校的考慮,西安樓市今年延續火爆,中介也比較活躍,感覺有一半原因是在受擇校攪動,所在小區離明年建成的學校距離更近,但是據說被劃到更遠的一個城中村學校,小區家長集體去反映了幾次,也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憂心忡忡的學齡孩子家長們未雨綢繆,八仙過海,有置換二手的,有趕奧體西鹹重新看盤的……

最近這兩年,應該是大西安新學校開建落地最集中的,之前的欠帳在抓緊彌補,良好的教育生態某種程度上是大西安發展到牛鼻子,新校區有另外一個特點,硬體設施好,但是缺少校園文化積澱,油漆味還沒飄遠,教師隊伍一般也是新組建,而且對新生而言,學校的師生配置給人感覺是不完整的,小學可能只有一二年級,沒有四五六年級,初中可能只有個初一,雖然一個年級班級數可能比較多,生源也不少,但是少了不同年級的豐富化,開個校運動會隊伍都不齊整。但更關鍵的是,即是這樣那樣的不完美,也不保證你想上就能上。

04

人到中年,又想回渭南

大西安發展到了最佳機遇期,GDP要上萬億,三環外塔吊林立,人口迅速聚集,虹吸效應凸顯,雖然說運城三門峽慶陽的貢獻了不少,但是省內還是主體,曲江高新不問出處問銀子,大部分還是按照方位,渭南寶雞陝南的移民分別在大西安東西南北方向就近聚集,至少回家的方向少堵點車,也許有不少人,潛意識裡還給撤退留條路。

如今父母都八十了,想接來西安盡點孝心,房子小,面積有點侷促。而渭南的房子空置了五六年,物業費取暖費一年好幾千的交著。不是什麼高端人口,工作也缺乏和大西安的粘度,再遇上這小學不是太理想,因此十分糾結是否把孩子轉回渭南上學。尋思著至少就小學而言,渭南城區的幾個名校絲毫不亞於西安的邊緣校,初中高中是否再考回西安,重複老大的路線,再議吧。實際上有關對五大的追逐,最後也不見得都是滿意而歸。有的家長從小學到高中,都跟著孩子陪讀,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又租住在狹小的學校附近的房子,生活質量完全不講了,但是即使擠進五大的,如果以考上的大學論成敗,能上清北華五人的,也還是少數,而且即使回到寶雞渭南延安漢中,如果付出了一樣的勞動,也不見得會考的太差。

