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網12月1日訊 今天上午,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驗收會議暨揭牌儀式在煙臺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路甬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姜異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施爾畏,省委常委、秘書長王敏,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崔曰臣,副省長李兆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永春出席會議並為研究所揭牌。市領導於愛軍、許立華、張維利、張仁強、王式亮參加了驗收會議。
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是由中科院與山東省、煙臺市三方共建的創新性國家研究機構,主要圍繞海岸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國家戰略科技需求,針對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研究開發海岸帶資源利用、環境治理、可持續發展決策的科技理論體系和關鍵應用技術,重點開展環境友好型海岸帶資源化學與化工技術、海岸帶環境和生態過程及其檢測與調控技術、海岸帶信息與綜合管理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創新研究。
路甬祥在講話中指出,中科院與山東省、煙臺市籤署共建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協議書以來,在省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心與支持下,籌建組和煙臺所的創業者們,經過艱苦而富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研究所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籌建任務,初步形成了海岸帶研究的特色,為區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已經初步具備了中國科學院研究機構的水平,基本實現了新建研究所「共建方滿意、人民群眾滿意、社會各界滿意,國內外同行認同」的目標。
路甬祥要求,研究所要繼續將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結合起來,通過觀念、體制、機制、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來保證和推動科技創新,為我國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支撐和推動作用。要進一步凝鍊創新戰略目標,努力提升戰略視野。積極建設勇於創新、善於創新、無私奉獻、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創新人才隊伍。不斷加大創新技術平臺和網絡平臺建設。要敢於改變傳統的組織管理模式,敢於創造新的發展模式和新的機制。希望煙臺海岸帶所為支撐科學發展、迎接未來挑戰、建設創新型國家,為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應有的貢獻。
李兆前在講話中代表山東省委、省政府對研究所的建成並順利通過驗收表示熱烈祝賀。他說,共建研究所是中科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著力支持地方建設的一項戰略舉措,也是我省與中科院長期以來實施戰略合作的重要結晶。煙臺海岸帶研究建成後必將對提高我國特別是山東省的海洋科技水平,大力發展海洋經濟,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培育海洋優勢產業,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山東省和煙臺市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新建所的工作,通過共同努力實現互利多贏,共同發展。
孫永春在講話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海岸帶研究所順利通過驗收表示熱烈祝賀。他說,海岸帶研究所落戶煙臺,是院地雙方加強交流合作的重大成果,為我們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經濟運行質量,搭建了最好平臺。我們將一如既往、竭誠盡力支持海岸帶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從各方面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充分利用好、發揮好海岸帶研究所的科研載體和科技領軍作用。當前煙臺正處在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把科技作為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第一支撐,持續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千方百計營造人才聚集高地,推動經濟社會在新的更高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
會上,與會領導和專家觀看了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籌建匯報片,聽取了籌建工作負責人籌建工作情況匯報。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驗收意見,表彰了為籌建工作做出重要貢獻人員,參觀了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實驗室。中科院部分研究機構,省及煙臺、東營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駐煙高校和合作企業代表出席驗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