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植物標本館的張憲春研究組在國際分類學雜誌 Phytotaxa 上發表了1個水龍骨科新種——尤興瓦韋 Lepisorus youxingii。
從形態上看,尤興瓦韋與瓦韋 L. thunbergianus、鱗瓦韋 L. oligolepidus 和廬山瓦韋 L. lewisii 有一些共同性狀,但在鱗片和隔絲等關鍵特徵方面不同。分子系統學證據表明,尤興瓦韋是一個獨立的物種。該種僅分布於廣西融水縣元寶山國家級保護區和滾貝老山自然保護區,附生於海拔1700~1900m的樹幹上,成熟植株超過250個,根據IUCN評估標準,該種可視為無危(LC)。
尤興瓦韋的種加詞 youxingii 取自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林尤興研究員的名字,以表彰他為《中國植物志》瓦韋屬的編研做出了貢獻,同時,他是給 Flora of China 蕨類部分編寫種類最多的作者。
1. 根狀莖短促橫臥,葉簇生或近生…………闊葉瓦韋 Lepisorus tosaensis (Makino) H. Ito
1. 根狀莖橫走,葉近生或遠生。
2. 根狀莖鱗片網眼大部分透明。
3. 根狀莖鱗片闊披針形,網眼大部分透明,只有中部一條褐色不透明的狹帶…………粵瓦韋 L. obscure-venulosus (Hayata) Ching
3. 根狀莖鱗片卵狀披針形,網眼全部透明…………尤興瓦韋 L. youxingii R. H. Jiang et X.C. Zhang
2. 根狀莖鱗片網眼僅邊緣1-2行透明。
4. 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近下部1/3處為最寬。
5. 葉片下面被有深棕色透明的披針形鱗片,上面光滑;孢子囊群幼時被圓形深棕色隔絲覆蓋…………鱗瓦韋 L. oligolepidus (Baker) Ching
5. 葉片上下兩面近光滑,或僅在下面偶有稀疏鱗片;孢子囊群幼時被褐色近多邊形的隔絲所覆蓋…………擬鱗瓦韋 L. suboligolepidus Ching
4. 葉片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中部最寬。
6. 葉片幹後邊緣常反卷,包圍孢子囊群而成波狀或念珠狀。
7. 葉片幹後邊緣強烈反卷包裹著孢子囊群而呈念珠狀…………廬山瓦韋 L. lewissi (Baker) Ching
7. 葉片幹後邊緣反卷包裹孢子囊群而成波狀。
8. 葉片幹後邊緣明顯反卷,上半部由於包圍孢子囊群而呈波狀凸起。孢子囊群幼時被圓形棕色全緣的隔絲覆蓋…………異葉瓦韋 L. heterolepis (Rosenst.) Ching
8. 葉片幹後邊緣略反卷,成輕微連珠狀。孢子囊群幼時被近圓形二色隔絲覆蓋…………連珠瓦韋 L. subconfluense Ching
6. 葉片幹後邊緣不反卷。
9. 葉片狹長披針形,中部寬3-5mm,長漸尖頭;孢子囊群橢圓形或圓形,或短棒形,常密接…………狹葉瓦韋 L. angustus Ching
9. 葉片中部寬大於5mm;孢子囊群不密接。
10. 葉片線狀披針形至披針形,中部寬0.5-1.8cm,長尾狀尖頭;孢子囊群圓形或橢圓形,聚生於葉片中上部,彼此間相距約等於1-1.5個孢子囊群體積…………西藏瓦韋 L. tibeticus Ching et S. K. Wu
10. 葉片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中部最寬0. 5-1. 3cm,漸尖頭;孢子囊群圓形或橢圓形,彼此相距較近,成熟後擴展幾密接…………瓦韋 L. thunbergianus (Kaulf.) Ching
上述研究成果見載於論文 Lepisorus youxingii (Polypodiaceae), a new fern species from Guangxi, China,作者為博士生蔣日紅和碩士王亞榮,通訊者為張憲春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