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一張姬小菊玉照大家欣賞一下:

這是一棵,一棵,一棵,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真的是一棵姬小菊的開花效果,是不是感嘆它的開花能力?實際上,一個月前它是這個樣子的:

姬小菊是淺根系花卉,不適合深盆,所以移盆的時候,給它換了中號的小吊盆。但是,即使如此,也經歷了艱難的服盆期。先是兌了稀薄的有機肥餵它,每天澆水。對的,就是每天給它澆稀薄的有機肥水,因為花盆底部的塞子取掉了,澆水會很快流出去,不會漚根。加上配土比較疏鬆透氣,春天的氣溫正一點點回升,所以,每天澆水,保持盆土溼潤。

當姬小菊慢慢服盆,花苞日漸打開,我給它增加了磷酸二氫鉀,保持肥力充足。花開花謝的,修剪就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課。給姬小菊做修剪,你可以衝一杯咖啡,坐下來,慢慢來。養花本是修心養性的事情,剪除殘枝敗葉,避免不必要的養分消耗,後續的花苞才會不斷打開。

再說黑眼菊,當初給它移了深盆,是考慮到它的植株比較修長,根系也挺深的。好在配土疏鬆透氣,服盆也算順利吧。自己漚的肥水,肥力還是挺足的,不敢兌的太濃,就是稀薄的施肥,慢慢增加光照時間,直到它的盛花期。花太盛,還是磷鉀肥可靠又好用,隔幾天給一次磷酸二氫鉀,保持開花的旺盛勢頭。

不得不說,有些品種的菊花耐寒能力還是挺強大的。這棵忘記是什麼品種了,秋天給它做了重度修剪,只保留緊挨盆土表面的粗枝,冬天的時候,就扔在院子的角落。任憑風雪肆虐,它自安然冬眠,開春冷不丁給你一個驚喜,就這樣在你始料不及的時候破土而出了。

因為是老根,不怕燒根,就先給它施了花生餅肥,補充氮元素,促進長葉子。水是經過晾曬的自來水,除去了氯元素,儘量減少對土質的鹼化。經過冬眠的老苗子,肯定比溫室裡的苗子長的慢啊,不要急,三歲的小孩不愁長,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它會還你一個漂亮的花期。

隨著接觸的菊花品種不斷增多,這裡有一個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花市買來的菊花,不管什麼品種,先別急著給它換盆。等它適應了新的環境再換盆。小苗換小盆,大苗換大盆,切不可想著一口吃個胖子。人換了環境都會水土不服,植物可比人嬌氣多了。
盆土一定是疏鬆透氣的,千萬不能偷懶。平常吃核桃、花生的時候,也可以攢些乾果殼子,雞蛋皮洗乾淨晾曬一下,這些都可以拌到土裡,既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也等於給花花施了氮肥,雞蛋殼敲的碎一些,讓它裡面的氮元素慢慢餵給花花吃。

荷蘭菊的頭茬花花已經開過了,修剪一下,漚肥和磷鉀肥交錯澆灌,眼看著又一茬花骨朵藏不住的冒出來。
喜歡我的文字,敬請關注、收藏、留言,也可以分享給朋友家人。北方的春天,綿長又充滿各種美好的期待,如同你我的芳華,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