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八大奇蹟,知者賺不知者被賺

2020-11-22 36kr

世界第八大奇蹟

下圖中分別都是什麼地方和什麼建築物?先別看下面的答案,你先猜一下:

猜到了嗎?

他們分別是:

① 埃及的金字塔;

②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

③ 土耳其的月亮神阿泰密斯女神廟;

④ 希臘奧林匹克的宙斯神像;

⑤ 土耳其國王摩索拉斯陵墓;

⑥ 羅得島太陽神銅像;

⑦ 埃及的亞歷山大燈塔;

這就是2500年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寫下的世界七大奇蹟。不過可惜的是,除了金字塔倖存的保留了下來,其他的6個遺蹟已經全部被損毀了。

那今天要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是什麼?

中國萬裡長城?秦嶺兵馬俑?還是印度的泰姬陵?...

其實,到目前為止「第八大奇蹟」在世界上並沒有定論…

而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把這世界第八大奇蹟頒給了「複利」

世界前七大奇蹟是人類文明的偉大遺蹟,而「複利」是什麼?

為什麼愛因斯坦把第八大奇蹟給了一個經濟學上的概念「複利」?它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先給你看看「複利」在世界上都幹了些什麼好事...

你有沒有發現上面這些「趨勢圖」都有一個相同的特徵?就是他們的曲線都是這樣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值會不斷增大,時間越長,增長速度越快,到最後已經快突破天際了…

而造成這種曲線走勢的幕後黑手,就是「複利效應」。

你還可以把能找到的任何偉大的企業,比如阿里巴巴、騰訊、Facebook…看看他們從成立之初到現在為止的增長曲線,幾乎都符合這樣的增長方式。

複利,就像是一把能開啟爆炸式增長的鑰匙,無論是財富,還是其他什麼,一旦擁有複利效應,它就像擁有魔力一般飛速上揚,直到衝破天際...

那究竟什麼是複利?

曾經有這樣一個關於複利的故事:

傳說有一位古印度的宰相,發明了西洋棋,使得當時的國王非常高興,就問他想要什麼獎勵?

這位宰相說:「陛下,我不要您的金銀珠寶,您只要在我的棋盤上獎勵一些麥子就可以了,第一格放1粒麥子,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以此類推,後面一格是前一格麥子數量的2倍,然後一直這樣放滿64個格子就行。」

國王一聽,感覺沒多少嗎,很簡單啊,就愉快的答應了。

可沒想到,當真的開始擺放這些麥粒的時候,國王才逐漸意識到,按這個數量擺放的話,即使把全國的麥子都拿過來也不夠!

那到底有多少呢? 

1粒 + 2粒 + 4粒+ 8粒 + ……+2的63次方,當放滿64個棋盤後,總麥粒數等於2的64次方-1 ≈ 1844億億(粒),相當於5500億噸,相當於當時全國小麥產量的好幾萬倍!

這就是複利效應,是不是很神奇?

所謂複利效應,就是可以把原來一個極小的數,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運算,每一次都在上一次的基礎上,按一定比例的增長,在執行若干次之後,整個結果就會形成爆發式的快速上揚,最終變成一個天文數字!

它一開始的增加幅度很小,甚至微小到你感覺不出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重複次數的增多,它就會在某一個拐點,開始急速上揚,形成爆發式增長。

複利還有個數學公式,可以用於計算複利的增長趨勢:

是不是感覺熟悉又陌生?

沒錯,這是我們高中課本裡的一個數學概念,相信你一定學習過,還用它計算過許多應用題,甚至有些同學現在還能背得出這公式….

可自從你畢業後,它好想就從此和你沒什麼關係了。

偶爾間,聽到有人說它能讓你財富自由?

你便翻出課本,看著這個公式,兩眼呆滯…

除了能想到去買個理財產品「利滾利」之外,並不知道該如何使用…

現值?是指投資的本金嗎?我現在錢很少啊,複利至少得先有錢投資吧…

增長比例?我怎麼知道增長比例會是多少,我買股票虧錢的多…買理財產品?收益又低,還經常遇到風險,不敢買啊~

執行次數?一說複利,就讓我等30年,那請你告訴我,我這10年怎麼辦?

終值?完全沒頭緒,還是放棄吧…..

