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美兵陳宇暉離世三周年 華埠民眾集會悼念(圖)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華裔美兵陳宇暉離世三周年 華埠民眾集會悼念(圖)

2014-10-05 12:18: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19聲鼓響代表陳宇暉死亡時候的年齡19歲,三分鐘的默哀代表其逝世三周年的紀念。(美國《世界日報》;李玥 攝)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隨著19聲鼓響,3日傍晚華埠民眾在華埠「陳宇暉路」(Private Danny Chen Way)的路牌下默哀三分鐘,悼念三年前的這天在阿富汗軍營中遭受霸凌而死亡的19歲華裔一等兵陳宇暉,以實際行動表達對陳宇暉的緬懷和對軍中霸凌行為的抗議。

  在紐約華埠土生土長、生前在阿富汗坎達哈省(Kandahar)軍營中遭受上級欺虐的華裔一等兵陳宇暉離開人世已整三年,在美華協會紐約分會的組織下,幾十名華裔民眾3日聚集在位於曼哈頓華埠堅尼路(Canal St.)和擺也街(Bayard St.)之間伊利沙白街(Elizabeth St.)路段上的「陳宇暉路」路牌下進行了紀念儀式。

  美華協會紐約分會會長歐陽蕭安宣布,19聲鼓響代表陳宇暉死亡時候的年齡19歲,三分鐘的默哀代表其逝世三周年的紀念。

  在默哀的人群裡,還有陳宇暉家庭代表、表妹陳Amy和曼哈頓區長高步邇(Gale Brewer)的身影,而陳宇暉的父母因為身體不適和害怕觸景傷情沒有出席。

  陳宇暉是獨生子,生前在曼哈頓華埠的伊利沙白街長大,曾在華埠130小學和佩斯高中讀書,上了大學一年後參軍,主動要求被派往正在打仗的阿富汗,年僅19歲的大男孩,成為就職單位唯一的亞裔,他經受數位上司長達六個星期的種族歧視和言語及身體上的欺凌,2011年10月3日,陳宇暉晚間7時開始站崗值勤,但他忘記帶頭盔和水,於是上級命令他在碎石上爬行100米,其他士兵則投擲石頭擊打他。第一輪的虐待懲罰過後,他回到了警戒塔,可第二輪虐待懲罰接踵而至,上級軍官抓著他的防彈衣,從臺階上把他一直拖了下去。晚上11時13分,一聲槍響後,陳宇暉死在站崗高塔上。

  歐陽蕭安表示,從今年5月17日起,在社區多方人士的爭取下,陳宇暉長大的路段更名為「陳宇暉路」,人們每年都會在此紀念他。美華協會紐約分會的李華生說,亞裔社區需要團結力量,未來有更多的華裔會參軍,每年的紀念活動是為了警醒後人,遇到不平等待遇時要勇敢對抗。多位被告被法院輕判,也暴露軍中種族歧視和霸凌現象依然存在,軍中容納族裔多元性和機制改革之路還漫長,可喜的是總統歐巴馬因此在2013年月籤署了反軍中欺凌立法。(李玥)

