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文/含煙【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拱形鋼架大棚建造安裝技術:拱架安裝,拱架即鍍鋅半圓拱鋼管,8---8.5米寬大棚單根拱架長6米,直徑22~26毫米壁厚1.2毫米以上;為便於運輸拱架多採用現場加工,可根據所需弧形和肩高通過角鐵焊接而成;安裝時先在拱架一頭30釐米處,統一標記插入泥土的深度。拱形鋼架大棚建造安裝技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然後沿大棚兩側拉線,間隔60~90釐米用直徑28~32毫米的鋼釺或電鑽打一深30釐米的洞孔,洞孔外斜5°最後將拱架插入洞孔內,用眉形彎頭連接拱架頂端即可。安裝拱架要求插入深度一致左右間距和內空間距一致,以保證大棚頂斜面和左右側面平整。
拉杆安裝拉杆亦稱縱向拉杆、橫拉杆俗稱梁,一個大棚有1道頂梁2道側梁,風口等特殊位置需要加裝2道,共安裝5道拉杆;拉杆單根長5米,40米長的大棚3道梁需要拉杆24根;連接拉杆時先將縮頭插入大頭,然後用螺杆插入孔眼並鉚緊,以止拉杆脫離或旋轉。上梁時先安裝頂梁,並進行第一次調整使頂部和腰部達到平直;再安裝側梁並進行第二次、第三次調整,使腰部和頂部更加平直;如果整體平整度有變形,局部變形較大應重新拆裝,直到達到安裝要求。安裝拉杆時用壓頂彈簧卡住拉杆壓著拱架,使拉杆與拱架成垂直連接相互牽牢。
梁的始末兩端用塑料管頭護套,防止拉杄連接脫落和端頭戳破棚膜;拉杄安裝要求每道梁平順筆直,兩側梁間距一致,拱架上下間距一致,拉杆與拱架的幾個連接點形成的一個平面應與地面垂直,斜撐杆安裝拉杄安裝完後,在棚頭兩側用斜撐杄將5個拱架用U形卡連接起來,防止拱架受力後向一側傾倒。斜撐杆斜著緊靠在拱架裡面,呈「八」字形,每個大棚至少安裝4根斜撐杆棚長超過50米,每增加長度10米需要加裝4根;斜撐杆上端在側梁位置用夾褓與門拱連接,下端在第5根拱管入土位置用U形卡鎖緊,中部用U形卡鎖在第2、3、4根拱架上。
卡槽安裝卡槽又稱固膜卡槽、壓膜槽安裝在拱架外面,分為上下2行上行距地面高150釐米,下行距地面高60~80釐米;安裝時校正拱架間距用卡槽固定器逐根卡在拱架上固定,卡槽頭用夾褓連接在門拱或立柱上;卡槽單根長3米,用卡槽連接片連接。安裝前先在拱架上做出標記或拉上細繩子,這樣安裝的卡槽才會縱向平直,高低一致不會歪斜;棚門安裝棚門安裝在棚頭,作為出入通道並具有通風作用,南頭安裝2扇門豎4根棚頭立柱,2根為門柱2根為邊柱起加固作用;北頭安裝1扇門豎6根棚頭立柱,中間2根為門柱兩側各豎2根邊柱。
立柱垂直插入泥土,上端抵達門拱用夾褓固定;大棚門高170~180釐米,門框寬80~100釐米門上安裝有卡槽。棚門用門座安裝在門柱上,高度不低於棚內畦面。門鎖安裝鐵柄在門外鐵片朝內。棚膜安裝覆蓋棚膜前要細心檢查拱架和卡槽的平整度,拱形鋼架大棚塑料薄膜寬12米,棚膜幅寬不足時需黏合。黏合時可用黏膜機或電熨鬥進行,一般PVC膜黏合溫度130℃,EVA及PE膜黏合溫度110℃接縫寬4釐米;黏合前須分清膜的正反面,粘結要均勻接縫要牢固而平展。裙膜寬度60~100釐米,覆蓋棚膜要選無風的晴天,並分清棚膜正反面。
上膜時將薄膜鋪展在大棚側或一頭,然後向另一側或一頭拉直繃緊;並依次固定於卡槽內,兩頭棚膜上部卡在卡槽內下部埋於土中。通風口安裝通風口設在拱架兩側底邊處,寬度80~100釐米;選用卷膜器通風時,卷膜器安裝在棚膜的下端,向上搖動捲軸通風。安裝捲軸時用卡箍將棚膜下端固定於捲軸上,每隔80釐米卡一個卡箍,搖動卷膜器搖把可直接卷放通風口;大棚兩側底通風口下卡槽內安裝40~60釐米高的擋風膜,防蟲網安裝在通風口及棚門位置安裝防蟲網。安裝防蟲網時截取與大棚等長的防蟲網,寬度1米防蟲網上下兩面固定於卡槽內,兩端固定在大棚兩端卡槽上。

內膜安裝大棚冬春季種植除覆蓋地膜、小拱棚膜和棚膜外,還可加設一層內膜;內層膜安裝在外層膜下15~25釐米處內層拱架可選用竹竿間距3~5米。棚內每畦用竹竿或竹片起拱高0.8~1.2米,覆蓋小拱棚膜畦面覆蓋地膜;簡易辦法也可用尼龍繩吊掛內膜。灌溉設備安裝灌溉設備安裝採用半固定管道式噴灌系統,泵房設備、棚外主支管網等常年固定不動,棚內管帶一季作物罷園後拆除,待土地耕整作畦後再安裝;這種安裝方式投資適中,操作和管理較為方便,是目前使用較為普遍的一種管道式噴灌安裝系統。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一起來討論大棚技術。【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故人殊未來,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本文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