明晃晃的一個公式寫在那裡,每個字母也都能看的懂,可為什麼就是用不了?

然後,你合上書,想想還是算了吧,複利公式從此又將束之高閣,這個「奇蹟」就此變成了你的「遺蹟」…

難道「複利」真的只能作為一個用在投資上的數學模型嗎?

如果真是這樣,你就太小瞧愛因斯坦了!

那我們該如何使用複利?

我們之所以不會使用複利,通常情況下就是被那個複雜的數學公式給困住了。

保羅·洛克哈特,在他的一本著作《一個數學家的嘆息》中說:數學的本質是表達的藝術。

什麼意思?

數學應該是一個思考工具,表達工具,而不是計算工具。

我們一看到這個數學公式,就會想到計算,然後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中,尋找各種條件參數往公式裡塞,但是發現竟然塞不進去,你就蒙圈了,然後就不知道這個公式該如何使用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數學公式,是一種理想情況下的完美表達,可現實世界常常是不完美的。當你眼裡只有公式的時候,你的思維就會被死死的限制在這個等式的兩端,出不來….

那我們應該如何使用這個複利公式呢?

首先,就是不要將視線局限在公式的細節裡「每一個字母代表什麼意思,我應該如何去套用….」你要理解公式背後的思維方式,弄明白它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什麼邏輯關係?

其次,你接著想一想,如果你現在面對一個小孩子,你會怎麼描述這個公式呢?這個大白話的描述,很可能就是這個公式背後的那個思考方式。

最後,把「具體的公式」抽象成為「思考方式」之後,就能將這個思維方式應用到其他地方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

這裡暫停2分鐘,再看一眼這個複利公式,你試著自己想一想,這個複利公式是想表達是什麼邏輯關係?

… ...

想到了嗎?

複利其實就是:當你做了事情A,就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A,如此不斷循環,循環次數越多,A就越強大。其實就那麼簡單的一個邏輯。

基於這個邏輯,就能產生不斷自我增強的複利效應。比如:

網站是複利增長:流量越多,搜索權重越高;搜索權重越高,流量越多;如此往復….

淘寶店是複利增長:銷量越高,排名越高;排名越高,銷量越高;如此往復….

電商平臺是複利增長:買家越多,商家就越多;商家越多,就能吸引越多的用戶過來買東西;如此往復...

這樣解釋,是不是就特別簡單了?

那接下來你該怎麼辦?

如何把這個模型應用到你的商業模式、個人成長、財富增值上來呢?

接下來,我就一步步教你,如何設計一個擁有複利效應的模式出來。

設計複利效應的步驟:

第一步:找到必然關係

設計複利效應的第一步,一定要找到一個「支點」。

什麼是支點?就是我做了A,是否能得到結果B?

就像是「雞生蛋,蛋生雞」是否有這個必然的因果關係?

所有的複利效應都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支點上的,如果這個支點不成立,複利效應就會轟然倒塌。

支點怎麼找?

答案是:看書!

除非特殊情況下,一般不要去重新發明輪子。什麼意思?

就是不要自己去摸索著寫個因果關係,然後用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來驗證它是否正確,你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去相關領域中,找到那些已經被驗證過的結論,或者是一些基本常識,甚至是數學定律,來用作「支點」。

很多大佬喜歡講「第一性原理」為什麼?

因為第一性原理就是那個必然為真的支點,從這個支點開始推演出的邏輯關係就必然為真。如果從這個點出發,設計出擁有複利效應的商業模式,就不會轟然倒塌。

比如你是做電商的,那必須熟記以下這個公式:

銷售額=流量×轉化率×客單價

這樣你就知道,如果你想提高銷售額,無非就是從流量,轉化率,和客單價這幾個維度入手去提高。

支點必須是公式嗎?

不一定,只要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就可以,比如:

文章寫的越好,轉發量就越高;

價格越貴,銷量就越低(凡勃侖效應除外);

銷量越高,排名就越高…

因果關係不一定要特別嚴格,連牛頓的物理定理都被推翻了,世界上沒有100%絕對正確的因果關係,只要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因果關係是成立的就行。

第二步:設計增強循環

就是B如何反過來增強A?

