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量子世界裡,連蝴蝶效應都不存在

2021-01-08 上遊新聞

根據蝴蝶效應,即便是微小的擾動,也能對未來造成非常誇張的影響。不過,最近一項新實驗發現,讓量子比特回到過去後,即使對其進行加擾,它仍能在未來恢復所有原始信息。

在Ray Bradbury的短篇小說《一聲驚雷》中,主人公穿越到遠古時代去狩獵恐龍,卻不小心在史前叢林中踩死了一隻蝴蝶,待他回到當下,世界已經大不一樣:從空氣的味道,英語單詞的拼寫,到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都發生了變化。這裡的蝴蝶便是那個影響巨大的擾動因素,「它身形雖小,卻能在漫長流逝的時間裡,打破平衡,推倒整排小片多米諾骨牌,進而觸動大骨牌乃至巨型骨牌。」

Bradbury所描繪的「蝴蝶效應」——即過去的微小變化能對未來造成巨大影響——並不完全是科幻小說式的異想天開。著名數學家與氣象學家Edward Lorenz在一次研究中偶然發現,自然系統中的確存在這樣的例子:即便是初始狀態的微小變化,也能極大地影響最終結果。這種系統被稱為混沌系統,人們所熟知的很多現象,如陰晴不定的天氣,或者將不同液體混合在一起時的複雜過程,都屬於混沌的範疇。

通常在經典力學的體系下,只要已知初始條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測物體的運動,就像工廠的自動化流程,或是衝向太空的火箭(只需要回憶一下高中所學過的運動,力和動量等)。混沌系統一般來說也是用經典力學描述的,在這種模型中,給定的初始條件同樣也能產生相同的結果,但人類的運算總有誤差,即使是小數點後數十位的近似,最終也會成為推倒多米諾骨牌的蝴蝶。

圖片來源:pixabay

不過,最近《物理評論快報》的一項研究表明,蝴蝶效應在量子領域並不適用。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兩名研究員搭建了一種模擬系統,他們讓量子比特(qubit)在量子計算機上沿「時間」前後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演化」)。儘管遭到損壞,實驗中的量子比特仍然保留了原始的信息——並沒有出現小說裡時間旅行中殺死蝴蝶後造成的巨大影響。

其中一位研究員,理論物理學家Nikolai Sinitsyn談道:「從經典物理的角度來看,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以前我們認為複雜的演化總存在蝴蝶效應,所以遙遠過去的微小改變肯定會讓我們的世界天翻地覆「

這項發現拓寬了我們對量子系統的認知,未來或許能應用於信息安全領域。這種性質還可以用來判斷某個系統「量子性」的程度。

被保留的信息

量子世界中用以解釋亞原子粒子運動的規則確實非常傷腦筋,因為它們會違背傳統的邏輯規律。不過,這種規則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電子和質子之類的粒子並不是簡單地存在於空間中的某個點,而是能在某一刻佔據空間中的非常多個點。當然,光這樣說仍然會比較晦澀難懂,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數學模型(海森堡於1925年,薛丁格於1926年)來解釋量子力學中的奇異現象。

此外,數學模型也可以應用到量子計算機上。量子計算機跟我們平常所用的計算機迥乎不同,它解決某些問題時運行的速度比傳統計算機快了指數倍,這是因為量子計算機從原理上遵循了完全不同的物理規則。傳統計算機適用的比特(bit)只能代表一個具體的值:不是0就是1。而量子力學中,兩個狀態可以通過疊加產生新的狀態,所以量子比特可以取0和1的任意線性組合(這裡的0和1就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代表一個狀態了)。

圖片來源:pixabay

在量子系統中,量子比特的微小改變——即便是觀察和測量的過程(稱為坍縮)——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研究人員也想知道,在模擬中將量子比特送回過去,並摧毀它的信息後會發生什麼。量子力學實驗中常常將理論上的過程人格化為「愛麗絲」和「鮑勃」。在這裡,他們讓愛麗絲帶著量子比特回到過去,同時將信息加擾,這個過程稱為「反演」。而在過去,鮑勃則作為一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測量愛麗絲的量子比特,使其發生改變。最後由愛麗絲將量子比特又從過去帶回來。

假如發生蝴蝶效應,那麼愛麗絲的量子比特攜帶的原始信息會產生指數級別的改變。然而結果卻恰恰相反,即使鮑勃中途殺出,切斷了該量子比特和其他量子比特的聯繫,最後的正向「演化」還是讓愛麗絲的量子比特恢復了原有的信息。

「一般大家都會覺得,如果你回到過去,給信息加擾,那信息就徹底沒了,」量子計算專家,前達爾豪西大學物理學家Jordan Kyriakidis稱,「他們的論文表明,在某些情況下,如果你回到過去,即便有人擾亂了原始信息,在正向演化的過程中,信息都能被復原。」