■ 渭南中學 | 圖源:渭南中學官網

有關教育的焦慮,和北上廣深比起來,西安其實還是相對輕鬆的,而且給的選擇也足夠大,如果一定要歸結焦慮的起因,那就只能怪自己掙的太少,而想的太多了。

其實,渭南能不能回去,渭南的名校能不能上,也是人到中年的焦慮之一,雖然豆腐泡,時辰包子的香味在環繞催促。

作者 | N年以後 | 陝西人

作者/來源:貞觀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做一個「絕情」的人
    人到中年 ,半生的生涯已經看透了一些事,一些人,是時候明白該捨棄無意義的社交了。人生實在是太過短暫了,尤其是到了中年,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珍貴,緊迫感越發的強烈,沒有太多的心情和精力去與無關緊要的人攪和在一起,做毫無意義的事情。
  • 人到中年,我為什麼考研?
    離考研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的心時不時地「咚咚」地敲幾下,還是莫名地有些緊張,已經四十多歲的我,也加入到這龐大的考研隊伍中來了。我要考研,絕不是什麼心血來潮,而是真的想考,如果你想去做一件事,為什麼不付諸行動呢?
  • 人到中年最高境界:靜心感受眼前的幸福
    人到中年,該舍的還是舍下吧,想得太多,是負累,抓不住的「沙」不如就讓它溜走吧,畢竟,有些人,有些情,有些事,有些物,不是我們想留就能留得住。有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其實,想透了,便不會再糾結。人到中年,學會感恩身邊的陪伴中年的我們,往往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自己的伴侶和良朋。想一想,這一路走來,不論風霜雨露,還是坎坷崎嶇,一直於我們不離不棄的也唯有他們。他們才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最應該感恩的人。
  • 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王小波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三十歲不懂,四十歲不惑,到了五十歲,就應該醒悟了!  倘若初心便是想歪了,那保持初心,就是害人了!  人到中年,這幾個不得不明白的道理,發人深省:
  • 人到中年,面對危機感,你準備好了嗎?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步入了中年。 人到了中年,危機感也隨之劇增。主要在哪些方面呢? 一、經濟危機。 首先,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人到一定年紀,年輕時候留下的身體隱患,基本這個時候就開始斷斷續續地顯露出來了。
  • 人到中年忌五氣,個個都扎心
    人到中年之後,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這個時候,生活的苦惱,感情的失意,工作的壓力,為人處事的纏繞,讓很多中年人生很多的氣,最後導致沒有讓自己更快的成熟起來,反而自己有一點返老還童的感覺,尤其是下面五種氣,人到中年之後一定是注意迴避的,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讓別人看不起你。
  • 人到中年,有四苦,熬過去就能嘗到甜頭
    但事實是,有一句話叫「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一個沒有到一定年齡的人,光看別人的故事,聽別人的敘述,自己沒有到那一種境地,的確是無法感同身處的。 看別人的苦,自己不一定能切實感受到,但有四種苦,卻是每一個人生到中年都必須受的苦,熬過去才能撥雲見日,嘗到生活的甜頭。
  • 郭京飛「患癌」崩潰痛哭:人到中年,活著就像一場煉獄
    餘歡水討債未果,妻子又提出離婚,老家的父親打電話來要錢,當生活的重擔全部壓上來的時候,他終於倒下了,他半夜走在街上,想哭,但剛一苦就被電話打斷了……在那一刻,我對這個中年男人的身上發生的一切感到深深的悲哀,人到中年,似乎一次放肆的大哭大鬧一場,也變成了一種奢侈。
  • 人到中年,還想讓男人愛你入骨,就要懂得「光環效應」的原理
    社會學中有一個理論叫「光環效應」,當一個人的某種性格,表現得很突出的時候,就會給他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讓身邊的人都只關注她的優點,而忽視她的缺點。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優勢,挖掘到男人最喜歡中年女人的性格,別說自家男人了,就連親朋好友,都會對你刮目相看。一、懂得管理情緒中年女人不比二十出頭的小姑娘,她們可以在男人面前無理取鬧,如果中年女人再在男人面前這樣就會顯得特別作,不討人喜歡。
  • 人到中年的沉默,其實是對平安幸福的吶喊
    來源:時刻頭條當沉默佔據大部分的軀體,當無奈總是吞噬眼神中的光芒,我們已到中年。我們看見人笑,看見人哭,看見人垂垂老去,看見人擁抱後離別。人在少年,可以遐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充滿希望,所以人生充滿了陽光。人到中年,不敢生娃、不敢辭職、不敢創業、不敢得病、不敢借錢、不敢不甘心、不敢不快樂。
