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親侄女,長相青春靚麗,19歲卻橫死日本深山

2020-11-23 騰訊網

許多人每每談論到末代皇帝溥儀的時候,都會帶著一些同情的心理,作為清王朝在倒塌前夕推出來的傀儡,他甚至連牙齒都沒齊全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享受著臣子們對他的奉承,雖說這裡面有太多的虛情和假意,但面子上還是做足了的。可還沒有享受多久,革命黨人一聲槍響,他籤下了退位詔書,開始了身處紫禁城中的幽禁日子,看似如同金絲雀一般,實則每日還要防範各種下毒暗害。其實還有一個群體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那就是末代格格們,身為皇室後裔,哪怕是和平時期她們有時候都會為了政治或者國家聯姻而犧牲,更別談是這種亡國之後了。

其中最為有名的可能要屬川島芳子,在很小的時候被日本繼父領養,相關史料記載在其八歲的時候就被養父酒後玷汙清白身子,自此性情大變,慢慢被培養成一個冷血特工。後安排在溥儀身邊促成滿洲國事件,漢奸固然可恥,可有時候她的經歷又不免讓人感到惋惜,畢竟兒時的命運哪容得了她自己選擇呢?今天筆者所說的這個末代格格,從輩分上來說算是溥儀的親侄女,她的父親溥傑是溥儀的同母弟弟,年輕時留學日本娶下嵯娥浩,生下兩個女兒,其中今天的主人公慧生就是他的長女,出生於1938年的長春。

由於當時國內正值日寇侵略,動亂不堪,所以在五歲的時候就被送往日本姥姥家中,因此從幼兒園開始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全都是日本文化,作為末代的格格,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出落的十分漂亮,長相清純靚麗,在同齡人中頗受關注,但因為其父親溥傑曾幫助日本人做事,抗戰結束後就被關進了撫順戰犯監獄裡面,導致父女兩人遠隔重洋,見面都成了一種奢望。為此她曾向周總理寫過一封信,希望能夠與父親在這大洋兩岸有聯繫,很快,總理作出批示,允許他們通過信件往來。

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卻在19歲的花季年齡橫死日本深山,當局給出的答案還是自殺。原來在慧生上大學的時候,同伴的日本男同學大久保武道對她曾經展開過強烈的追求,但始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1957年的12月4號慧生一直沒有回家,六天之後屍體被人發現在了天城山上,旁邊還躺著太久武保道。兩人當時的姿勢上慧生躺在那個男人懷裡,手指無名指上帶有戒指,現場還有白紙包裹的指甲碎片與頭髮,種種跡象都表明這是一起殉情自殺事件。

可慧生的母親並不這麼認為,首先慧生對那個男人的追求始終沒有作出任何回應,其次家庭這邊對此毫不知情,並未作出任何反對的舉動,所以兩人何來殉情一說,故而也有人認為慧生上被太久武保道在情緒極端化時槍殺的,事後偽造了現場的一切,造成殉情的假象,至於真相究竟如何,由於當事人已經不在,所以很難能夠說得清楚。

