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在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實現滿負荷發電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12月22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近日實現滿負荷發電。在冬至前後光資源最差、環境溫度最低和大雪後空氣溼度最大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利用太陽能集熱實現滿負荷發電意義非凡,是項目建設的重要裡程碑節點。

該項目是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儲熱時長最長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項目由中國船舶集團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建設、調試和運維。項目於2018年6月正式動工,2019年11月該項目最關鍵光學指標--攔截率經過歐洲第三方權威實驗室檢測,攔截率達到98%(目前國際水平為97%),2019年12月31日汽輪機一次衝轉成功,2020年1月8日首次實現併網發電。項目建設過程中,中船新能克服了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創造了光熱項目單日系統注油570噸的世界記錄、單日注油38個集熱迴路的世界記錄、集熱場一次流量平衡調節精度世界記錄、建設周期和調試周期最短的世界記錄,成為國內同緯度下第一個滿負荷發電的光熱項目。

電站全面投運後,年發電量約3.92億千瓦時,年節省標煤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萬噸、減少硫氧化物排放900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500噸。

光熱發電集發電與儲能為一身是可代替化石能源電站做基礎負荷和調峰負荷的綠色電源,對於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高效,助力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發展光熱產業有利於拉動上下遊產業,促進鋼材、玻璃、水泥、傳統火電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和消化過剩產能;有利於提升相關行業技術水平,突破一系列科技、工業極限,帶動能源裝備產業發展;有利於實現能源裝備產業「走出去」戰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我國繼高鐵、核電之後的「新名片」。