沒有蝴蝶效應的意義

那這是否表明蝴蝶效應根本不存在?其實也不是。Sinitsyn和他的合作者Bin Yan得出的結論只適用於量子世界。

但這並不是說這項研究就沒有現實意義。一個可實際應用的例子是信息加密。加密有兩個原則:既要讓使用者方便解碼,又要讓別人無法破譯。Kyriakidis解釋道,如今,如果有黑客想要破解某個密碼,即使他不能成功破解,但可以把信息毀掉,這樣可以保證別人也沒法使用了。而這次的研究或許就能讓信息損壞之後重新復原成為可能。

不光如此,這個效應在量子系統中實在是過於特殊,這樣或許就能用它來檢測量子計算機的完整性。只要任何一臺量子計算機能重複Yan和Sinitsyn的實驗,那就可以證明該計算機是嚴格按量子力學規律運行的。量子計算機能成為極其強大的工具,來解決化學,醫學乃至交通導航,金融策略領域的複雜問題。鑑於量子計算機極高的錯誤率,要是能有一種簡單易用的檢測其性能的手段,那將帶來巨大的實際價值。

目前,量子計算技術尚在襁褓之中。不過,如果Yan和Sinitsyn量子時光機能在亞原子領域也存在的話,那未來將擁有無盡的可能。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奇異的量子世界裡,連蝴蝶效應都不存在
    在Ray Bradbury的短篇小說《一聲驚雷》中,主人公穿越到遠古時代去狩獵恐龍,卻不小心在史前叢林中踩死了一隻蝴蝶,待他回到當下,世界已經大不一樣:從空氣的味道,英語單詞的拼寫,到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都發生了變化。這裡的蝴蝶便是那個影響巨大的擾動因素,「它身形雖小,卻能在漫長流逝的時間裡,打破平衡,推倒整排小片多米諾骨牌,進而觸動大骨牌乃至巨型骨牌。」
  • 在奇異的量子世界裡,連蝴蝶效應都不存在
    不過,最近一項新實驗發現,讓量子比特回到過去後,即使對其進行加擾,它仍能在未來恢復所有原始信息。作者丨Sophie Putka翻譯丨張和持編輯丨楊心舟在Ray Bradbury的短篇小說《一聲驚雷》中,主人公穿越到遠古時代去狩獵恐龍,卻不小心在史前叢林中踩死了一隻蝴蝶,待他回到當下,世界已經大不一樣:從空氣的味道,英語單詞的拼寫,到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都發生了變化。
  • 量子世界存在蝴蝶效應嗎?
    在Ray Bradbury的短篇小說《一聲驚雷》中,主人公穿越到遠古時代去狩獵恐龍,卻不小心在史前叢林中踩死了一隻蝴蝶,待他回到當下,世界已經大不一樣:從空氣的味道,英語單詞的拼寫,到美國總統的選舉結果都發生了變化。
  • 量子世界裡蝴蝶效應還成立嗎?無蝴蝶效應會讓量子世界自動修復
    很多人對這種所謂的蝴蝶效應都很熟悉。這種想法最早可以追溯到科幻作家雷·布拉德伯裡1952年的小說《雷鳴》中。在那個故事中,一名穿越到遙遠的過去捕獵雷克斯暴龍的男子,無意中踩死了一隻蝴蝶。當他回到現在後發現,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量子蝴蝶效應更令人困惑
    積雲會對任何地方的氣候產生影響,其存在與否可以改變雲層周圍的大氣循環,當積雲發生變化時,將輕微改變較大範圍的大氣循環,之後再改變更大範圍的大氣循環。對於蝴蝶效應而言,非常小的不確定性對更大區域的天氣也使得幾乎相同的氣候特徵隨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對於更大的區域的不確定因素將完全覆蓋蝴蝶效應產生的任何影響。
  • 量子的世界,不允許「蝴蝶效應」
    一旦回到過去,初始條件的改變是否會產生「蝴蝶效應」,以致改變整個歷史走向?近期,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兩位科學家用量子計算機模擬了「時間旅行」,發現量子有自我修復的能力,蝴蝶效應在量子層面不成立。 在研究中,通過量子計算機的模擬,信息量子位,也就是量子比特進行了「時間旅行」,回到過去。
  • 在量子力學裡沒有蝴蝶效應
    研究人員使用量子計算機模擬時間旅行,證明在量子領域中沒有所謂的「蝴蝶效應」。在雷·布拉德伯裡(Ray Bradbury)1952年的科幻小說《雷聲》(A Sound of Thunder)中,一個角色使用時光機回到了恐龍時代,在那兒他不小心踩死一隻蝴蝶。等他返回現代,發現整個世界都變得異常陌生。
  • 在量子領域中,存在蝴蝶效應嗎?
    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1946),科幻小說《雷鳴之音》(1952),電影《蝴蝶效應》(2004)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
  • 在量子領域中,存在蝴蝶效應嗎?-虎嗅網
    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科幻小說《雷鳴之音》,電影《蝴蝶效應》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上世紀60年代,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在使用電腦程式進行計算時,將初始數值0.506127省略地設置成了0.506,結果生成了完全不同的天氣場景。
