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億萬年前就有核反應堆了,建造者是誰?科學家給出解釋

2021-01-15 娛樂場記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的興趣所在,探索和發現,發明與創造使得人類文明不斷的爆發式發展。而對於外星生命,外星文明的發現也是在層層謎團中不斷地被扒開,被驗證。

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核反應堆是不是由外星人做出來的?

在20億年前,地球一片荒涼,動物和植物都還未出現,只有細菌等微生物生存。然而在這寂靜的大陸上,卻有一座貨真價實的核反應堆,運行了數十萬年之久,其壽命遠遠超過當今人類建設的核電站。

這座匪夷所思的反應堆是如何被發現的,是誰建造了它?會不會出自外星人或未知的史前高級文明之手?今天就來了解這一段神奇的地球往事。

20億年前的反應堆被發現

時間回溯到1972年,當時法國鈾濃縮工廠實驗室的一名工程師,按慣例檢查鈾濃縮原料「黃餅」中235鈾的富集情況。結果發現為0.7171%,比公認的數據0.72%少了千分之三,這令他懷疑。

或許你會問:千分之三的錯誤是怎麼回事?如果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的確很正常,但是在核材料上出現這樣的錯誤,已經足夠引起高度重視了。

所以,地球上的天然鈾元素鈾235無論在哪裡都佔到了0.72%,而這些工廠原料中所含的鈾235又去了哪裡呢?要是被恐怖分子偷走製造核彈,那可就麻煩了!

所以法國人一路追查,終於找到了這批鈾礦的產地:位於非洲加彭的奧克洛礦區。在那裡,發現了鈾235含量低於自然富集度的多個樣品,最低,甚至少於正常值的一半。

所以法國人一路追查,終於找到了這批鈾礦的產地:位於非洲加彭的奧克洛礦區。在那裡,發現了鈾235含量低於自然富集度的多個樣品,最低,甚至少於正常值的一半。

同時,科學家也有了驚人的發現:奧克洛礦的鈾礦,曾經使用過,那就是一個古老的核反應堆,而且不只一個!實際上,調查人員已經發現了17個核反應堆,據估計,這些反應堆在20億年前就開始運轉,持續數十萬年,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300億千瓦時。

巨大的謎團

新聞一出,全世界都震驚了,特別是科幻迷,天文迷和各種媒體。每個人都在追問:是誰在二十億年前利用了這些鈾礦?

想讓鈾發生核裂變反應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人類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只有70多年,著名物理學家費米首次建造了這項技術,它非常簡陋,核能的歷史更短。

此外,核電站一般都使用濃縮鈾,要想讓未濃縮的天然鈾發生核裂變,需要用較少吸收中子的石墨或重水作為中子減速劑來建造反應堆,還需要複雜而精細的設計和計算。

很明顯,在二十億年前的洪荒年代,根本就什麼都「沒有,沒有像 Fami這樣的一流學者,更別提有濃縮鈾或生產重水和石墨的條件,但是這些反應堆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

很明顯,在二十億年前的洪荒年代,根本就什麼都「沒有,沒有像 Fami這樣的一流學者,更別提有濃縮鈾或生產重水和石墨的條件,但是這些反應堆的存在是不可否認的。

這很難解釋,是否有現代的科學家帶著一群工程師穿越?或者他們的創建者是乘坐飛碟來到地球的外星人,或者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史前高級文明?

這種推論是激動人心的,但卻無法解釋以下事實:在這些反應堆現場,除礦石外,沒有發現任何人造零件。而且,現在也沒有能產生電力的設備,反應堆只是在散發熱量,難道外星人要在這裡加熱嗎,或者想要留下一個惡作劇,戲弄幾億年之後的人類?很明顯,這不合邏輯。

答案揭曉

儘管現在的地球上,鈾235元素佔鈾元素總數的0.72%,其餘的基本上是鈾238,但別忘了它們都是放射性核素,而且都會衰變。鈾礦235的半衰期為7億年,相當於每7億年減少一半,鈾238的半衰期大約為45億年。

核電站的兩個半衰期都很長,在人類利用核能的歷史上,這一區域的核能利用率幾乎保持不變。

不過,20多億年來,鈾235的半衰期已接近其3倍,這意味著其總量將比現在增加8倍,而且考慮到它也在衰變,可以計算出鈾235的富集度為3.7%,已超過現代核電站核燃料的鈾濃縮能力,即使沒有石墨和重水,只要有普通的輕水,也能形成反應堆。

