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裡的「熊孩子」們有多可愛?抱著「奶爸」大腿不肯走的熊貓,走路一搖一擺的企鵝,連小孟加拉虎也走起了賣萌「虎設」。隔著玻璃、圍牆看「萌娃」的遊客最羨慕可以親手帶它們的「奶爸」「奶媽」,因為每天可以有「萌娃」環繞身旁。不過,他們的真實工作是怎樣你知道嗎?來看看奶爸奶媽和「萌娃」們在一起的生活吧。
熊貓「奶爸」一年365天都住動物園 「萌娃」們聽得懂他說話
下午4點,和往常一樣, 「奶爸」張乃成端著一盆蘋果走進了重慶動物園大熊貓戶外活動場。 剛剛還打著盹兒的「渝寶」「渝貝」和 「良月」聽到「奶爸」輕敲盆子的聲音立馬醒了過來,搖搖晃晃地跑到張乃文身邊,美好的「下午茶」時間到了。
張乃成沒有立即把蘋果遞給「萌娃」們吃,而是繼續輕敲盆子,把它們引到相隔數米遠的石凳處。「萌娃」們乖乖跟在奶爸身後,終於拿到了心愛的蘋果,饞嘴的可愛模樣讓圍牆外的遊客們紛紛舉起了相機……
「它們都是2016年出生的,『渝寶』、『渝貝』是龍鳳胎兄妹,『良月』是它們的姑姑。」張乃文介紹, 「『渝寶』的臉大而圓,耳朵也尖一些,『渝貝』的臉是『V』字型,『良月』的耳朵比較大,毛色也偏金色一些。」張乃成區分起這三個寶貝來毫不費力。
說起寶貝們的萌態,張乃成忍不住笑意:「聽到我出門來了,『渝寶』就會最積極地跑過來用小爪子拉柵欄,可是,它吃東西卻慢吞吞的。『渝貝』吃得快,還一邊吃一邊用圓溜溜的眼睛盯著我手裡的,搶東西倒是厲害,又時候還會搶『渝寶』的。」
不少人好奇,和熊貓相處,它們能聽得懂人類說的話嗎?在張乃成看來,這並不是難事。「熊貓可聰明了,它們的警惕性很高,一旦我們說話的語氣出現不對,它們都能觀察到,以便隨時做出反應。」 張乃成介紹,新的馴養員過來,都會從學習喚貓開始,也就是通過訓練使熊貓對馴養員的動作、口令形成條件反射。
「比如我剛剛敲擊盆子,就是條件反射的一種,告訴它們該吃飯了。而把它們繼續引導到凳子上,也是強化這種條件反射,並達到鍛鍊它們的目的。」張乃成表示,其實訓練熊貓,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和它們之間的感情,它們和人熟悉之後,就會比較聽話了,而對於陌生人,熊貓通常會害怕接觸。
張乃成和熊貓們的關係有多好?他坦言,重慶動物園的15隻熊貓每一隻都自己親手帶過,哪一隻什麼時候生的寶寶、有什麼脾氣、長得有什麼特點,他都記得清清楚楚。熊貓的喜怒哀樂,他一看就準,熊貓們是不是長胖了,他用手一掂就能知道。
「其實這些『功力』都是靠長期的工作經驗積累起來的,說不上多厲害。」張乃成說,自己一年幾乎365天都住在動物園裡,和熊貓們早就連在一起了。
曾多次被「萌娃」抓傷 做奶爸需要「膽大心細」
張乃成和熊貓的結緣是從1992年開始的。當時,張乃成剛剛從老家江蘇來到重慶,在朋友的介紹下,進入重慶動物園從事搬運工的工作。因為熊貓夏季十分怕熱,張乃成負責的就是每天給熊貓館搬運冰塊,一天搬運四五百斤。
「當時我們現在的老壽星『新星』在生第一胎,我怕驚嚇到它,所以進去都是打著光腳板的。後來幹得還不錯,就在熊貓館開始學習做一名馴養員。」因為是外地人,重慶也沒有親戚朋友,張乃成主動承擔下每天值班的任務,從此幾乎沒有外出過。「20多年了,連解放碑也才去過一兩次吧,過年都沒有回過家一次。」張乃成回憶道。
做一名熊貓馴養員,不僅要負責熊貓的訓練工作,也要照顧它們的「吃喝拉撒」,「奶爸」「奶媽」的稱呼也由此而來。剛出生不久的熊貓寶寶不能自行排便,「奶爸」「奶媽」就需要用熱敷、揉肚子等方式,幫助其排便。熊貓寶寶過了喝奶的時期,「奶爸」「奶媽」又需要給寶寶們準備用玉米粉、米粉、黃豆粉等飼料及維生素配成的羹。
而日常的工作,還包括打掃衛生、搬運竹子等體力活。「我們每次搬運竹子差不多要有800公斤,每個月要搬運7~8次。」張乃成說,雖然體力活很累,但最辛苦的還數每年的3~5月,因為那是熊貓的發情期。
「如果發現它們食慾不好,煩躁地玩水,不停走動,就有可能是進入發情期了。」張乃文介紹,此外,通過味道和叫聲也能分辨出來,平時熊貓的叫聲類似狗叫,而發情期變得比較像羊叫。孕育難是熊貓面臨的一大問題,其每年的發情時間只有8~9天,馴養員們需要時刻注意它們的最新狀況,一旦時機合適,就需要迅速聯繫雅安碧峰峽熊貓基地,送它們過去配種。
