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編輯 | 黃臻曜
文稿整理 | 王玉賓
本期嘉賓:中移資本控股有限責任黨委委員、董事會董事、總經理範冰
範冰先生曾在中國移動歷任北京公司副總經理、西藏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中國移動投資公司於2016年12月註冊成立,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負責中國移動體系內對外股權投資和對內資本運作的集中管理和操作實施。成立投資公司,是中國移動更好地落實國家戰略、更好地支撐公司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旨在以股權投資為紐帶,促進中國移動的業務發展、管理提升、能力構建和數位化服務布局,打造開放合作、良性互動的公司轉型發展新生態。
本期highlight:
中國移動投資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及對集團的貢獻
中移投資主要關注的賽道和領域
以鞏固要素、打造能力、豐富生態為核心邏輯
明年計劃投資仍在百億規模
深化合作,更加開放
以下是訪談部分:
價值創造、產業協同、生態構建
36氪:作為國民企業,大家對於中國移動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中國移動在投資方面已經做的工作可能很多創業者們還不是非常了解,因此希望首先請範總給我們介紹一下中國移動投資公司成立的背景和歷史。
範冰:中國移動在2000年就開展了對外投資工作,截至目前,所投項目超過40個。2017年,中國移動在整體的戰略部署下,在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兩個主體下,分別成立了中移資本和中移投資兩家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各200億元,現合署辦公,統稱中國移動投資公司。我們這個公司成立剛三年的時間,現在管理著大概800億的資產,每年的利潤貢獻佔整個集團的11.6%,大概是130億左右。目前我們是圍繞中國移動的一些主要的業務領域去做產業投資。專業化投資運營實體的設立是基於中國移動重大的戰略考量:第一,推進國有資產的資本運作,提高國有資本的配置和運行效率。第二,助推信息通信產業快速發展,更好地服務數字經濟,建設智慧社會,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信息服務,為垂直行業數位化轉型賦能。第三,成立投資公司,是實現中國移動「業務+資本」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國際運營商、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將股權投資作為重要的戰略方向,在藉助投資打造核心能力、拓展業務邊界、構建產業生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中國移動投資公司將圍繞集團戰略,全面支撐公司的創新發展。
36氪:其實投資公司發展得相對比較低調。你剛才提到了,2018年股權投資的收益超過130億規模。之前楊傑董事長也表示現在穩增長是中國移動的首要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業務作為一個重要的增長引擎,是如何為整個集團貢獻力量的?
範冰:我們為集團貢獻力量主要是三方面,第一方面就是收入和利潤方面,剛才說的130億主要是並表的投資收益,並不是實際的現金流。因為最近幾年中國移動提速降費的壓力比較大,收入增長和利潤增長都遇到了一些短期的困難,所以投資方面對主業的幫助就更加重要了,我們希望通過股權投資為集團貢獻新增的收入和利潤。
第二方面我們要對主業形成產業協同效應,主要是在投資領域方面要考慮跟我們的主業有協同關係,能夠彌補我們的一些能力短板或者是拓展我們的一些關鍵領域。
第三個方面就是我們也要構建中國移動的一個生態體系,尤其是在5G開始運營以後,能夠使5G的能力與各個行業的生產運營相結合,需要對各個行業有更多的深入理解,所以這方面也是我們投資公司的一個主要的戰略方向。
投資5G+AICDE技術、關注CHBN四大市場
36氪:中國移動投資公司主要關注的賽道和領域有哪些?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整體投資策略?
範冰:大的方向來講,我們是TMT的領域。面向5G+AICDE等新興技術,針對中國移動產品短板、技術短板和能力短板,根據技術產品發展規劃,建立資本紐帶。因為我們是一個產業投資,所以緊密圍繞著中國移動的經營業務開展。現在中國移動提出來的核心業務是CHBN四個領域。C就是To C的業務,也是中國移動一直做的比較多的,目前共9.4億移動用戶、其中4G用戶7.5億。然後To H是家庭市場,目前我們的家庭寬帶也有1.8億了,是全國最大的家庭寬帶的運營商,未來的智能家庭應用、家庭信息化這方面是我們的第二個方向。第三個方向是To B領域,原來我們做個人業務比較多,做政企的業務相對佔比比較少,但是從去年開始,我們也把To B的領域作為一個增長的主航道,關注政務、交通、製造等垂直行業,尋找對政企業務、市場發展的關鍵企業,助力行業能力補強、市場拓展、收入份額提升。最後一個To N就是新領域,這方面包括國際業務還有我們的投資本身,都是以拓展新領域作為一個主要的方向。以上這四個方面涉及到的業務,一方面是通信業務,另一方面是跟通信相關的一些上下遊的業務,我們都會去對目標進行梳理,會主要去投這些方面的企業。
36氪:你剛才也提到了在新業務方面可能會關注海外市場的投資,目前我們有沒有一些更關注的國家或者地區呢?