  • 人到中年,男人在微信上給你這些暗示,表明他對你動真情了!
    人到中年,男人在微信上給你這些暗示,表明他對你動真情了!1,每次聊天時,他都會去很主動!即使是非常不善於表達自己的人,但是一旦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尤其是在相處的過程中,都會變得很主動。所以男人有的時候,會選擇用文字去表達,當男人微信上故意給你這些暗示時,說明他對你動真情了!每次聊天時,他都會去很主動。真心愛你的男人才會有這樣的表現。所以如果你給他發消息,他幾乎都是秒回你,那就說明他無比的重視你,而且對你無比感興趣。
  • 男人有錢還是沒錢,區別很明顯,尤其是人到中年!
    有的人奮鬥了大半輩子還是過著很質樸或者平民百姓的生活,人到中年,一個男人有錢還是沒錢很明顯,因為有錢人和沒錢人之間的區別在這裡。而那些到了中年還沒有錢的男人的生活會過得特別的清貧,他們的生活會很質樸,因為沒錢,不舍的花錢,而且一輩子習慣了過這樣的生活。
  • 渭南故事如何國際化表達?「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交出滿意答卷
    為了更好地在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展現秦東大地上的渭南新形象,2018年10月,渭南與國際在線陝西頻道攜手,建立了「世界你好 我是渭南」——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自此,一段構建國際化新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新旅程正式啟航。
  • 想和中年女人深交,「撩心」是關鍵
    可現實哪有那麼容易,大多數人都是在嘗盡辛酸苦辣之後,才收穫一段只能算作平穩的感情。關於感情,總有些男人認為撩中年女人特別簡單,但你知道有多少男人在中年女人面前摔跟頭嗎,不管做再多,都沒法得到她的心?事實上,中年女人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你的那些甜言蜜語對她來說,根本就不管用。所以,不怪中年女人絕情,只怪你沒找對方法。
  • 想讓中年女人「荷爾蒙提升」,兩人相處時,不妨試試這三句話
    那麼如何想讓你的妻子也就是這位中年女人重新回到你們最開始認識的那個時候的少女狀態,擁有著滿滿的少女心,也就是提升這位中年女人「荷爾蒙」,所以兩人相處時,不妨試試這三句話。想讓中年女人「荷爾蒙提升」,兩人相處時,不妨試試這三句話1、不管你到哪裡,你轉身的那一刻,我都在你背後(意思是:我這輩子跟定你了)當一個男人給女人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表明了你這輩子都跟定她了,其實就是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 人到中年,放下三樣東西,你會活得很輕鬆
    人生在風風雨雨中前行,轉眼已到中年。人到中年,經歷的事情多了,那些得到的失去的都如同過眼雲煙轉瞬即逝,有些東西能放下,就要早早放下。其實,真正強大的人,都是喜歡獨來獨往的,他們寧願獨處,也不願意參與無效社交,虛耗光陰。所以說,人到中年,就應該懂得放下無效社交,將一些人請出自己的生命,學會跟自己對話,享受一點個人獨處的時光,好好提升自己。
  • 老祖宗忠告:「人到中年,三不比、三不說、三不忘」,啥意思?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個人經歷了青春的沉澱,終於步入了寶貴的中年,這個歲數的人大多都已經經歷了各種人情世故,在生活之中對人、對事都已經有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法了,但是他們還是要謹記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忠告。老祖宗留下名言警句,告誡中年人要做到:「三不比,三不說,三不忘。」
  • 人到中年一邊哭一邊跑,中年人的苦是從內心說不出來的
    人到中年一邊哭一邊跑,中年人的苦是從內心說不出來的 可我們經過多年以後再去回味卻感到非常可笑,在年輕時都想去給自己建立輝煌的人生,都想通過自己的艱苦奮鬥後擁有自己的財富和一片大好河山等……!今天卻回過頭來再看,卻發現那些以前的想法也是水中的荷花而已。
  • 人到中年,懂得下一句,才不會吃虧
    人到中年,已經是睡到中午的鳥兒了,如果冒冒失失地「爬」起來,只怕會變成一條「蟲」,就會應驗下一句「早起的蟲兒被鳥吃」了。是啊,人到中年萬事休,還是老老實實過活,別再浪費精力瞎折騰了,尤其這三件事,可千萬不能幹,否則,會吃大虧啊。第一件事:別隨便換行。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 「控制情緒、物質保障、愛自己」:做到這三點,人到中年才不會差
    可是漸漸的人到中年之後,分水嶺出現,人比人氣死人是常態。那什麼樣的女人在人到中年的時候,過得不會太差呢?教師節來臨,前兩天回高中學校看望老師,遇到曾經的一個高中同學。所以突然在同一天回母校看望老師,倒是令我有些驚喜,畢竟很多人回校探望老師都會選擇在教師節當天,可我們恰巧都選擇了教師節的前兩天的同一個時間段。這個同學,據我所知,她結婚後的生活不是很好,以至於她還能想起回學校看望老師這件事,令我更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