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竟能看病?紅外熱成像技術讓疼痛看得見

2020-11-23 金羊網

導語:紅外熱成像診斷技術藉助熱成像顯示人體異常的熱區或低溫區,通過人體「溫差」所顯示的身體健康狀況及潛在疾病位置,讓疼痛可視化,幫助醫生查找疼痛原因。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疼痛科主任 盧振和

文/金羊網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白恬

圖/受訪者提供

你知道嗎?疼痛是多種疾病的症狀表現,身體出現疼痛時,往往會有細微的「溫差」,通過檢測這種溫差,能夠發現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質。

8月11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成立北京韓濟生疼痛醫學研究院紅外熱成像診斷技術培訓中心,中心致力於疼痛與紅外熱成像診斷規律的臨床應用和推廣,解讀疼痛疾病診斷中的紅外熱成像困惑,提高疼痛疾病診斷效果。

慢性疼痛危害大,重度痛可致死

疼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但又與疾病息息相關。醫學上認為「疼痛」是保護人體避免進一步受損傷的正常功能,如同體溫、心跳、血壓、呼吸一樣列為了五大生命指徵。

疼痛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疼痛,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疼痛科主任盧振和介紹,中重度以上的痛會影響人的大腦及全身的多種生理功能,包括精神抑鬱、血管收縮、血壓、血糖、呼吸紊亂等,重度疼痛甚至會引起死亡。重度疼痛會引起血管收縮,曾經有一名患者因為長期忍痛出現高血壓,並因為重度疼痛發生心室顫抖,差點出現生命危險。

長期、慢性、頑固性的疼痛不僅有害身體健康,還會引起精神上的疾病,很多慢性疼痛的患者都伴有抑鬱、焦慮等症狀。疼痛不能靠忍,影響人們生活的痛為「中度痛」或原因不明的痛應該找醫生幫助,而如果疼痛已經影響到睡眠,則需要立即就醫予以鎮痛。

「拍個照」找疼痛源

47歲的馬先生一年多來受到「難言之隱」的困擾——肛門痛。「一坐下就痛,開車的時候最痛,長期隱隱作痛,太影響生活了」馬先生自述,一年多來看了很多家醫院的肛腸科,沒檢查出問題來;連家人都覺得馬先生是不是心理因素在作怪,來到疼痛科終於找到了痛因。

「疼痛是個體的感受,很多慢性疼痛的患者因為找不到原因,常常不被身邊人所相信」盧振和介紹,超過一個月以上的慢性疼痛就建議到疼痛科治療,而查找病因、進行診斷是解決疼痛難題的關鍵。

如今可以採用醫用紅外熱成像,只需要短短幾秒鐘,「拍個照」便可對身體各個部位進行全面成像,十分快捷,這為醫生判斷病變原因及全身情況提供了可能,尤其對疼痛疾病的感覺神經系統組織病變部位給予了明確的提示。

紅外熱成像,是用「溫度」來看病

什麼是紅外熱成像呢?人們發現,除自然七色光的紅光外,存在一種熱射線命名為「紅外線」,-270℃以上的任何物體都會發出這種紅外線。人體也會向周圍發射和吸收紅外線。

盧振和解釋,正常人體的溫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特徵性,機體各部位溫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熱場。當人體某處發生疾病或功能改變時,該處血流量會相應發生變化,導致人體局部溫度改變;換言之,當身體某部位發生疾病時,病變部位的溫度也會發生變化,表現為溫度偏高、偏低或紊亂。

紅外熱成像技術(Thermography)就是用高科技的相機接收並反映了人體這一生理特點,通過記錄、分析人體發出的紅外線信息,用可視化的圖片來呈現身體各部位溫度的差異;它極其敏感地接收人體細胞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輻射,用不同的顏色顯示人體異常熱源的分布、深度、強度、形態以及走勢,從而幫助判斷人體病灶部位、疾病性質和病變程度。

從「溫度」判斷是炎症還是神經痛

盧振和介紹,通過臨床多年來的觀察和規律總結,她發現在紅外熱成像中,疼痛部位高溫呈紅色時,往往提示局部有感染、腫瘤、炎症、疤痕等;而疼痛部位低溫呈藍色時,則往往提示該神經的上遊神經有疾病,包括疤痕、椎間盤突出、腫瘤、炎症等因素卡壓。「該方法用於分析疼痛原因及心肌缺血、睡眠障礙等全身伴發病狀況,正確率達到90%以上」。