第一種情況:他們之間天生就有增強循環

比如「雞生蛋,蛋生雞」這是自然規律,彼此天然有複利效應。

再比如,我們常見的「利滾利」,你投資了一個理財產品,年化收益10%,你投入10萬元,1年後獲得1萬元收益。然後把這1萬元收益,再做為本金,就可以利滾利,產生複利效應了...

再比如:這兩年非常火的網約車平臺

打車的人越多,就會吸引越多的司機加入;更多的司機加入,打車的人就越容易打到車,也就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如此往復,不斷互相促進….

這種天生有複利效應的模型,你只需要找到,並按這個邏輯落地執行出來就行。

第二種情況:需要補充要素的增強閉環

天然有複利效應的模型並不是那麼好找,大多數情況下是你找到了某個支點,做了動作A產生了結果B,但是B好像無法反過來增強A了,怎麼辦?

比如在淘寶上,流量越多,銷量越高;銷量越高排名就越高,因此獲得的流量就會越多。

可線下門店呢?沒有平臺給他排名,銷量好並不能直接帶來流量,怎麼辦?

如何把銷售額用來增強人流?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在「銷售額」和「門店人流」之間,增加一些環節,讓他們之間連成一個「增強閉環」:

比如,銷售額越多,意味著利潤越多;利潤多的話,是否可以把這些超額利潤轉化成新的分店,開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呢?

再用賺到的錢,開更多的門店….如此往復,在不考慮經營情況和市場變化的情況下,你開店的速度,理論上會越來越快,並產生複利效應。你就從一個單店變成了大型連鎖店。

當然,你還可以設計其他的循環方式,比如你也可以把「超額利潤」的部分折換成優惠券的形式,發放給老客戶,兩人同行8折優惠,通過優惠券帶來新的人流。

第三步:重複與耐心

為什麼很多人找到了複利效應,比如說花了10萬元買了年化收益10%的理財,但是沒堅持2、3年就堅持不下去了?

因為複利效應天然有個「缺陷」,就是在初期很漫長的一段時間段裡,增效都非常低,低到你幾乎感覺不到它在增長,甚至懷疑它的存在,因為幾乎感覺不到有變化啊!

只有堅持走到某一個位置開始,可以稱這個位置為「裡程碑」,這個曲線才會急速上揚:

所以,你需要保持耐心,相信這條曲線一定會出現,相信複利的回報。然後不斷重複做正確的事,做時間的朋友,靜靜等待那個裡程碑的到來。

兩個特殊的複利模型

現在你已經知道複利模型的基本設計步驟,接下來我會介紹兩種特殊的複利模型:

第一種:加法運算→加冪運算

什麼意思?就是這件事情原來你是做加法的:F=10+1+1…..;現在變成冪次運算了:F=10(1.1)n

是不是想起文章開頭講的複利公式了?

對的,這個就是標準的複利計算公式,可問題是,是什麼導致它變成冪次運算的?

我們講2個例子來理解這個概念:

案例1:你的知識量是如何增長的?

假如你不斷的看書學習,那麼請問,隨著你讀書的數量越來越多,你的知識量是按「算數」增長的,即每多讀一本書「知識量+1」?

還是按「指數」增長的,即每多讀一本書「知識量增加1%」?

答案是:都有可能,看你用哪種方式學習。

如果你把每一本書作為孤立的一本書來學習,那麼他就是以加法的方式增長的。比如你學習了:複利增長、比例偏見、SWOT分析...

那應該怎麼學才能產生複利效應,讓知識指數增長呢?

那你就要把新學到的知識,放到自己原有的知識儲量中去,然後和其他知識產生關聯。

比如你今天學習了「複利」這個新概念,如果只是作為一個孤立的點來學習的話,它就是一條公式,儲存在你的腦中。

那麼如何讓它和你的原有知識產生關聯呢?可以試著這樣思考:

如何在設計產品時加入複利效應?

如何在團隊激勵中加入複利效應?

如何在商業模式裡加入複利效應?

複利效應和龐氏騙局是什麼關係?

…...

可以在白紙上畫草圖,或者用腦圖工具,或者直接寫文字筆記,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讓這個複利概念,和你其他的各種知識做一次聯結。(為什麼我們每篇文章底部都會建議你做課後作業?就是想讓你把新學到的知識和你的知識存量發生一次聯結)

這樣,這個新學到的知識,就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你知識存量裡「長」出來了一個新概念。

你的知識存量就像是一個偌大的網絡圖,每個知識點之間都有聯結,而每新增一個知識,就像是在這個網絡圖中增加一個新節點,這個節點又和其他節點相連,聯結的數量越多,這個網絡的信息含量增加的也就越多,那麼你的知識量就會按複利的方式指數增長。

案例2:樂高積木

再說說樂高積木,樂高是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至今估值已達到2500億元。

是什麼締造了這樣的一個玩具帝國?

