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點意思的,由於老鳥的原作漫畫中沒有說明,所以只能根據一些現有細節推測一下原因。
首先格羅博士製造人造人的目的就是打敗悟空,在格羅博士的認知中,悟空的實力已經遠超人類的認知,甚至當初自己製造的一系列人造人都不是對手,比如當初八號。理論上當初博士製造的系列早期人造人實力都差不多,就老八級別。
所以博士肯定先入為主覺得悟空實力已經遠超他當時的水平,為了對抗悟空肯定要造一個超級強大的人造人,這就是製造沙魯的初衷。
不過後期很可能由於沙魯的製造實在是太艱難了,於是開始暫緩沙魯計劃。這個時間段又發生了一系列大事件,比如23屆武道會還有之後五年的地球保衛戰。
博士最後一次偵測到悟空的戰鬥數據是地球保衛戰,當年通過間諜機器人偵查到了悟空和那巴以及貝吉塔的實戰得出了關於悟空的戰鬥數據,同時也計算了悟空的成長軌跡。博士自己也曾說過他並沒有去偵查那美克星,只是到地球保衛戰。
很可能是博士經過十餘年的偵測,已經掌握了悟空實力的成長曲線,至少在他理解中,悟空已經定型,就算之後在有所突破,波動也不會太大。
所以參考之前設定的最強人造人沙魯,也許有些過頭了,再加上沙魯的設計製造太過麻煩,於是想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把沙魯拆成兩個單獨個體,也就是17號和18號。
於是原本是最強獨立的一個個體人造人,被拆分成兩個單獨個體,這樣應該會更方便快捷一些。再加上博士曾經提到一句好像修好了,那麼也許就是這兩個之前一直有問題,問題應該就出在原本是一體的,但是拆分下來後的各種不匹配。
不過由於17號和18號依然非常強大,屬於無限能源的人造人,博士還是不放心,覺得自己不能掌握這種力量,一方面做了緊急停止遙控器作為後手,另一方面開始執行PlanB:製作了吸收型人造人並且把自己也改造成半機械的吸收型人造人。
畢竟參考到一系列數據,吸收型人造人已經足以對抗地球保衛戰時期的悟空了,至於沙魯拆分出來的兩個無限人造人,只留作壓箱底的大殺招,不用最好。
在沙魯回憶中也曾提到過一段比較曖昧的話,電腦曾告訴沙魯,自己想成為完全體必須吸收掉17和18號。理論上這三個人原本就是一體的,只是沙魯過程太慢,博士中途放棄,電腦獨立完成,而博士則親自製造了1718號。
按照正常邏輯來看,應該是先做出沙魯然後吸收掉兩個關鍵核心部件,或者直接把三個部件組合成完全體沙魯,根本不會出現1718號。博士只是把這個完全體沙魯拆分成三個核心,分別稱為普通沙魯,17號和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