相關焦點

  • 她是末代皇帝溥儀最愛的侄女,貌美如花,卻在日本一座山裡殉情自殺了
    溥傑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由於溥儀一直無後,日本侵略者為了長期控制和維持偽滿洲國和政府,就費盡心機的為溥傑找了一個日本女人做妻子,以至於在溥儀去世後,再由溥傑或者他的兒子繼承「皇位」。這位日本女子,就是華族嵯峨公勝侯爵的孫女嵯峨浩,她是日本皇室的近親。
  • 溥儀親侄女慧生,和一個日本青年在山上殉情,究竟發生了什麼
    日本媒體隨後對這起事件大肆渲染,做了鋪天蓋地的報導,稱之為「在天國結合的戀愛」。消息傳到中國後,身陷囹圄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傑,悲痛欲絕,號啕大哭,幾度昏厥。為什麼一對小情侶的殉情自殺,會引發如此轟動,備受人們關注呢?原來,自殺的這對戀人,女孩兒名叫愛新覺羅·慧生,是溥儀的親侄女,溥傑的長女。而男孩兒是一位日本人,名叫大久保武道,兩人正處於熱戀之中。
  • 溥儀侄女慧生:曾是日本人盼望的偽滿洲太子,19歲時被追求者槍殺
    她是溥傑的長女,是廢帝溥儀的親侄女,生母是日本的嵯峨浩,1938年2月26日出生,父母希望她以後可以做一位有智慧有頭腦的人但慧生生不逢時,出生在社會動亂時期,她的父親雖是溥儀的親弟,但當時的大清已宣布滅亡,這些身份不僅沒有給溥傑帶來什麼尊貴,反而讓其處處被人利用,溥傑被人派遣到日本學習,日本人為了更好的控制溥傑,給溥傑新的家庭新的婚姻,而慧生就是溥傑新家庭的產物。
  • 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普通公民,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都經歷了什麼?
    ,歷史上也只有這麼一位皇帝經歷過,他就是愛新覺羅·溥儀;他的人生經歷就像乘坐一輛過山車一般,起起伏伏。  溥儀和婉容  光緒三十四年的時候的寒冬,外面的天氣冷得出奇。可是這場登基大典卻顯得荒唐與可笑,因為即將登上皇位的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年僅三歲。迎接新皇登基的諸位大臣的臉上一個個也是憂心忡忡,國家的支柱人物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的死去,還沒有讓大臣們緩過神來,而這位年紀僅三歲的小皇帝在登基大典上的哭喊,更是讓他們的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在溥儀在寫過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之中溥儀曾經回憶過這件事情:「當時的天很冷很冷,我凍得渾身發顫。
  • 末代皇帝溥儀3歲登基那一年,生父載灃,一句話預示著清朝結局
    最後迎來了亡國,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作為清朝最後一個皇帝的末代皇帝溥儀,在登基之時,竟然發生了一件事情,而那也預示著清朝滅亡的結局。在光緒皇帝駕崩,慈禧太后去世之後,大清在1908年的12月2日迎來了最後一任君主——愛新覺羅溥儀。那一年,溥儀才3歲,還是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孩童,他是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載灃的兒子,是慈禧太后定下的大清之主。溥儀登基那一天,北京城的天氣很不好,天很陰,空氣中更是散發著冷氣。
  • 末代皇帝溥儀,61歲死於尿毒症,臨終場面慘不忍睹,久久不願斷氣
    1962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末代皇帝溥儀迎來了最後一任妻子,他和北京朝陽區關廂醫院護士李淑賢結婚。在和溥儀結婚前,李淑賢有過兩段失敗婚姻,而溥儀則是擁有四段婚姻。此時的溥儀經過9年的改造,已經成為了普通公民。
  • 他因參演《末代皇帝》走紅,是有史以來勞力士第一位華裔代言人
    1987年,尊龍主演了《末代皇帝》,飾演男主角溥儀。該片用閃回的手法,講述了溥儀60年的跌宕一生,溥儀這一角色在年齡、心理上的變化跨度非常大,演出難度很高,然而尊龍卻以他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人物的塑造。
  • 清朝末代皇帝祭拜「天照大神」,說了七個字,把日本人全都罵了
    天照大神(《日本書紀》)或稱天照大御神(《古事記》)、天照皇大神、皇大御神、天照坐皇大御神、大日孁貴、大日女尊、大日靈,天照是日本神話裡三貴子之一、高天原的統治者與太陽的神格化。日本人主要信奉神道,神道的老大就是天照大神,又稱天照大御神或者太陽神,一直被描述為女神。
  • 《末代皇帝》香港重映,豆瓣評分9.3分,曾獲9項奧斯卡金像獎
    《末代皇帝》香港重映,豆瓣評分9.3分,曾獲9項奧斯卡金像獎 《末代皇帝》這部電影是一部超級經典的影片,它最早於1987年上映,一上映就收穫了高評分以及奧斯卡金像獎9項大獎,在豆瓣上可以看到該部影片評分高達9.3分,評分最多的為五顆星,該片由已故著名導演貝爾納多.貝託盧奇執導,今日,據相關報導稱
  • 貝託魯奇與《末代皇帝》的光輝歲月,在故宮拍電影有多難?
    貝納爾多·貝託魯奇,他在1986年進入到紫禁城內重要場所拍攝電影《末代皇帝》。那時候,在國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室內進行拍攝活動已經是被明文禁止的,貝託魯奇卻成了一個特例。之後他證明了自己為什麼能夠成為特例,人們看到了電影裡小溥儀登基的一幕是實打實的震撼。