「重慶的熊貓大多是近親,或者有身體不適宜繁殖的情況,而碧峰峽基地能同時接納的熊貓有限,因此我們對時間的把握必須非常準確,那段時間都是要24小時安排值班、隨時監測的。」每次送熊貓出去後,張乃成就會在心裡默默為它們祈禱,「希望它們可以成功,熊貓太珍貴了,如果成功了會感覺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
飼養熊貓也不乏危險情況。「從本質上說,大熊貓還是猛獸。」張乃成展露出右手,兩處新抓的傷痕還有血跡。張乃成說,大熊貓的爪子、牙齒都很鋒利,自己和同事在飼養它們時,被弄傷是常事。
最嚴重的一次,一隻成年大熊貓在稱過體重後馴養員沒有把門關好,張乃成在過去插上門鎖的同時,大熊貓的一隻手掌重重拍了過來,在張乃成手上抓出一長條口子,立馬鮮血直流,他立馬被送到附近醫院打了疫苗,從此也留下了一條常常的疤痕。「所以這也說明我們『奶爸』『奶媽』需要做到膽大心細。」張乃成並沒有怪罪這個傷害他的寶貝。
張乃成自己有一個兒子,直到兒子7歲搬來重慶才一家團圓。對張乃成來說,跟熊貓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了陪伴兒子。「覺得對兒子很虧欠,但是也確實沒有辦法。好在兒子在我的影響下也特別喜歡熊貓,平常我會給他分享一些熊貓的視頻,分享和熊貓在一起的趣事,我們都樂在其中。」
張乃成說,自己最開心的事,就是看著熊貓們不生病,快快樂樂地玩耍,吃東西。如果它們生病了,會感覺心裡特別難過。「我會反省它們為什麼會生病。是飼養得不好,還是因為沒注意天氣變化?會比擔心自己更擔心它們,半夜也要過去照顧。」
談到未來的期待,張乃成回答得特別樸素,「多生幾個熊貓就最好了。」
老虎企鵝也「孩子氣」 奶爸奶媽要「追著餵」
能夠做憨態可掬的熊貓寶寶的奶爸,著實讓人「羨慕嫉妒恨」。然而,「萌貨」世界的成員可不止有大熊貓。
去年4月出生的兩隻孟加拉白虎寶寶是一對「龍鳳胎」,也曾成為園內的一大「萌點」,在虎山育幼室外,總是站滿了前來一睹萌態的遊客。據動物園虎山工作人員介紹,雄仔初生體重1335g,雌仔初生體重1050g,哺育人員用狗奶粉將兩隻虎寶寶哺育成活。
「說是狗奶粉,並不是用狗的奶做成的奶粉,是一種用進口原料調配的配方奶粉,適合貓科動物人工育幼,也針對狗寶寶生產的配方奶粉。」工作人員說,小虎雖幼,但天性喜歡撕扯抓咬,在餵奶時常東抓西撓,稍有不慎便會將人撓傷。但為了保證其營養,飼養員還是得「追著餵」,確保虎寶寶吃飽。
此外,虎山工作人員特別表示,此次白虎繁殖幼仔並成活是重慶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白虎,也是繼人工育幼華南虎、猩猩、非洲獅、亞洲象、馬來熊、棕熊、矮馬、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後,再次人工育幼成活白虎,使得重慶動物園的人工育幼技術得到進一步提高。
動物園內有天性兇猛的老虎,也有一些出生便被貼上「萌」標籤的「小可愛」。在企鵝館內,十隻麥哲倫企鵝左搖右擺,時而排成一列前進,時而一頭栽進水中暢遊,讓觀看的市民連聲贊「萌」。
39歲的田生培是重慶開縣人,照看這群小傢伙已有一年多。據她介紹,這些企鵝寶寶是去年9月才來到重慶動物園的。重慶炎熱的天氣對企鵝的生存來說無疑是一大考驗,所幸的是,在精心照料下,目前10隻企鵝全部健康存活。
田生培表示,為了讓企鵝涼爽度夏,動物園精準控制空調溫度,讓館內常年保持25攝氏度的氣溫。館內安裝有10個溫度計,全方位實時監控。此外,設有活動室和隔離室。白天,企鵝們在活動室內戲水玩耍,餵食和睡覺則在隔離室中進行。
說到餵食,這可讓田生培沒少操心。她說,每一頓,需要準備6斤左右的魚,但每隻企鵝性格不同,餵食起來可沒那麼簡單:「3號很兇,常從我手上奪食,4號和6號膽子很小,常常不敢靠近。」面對這種情況,田生培必須仔細牢記每一隻企鵝的進食量,邊「躲」邊「追」,像哄孩子一般,確保每一隻企鵝都「吃飽喝足」。若是遇到誰食慾不佳,還需要認真記錄下來,持續觀察:「每一次進食都需要記錄在案,進食異常的情況有發生過,有時是因為換毛期,也有可能是生病。」田生培的家就在動物園內,遇到夏季或是企鵝身體有異常的時期,她常常在半夜進入館內巡查;周末,當她回到開縣家中,心中還是不免掛念這10隻小可愛:「相處這麼久了,像孩子,就是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