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9 07:27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其實講的就是蘆葦。美美的蘆葦蕩,在海寧也有不少,小編最近找到了好幾個有蘆葦的美地,特地推薦給小夥伴們。周末時光,正好可以去走走看看散散心哦~
鵑湖
周六明媚的陽光終究還是讓人有些忍不住,想著這麼美好的周末,窩著總有些不甘心,再忙,也要抽時間放浪形骸之外!
就這樣,帶著相機,攜手三兩同伴,小編驅車去了鵑湖。
從東邊的入口進到鵑湖公園,你會發現這個季節的鵑湖有些蕭瑟有些單調,你甚至會誤以為,這個在冬日裡連曬太陽都不擋風的地方,並不會有太多的驚喜。
但是當你信步河邊,看見那一簇簇似乎還未長大的蘆葦,思緒宛如穿越了千年,凝固在秋水湯湯的湖之湄。迎著光,近乎透明的樣子,心中那抹淡淡的,靈動的喜悅,恐怕再難冰封。
怎麼說呢,這種喜悅就好像讓人感覺如絲般順滑,如棉般溫暖,細膩地讓人不忍觸碰,只剩目光糾纏。
如果說,這一簇簇一團團的蘆葦還不能讓你眷戀,那麼繼續往前走吧,那成片的,聚集的蘆葦,走得越近,越會發現,一絲,一片,一群,隨風潛來!
這沒有規律,沒有設計,沒有方向,忽前忽後,忽上忽下搖曳的蘆葦,初見以為偶然,再見卻開始瀰漫,不經意間,便讓你看清了風的痕跡。
蘆葦是種很特別的植物。我們經常看到毛茸茸的蘆花,才驚覺:啊~快看,是蘆葦!。其實蘆花還沒綻放之前,叫「荻花」,是紅色或紫色的花蕾,開放的蘆花會變成灰色,當葉子、竿子都變成黃色的時候,蘆花則漸漸變成了銀白色,也就到了最美的時候。
現在,就是它最美的時候!
以前聽家裡的老人說,蘆葦分「柴蘆」和「竹蘆」兩種。柴蘆自始至終只是一個勁地長高莖幹,直至終老葉枯,莖幹仍如筷子粗細,並且瘋長時雜亂無緒,當高過人頭時,蘆葦蕩裡就密不透風了,而水鳥們卻樂此不疲地把家安在這裡。
竹蘆就不一樣了,當春天落下第一場雨後,蘆尖冒出地面的那一刻,就顯得與眾不同了——蘆尖粗,根與根之間錯落有致。冒有半人高時,就如竹林般。置身其中,倒也欣然。
碧雲大橋小浮島
在碧雲大橋東側的小浮島上,也有蘆葦。只是這裡的蘆葦跟鵑湖的不一樣,青蔥得有些囂張,更有些跋扈。我依著老人跟我講的「柴蘆」和「竹蘆」的區別,竟分不清,小浮島上的蘆葦到底屬於哪一種~亦或是,它本就不屬於其中。
蘆葦的生長似乎不太挑地方,潮溼就可以。所以,在鄉間、地頭、水塘邊,發現一大片蘆葦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
丁橋
小編曾在海寧丁橋邂逅過一大片蘆葦蕩,沒有綺麗的外衣,卻有輕飄的脈脈深情。
馬橋路
小編也在海寧江南大道和農豐路往南的馬橋路上,忍不住停車拍下這一片靜靜等風來的蘆葦,等它翩動著專屬於江南的婉約嫵媚和柔美俊雅的婀娜風姿。
小編始終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蘆葦地,是兒時記憶,亦或是上班路上的偶然相遇。
如煙的蘆花漫天飛舞,飛旋中幽幽落在飛揚的髮絲間,想遇到這樣的場景,那就趕緊趁著周六的好天氣,去邂逅一場古老詩經中的風景吧~
據海寧大潮網
更多嘉興新聞,請進嘉興頻道
1448753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