  •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溥儀變賣國寶捐30萬美元,為何?
    1923年3月,中國還展開了對日本的經濟絕交政策,很多日貨被拒絕進入中國,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雖然政府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措施,但是中國社會各界人士卻很快發起了賑災募捐行動。 無數藥品和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關東地區,紅十字會負責人莊得之,還親率一支醫療隊,帶著救災錢款兩萬元,將十萬箱藥品捐贈給日本。
  •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溥儀變賣國寶捐30萬美元,這是為何?
    中國雖然是日本的鄰國,但是因為之前的中日甲午戰爭事件,所以兩國關係形如水火。1923年3月,中國還展開了對日本的經濟絕交政策,很多日貨被拒絕進入中國,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雖然政府對日本採取了一系列針對措施,但是中國社會各界人士卻很快發起了賑災募捐行動。無數藥品和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日本關東地區,紅十字會負責人莊得之,還親率一支醫療隊,帶著救災錢款兩萬元,將十萬箱藥品捐贈給日本。
  • 末代帝師回憶錄:溥儀最崇拜墨索裡尼,復闢曾是人心所向
    原創 莊士敦 活字文化112年前的今天,1908年12月2日,年僅3歲的溥儀在慈禧太后逝世後登基成為清朝皇帝,並由父親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在由活字文化策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紫禁城的黃昏》一書中,溥儀的英文教師莊士敦書寫了末代皇帝從少年到青年時代的身世,也藉此勾連起從義和團運動到袁世凱稱帝、張勳復闢、馮玉祥兵變等諸多重大事件的中國近代史。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溥儀退位之後,究竟還有多大的影響力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溥儀在退位之後,手中沒有一兵一卒能夠調動,也沒有在民國政府中擔任官職。但是憑藉著末代皇帝的影響力,溥儀的身邊仍然圍著一大幫滿清遺老。這些滿清遺老擁有一定的社會財富和社會地位,他們都希望藉助著溥儀東山再起,是溥儀的鐵桿支持者。
  • 末代皇帝溥儀最帥但也是最恥辱的照片:日軍100架飛機致敬,卻毫無尊嚴
    這張照片,被人們稱為「溥儀最帥卻最恥辱的照片」,系1940年日本裕仁天皇召見偽滿皇帝溥儀時的情景。溥儀曾經幻想自己作為滿洲國的皇帝,可以與裕仁天皇平起平坐。可現實卻狠狠打了他的臉,他發現自己不過是個傀儡,日本人的玩偶而已。 作為滿清的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一生留下無數照片。
  • 末代皇帝溥儀臨死前,久久不願斷氣,到底想說什麼?遺言令人嘆息
    溥儀三歲時登基為帝,卻是慈禧太后為了垂簾聽政的掩護,後來被袁世凱逼迫而宣布退位,但是溥儀的皇帝夢卻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再後來,他還成了日本人偽滿洲國的皇帝,這就是他的第二次登基。最終,隨著日本戰敗,溥儀終將從皇帝的座位上被趕下來,而後被蘇聯關押,在新中國建立後,才有了一次重新生活的機會。 命運與身體的不順 可見溥儀作為中國封建社會門檻上的最後一位皇帝,其命運確實充滿了坎坷。而事實上,他的身體也是不太好。
  • 大清十二帝齊聚陰間,溥儀說起他的痛苦經歷,乾隆卻百般挖苦
    溥儀,你說說,為什麼那麼討厭慈禧?宣統:一個把我推向火坑的人,我難道還喜歡她嗎?雍正:這話從何說起啊,聽說是慈禧把皇位傳給你的啊!你知道一個皇位得來有多不容易啊,沒經歷過奪嫡的時代人真是幸福啊!宣統:雍正爺,您這話說的,誰還會搶著當一個末代皇帝啊!乾隆:我還是比較關心他為啥沒有後代的問題!宣統:康熙爺,我請求讓乾隆爺閉嘴!
  • 溥儀沒有生育能力,卻出現了一個人,自稱溥儀兒子,還敢驗DNA
    雖然末代皇帝溥儀是個亡國皇帝,但是對於權力一下子消失,並沒有那麼的難過,畢竟他是三歲當的皇帝,六七歲皇位就沒有了,那會大臣們也不可能真正的讓他做主,所以他並沒有很大的落差感,真正感受到落差感,還是當了滿洲國的皇帝之後。
  • 溥儀不能生育,卻有一個人自稱是他兒子,還要驗DNA?
    溥儀是中國的末代皇帝,他本是一國之主,卻因為清王朝的覆滅淪為階下囚。權力的消失對於溥儀來說或許會有些許失落,但是也正因為溥儀從小就是傀儡皇帝,基本上是沒有掌握過實權,所以那種強烈的落差感在他身上並沒有體現出來,或許真正有落差感的時候是在擔任了偽滿洲國的皇帝之後吧。
  • 溥儀61歲死於尿毒症,臨終久久不願斷氣,遺言令人心疼
    溥儀作為封建時期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他的一生都備受關注。雖然曾經身為高高在上的皇帝,但命運多舛,尤其是晚年時期、更為悽慘。原本衣食無憂、身體健朗的溥儀,竟然在61歲時死於尿毒症,臨死之前的他一直在苦苦掙扎,久久不願斷氣,遺言更是令人心痛嘆息!他臨終前說了什麼?又在留戀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