雲房裡的鈾礦,不斷衰變,放出射線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畢竟鈾礦不是核燃料,只有少量的鈾,即使用水泡,也不會破裂,變成反應堆。

雲房裡的鈾礦,不斷衰變,放出射線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畢竟鈾礦不是核燃料,只有少量的鈾,即使用水泡,也不會破裂,變成反應堆。

大自然在這個時候展現了它的鬼斧神工:鈾礦層和上面的頁巖層之間出現了裂隙,水從地面進入裂隙中,溶解了其中的鈾礦物質。

含鈾的水集中在大小不一的「罐子」區域,形成一個集水罐子,隨著水分的不斷聚集蒸發,鈾的濃度越來越高,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生核裂變反應,釋放出大量熱量,將罐子裡的水燒開,30分鐘後,水被蒸乾,核反應停止,2.5小時後,水又重新進入罐子,反應又重新開始。

因此,核反應的開始和結束是忽而開始,忽而結束,間歇性的持續了幾十萬年。

最後事實大白了,原來核反應堆並不是人類的專利,在地球年輕的時候,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再往前看,在45億年前,當地球形成時,鈾235的富集率會提高到23%,這比核燃料高得多,如果再加上適當的條件,比如水的存在,也許地球上就會有很多天然形成的反應堆!

最後事實大白了,原來核反應堆並不是人類的專利,在地球年輕的時候,這樣的事情並不罕見。再往前看,在45億年前,當地球形成時,鈾235的富集率會提高到23%,這比核燃料高得多,如果再加上適當的條件,比如水的存在,也許地球上就會有很多天然形成的反應堆!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對於這樣的解釋不過癮。那麼對於喜歡科幻,喜歡未來外星文明與人類文明設想,有濃厚興趣的朋友,我強烈的推薦科幻大作《三體》。它可以擴大自己的世界觀,哲學觀,裡面有非常多對於未來人類發展的思考。

《三體》一共有三部,《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筆者最愛第二部與第三部,初讀時簡直興奮到停不下來。即使晚上睡覺時,滿腦子也都是宏偉飄渺的宇宙,新奇的科幻概念,巧妙的故事構思。

日本文化界世界頂級遊戲製作人,讀完《三體》後,不吝言詞的稱讚它為「超級不可能」小說:

在普遍性、娛樂性、文學性這『三體』重力絕妙平衡的拉格朗日點上誕生的、奇蹟性的『超級不可能科幻小說』!

憑藉《三體》,劉慈欣獲得了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歐巴馬還因為要看續集而崔更,想想一個曾經的總統,如此淡定的人都抵不住的魅力,又有多少書籍能做到如此?除此外《三體》的鐵桿粉絲中不僅有雷軍,還有馬雲、馬化騰。

我在剛接觸《三體》時,立刻就被書中緊湊的劇情和作者超乎常人的想像力所吸引,書中所出現的「黑暗森林法則」、「降維打擊」等內容,徹底顛覆了我對宇宙和這個世界的認知。

《三體》劉慈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成為首個亞洲作家獲得雨果獎的作品。此外,到2020年4月,它已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開發中心(2020年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南目錄中的指定中段文學閱讀書目。