作為一種影像診斷工具,紅外熱成像技術相較於CT、核磁、B超等檢查技術而言,屬於無損傷、無痛苦、非接觸的綠色檢查項目,具有無輻射、安全、快捷等優勢。

紅外熱成像,不僅能給疼痛學科提供直觀和可靠的證據,對於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亞健康人群健康體檢也可提供有價值的線索。

漲知識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紅外熱成像有著非常廣闊的用途,包括太空上的衛星監測地球的軍事設備、公路上車流人流、地下發電機工作狀況、金庫車庫監獄等重要場所的安全監視、機場上人流傳染病監控,以及小小的電子線路板故障檢測、野外的動物晚上出行活動等。

編輯:Qiudong

相關焦點

  • 看得見的熱:紅外熱像儀高清視頻
    △ 《看得見的熱》  ©美麗科學孫悟空火眼金睛,從科學上講,是不是因為他可以看見紅外線?
  • 【科普宣傳】紅外熱成像到底是個啥?
    【科普宣傳】紅外熱成像到底是個啥?這種非接觸式快速人體測溫技術,成為交通樞紐、商場、工廠等人口密集處的識別可疑發熱人員進行防疫排查的利器。紅外熱成像到底是個啥?了解這個技術之前我們先應該知道啥是紅外線。紅外線可以說是一種你看不見的光,是一種波長在0.76μm至1mm之間的電磁波,它和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伽瑪線、宇宙線和無線電波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連續的電磁波譜。
  •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應用方案
    ​紅外熱成像技術廣泛應用於動物生理生態研究、實驗醫學研究、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調查評估等。易科泰生態技術公司提供紅外熱成像技術創新應用全面解決方案,所用紅外熱成像儀主要有如下型號:  1.WIC紅外熱像儀  WIC是一款配置靈活的高端科研級測溫型熱成像相機,可配置不同的支架配件組成手持式成像測量、固定式測量監測等,既可用於室內也可用於室外長期監測(需加配型熱成像相機),還可與RGB鏡頭組合組成THERMO-RGB測量系統(需購買易科泰公司專業紅外熱成像與
  • 紅外熱成像人體溫度監測預警系統方案
        紅外熱成像人體溫度監測預警系統方案    熱成像測溫系統介紹    紅外熱成像技術無需與物體直接接觸,即可測量視場中所有點的溫度,並可將溫度強度轉化成人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發展情況分析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發展情況分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3-16 10:11:24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人類說要把物體的溫度圖像化,於是就有了紅外熱成像技術
  • IRT紅外熱成像技術及其應用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人體溫度歷來是疾病診斷和生理狀態評估的最基本的測量指標。紅外熱成像(InfraredThermography,IRT)作為一種非損傷、非接觸、2D成像測熱技術,比傳統體溫測量具備諸多優點和優勢,因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醫學研究、疾病診斷、健康評估等。
  • 紅外熱成像技術竟然可以做這些事情?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承壓君帶大家見識一下紅外熱成像技術。紅外熱成像技術就是將紅外圖像轉換成輻射圖像並從中反映出物體不同部位溫度值的技術。其成像的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設備的紅外輻射承載著設備的信息,通過將獲取的紅外熱成像圖與標準規定的設備允許的運行溫度範圍或者設備正常的運行溫度範圍進行比較可以分析出設備運行的狀態,從而判斷設備是否出現故障及出現故障的部位。那麼,紅外熱成像技術在特種承壓設備上應用也是這麼厲害嗎?
  • 安防紅外熱成像技術溫度管控的工作原理核心!都泰短波熱像儀紅外線...
    紅外熱成像技術是利用微熱輻射探測器、光學成像物鏡和光機掃描系統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光譜濾波、空間濾波使聚焦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上,即對被測物的紅外熱像進行掃描並聚焦在單元或分光探測器上,由探測器將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處理,轉換成標準視頻信號通過電視屏或監視器顯示紅外熱像圖。
  • 紅外熱成像原理
    正是由於這個特點,熱紅外成像技術軍事上提供了先進的夜視裝備並為飛機、艦艇和坦克裝上了全天候前視系統。這些系統在海灣戰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物體的熱輻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體表面的溫度相關。熱輻射的這個特點使人們可以利用它來對物體進行無接觸溫度測量和熱狀態分析,從而為工業生產,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等等方面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檢測手段和診斷工具。  現代的熱成像裝置工作在中紅外區域(波長3~5μm)或遠紅外區域(波長8~12μm)。通過探測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熱成像儀產生一個實時的圖像,從而提供一種景物的熱圖像。
