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球迷認識NBA球員都是在NBA賽場上,除了像錫安這樣的天之驕子之外,很少有球員能在進入聯盟之前就獲得足夠關注。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聯盟中叱吒風雲的NBA球星進入聯盟之前的「菜鳥照」,看看他們都長什麼樣。
科比童年時期一直跟著父親四處搬家,直到他進入青少年階段才相對安定一些。當時科比一家住在費城,科比就讀於勞爾梅裡恩高中,他是直接從高中參加選秀進入聯盟。當時科比的球技已經十分出色但在細節上還需要打磨,同時他的身體也過於單薄。值得一提的是,在8號和24號之前,科比高中的球衣號碼是33號。
詹姆斯在高中時期就已經選定了自己的球衣號碼,23號,毫無疑問這是在向喬丹致敬。當時詹姆斯還只是天之驕子,並沒有真正進入聯盟打球,但他卻對自己充滿信心。小詹面對鏡頭表示自己不想成為第二個科比,就是要做最好的詹姆斯。NBA停賽後詹姆斯重新觀看自己當年的採訪,忍不住為年輕的自己喝彩:說得好,小夥子!
大家覺得詹姆斯這個裝扮是不是更像橄欖球運動員?
年輕的杜蘭特還沒有成長為「NBA第一鍵盤俠」,也沒有成為現在的「死神」,他的眼睛中還閃動著青澀的光芒。與絕大多數黑人球員一樣,杜蘭特的童年生活也充滿心酸,她媽媽總是鼓勵他早起練球,也經常將食物留給杜蘭特,自己餓著肚子睡覺。這些都促使杜蘭特變得更強,同時也使他在成名後熱衷公益和社區建設。
作為一名加拿大球員,納什在進入聯盟之前的知名度肯定不如美國本土球員,中國球迷認識他基本上也都是在NBA的比賽中,太陽後衛、風之子。事實上納什在進入聯盟之前就已經非常出色,他是全美麥當勞高中籃球賽的MVP得主。如果不是在1996年參加選秀,他也不會掉到首輪第15順位,大家都知道那一年發生了什麼,黃金一代橫空出世,眾星雲集。
諾維茨基年輕是也是奶油小生的扮相,這一點現在看來或許可以吸引女性球迷,但當時卻讓他在聯盟中被貼上軟的標籤,成為他的一大苦惱。諾維茨基的NBA之旅得益於一位貴人的點播,他就是巴克利。巴克利在看過諾維茨基打球之後曾這樣表示:如果你不想進入NBA,那麼你以後都不用訓練了,這裡沒人能打過你,但如果你想進入NBA,我可以向你提供一切幫助,前提是你要進入奧本大學(巴克利母校)。結果諾維茨基第二年就被雄鹿選中,隨後被交易到達拉斯,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有一位中國球員也曾與年輕的諾維茨基有同樣處境,鞏曉彬當時曾說:「我再怎麼訓練也進不了NBA,但哪怕我不訓練亞洲也沒人能打過我,那我還訓練幹什麼?」這麼說可能有點狂,但他作為亞洲最好二中鋒確實有這個實力。
這是羅斯年輕時的照片,明明是1米91的身高,卻生生被拍成了175的內特羅賓遜。值得注意的是,羅斯當時身上只有左臂一處紋身,而現在已經增加了很多新紋身。這些紋身都是隨著他在NBA的經歷不斷豐富而添上去的,其中就包括後來的漢字紋身「耐心」。
庫裡高中時期和現在變化並不大,主要是增加了一些肌肉變得更加壯實,他的娃娃臉一直沒有變化,現在依然如此。庫裡在進入聯盟之前也曾經歷過一段不被看好的時光,儘管他在高中表現很好,但著名的籃球大學都不想要一個瘦弱的小個後衛。事實上也不能全怪這些大學不識貨,而是庫裡本身就是NBA歷史上跨時代的球員,他用三分球改變了NBA的戰術打法,同時改變了籃球這項運動的比賽方式。
現在許多球迷都稱呼奧尼爾為「奧胖」,但他在進入聯盟之前卻並不胖,甚至看上去還有點苗條。大家都知道這是年輕時的奧尼爾,但卻很難將他和大鯊魚聯繫起來,幼鯊看著更像高仿。初進聯盟的奧尼爾身體天賦驚人,他新秀賽季就交出了場均23分14籃板3.5蓋帽的驚人答卷,但這並沒有幫助魔術取得更好成績,於是奧尼爾決定增重,這才有了後來的大鯊魚。籃下殺傷力增強之後,奧尼爾也失去了部分靈活性,他的職業生涯場均蓋帽數據也下降到2.3個,並且單賽季場均蓋帽數再也沒有超過3個。
保羅-喬治和倫納德年齡相差一歲,兩人又在同一個地方長大,所以他們早在高中時期便已經在比賽中交手。喬治首先進入聯盟,隨後倫納德在第二年也被印第安納選中,但因為球隊中已經有喬治這個小前鋒,步行者便將倫納德交易。兜兜轉轉這麼些年,倫納德和喬治又重新回到洛杉磯,並且還成了隊友,果然生活是最好的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