是什麼讓孩子們對他的玩具愛不釋手?

他和其他玩具廠家又有什麼區別呢?

他們有一種標誌性的玩具產品:是各種一面有凸粒,一面有可嵌入凸粒的凹槽的塑料積木。

目前樂高總共生產了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這種積木共有 9000多種,但是你猜由著9000多種不同積木可以組合成多少種玩法呢?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超過9.15億種拼法,是積木數量的10萬倍。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他每創新出1款新積木,並不是多了1款新積木,而是所有舊積木,多了一種新玩法,每一款新積木,都可以和原來所有的積木發生關係,這就產生了複利效應!

不僅是玩法的複利效應,也是銷量的複利效應,因為擁有的套裝越多,意味著你有更多的玩法和更多的創意,你就會越買越多,任何一款你都會想帶回家,和原來的組合起來玩玩看…

第二種:量變→質變

就是原來這個模型是沒有複利效應的,但是由於其中某個環節的數值增長到一定程度之後,這個模型便擁有了複利效應。

比如說微信公眾號文章的傳播,他的邏輯是這樣的:

一篇文章從公眾號發出,有一部分人打開了文章,成為了第一批「直接閱讀者」

直接閱讀者中,有一部分人覺得文章不錯,便分享到了朋友圈(分享的人數 = 直接閱讀人數 × 分享率)

發到朋友圈的文章,又會帶來新的瀏覽量...

而新帶來的讀者中,又會有一部分人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又帶來一批新的閱讀量….

因此,從邏輯上看,不斷的有人分享到朋友圈,不斷的帶來新的閱讀量,看似是一個「複利效應」的循環,但在這個環節中,有一個關鍵的指標:分享率

分享率的大小,決定了這個循環能循環多少次。

假設,公眾號帶來的直接閱讀量=500,一個人轉發到朋友圈帶來的平均閱讀量=7。那麼我們就可以計算,在不同分享率下,能分別帶來的總閱讀量是多少:

在分享率=5%的情況下,總共循環了3次,共計帶來745的閱讀量;

在分享率10%的情況下,總共循環了9次,共計帶來了1263的閱讀量;

也就是說,分享率決定了循環次數,分享率越高,傳播次數就越多,但整體上看,每次循環帶來的新閱讀量是越來越少的。因此,他並不是具有複利效應的模型。

那有沒有一種情況,當閱讀量提高到某一數值之後,每次循環帶來的新流量變得越來越多了呢?

經過計算,我們得出這個數值=14.5%

當分享率≥14.5%的時候,每一次循環帶來的新流量就比之前一輪帶來的流量更多,因此會帶來更多的人分享到朋友圈...如此往復,不斷增強,從理論上來說,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就可以無限增長…

到了這個分享率之後,你就會聽到「pong」的一聲,朋友圈被刷屏了…(當然,這個是理論測算,實際情況會遇到過夜等情況而再次衰減,這裡暫時不做考慮)

因此,影響公眾號閱讀量高低的最核心因素就是分享率,而影響分享率的核心要素,就是你內容的質量。你是否能夠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發、新的思考?你是否能夠幫助用戶說出心聲、帶出熱點話題、成為他的社交貨幣?這才是經營一個公眾號最核心的事情。

如果你覺得本篇文章對你有所啟發,也邀請你幫忙「點個讚」,在知乎裡點個讚,就等於分享一次,我們一起來做個複利實驗,看看這篇文章是否也能成為一篇複利增長的爆文。

蓄勢待發

到這裡,是不是感覺一切都很美好,就準備設計個複利系統,然後坐等成為億萬富豪了?