範冰:我們現在對海外市場的投資還是相對比較謹慎的,因為這幾年境外的通信企業的股價基本上都是在往下走,對我們這種希望面向海外通信公司的控股運營來講,也有很大的財務風險,所以這方面我們目前還是考慮在自己比較熟悉的一些地區和領域。前期中國移動投了香港的萬眾,還有巴基斯坦的一個運營商,也做了泰國一家運營商的參股。未來海外市場股權投資重點在一帶一路布局,尋找通信運營商、電信基礎設施資源、ICT、新技術等投資機會,響應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
36氪:剛才你也提到了會對新技術或者TMT整體領域,不管是上遊還是下遊,會有更多的關注。中國移動在5G方面也是一直走在前面的,那麼在5G的大賽道上,你有沒有更關注的小的領域?
範冰:從市場層面,5G方面我們現在還是按照To C、To B、To H三個角度來看,我們覺得現在最需要發力的是To B角度。因為從個人的需求來講,目前對5G的需求還沒有出現大的爆發的傾向,我們的4G網絡已經有了很好的速率,客戶也相對比較滿意,所以在5G方面的拓展還有待於像AR、VR之類的新業務的爆發。但是在To B領域,原來我們中國移動做的就相對比較少。同時5G的很多能力,包括它的低時延、網絡切片、多連接、大帶寬,這對一些原來我們不太容易滿足的行業和企業,尤其是一些工業領域,有了一個很好的手段,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會更多的聚焦於各個行業的頭部企業去看投資機會,能夠跟行業原來的那些IT的頭部企業有一個更好的合作,雙方能夠形成一個資本的紐帶,共同去拓展新的5G行業應用。
從產業賽道層面看,我們認為5G投資賽道可以圍繞5G產業鏈、AICDE等硬核技術、5G賦能垂直行業三個方面。目前全球5G商用進程在加快,運營商5G網絡建設投資將持續增長,將帶動網絡設備、傳輸、晶片等環節快速發展。另外,5G將帶動物聯網、雲計算、大視頻、大數據及AI等關聯領域裂變式發展。第三,5G將為垂直行業的發展賦能,5G以其大帶寬、低時延、泛連接的能力促進行業數位化,將賦能各行各業,例如5G帶給車聯網、智能工廠、大視頻、教育信息化、智慧醫療等行業新的變革。
36氪:其實剛剛主要聊的是中國移動投資公司整體大的投資邏輯,那具體到每個項目上,我們也知道之前中國移動投出了一批明星項目,比如科大訊飛、Ucloud、浦發、青牛等我們熟知的公司,你篩選項目的標準和具體的投資邏輯是什麼呢?
範冰:具體我們是三個方向,第一個是有一些可以併購的機會,這方面我們可能主要集中在一些資源和運營商方面,也包括國際的或者境外的一些運營商,這方面原來我們自有的運營能力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有信心去接管被投企業的日常運營,可以把它經營得更好。第二個方向就是一些成熟企業的參股,這個我們基本上是循著剛才講的各個業務線條的上下遊,去發掘這些頭部企業,然後去進行參股,也希望能夠有相當的影響力,至少能夠獲得一個董事席位。第三個方向就是我們相對比較前端的、比較小的一些投資,類似於VC的投資,我們看到一些好的機會,也會做一些長遠的布局,希望未來它如果成為獨角獸企業的話,我們不要喪失了機會。
另外,投資公司作為產業投資者,圍繞中國移動主業發展,以鞏固要素、打造能力、豐富生態作為股權投資的核心邏輯。鞏固要素是指以信息通信基礎設施作為重點投資方向,聯合省/專業公司就關鍵競爭要素實施控股併購,進一步穩固、壯大主業發展的根基。打造能力主要是說要以網絡、計算、存儲等信息通信技術作為重點投資方向,增強核心能力。例如,2012年我們投資了科大訊飛,將其AI能力融合到中國移動的業務場景、內部管理中,在智慧家庭、泛智能終端、靈犀和靈犀雲、AI平臺及應用、政企業務、5G+AI和O域管理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還有一點是豐富生態:以個人、家庭、行業等應用領域作為重點投資方向,持續做大資本參股平臺,拓展主業範圍與邊界,構建中移系生態。比如我們投資了芒果超媒,雙方在內容合作、平臺能力、產品創新、營銷推廣、跨域合作等領域都有深入的合作。
最好的企業投資「上不封頂」
36氪:其實今年整體的創投市場都不太好,看起來差不多是一片「哀嚎」,從投資機構投的項目上來看很少,投的資金上也很少。但中國移動投資公司應該是沒有這個問題的吧?