中船新能基於集團公司在光熱發電方面的技術和產業積累,出於帶動國內光熱發電相關產業發展考慮,投資建成了烏拉特中旗國家光熱發電示範項目。通過示範項目建設和持續的研發試驗投入,中船新能達到了培育國內光熱產業鏈、掌握系統集成能力、實現核心裝備國產化、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推動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既定目標,將為我國光熱產業發展注入更加堅定的信心和動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船新能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實現滿負荷發電
    中船新能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實現滿負荷發電 工信部領軍人才專題培訓—能源電力行業高級研修班,12月26-27日(擬)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12月16日,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內蒙古烏拉特中旗
  • 國內最大槽式光熱電站順利實現滿負荷發電
    國資委發布消息, 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中單體規模最大、儲熱時長最長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兆瓦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近日實現滿負荷發電,機組運行穩定。該項目增加了我國大型商業化光熱電站裝機容量,培育了國內光熱產業鏈、掌握了系統集成能力,推動了光熱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烏拉特中旗光熱項目,位於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境內,佔地面積約7300畝,配置10小時熔鹽儲熱系統,可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項目集發電與儲能為一身,是可代替化石能源電站做基礎負荷和調峰負荷的綠色電源。
  • 盤點丨首批20個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現狀如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6年9月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相繼發布了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標杆上網電價(每千瓦時1.15元)及包含了20座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的《關於建設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的通知》,中國光熱發電市場即刻被點燃。
  • 16%:一張圖看懂光熱發電效率
    2020年12月16日,國家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00MW槽式導熱油10小時儲能光熱發電項目實現滿負荷發電。
  • 首批光熱示範項目延期電價或將分四個梯度執行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3月26日,國家能源局向青海省、甘肅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新疆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及首批示範項目各相關企業發布了《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有關情況的通報》(簡稱《通報》)。
  • 光熱發電:效率和穩定性都遠勝光伏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首批20個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名單中,常州產投集團參股企業——常州龍騰光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個光熱發電項目入選。  這3個項目分別為常州龍騰太陽能熱電設備有限公司玉門東鎮導熱油槽式5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內蒙古中核龍騰新能源有限公司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和中節能甘肅武威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古浪導熱油槽式10萬千瓦光熱發電項目。  據了解,我國首批確定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僅20個,總計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分布在青海、甘肅、河北、內蒙古和新疆。
  •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光熱發電項目順利完成併網前質監
    (來源:微信公眾號「朝陽微資訊」)3月17日,龍城區與北京嘉寓新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舉行嘉寓新能源朝陽示範基地項目籤約儀式,項目正式籤約。5月20日,市委副書記、市長謝衛東會見北京嘉寓集團董事...>光熱發電項目、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德令哈5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榜上有名,上網電價為1.15元/度。
  •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 - 光熱發電
    11月10日,內蒙古中心站順利完成了全國在建容量最大、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光熱發電項目的質監工作。
  • 如何看待光熱發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定位與價值?
    11月10日,內蒙古中心站順利完成了全國在建容量最大、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光熱發電項目的質監工作。
  • 中國光熱行業為何不夠「熱」?
    11月10日,內蒙古中心站順利完成了全國在建容量最大、內蒙古自治區首個光熱發電項目的質監工作。
  • 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建成 一文帶你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
    百兆瓦級電站建成,實現歷上最大的裝機增長率2018年12月27日,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甘肅敦煌光電產業園區建成,這是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電站之一,也是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可連續24小時發電的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 中電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將正式投入生產運行
    繼本月初成功實現滿負荷運行之後,由中電建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EPC總承包的國家光熱示範項目之一---中電建青海共和5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再次傳來好消息——該項目240小時試運行於2020年11月28日15時18分圓滿完成,這標誌著該項目將正式投入生產運行,並進入性能指標考核期
  • 甘肅: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發電
    新華社蘭州6月18日電(記者王銘禹)記者18日從甘肅省敦煌市能源局獲悉,我國百兆瓦級光熱電站——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日前實現滿負荷發電,成為該電站運行指標上的重要裡程碑。聚光、吸熱、儲熱、換熱、發電等各子系統設備運行正常穩定。」該電站副總指揮黃文博介紹,這是繼今年4月中旬首次實現春季工況下34小時晝夜連續發電近167萬千瓦時後,該電站又一個運行指標上的重要裡程碑。
  • 光熱發電為何熱不起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蘭州大成敦煌50兆瓦光熱電站日前投入商業運營,這是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啟動近4年來,第5個投入商業運營的項目,引發了行業關注。據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杜鳳麗介紹:「為實現以清潔低碳為主要特徵的能源轉型,各國均在探索穩定、可控、可靠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
  • ...國家電投、華能等7大央企光伏併網項目一覽!(1月1日至11月30日)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1月8日22時49分,由中國能建黑龍江院設計的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併網成功。該項目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是全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也是我國目前裝機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投資金額最大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之一。
  • 光熱發電:中國下一張「國家名片」?
    蘭州大成200kW光熱發電示範項目。圖中左側為槽式光熱發電系統,右側為菲涅爾式光熱發電系統。圖片由作者收集,下同中船重工711所研製的1kw碟式太陽能光熱斯特林發電系統。可以看出,它實際上就是在太陽灶上安裝了一個用斯特林發動機驅動的發電機。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原理示意圖。
  • 中廣核、國家電投、華能等7大...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1月8日22時49分,由中國能建黑龍江院設計的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導熱油槽式100兆瓦光熱發電項目併網成功。該項目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是全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也是我國目前裝機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投資金額最大的槽式光熱發電項目之一。
  • 白城市10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在規劃建設的光熱電站項目中,塔式技術所佔的比例已經超出了槽式技術。綜合判斷,未來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將會是光熱發電的主要技術流派,塔式光熱發電市場前景必將廣闊。《關於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正式下發,明確組織建設一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
  • 光熱發電的前景和弊端分析
    自2014年起全球光熱裝機量受西班牙市場影響增長放緩,隨後全球光熱市場增長點逐漸從西班牙和美國市場轉向摩洛哥、南非及中國等新興市場。2017年,全球光熱發電裝機規模回升,預計新增裝機量可達900MW。隨著上述新興市場項目於近年落地,預計2018年全球光熱市場將會維持回升態勢。   我國光熱首批示範項目1.35GW中部分項目預計2018年建設完畢,第二批有望在2018年上半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