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至今已在火星上超齡服役了。
「好奇」號身長約3.0m,寬約2.7m,高約2.1m,大小和一輛小型SUV汽車相當。有6個車輪,前兩個和後兩個能夠獨立轉向,能夠在原地轉彎360°,翻越約65~75cm山坡,越過直徑約為50cm的泥坑,還可以向任何方向傾斜45°而不會翻車。同時,科學家還為好奇號設計一種保護程序,讓它在遇到30°坡時會自動避開。在火星上跑得最快時,速度能達到4cm/s。每天在火星上行走距離約200m。
與之前的火星探測器不同,「好奇」號攜帶有一整套完整的科學實驗設備,如X-射線光譜儀、多種雷射儀器等,完全具備對火星巖石成分進行現場分析的條件。特別是其機械臂上所攜帶的小型鑽探設備,可對火星表面巖體進行取樣分析,對人類了解火星的起源和變化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好奇號上的這些儀器能正常工作,主要依賴一臺運行的內存為256Mbyte,快閃記憶體為2Gbyte的計算機系統。一旦火星車出現問題,計算機能及時發現,將狀況告訴科學家。
與此同時,以核燃料為主要動力的「好奇」號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可以適應多種不同的任務需求,供能相對穩定。且該核電池的主要原料為放射性元素釙-238,不會發生核爆炸。在火星運行的全球性的通訊中繼衛星系統將數據從「好奇」號傳回地球。
「好奇」號火星車為何備受世界關注?人類關注外星球,主要還是迫切希望了解生命的起源。根據之前的資料可知,火星火山口內或藏有生命。而一些科學家也稱,一些帶回來的標本也顯示火星上有機物是存在的。
儘管有科學家聲明在火星上發現有機物質並不能證明火星現在或者過去存在生命。因為這些有機物質可能是隕石攜帶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有機物質汙染的探測儀器限制了對火星現代微生物的探測任務。
因此,「好奇」號的火星之旅是否會發現有機物,是否成功驗證生命?成為大眾關注的一個焦點。
一位美國科學家曾表態:「在我看來,如果『好奇』號發現了火星上存在有機物,那麼這將是火星上存在生命發現的轉折點。」
至於好奇號拍到有什麼東西飛過火山口上空。其實,好奇號探測器從火星上發回的一張照片中,確實出現一抹神秘的亮光。一些科學家認為,亮光看起來很像人造光,不排除這個紅色星球上「存在智能生命的可能」。
從照片上看,那個白色的「亮點」很詭異,加上周圍暗灰色的背景,就顯得很突兀。因此一些學者就猜測稱:可能暗示火星上存在地下智能生命形式。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可能是照片成像過程中出現小問題。因為之前就有很多類似的「火星生命論」,最後都被證實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