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跋扈往往是志得意滿,仿佛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可以無所顧忌而為所欲為的精神狀態。
當然飛揚未必就一定會有跋扈的囂張,就像有些人的青春一樣,飛揚的滿滿都是生機勃勃的活力。
可是有著這麼一種植物,它的名字也同飛揚這兩個字有了聯繫,那就是學名叫飛揚草。
事實上,飛揚草的學名並不僅僅是植物的草名這麼簡單,它還代表著一味中藥的名字。相關藥書記載它有著清熱解毒、利溼止癢和通乳的功效。
藥用的它是指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乾燥全草,可在夏、秋二季採挖,洗淨,曬乾備用。
飛揚草性涼,味辛、酸,有小毒。它還有著大飛羊、飛揚、節節花、白乳草等常用別名。
其實從它那白乳草的常用別名,基本上就可以猜測到這種草同白乳或許有那麼一點聯繫,根據這樣的特點,很容易在野外辨別並找到它們。
只需要找到圖片中類似的小草,然後輕輕折斷它的莖,看見雪白的乳液從莖斷之處湧出來,聚成一滴雪白雪白的乳珠,那麼基本上可以肯定這就是飛揚草了。
當然,它也還有著其它可區別的形態特徵。比如,一年生草本的它常常生長於向陽山坡、山谷、路旁或灌木叢下。
莖呈近圓柱形、質脆且易折斷,直徑l~3mm,表面黃褐色或淺棕紅色,地上部分被長粗毛。
它的葉對生,皺縮,綠褐色,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有3條較明顯的葉脈。聚傘花序密集成頭狀,腋生,蒴果卵狀三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