怕看不懂?完全不用擔心「科幻小說」能被基礎教育教材開發中心(2020年版)中小學生閱讀指南目錄指定中段文學閱讀書目的絕對可以看懂。

馬上寒假,過年了,送孩子、朋友、親人禮物時,強烈建議送這套科幻盛宴,知識不貴,一頓飯錢而已,還等什麼馬上點擊店鋪帶回家。

相關焦點

  • 有錢人,還有他們的核反應堆計劃
    下面就來看看這三位身家資產加起來達到 836 億美元的億萬富翁們都分別有些什麼核抱負吧。整體式快速反應堆(IFR)又叫做快速反應堆,能燃燒標準核裂變反應堆產生的放射性廢料鈾和鈽,有可能解決目前的核廢料問題,降低核武器擴散的危險。但是呢,圍繞這些反應堆的爭議有很多,反正多到足夠歐巴馬拒絕布蘭森的這一請求了。
  • 科學闢謠,二十億年前就已經有核反應堆了?是謠言還是史前文明?
    ,而科學界至今關於這座核反應堆是自然產生的還是史前建造,也無法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那既然說到核反應堆了,那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種物質了,它就是「鈾」原子序數是92,具有放射性,在自然界裡由主要是以三種同位素
  • 有「核反應堆」已運作20億年!網友:還有誰?
    人與地球之間有什麼聯繫?在地球誕生以來的46億年中,它是否有一個類似於人類的文明?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文明嗎?實際上,這些問題非常值得思考。科學家發現加彭核反應堆已經運轉了20億年!也許人類不是唯一的文明?
  • 礦洞發現史前核反應堆,已存在20億年,人類或不是地球第一代文明
    地球上到底存不存在史前文明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有的人認為地球只存在人類這一種高等文明,不可存在過其他文明,因為根據進化論思想,進化出一個高級文明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但是也有人認為地球擁有的長達46歲的年齡,不可能只誕生過人類這一種文明,即使平均5億年誕生一個文明,地球至少誕生過
  • 非洲鈾礦的核反應堆,科學家:20億年前就存在,人類不是唯一嗎?
    -142的衰變鏈計算,這個裂變的時間大約發生在20億年前,這個結果一定令大家大跌眼鏡,因為從地球生命演化的進度來看,20億年前大概還是大氧化後的菌類從厭氧到吸氧轉變的時代,地球上看起來還是一片荒涼!而人類則是在大約1000萬年前被另一個文明改造後的產物,但這個過程持續了上千萬年,一直到1萬年前時候才定型,而且這個種族為了一己私利,在人類的DNA中開啟了一道後門,為了防止人類通過其他基因彌補這個缺陷,還把創造的其他人種一併滅絕,就留下智人一種。
  • 中國最久核反應堆改造為供暖堆,有沒有放射性洩漏風險?
    難道要將核反應堆改造成遊泳池?這裡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原子內部原子核太小,中子必須撞到原子核才能反應,所以足夠大的鈾塊是關鍵,這個足夠大的鈾塊就可以計算出一個臨界質量,這就是原子彈的裝藥量必須要大於多千克的原因!這個屬於軍事用途,本文就不多說了!
  • 普通人在核反應堆旁不穿防護服,難道不怕核輻射?
    不過,在反應堆裡用中子輻射製造出的矽半導體更為精準,因此這裡產生的矽半導體可以用在對質量要求更高的地方,比如飛機還有電網上。現在來看看反應堆池吧。在這裡科學家們正在做實驗,樣品要放在堆芯裡1000小時,接受中子輻射。看到這個牌子了嘛,一般來說遊客走到這裡就不能再靠近了。但是主持人有特殊的進入技巧。先要穿上塑料鞋套,然後戴上塑料手套。
  •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科學能否解釋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就是證據。涉及到了「核反應堆」,就只有科學才可以解釋得清楚了,那麼科學能否解釋?到底人類是不是第一個文明?在非洲的加彭共和國有一處鈾礦種,有一個存在了20億年的「核反應堆」。「核反應堆」在現代實驗中非常常見,它需要多方位的計算,要在嚴苛的條件下才可以發生精準的反應。
  • 非洲現20億年前核反應堆!
    據測定,該礦的成礦年代大約在20億年前,核反應堆的運轉時間長達50萬年。通常人們以為,在地球上,只有人類建造的「核反應堆」。可是,在奧克洛鈾礦區,法國工程師鮑齊奎斯發現了奇異的情況。他對這裡的礦石作出了分析,結果令科學界大吃一驚。
  • 未解之謎即便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清楚的9個古老的技術
    但這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從古老的地震探測器,再到電池、建築方法,有許多非常古老的技術足夠讓現代科學家感到吃驚了。因為這些技術都超越了同時代,但卻都不知為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如果它們沒有失傳,很可能會改變歷史的進程。今天,小編那就要和你介紹,未解之謎:即便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清楚的9個古老的技術。
  • 未解之謎:即便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清楚的9個古老的技術
    但這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從古老的地震探測器,再到電池、建築方法,有許多非常古老的技術足夠讓現代科學家感到吃驚了。因為這些技術都超越了同時代,但卻都不知為何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如果它們沒有失傳,很可能會改變歷史的進程。今天,小編那就要和你介紹,未解之謎:即便科學家們也無法解釋清楚的9個古老的技術。
