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升空,就在第二天,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宣布,我國第一輛火星車,正式啟動全球徵名!
消息一經發出,網友們的靈感就收不住了。。
有認真答題的,也有畫風不太對的...
???
所以,為什麼要把這麼嚴肅正經的問題交給沙雕網友?!
其實呢,我們國家太空飛行器的名字都是很有寓意的,奔月的「嫦娥」、落月的「玉兔」、飛天的「神舟」,指路的「北鬥」,都蘊藏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浪漫的太空飛行器名稱。
神舟:神奇的天河之舟
神舟號載人航天飛船作為貨真價實的「中國第一船」,肩負著重任,所以有一個好名字是尤為重要的事情。在1993年的時候,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出了「給中國飛船命名」活動。
當時有很多名字被推選出來,比如「騰龍」、「華夏」、「九州」、「神舟」這些。但是大家投票最多的名字還是「神舟」。
因為它包含著兩層寓意。首先「神舟」字面上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這一點就非常符合它的「船設」。其次呢,這個名字是「神州」的諧音。
於是在1994年,「神舟」這個名字從眾多備選項中C位出道,並於1999年的11月,把神舟一號飛船送上了天。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從小到大都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這個上古時代的神話故事最早被記錄在《淮南子》中。可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愛情故事,在字裡行間還埋藏著古人對於星辰的崇拜和嚮往。
現在我們也有能力去探索月球了,2004年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了繞月探測工程。這項工程的名字,就叫做「嫦娥工程」。
在今年下半年,我國即將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首次月面採樣返回任務,這也是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任務!
「鵲橋」相會
嫦娥四號發射的任務是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但月球巨大的身子完全擋住了地球和月背探測器之間的通信和數據傳輸。怎麼辦?那就先給這對「苦命鴛鴦」把鵲橋搭好!
於是便在嫦娥四號探測器升空之前,先發射了一顆為它提供通信支持的中繼星,而這顆中繼星,就順理成章的被命名為「鵲橋」。
怎麼說呢!就還…挺浪漫的,沒想到看個航天工程也能被餵狗糧…
「玉兔」落月
月中何有,「玉兔」搗藥,既然都有了「嫦娥」,那必然少不了她的可愛小跟班——玉兔。在我國古代神話中,玉兔原本就是居住在月球上的神獸,主要負責月宮中搗藥,因此在為我國首臺月球探測車徵名時,「玉兔」以壓倒性地65萬票取得第一。
「北鬥」指路
北鬥七星,在上古時期就被古人用來判斷方向、確定季節、知曉時辰,到現在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只要在天空中看到北鬥七星,就能找到永遠處於正北方向上的北極星。先人們用北鬥來指引漫漫長路上前進的方向,現在中國人仍然將用以「北鬥」為名的衛星定位系統實現定位導航。
在今年的6月23日,最後一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這也就意味著北鬥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55兄弟在太空集結,為全球人民指引方向。
「悟空」火眼金睛
說起悟空,腦海裡馬上就出現了一個騰雲駕霧的孫大聖形象。但是我們現在說的「悟空」,指的是我國的一顆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圖源:新華社
叫「悟空」這個名字,一方面是因為它具有和大聖一樣的火眼金睛,能在茫茫無際的宇宙中「看見」暗物質。另一方面是這個名字還帶有「領悟、探索太空」的含義。
墨子號,量子通信「天地網」
墨子號是我國研製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它的發射升空讓我國成為了世界上首個實現衛星與地面之間量子通信的國家。
用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給它命名,是因為墨子最早通過小孔成像實驗證實了光的直線傳播,並且他還提出過某種意義上的粒子論,為現在的量子通訊發展夯實了基礎。
「天問」問天
在今年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天問系列」。「天問」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此詩從天地離分、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乃至聖賢兇頑和治亂興衰等歷史故事,表現了作者對某些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用「天問」作為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
如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升空,正奮力奔向火星,讓我們祝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切順利!
(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