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民黃女士9月16日上午來電:我們最近看到新聞多次報導蜱蟲咬人的事情,我們家附近也有很多小蟲子,每天傍晚成片地飛來,落在人身上皮膚又紅又癢,小朋友全身都起疹子,我們都好擔心被咬了會有後遺症。
蟲子飛進飯碗裡
黃女士介紹,她住在長沙河西望麓橋附近,每年這個季節,她和附近居民都很難熬。持續一個月的時間裡,每天傍晚有密密麻麻的小蟲子飛來,停在牆壁、桌椅甚至人的皮膚上,拍走了一片,又新來一批,身體裸露的地方被小蟲子「駐紮」後,留下又紅又癢的印記。
「這些蟲子芝麻大小,五六樓都能飛上去,紗窗、蚊香都不起作用,太惹人煩了!」黃女士說,「大人忍忍就過了,好多小朋友被叮得全身都是包。」
望麓橋邊一位米粉店女老闆告訴記者,每天傍晚她都露天擺攤賣米粉,密密麻麻的小蟲子常常爬到她手臂、背上,鍋蓋、碗也不能倖免,食客們很受影響。
記者在附近走訪了一圈,提起這種小蟲子,附近居民都有說不完的話, 「蟲子多了不要緊,最怕像新聞裡說的,蟲子咬人還有後遺症,讓人中毒。」黃女士說。對於蟲子的來源,居民們不約而同地指向附近一家糧食倉庫。
工人:蟲子最喜歡落在脖子上
記者來到一家名為「湖南盛湘集團望麓橋糧食倉庫」。
正在搬運玉米的宋師傅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工作十幾年了,每年的這個時候蟲子都會出現,叫做「鐵鼓牛」。鐵鼓牛白天躲在倉庫裡,傍晚隨著倉庫鼓風機打開,飛出倉庫。宋師傅隨手撥開玉米堆,幾隻芝麻大小的深色蟲子在玉米粒上爬著,有的飛起落在宋師傅手臂上。「每天下午五點多,鐵鼓牛成群地飛出去,飛到哪裡停哪裡,最喜歡落在人的脖子上。」
小蟲子無毒,皮膚過敏易起紅疹
記者拿只空瓶,裝了數十隻鐵鼓牛來到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該學院楊海明教授告訴記者,小蟲子就是家中常見的米蟲。因為米蟲鼻子長,所以又叫象鼻蟲,有些地方稱為「鐵鼓牛」,是貯藏穀物的主要害蟲。
米蟲本身沒有病毒,也不會攜帶病毒,市民不用擔心。但蟲子在皮膚上爬行,有的人皮膚敏感,或者抓癢,才導致皮膚泛紅。一般情況下,用風油精或者花露水擦一下就好了。
教你一招
家中米桶現米蟲可用生薑、大蒜驅
楊海明介紹,米蟲大量出現是因為倉庫存糧很多而沒有採取有效的滅蟲措施。如果市民家中的米桶出現米蟲,可以把新鮮的生薑或者幾顆剝了皮的大蒜籽埋進米堆裡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