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講到了雷射美容常出現的一些併發症,但是也有一些特定併發症是某些雷射亞群所引發的。這期,我們看一看QS雷射、非剝脫性雷射、剝脫性雷射等特殊雷射有哪些併發症!
1、QS雷射
經研究,QS雷射器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色素脫失和色素沉著、皮膚質地變化和治療後的瘢痕。黑色素是主要競爭的發色團,QS紅寶石雷射可見暫時的色素脫失以及永久性色素脫失。對於深色皮膚的個體,如果使用QS雷射(不僅限於Nd:YAG雷射),降低能量密度可能有助於防止色素減退。
QS雷射的色素沉著與色素減退相比並不常見;然而,使用脫色劑和使用長波長雷射器可能有助於防止深色皮膚類型的人治療後出現色素沉著。皮膚質地變化少見,翠綠寶石雷射有高達12%的發生率。
副作用中的治療後過敏反應較為罕見。最常見與紅色硃砂顏料並且表現為結狀有鱗屑的瘙癢性皮疹或即可的蕁麻疹樣皮疹。有研究認為這可能是對文身色料外擴散的繼發反應。
當治療紅色、粉紅色、皮色和白色染料時,反常的文身顏料變暗是一種常見的併發症。鐵和二氧化碳的還原被認為是導致這一顏料變暗的主要因素。這種變暗往往是QS雷射器進一步治療時產生的。另外,有研究發現有氯金酸鈉攝入史的患者使用QS雷射時,發生了永久的深藍色色素沉著,與已知的金質沉著病相同。金質沉著病的治療是具有挑戰性的。
2、非剝脫性點陣雷射
非剝脫點陣雷射對於大多數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併發症少。非剝脫點陣雷射通常只有輕微的和暫時性疼痛、紅斑及水腫。與標準的剝脫性雷射器相比,非剝脫性雷射器導致的皮膚變色相當罕見。由於有PIH的風險,可以採用將MTZ密度降低一半並增加治療次數的方法來治療。水皰、爆發性痤瘡、粟丘疹、HSV復發和瘢痕是罕見的併發症。
3、剝脫性雷射
剝脫性雷射已經安全使用了很長時間。從連續掃描模式到點陣掃描模式,雷射即使已經得到不斷更新,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時保持其有效性。CO2連續波長雷射器發生瘢痕、增生性瘢痕和色素異常的概率較高。
在大多數情況下,點陣掃描技術聯合雷射剝脫可提高安全性。然而,即使使用點陣掃描技術,仍可見頸部增生性瘢痕的報導。
在使用CO2雷射換膚治療後產生了長期色素減退。這似乎在皮膚較白的人群中更為常見。
4、血管性雷射器
血管性雷射器已經成為長期使用更為安全的設備。不連續雷射脈衝的出現、更好的的冷卻技術和對選擇性光熱作用的進一步理解,使得其安全性大大增加。然而,仍可見一些併發症。
當使用短脈衝持續時間和高能量密度的脈衝染料雷射器時,紫癜是經常可見的。低能量密度與多次或謹慎的脈衝重疊可以實現沒有紫癜的類似效果。較長的脈衝持續時間也可以消除術後紫癜。
血管性雷射很少發生皮膚質地的變化,在治療鮮紅斑痣時發生率小於1%。如果有日曬時,血管性雷射也會出現PIH,所以需要避免日曬或用防曬霜保護皮膚。舊式的血管性雷射器有更高的併發症發生率,特別是氬雷射引起的肥厚性瘢痕和創面癒合延遲。
5、IPL特異性併發症
IPL雖然不屬於雷射類設備,但也是常用的皮膚美容手段。光子嫩膚治療的一般耐受性很好。隨著應用中越來越多的參數設置使得其應用時具有更多的選擇。
這些參數包括濾光片、脈衝持續時間、能量密度、雙脈衝或三脈衝的能力,以及各種適應症。患者結痂和水皰的發生率為2%~16%;另外,有2%的患者出現持久的局部熱敏感覺並且持續時間超過24h。
有研究發現,光子嫩膚在治療葡萄酒色斑時出現一種罕見的併發症——肢端毛髮的生長是非常少見的。IPL後,瘢痕的出現已經很少有報導出現。
皮膚較黑的患者治療時可產生明顯的色素減退。令人困擾的毛髮生長已經有所報導。膚色較深者或地中海中東人群常發生暫時性的色素脫失和PIH。也有研究發現,IPL後會出現毛髮變白,並伴有黑色向黃色的暫時性顏色變化。
本文來源:皮膚美容雷射與光子治療技術 圖片/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