範冰:從募資來講,因為集團本身給了我們非常大的支持,所以我們募資的壓力確實沒有社會上的私募基金那麼大。我們主要的壓力在於需要保持比較高的成功率。2018年,上市公司擁有銀行存款、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3500億元,主業還有持續穩定的現金流。中國移動也高度重視將資金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在股權投資上的意願也非常強烈,未來也會持續做大做強股權投資規模。在股權投資市場的「低迷」期,往往是產業投資者的黃金期。
36氪:整體的投資還是偏穩健的。那你能透露一下明年咱們投資的規模大概是多少嗎?
範冰:我們希望最起碼能保持今年的進程,今年投出去的錢大概有140億左右,所以明年我們可能也會保持一個百億級的投資規模。近期,我們也正在規劃未來5-10年的發展思路,大目標將會是進一步加大股權投資規模。在2020-2025年期間,計劃新增股權投資規模達到千億級,通過股權投資為中國移動貢獻更大價值與作用。
36氪:這百億有沒有一個賽道上的規劃,比如其中百分之多少會用來看5G相關項目,或者說AICDE這樣的區分?
範冰:這個就不會分得那麼細。而且有一些大的項目,如果說機會很好,有一些頭部的企業,大家有合作機會的話,我們集團也是上不封頂的,可能單筆會很大。
36氪:這對創業者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其實我們看到中國移動投資公司的投資方式也有一些轉變,一開始可能基本上以直投項目為主,現在也會加入去當一些基金LP,這樣的轉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範冰:我們投資這三年一直堅持的就是基金加直投,兩方面都會做,但是前期做的基金可能主要是一些政府要求的投資基金,比如像我們的一些扶貧基金、比較大一些的產業性基金。今年我們成立了自己主控的一個5G基金,所以明年我們自己的主控基金也會去做實際的運營。我們希望能夠充分利用不同的投資手段,一些適合直投的就用直投的方式去做,一些相對風險比較高的會通過基金去做。直投將更加精準、嚴格地落實戰略,基金將更加靈活、更加廣泛地開展投資。通過「直投+基金」,希望能對各個階段的項目都能覆蓋,投資操作的效率更高效,投資成效的質量更高,與投資平臺戰略各方共同奮鬥、共享發展。
對「親戚圈」、「朋友圈」全面支持
36氪:還有一個問題是創業者比較關注的,除了資金的支持以外,中國移動投資公司還能給到合作夥伴一些什麼樣的支持?
範冰:推動中國移動和被投企業的協同是我們的核心工作做之一,我們也會有一些切身的感受。我們自己的業務體量比較大,有9億個人客戶、1.8億家庭客戶和超過800萬政企客戶等。如果我們投資了一個公司的話,後期會去加強被投企業和我們中國移動內部的各個線條、各個省公司和專業公司的聯繫,我們會去主動幫助大家進行對接。中國移動積聚了用戶、網絡、數據、渠道、資金、技術、品牌、人才、服務、生態等優勢,這是很多其他機構所不具有的。另外,投資公司看項目的一個根本出發點就是,我們入股後,企業能否與中國移動主業實現戰略協同,能否實現相互賦能、共同發展。在我們的參股企業中,如浦發銀行、科大訊飛、仁和人壽等與中國移動有多項業務與產品落地。投資公司為參股企業建立了資金與產業資源對接的橋梁,我們為參股企業做了非常紮實的產業賦能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比如芒果超媒與咪咕公司在頭部內容、牌照、自製節目等方面開啟全方位合作,MG聯名卡、聯合會員等產品在全國落地。UCloud公司與集團內多個單位開展了協同合作,承接多個信息系統建設項目。最近我們也在考慮進一步去深化這種協同機制,把被投企業的產品和能力更快的提升到我們的各個業務線條裡邊去。作為被投企業,我們有了這種親戚關係以後,跟內部進行溝通協調的成本會降低。
36氪:你剛才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概念是中國移動公司的親戚圈,關於這個概念,你能再跟我們講一講嗎?
範冰:我們現在把我們的合作公司分成朋友圈和親戚圈兩個概念。如果只跟我們做業務上的合作,我們一般都把它稱為朋友圈;如果有了這種資本的紐帶,我們認為是有了血緣關係,就把這些有資本紐帶的朋友上升成親戚圈。
36氪:我們知道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正在廣州召開,對於合作夥伴們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範冰:原來中國移動的主業發展相對比較好,在合作方面,雖然我們一直倡導要成為最容易合作的企業,但實際上在對外合作中,還是有以我為主的情況。如今進入5G時代,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需要更多的親戚和朋友,大家攜手才能把5G做起來,尤其在政企領域和新業務、新技術領域,我們會更開放,更希望能夠通過這些投資手段,讓大家有一個很好的合作基礎。
「非凡源於洞察,實戰造就價值。」價值捕手是一檔針對投資人的深度訪談類節目,致力於與36氪用戶分享實戰投資經驗和新商業賽道觀察。歡迎各位投資人與我們交流分享(聯繫人:王婷婷 聯繫方式 wangtingting@36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