  • 是否存在蝴蝶效應?也許,但不是在量子領域
    蝴蝶是「一件小事,它可能破壞平衡並擊倒一小串多米諾骨牌,然後是大多米諾骨牌,再到巨型多米諾骨牌,貫穿整個時代」。布拉德伯裡(Bradbury)所描述的這種「蝴蝶效應」-過去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導致巨大的未來效應-並非只為小說。
  • 蝴蝶效應真實存在嗎?
    對於蝴蝶效應而言,非常小的不確定性對更大區域的天氣也使得幾乎相同的氣候特徵隨時間而發生變化,但對於更大的區域的不確定因素將完全覆蓋蝴蝶效應產生的任何影響。更令人困惑的現象是量子蝴蝶效應,它出現在混沌和量子世界的怪異物理特徵結合在一起的系統中,對於這種類型的系統,存在量子混沌概念,但準確地衡量量子蝴蝶效應,仍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氣象中的「蝴蝶效應」如果你是一個較真的人,你一定會想,洛倫茲是個異想天開的瘋子吧,一隻小小的蝴蝶扇一下翅膀而已,怎麼可能引起龍捲風?要是龍捲風真會發生,那世界上那麼多隻蝴蝶,豈不全世界天天都在刮龍捲風?除了蝴蝶,還有很多飛蛾、麻雀呢,它們也天天扇翅膀,人類不是早就完了?
  • 「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
    亞馬孫雨林的一隻蝴蝶振動兩下翅膀,會引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1963年美國的氣象學家洛倫茲提出了一個名詞,將類似「蝴蝶引起龍捲風」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用來比喻初始條件的一些小偏差會帶來結果的巨大改變,其他如馬蹄鐵掌上丟失了一個釘子,會讓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秋天一片飄落的桑葉,會點燃七國混戰的戰火等等,都是「蝴蝶效應」的例子。那麼「蝴蝶效應」是否真的存在呢?
  • 揭秘蝴蝶效應與量子糾纏
    著名作家陸亦順 蝴蝶效應 對於許多年前,活躍於媒體和網絡的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揭秘蝴蝶效應與量子糾纏
    著名作家陸亦順蝴蝶效應對於許多年前,活躍於媒體和網絡的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與量子糾纏產生蝴蝶效應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量子糾纏。
  • 如果我們進行時間旅行,會受蝴蝶效應影響嗎?在量子世界它會失效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7月31號的科學報告指出,如果我們進行時間旅行,並不一定會受蝴蝶效應的影響,這是因為蝴蝶效應無法影響到時間旅行之中的量子層面,而科學家將他們對於量子層面的時間旅行研究發表在了《物理評論快報》上。
  • 通過模擬量子「時間旅行」來證明量子領域中的蝴蝶效應
    研究人員使用量子計算機模擬時間旅行,證明在量子領域中沒有「蝴蝶效應」。在研究中,信息(量子位或量子位)「穿越時空」進入了模擬的過去。隱喻地講,其中一隻被嚴重破壞,就像踩蝴蝶一樣。令人驚訝的是,當所有的量子位都返回「現在」時,它們看起來基本上沒有改變,就好像現實在自我修復一樣。
  • 蝴蝶效應會失效嗎?
    這種神秘的效應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都有過出現,比如電影《生活多美好》(1946),科幻小說《雷鳴之音》(1952),電影《蝴蝶效應》(2004)中等等。這種過去的一個微小變化,導致了在未來出現巨大變化的效應,並不只存在於虛擬世界中。
  • 奇異夸克或不存在
    奇異夸克或不存在 2018-05-17 中國科學報 宗華 【字體:大這些計算表明,為使能量最小化,夸克物質應當包括第3種「味道」的夸克,即奇異夸克。  儘管奇異夸克只在瞬間出現——通常產生於粒子加速器內部的碰撞,但計算表明,此類物質可能擁有比普通核物質更低的能量。這意味著奇異夸克物質的微粒——奇異夸克團可能是穩定的,並且原則上普通原子核也能變成它們。這種轉變需要上下夸克同時轉換成奇異夸克,而這在宇宙現有的年齡段內是不可能自然發生的。
  • 光合作用生命系統裡的量子效應
    儘管在此之前,就有研究指出,量子相干性在光合作用的能量傳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但這次是科學家第一次在涉及到光合作用的生命系統中證實了量子效應的存在。該研究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植物、陽光以及與其相關的許多事物,還可能為我們帶來酷炫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