先別激動,就像我剛才說過的,複利增長有個天然的「缺陷」,就是在初期很漫長的一段時間段裡,增效都非常低,低到你幾乎感覺不到它在增長,只有走到某一個位置開始,這個曲線才會急速上揚。如果你未來的人生也是這樣一條複利曲線的話,你可以從「裡程碑」處畫一條橫線,把這條橫線稱之為「地平線」,複利增長只有突破了地平線,才開始真正有意義,在那之前都是積累與等待…

就像是竹子,在地平線下的時候,它會將自己的根在土壤裡延伸數百平米,不斷的為未來做著準備和積累,這個過程需要用4年的時間,在這期間它只長了3釐米。而當它來到了裡程碑,衝出地平線之後的那一刻,便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的生長,6周的時間,能長到15米高! 

因此,如果你每天已經非常的努力,做的也都是正確的事情,卻依然感到前途一片迷茫,請不要灰心,也許這只是你正處在地平線之下而已,未來的路還很長,只要你相信自己的未來是這樣的一條複利曲線,那麼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繼續不斷的進化自己,繼續堅持做對的事情,然後重複、重複、積累、積累、耐心、耐心...

也許,這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也從來沒說過這樣的話,但是,如果複利效應真就發生在了你身上,那麼對於你來說,它不就是這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奇蹟」嗎? 

願你能早日到達自己的裡程碑,然後,破土而出,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奇蹟!

我們下節課見~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忙:

1. 點讚, 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收藏不點讚,都是耍流氓 -_-)

2. 關注我和專欄, 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3. 關注公眾號「富研社」, 第一時間閱讀專欄最新課程