相關焦點

  • 美數百人集會抗議陳宇暉案主犯被輕判 促開除軍籍
    中新網8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美華裔士兵陳宇暉受虐致死案首名被告被輕判,在紐約華裔社區引起強烈不滿,來自眾多亞裔團體的數百位成員代表和多位民選官員一起,於11日在華埠哥倫布公園大集會,要求軍方尊重死者,秉持公平和正義,至少要將主犯霍爾科姆(Adam M. Holcomb)解除軍職,否則沒人再願意將子女送到軍隊。
  • 紐約華人社團集會燭光寄託對「911」死難者哀思
    紐約華人社團集會燭光寄託對「911」死難者哀思】【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中新網9月12日電 逾百名中外人士手持蠟燭,周四晚在紐約且林士果華裔軍人忠烈坊悼念
  • 美華裔士兵受虐致死案:陳宇暉們為何得不到尊重?
    綜合美國華文媒體報導,美國華裔士兵陳宇暉死亡一案進入正式訴訟階段,相關審理可能會持續到本周六,但從目前的審判過程來看,陳宇暉的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相關責任人可能會輕判,這引起華社的極大不滿。  案件嫌疑人輕判  7月24日開始的審判主要針對首名嫌犯中士霍爾孔。
  • 美亞裔9000陳宇暉生日卡送國會 促支持反軍中霸凌
    中新網5月25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26日是在阿富汗美軍基地受虐致死的美國陸軍華裔步兵陳宇暉(Danny Chen)20歲生日。9000多張陳宇暉生日紀念卡,23日由亞裔團體代表送到國會,尋求國會支持調查軍中凌辱亞裔惡行的法案。
  • 紐約華裔藝術家創作壁畫 宣傳華埠展現多元文化
    2020/12/3 14:56:27   來源:中國僑網     作者:顏嘉瑩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華埠
  • 舊金山華埠訪客中心開展「華埠之旅」小團遊
    舊金山華埠訪客中心開展「華埠之旅」小團遊
  • 華裔陳宇暉美軍中受虐致死故事搬上舞臺 觀眾流淚
    華裔陳宇暉美軍中受虐致死故事搬上舞臺 觀眾流淚 2014-06-18 11:31:41  由黃哲倫編劇,黃若作曲,依據陳宇暉事跡寫成的「一個美國士兵」的歌劇,歌劇的本質把這個悲劇發揮得淋漓盡致,雖然演出只有一小時,但三線進行把故事寫得十分緊湊,一條線是五位軍人因為陳宇暉的死亡而在法院受審及申辯,一條線是依據法庭文件,唱出陳宇暉在軍營中受虐的種種事故,唱出他內心的掙扎及迷惑,第三條線是母子情深,唱出一位母親讓兒子找尋理想,卻換來獨子早逝的創痛,而最後唱出「愛超越一切,那怕是死亡或傷痛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bella曬藍色玫瑰花悼念,陳銘章也發文哀悼
    高以翔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去世一周年了,相信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痛,去年的這個時候小夥伴們聽到高以翔去世的消息簡直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可是就這樣一位活生生的好偶像說沒就沒了,大家除了憤怒就是悲哀,每當看到高以翔這個名字就非常想念他。
  • 10萬日本民眾悼念去世大熊貓 場面非常感人(圖)
    圖為陵陵在2001年1月留影  10萬日本民眾悼念去世大熊貓 場面非常感人(圖)  據《日本時報》5月8日報導,日本上野動物園官員近日宣布,有超過10萬之多的日本民眾在去世大熊貓陵陵的紀念冊上簽名留念,表達他們對陵陵的哀思。
  • 蘇萊馬尼遭美軍襲擊身亡一周年:中東多國民眾舉行活動 抗議美國暴行
    在蘇萊馬尼遭暗殺一周年之際,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黎巴嫩、葉門等多國民眾舉行集會和遊行,抗議和譴責美國暴行。3日,數萬名伊拉克民眾聚集在巴格達市中心的解放廣場,紀念蘇萊馬尼和當時一同遇襲身亡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團體「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 阿布·邁赫迪·穆漢迪斯。人們在廣場上豎起死者的肖像海報,一些人舉著反美標語,高呼口號,要求美國從伊拉克撤軍。
  • 華裔美軍在軍中飽受歧視,不堪重負自殺而亡!
    不少華裔不光在美國工作,甚至為了更多的權益,華裔加入美軍的人也有不少,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因為是少數族裔,華裔卻在美軍的地位中卻是相當低,並且飽受歧視,甚至不堪重負,自殺身亡。如一位名叫陳宇暉的華裔美軍士兵壓2011年10月因不堪美軍當中對他的不斷歧視和欺壓,在阿富汗執行任務時自殺身亡。
  • 香港女星司馬燕胃癌離世六年,丈夫帶著現任妻子一同悼念亡妻
    最近幾日,恰逢司馬燕離世六周年的祭日。而她的丈夫吳忠義也是連續四年透過社交媒體悼念和祭拜亡妻。  從吳忠義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照片可以看到,他在家中的陽臺上擺放了一張小桌子,桌上放著司馬燕的彩色遺照,同時還放了一杯咖啡以及一些小零食來進行悼念,看上去相當用心。
  • 美國西雅圖華人集會 抗議在市區開設大麻店(圖)
    美國西雅圖華人集會 抗議在市區開設大麻店(圖)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女友曬藍玫瑰悼念,《王瀝川》導演悲痛發文
    11月27日是男星高以翔去世一周年,高以翔的親朋好友紛紛發布動態。高以翔女友Bella在社交平臺曬出了藍玫瑰的圖片,悼念高以翔。藍玫瑰的花語是奇蹟、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純潔、天真、以及相知相守。Bella用藍玫瑰的圖片悼念,是非常有寓意的。
  • 古巴著名華裔將軍邵黃逝世 曾與格瓦拉並肩作戰
    據古共機關報《格拉瑪報》12日報導,古巴著名華裔將軍莫伊塞斯·邵黃(中文原名邵正和)因長期患病醫治無效,於2月11日下午去世,享年72歲。邵黃將軍已於12日下午葬於哈瓦那著名的科隆公墓。古巴政府以參加過古巴革命老戰士的榮譽規格,為他舉行了葬禮。邵黃將軍的親屬、生前好友及部分古巴民眾參加了葬禮。
  • 韓國民眾舉行最後一次「倒樸」周末燭光集會
    11日在首爾光化門廣場舉行第20次、也是最後一次「倒樸」周末燭光集會,敦促徹底追究樸槿惠和相關人士的法律責任。組織者稱,約有50萬人參加了集會。集會定於當晚7時開始。下午,便有不少民眾早早來到光化門廣場聚集。集會開始後,仍有大量手持蠟燭和標語的民眾,從首爾各個方向往廣場聚集。標語牌上寫著「清除積弊,交替政權」「起訴樸槿惠」等口號。參加集會的首爾市民姜桓雄對新華社記者說,現在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一個開始,對政壇的清理還需要繼續進行。
  • 促進華埠復甦 紐約曼哈頓發起「亮麗中國城」計劃
    促進華埠復甦 紐約曼哈頓發起「亮麗中國城」計劃
  • 高以翔去世一周年 女友Bella曬藍玫瑰悼念
    2019年11月27日,高以翔在凌晨錄製浙江衛視綜藝《追我吧》時突然離世,享年35歲。按照高以翔原本的計劃,幾天後的感恩節,他本來是要準備和女友Bella求婚的;再過幾天,他是要給好兄弟毛加恩當伴郎的;再過一個月,他還要和家人朋友一起慶祝他最喜歡的聖誕節;再過一年、兩年、幾年、十幾年……他還要和女朋友組建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們會有三個小孩
  • 白宮宣布歐巴馬夫婦將赴南非悼念曼德拉
    原標題:白宮宣布歐巴馬夫婦將赴南非悼念曼德拉  南非總統祖馬當地時間5日深夜證實:南非國父、前總統、反種族隔離鬥士納爾遜·曼德拉因病逝世,享年95歲。圖為在霍頓,民眾聽收音機收聽南非總統祖瑪宣布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死亡的消息。
  • 美國南加州土狼猖獗 華裔民眾不敢出門散步(圖)
    美國南加州土狼猖獗 華裔民眾不敢出門散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