  • 2億年前的恐龍,為什麼頭部有一顆子彈?科學家說有三種可能
    但是這個龐大的地球霸主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雖然相隔的年代已久,但很多的恐龍化石還是被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在眾多的恐龍化石中,其中有一隻霸王龍化石引起了科學界的一陣騷動。這隻霸王龍是美國佛羅裡達半島的一個當地居民發現的。考古學家趕到現場後,花了大約好多天的時間,才把這一大堆的恐龍化石挖掘出來。
  • 科學家:真相在這裡!
    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這個反應堆在20億年前確實有運行過的痕跡。這也導致一些有心人將其聯想為史前文明,但其實兩者並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在20億年前,自然界中的核物質鈾-235的濃度是非常高的,最起碼比現在要高,鈾-235濃度可以達到3%~4%。這樣的濃度和我們現在核電站的低濃度是差不多的。在特定的條件下,如果環境適合,那麼鈾-235是可以進行核裂變的,這也就是說在自然條件下是能夠觸發核反應,甚至能夠開始進行核裂變。
  • 20億年前,有人建造了一座核反應堆?| 把科學帶回家
    看這個風格,就有小時候的味道了在這些故事中,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可能是看起來最有板有眼的一個了。這個故事的原文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在非洲的加彭共和國出產鈾礦,開採出來的鈾礦會供給法國的核反應堆使用。多座「天然核反應堆」,這些「天然核反應堆」斷斷續續運行了約50萬年,涉及到500-800噸天然鈾,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100億度電,平均下來每天發電量不過54.8度。
  • 科學家發現數億年前不該存在的東西,人類是否要警惕呢?
    例如有一塊化石顯示了一隻類似於人類的腳印踩在了三葉蟲上;還有17億年前的核反應堆;以及3億年前一個外形酷似螺絲的化石。很明顯這些東西都是現代地球上跟人類有關的東西,但它們為何卻出現在了數億年前的地球呢?那麼這些化石到底是真是假?下面我們一個一個說下。
  • 又發現史前文明遺物,10萬年前的「三相插頭」,到底是誰製造的?
    20億年時間至少可以孕育出4個高智慧生物和高等文明,顯然從時間上看僅僅誕生人類一個文明不是很合理。考古學家發現海底金字塔海底城市被發現瑪雅文明的史籍就記載地球曾經存在過四個史前文明,而人類是第五個高等文明;關於遺址,金字塔遺址、三星堆遺址、諾亞方舟遺址等都有可能是史前文明遺址;最後發現的史前遺物就更多了:20億年前核反應堆、1萬年前的杜立巴石碟、2千年的水晶杯、5萬年前的人造心臟、3億年前的螺絲帽、4億年前的錘子、2.5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腳印......
  • 這三大不可思議的景點,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你見過了嗎?
    這三大不可思議的景點,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你見過了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很多的事物讓我們感覺神奇,有的事物甚至科學家都無法用科學的方法做出解釋,但又卻真實存在,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的神奇和奇妙,總會有無數的奧妙等著我們去探索。
  • 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能否證明它的存在
    人類有歷史記載的時代大約有6000多年,但是地球誕生至今已經有了45億年之久,那麼在如此久遠的歲月中,是否只存在過我們一個文明?地球上是否存在過史前文明呢?奧克洛反應堆從大約20億年以前開始反應,斷斷續續反應了幾十萬年,在此期間平均輸出功率為100千瓦輸出為3000萬伏特,極為不可思議,關於它的發現也是極為巧合的。
  • 如果說沒有史前文明,那麼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又應該怎麼解釋?
    今天的地球已經45億歲了,與之相比,我們人類區區幾百萬年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短暫的。根據相關考古資料,目前可以確認的是,至少在38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孕育出了生命,再看看我們人類只用了很短暫的時間就創造出了現在的地球文明,於是一個很迷人的邏輯推理就出現了,那就是在我們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很可能還有其他的文明,甚至還不只一個。
  • 誰偷走了核電站的中微子?大亞灣新發現:也許算錯了核反應
    如今順手取得另一項引人矚目的成果——解釋核反應堆為何產生那麼少的中微子。近日,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的論文《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流強和能譜的演化》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同時配發法國科學家法羅的文章《弄清反中微子反常》。最神秘的基本粒子中微子,又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反應堆產生的中微子為啥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