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大家都聽到空中傳來的警報聲了吧?心裡可能有一絲緊張和疑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警報長鳴,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今日上午9點30分,長鳴的預先警報在長沙城區範圍內準時響起,街上市民不由地駐足聆聽。
每年今日都是湖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湖南防空警報試鳴日。之所以定在今天,是因為湖南有幾次與防空有關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11月份。
1937年11月,日本飛機第一次空襲長沙
民國時期,長沙為湖南省省會,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一直將進攻和佔領長沙視為重要的戰略目標,1937年11月24日始,即開始對長沙進行飛機轟炸,遂使長沙成為湖南受害時間最早和最長的地區。
至1945年8月抗戰結束,日軍先後出動飛機上千架次對古城長沙及城區四周狂轟濫炸,投彈成千上萬枚,對長沙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破壞。1938年8月17日,日機18架空襲長沙,一次投彈百餘枚,毀民房300餘幢,炸傷800餘人;25日,日機18架空襲長沙,投彈60餘枚,炸死炸傷居民60餘人;同年10且10日,日機35架3次空襲長沙,市民死傷300餘人……1944年6月,日軍以20萬之眾再次進攻長沙,6月19日全市盡陷日軍之手,至1945年9月光復,受傷146224人,其中直接經濟損失14756億元。
1938年11月,湖南首座城市嶽陽淪陷
嶽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中,嶽陽成為了日軍進軍大西南的前進基地。從1938年11月9日日本侵略軍由鄂入湘佔領臨湘,11日攻佔嶽陽古城,直到1945年9月15日籤署投降協議,日軍侵佔嶽陽長達6年10個月零4日之久。當時,嶽陽還成為了四次「長沙會戰」的策源地和日軍第11軍前進指揮所。
但是勇敢的嶽陽人民沒有屈服。據統計,抗戰期間嶽陽境內先後有抗日遊擊隊、自 衛隊、義勇隊等群眾抗日武裝50餘支8000多人,共對日襲擾作戰115次,打死打傷和俘虜日偽軍1100多人,繳槍600多枝,擊落飛機1架,炸毀火車 10節,汽車與裝甲車31輛,擊沉船艇29艘,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0年11月,湖南舉辦了首次防空節
關於這個節日的來由得先往前追溯。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戰爭時間,日軍飛機對我許多城市和前後方軍民進行了長期殘酷的轟炸。針對日軍的空襲,國民政府著手組織防空襲鬥爭。
1932年9月,為應對日軍對南京的空襲威脅,國民政府責成軍事部門制定了《南京臨時防空計劃》,這也是中國最早的防空襲計劃。1933年,國民政府確定了防空建設方案,公布了《各省、市、縣防護團組織規程》,組織設立防空機構,開展防空培訓。
1937年7月,中國進入全面抗戰階段,日軍先後對上海、南京、杭州、武漢、重慶進行了大肆轟炸,此間國民政府頒布了《防空法》。1940年11月21日,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行了第一次聲勢浩大的防空演習,並將這一日定為中華民國的「防空節」。
1941年11月,日本侵略者在湖南常德空投細菌彈
1941年11月4日,侵華日軍飛行員松本正一(右一)駕駛飛機在湖南常德城區投下鼠疫桿菌。
1941年11月4日清晨,天剛破曉,常德縣城發出了空襲警報。隨即有巨型日軍飛機一架由東向西低飛,在常德城區上空盤旋3周後,又從西門外折轉飛回到城市的上空。當其折轉低飛時,並未投擲炸彈,而是在市內雞鵝巷、關廟街、法院街、高山巷以及東門外五鋪街、水府廟一帶,投下大量谷麥、豆子、高粱和爛棉絮塊、碎布條、稻草屑及其他不明顆粒,尤以關廟街、雞鵝巷投下的數量最多。
當年,在湖南常德城區投下鼠疫桿菌的日本飛機。
空襲警報解除後,城區居民們將這些東西掃攏來,足有四五百斤重,除了由國民政府警察局取了一些存於玻璃瓶以備檢驗外,其餘盡焚毀。善良的常德居民全然不知鼠疫正悄悄地向他們襲來。
是的,正式這些東西導致常德爆發了從來沒有過的鼠疫大流行,成千上萬名無辜平民死於非命。2002年8月27日,東京地方法院認定至少有7643名常德人在這場違反《日內瓦公約》的細菌戰中喪生。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所以,我省將防空警報試鳴日定在每年的11月1日。
防空警報的含義
防空防災警報器,乍一聽,只有一種「嗚……」的聲音,但你仔細辨認,會發現有緩有急,有的中間停頓很長,有的停頓短一點,有的幾乎不停頓。你知道嗎,這其實是警報器在告訴你不同的含義。
防空警報一般有3種含義:
延伸閱讀
警報響起時,我們該怎麼做?
小夥伴們先不要緊張,注意聽辨各種警報信號,但不需要採取任何行動。
警報鳴響分為平時試鳴和戰時鳴響。
平時試鳴防空警報,是為了更好地檢驗本市防空警報設施完好情況和警報音響效果,使廣大市民熟悉防空警報信號,提高國防觀念和人民防空意識,廣大市民、過往人員不需要採取任何措施,繼續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即可。
戰時鳴響,當市民聽到防空警報信號後,應保持鎮靜,認真聽辨發放的是哪種警報信號,然後再採取相應措施。
在戰爭、災害時聽到預先警報時應採取的行動
聽到預先警報後,應立即拉斷電閘,關閉煤氣,熄滅爐火,攜帶好個人防護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按定人、定位、定路線的要求,迅速有序地進入人防工程或指定隱蔽地域公共場所的人員和車輛,應聽從有關部門人員的指揮,迅速到指定地點隱蔽。夜間應嚴格遵守燈火管制的規定。
在戰爭、災害時聽到空襲警報時應採取的行動
聽到空襲警報時,應就近進入人防工程隱蔽。如情況緊急無法進入人防工程時,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隱蔽。
在戰爭、災害時聽到解除警報時應採取的行動
聽到解除警報並不意味著危險不復存在,還會出現房屋倒塌、火災,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質,可能染毒或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點並攜帶好自己的物品,有組織地撤出危險區域,進入安全地帶。
在和平時期
開展防空警報試鳴有著重要意義
駐足聆聽警報響起的聲音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