  • 從人體溫度變化可診斷疼痛病因
    原標題:從人體溫度變化可診斷疼痛病因 身體出現疼痛時,往往會有細微的「溫差」,通過檢測這種溫差,能夠發現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質。紅外熱成像診斷技術藉助熱成像顯示人體異常的熱區或低溫區,讓疼痛可視化,幫助醫生查找疼痛原因。
  • 紅外熱成像
    打開APP 紅外熱成像 發表於 2020-03-20 16:53:00 智能分析攝像頭熱成像技術是利用高於絕對溫度零下(-273℃)的物體都能輻射紅外線的原理來工作的。
  • 紅外熱成像儀是什麼
    紅外熱成像儀是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探測目標物體的紅外輻射,並通過光電轉換、信號處理等手段,將目標物體的溫度分布圖像轉換成視頻圖像的設備。紅外熱成像  我們人眼能夠感受到的可見光波長為:0.38—0.78微米。通常我們將比0.78微米長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
  • 檢測炎症的「第三隻眼」——TMT醫用紅外熱成像儀
    紅外熱像技術被發現應用醫學領域已有 40 多年歷史,自從 20世紀50年代,軍隊開始使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監控夜間行進的隊伍,醫用紅外熱像技術逐步受到人們的注意。特別是近5年來,由於光電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熱像儀的分辨能力、清晰度進入可以滿足臨床需要水平。目前國內約有 100 多家科研技術單位、醫療機構在使用。
  • 夜視技術中的微光成像和紅外熱成像技術比較
    近年來,微光夜視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礎上,第四代技術應運而生。始於20世紀50年代的紅外熱成像技術也走過了三代的歷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輻射的紅外線來進行探測,與微光成像技術相比,具有穿透煙塵能力強、可識別偽目標、可晝夜工作等特點。可以說,微光成像技術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夜視技術的二大砥柱。
  • 紅外熱成像儀與紅外測溫儀區的區別
    紅外熱成像儀與紅外測溫儀區的區別   1、紅外熱像儀具有安全、直觀、高效、防止漏檢4大核心優勢。   2、普通紅外測溫儀雖有雷射指示器,但僅起提示被測目標作用,並不等於被測溫點,而是對應的目標區域內的平均溫度,但是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會誤以為屏幕顯示的溫度值就是雷射點的溫度,大錯特錯!而紅外線熱成像儀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由於顯示的是整體的溫度分布,一目了然,而且市面上的多數紅外線熱成像儀帶雷射指示器,以及LED燈,便於現場快速定位識別。
  • 安防夜視監控技術戰:紅外熱成像pk微光
    而熱成像技術是利用高於絕對溫度零度(-273℃)以上的物體都能輻射紅外線的原理來工作的,由於各種物體紅外線熱輻射強度不同,從而使人、動物、場景的一切物體都能被清晰地觀察到,且不受煙、霧及草叢等障礙物的影響,白天和夜晚都能工作。
  • 紅外熱成像技術由於疫情有什麼改變的
    他發現,當水銀溫度計移到紅色光邊界以外,人眼看不見任何光線的黑暗區的時候,溫度和熱量反而比紅光區更高。經過試驗檢測後,在紅色光譜外確實存在一種看不見的「光線」,後來稱為「紅外線」,也就是「紅外輻射」。 起源於軍事的熱成像技術 紅外熱成像技術最早是應用在軍事領域,例如夜間觀測、飛彈制導等。
  • 紅外熱成像技術不得不知的兩大關鍵指標
    紅外熱成像與可見光鏡頭兩種成像技術有許多相同評價參數,如都能輸出圖像、都有光學系統,許多參數如焦距、通光孔徑、相對孔徑、視場角、信噪比(SNR)、解析度等含義和測量評估方法都是一致的。但與可見光鏡頭成像原理不同,紅外熱成像是通過熱輻射成像,這也決定兩者有不同的關鍵指標。
  • 紅外熱成像技術竟然可以做這些事情?(二)
    溫故而知新,大家還記得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原理是啥嗎?沒關係,大家可以點擊這裡重溫一下上一篇紅外熱成像技術竟然可以做這些事情?(一)。今天,承壓君主要從紅外熱成像技術在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檢測中的應用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三方面進行講解。
  • 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設備維護中的應用
    進行紅外熱像預測性維護的技術人員定期對關鍵設備的溫度進行檢查,從而可以隨時間跟蹤設備的運行狀況,並快速發現異常讀數以便進一步檢查。通過監視設備性能並在需要時安排維護,可降低因設備故障而發生的非計劃性停產的可能性,減少維護費用和設備維修的成本,延長設備資產的壽命,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維護效果和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