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了解相關的潛水知識非常有必要!今天我就來說說關於浮潛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浮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浮潛——不僅是漂浮於水面的瀏覽,更融合了多項技巧與知識的開發。
總的來說,浮潛就是浮在海面或者是下潛到1~2米的深度。通過潛水鏡觀察海底世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都是接觸海底世界的第一步。
浮潛包含了漂浮、下潛、上升、排水、換氣、呼吸、自救與器材選擇等一系列技巧與課程。掌握這一切後,你不僅能夠更加從容地欣賞海底世界,還可以下潛到深處觀察各種水下生物的生活習性,與魚共舞!
浮潛需要什麼設備
對於初學者來說,浮潛有三寶:
第一寶 潛水面鏡
面鏡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讓你有清晰的視線,方便看清水底的動植物。
第二寶 呼吸管
首先,可以通過呼吸管呼吸;其次,避免讓水湧進嘴裡。
第三寶 腳蹼
俗稱蛙鞋,寬大的面積能提供給你強大的動力,使你不必靠划動雙手以產生動力,使得雙手能解放出來從事其他工作。
當然,還有其他裝備,比如手套、潛水鞋和潛水衣,可以根據個人需要購買。
浮潛有什麼安全隱患嗎?
安全係數:浮潛<深潛
浮潛的潛水深度一般不超過3米,甚至只是在海面漂浮,但由於浮潛的人員專業性不強、設備也相對簡單。而且不似深潛有教練有同伴,所以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以下是幾個浮潛中容易接觸到的安全隱患:
1.嗆水導致溺水
解決方法:多多練習呼吸管排水
2.被船撞、被螺旋槳割到
解決方法:注意浮潛的位置,不要太遠離岸邊,也不要到航道上。
3.被生物割傷、刺傷、咬傷
解決方法:在海裡遇見海洋生物時,不要輕易觸碰。「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既保護海洋生物也保護自己!
4.海浪、海流較大時由於經常埋頭在水中不了解海面狀況易被海浪捲走,或者是被海浪卷到礁石處撞傷或致昏迷
解決方法:避免在礁石的迎浪區活動,選擇側面或者後部
呼吸管排水
呼吸管進水的機率非常高,只要配戴的角度不對或稍大有波浪都會使呼吸管進水。另外從水底浮升到水面時呼吸管進水。這時你就可以利用排水的技巧將水自呼吸管中排除後繼續進行呼吸的動作。
呼吸管排水的主要方式是——噴氣式。
噴氣式是將肺裡的空氣由口中短截而有力的呼出去,由於現在的呼吸管大多有排水閥的設計,所以在呼氣的力道上不必太過用力。
一些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1.浮潛時最好穿潛水服,或者是具有防曬功能的長衣長褲,防曬+防刮傷;最好自備手套。
2.浮潛一定要穿上救生衣!
3.在海面區域進行浮潛活動,儘量不要下潛太深。
4.隨時抬頭觀察水面情況。
Q:如果不會遊水,可以浮潛麼?
A:可以,但要循序漸進。第一次浮潛最好找一個能夠到底的淺海試下,有危險能夠站起來。
Q:浮潛需要自己提前購買嗎?
A:當地報跟團一日遊浮潛的話,會有免費租用,有的酒店也會提供有償租借服務。不過如果對衛生及質量有要求的話,還是建議提前購買。
Q:近視的童鞋怎麼辦?
A:400度以下的基本沒有影響;400度以上的建議配一個近視潛水鏡,不是很建議戴隱形,海裡水流大,你懂的。
Q:小孩浮潛的危險度有多高?
A:行前做好浮潛的教育教學,下水前和潛導打好招呼,要求孩子的特殊照顧。如果還是不放心,乾脆不冒險,在沙灘上曬曬太陽也不錯。
Q:怎樣讓浮潛之旅更完美?
A:更完美的Location+更靠譜的Buddy+更適宜的Season+更完備的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