謝謝你的支持!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富研社」(ID:dontletmeplay),作者 謝春霖。36氪經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讓普通人也可以投資理財
    我們學習投資理財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不讓錢貶值,更重要的是,可以藉助一個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的力量來創造更多的財富。什麼是複利呢?簡單來說就是把本金產生的利息加入原來的本金去投資,再生利息,不斷重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利滾利。
  • 深藏南美的神秘巨畫:被稱「世界第八奇蹟」,至今不知何人所為!
    科學家們探索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他們發現了一處又一處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的一處,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納斯卡谷地巨畫。納斯卡是南美秘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在小鎮的東面是綿延巍峨的安第斯山脈。而在小鎮和山脈的中間,橫著一片面積約為250平方公裡的荒原。荒原人跡罕至,鳥獸難棲被人們稱作是鬼地,而這片鬼地卻在最近的幾十年間慢慢熱鬧起來。
  • [福利] 愛因斯坦-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
    😁愛因斯坦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曾經有人問他: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什麼?他的回答不是原-子-彈的威力,而是「複利」,在愛因斯坦的心中,"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複利堪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它的威力甚至超過了原子彈」。
  • 世界七大奇蹟 中國第八大。你們覺得我國還有什麼是世界奇蹟呢
    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成群結隊的人將這些大石塊沿著金字塔內部的螺旋上升通道往上拖運,然後逐層堆砌而成,十萬多個工匠共用約20年的時間才完成的人類奇蹟,當年艾菲爾鐵塔還未建成時胡夫金字塔還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 「世界第八大奇蹟」是旅遊陷阱嗎?
    說某個景點特別壯觀,特別值得一去,經常會說:「這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巴菲特靠它成為首富!普通人該怎麼做?
    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據說,這句話是愛因斯坦說的。甭管是不是愛因斯坦說的,複利的威力確實很大。複利是什麼呢?複利就是利滾利,複利是指一筆資金除本金產生利息外,在下一個計息周期內,以前各計息周期內產生的利息也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
  • 世界第八大奇蹟!隱藏上千年才被發現,在180米的巖石之上
    在這大千世界之中,從來就不缺少奇蹟,而世界八大奇蹟作為最著名的存在,哪怕在曾經科技並不發達的情況下,它們在經歷了無數風雨洗禮之後卻依然屹立不倒,其實八大奇蹟通常是我國廣泛流傳的說法,所指的是國際所公認的世界七大奇蹟,第八大奇蹟並沒有定論,所以這種說法更多是代表讚譽並非確指,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除了秦始黃陵之外的又一世界第八大奇蹟
  • 兵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外國人根本不承認,八大奇蹟就是個幌子
    所謂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在世界上其實並沒有定論,除了我們廣為流傳的兵馬俑是第八大奇蹟之外,也有說法將中國萬裡長城、印度泰姬陵 、柬埔寨吳哥窟、義大利羅馬鬥獸場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甚至八十年代好萊塢的人們曾稱影星波姬·小絲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所以世界第八大奇蹟這個稱號,更像是人們的一種讚譽,而不是確指某一事物!
  • 愛因斯坦口中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威力比原子彈大?還能用來賺錢?
    哈哈哈……不知道標題有沒有賺足眼球。山哥今天要說的就是理財投資中不能不提的增值利器——複利。當然,愛因斯坦確實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比原子彈大。」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先看一個例子。小明用30萬來投資,年化收益率15%,50年後你猜他有多少錢?1000萬? 3000萬?on,no,no,是32509.72萬!億萬富翁!
  • 複利:世界第八大奇蹟
    愛因斯坦曾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這話一點也不誇張。我們以一元錢的初始投資為例,在不同年化收益率下,經過耐心的等待和複利的魔法,最終能實現的收益如下圖。
  • 成功賺人氣,失敗賺人心,困境是來之不易的試金石
    如果你做成了一個項目,所有的投資人都開心,你可以賺到人氣,如果你做的項目失敗了,如果你處理好,你可以賺到人心。人氣重要,其實人心更重要。我是北大「1898咖啡館」董事長、中關村互助眾籌研究院執行院長——楊眾籌(勇)。一個項目出了問題,你如何對待?其實更能夠看清一個人。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都說複利是奇蹟但是怎麼操作才是真複利?等額本息才是關鍵相信很多人都接觸過「複利的奇蹟」,更有愛因斯坦提出「複利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說法。複利情況:
  • 投資最大的毒雞湯,每年賺20%,20年後就可以財務自由
    愛因斯坦說過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巴菲特從14歲時的幾千美元,幾十年19%的投資複利,最終成為數千億美元的富豪,而發菲特絕大部分財富都是60歲以後才賺到的。 所以,不少人都告訴你,我們投資要講究複利,將會發揮無可比擬的優勢,只要每年獲取20%的回報,用20萬的本金,20年後就可以財務自由。
  • 「勇敢者」票房再壓」星戰」「前任3」居影史第八
    本周重點新片《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和《無問西東》分列二、三位,前者以2.57億問鼎周末票房冠軍,後者上映後口碑逐漸走高,3天也收穫近1.4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        作為一部重啟經典的作品,《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以下簡稱《勇敢者遊戲》)如今的成績無疑可以稱得上是大獲成功
  • 愛因斯坦: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儘管所有人都焦慮如何賺到錢,如何賺到更多的錢?但焦慮總是無用的。如果及早行動起來,開始理財,對比身邊靠花唄和白條的「負翁」,你用5到10年的時間成為真正的富翁。我們要認識一點:財務自由是指一個人的被動收入可以滿足他的所有支出,不需要花費主動收入的錢。
  • 為了爭奪「世界第八大奇蹟」稱號,紐西蘭這些景點「互撕了」!結局意想不到...
    於是,一場特殊的評選正式啟動——在紐西蘭尋找「世界第八大奇蹟」!「參賽選手」幾乎涵蓋了紐西蘭所有著名景點,他們一一闡述自己可以成為「第八大奇蹟」的理由。那麼,究竟誰最能代表紐西蘭,成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呢?這麼看來,還真是不太好選!
  • 【財經】愛因斯坦: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這就是一位投資瑞錢寶的朋友給我算的一筆帳,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你想擁有這個奇蹟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想擁有這個奇蹟,而在現實裡,我們身邊很多人寧願當房奴,也不願去想複利到底是個什麼鬼,還在寬慰自己是在投資房產,以後房價如何如何漲。就投資而言,投資人必須找到能抗危機實現長期盈利的項目和產品,堅定信心、堅持長期持有,就能分享到複利效應,實現資產的倍增奇蹟。
  • 世界第八大奇蹟——倍增學
    世界八大奇蹟——倍增學 一份工作,假如有兩種薪資報酬:A:一個月給你30萬元,每天給你1萬元。 這就是被愛因斯坦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市場倍增學的來歷。 市場倍增學又叫網絡學,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槐寶。 世界上最聰明、最能賺錢的美國猶太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擁有了網絡,就擁有了世界」。網絡外行者,很難明白此話的真意。 但作為深知市場倍增學原理的人士,100%的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句至理名言。
  • 世界第八大奇蹟:獅子巖上建造的宮殿,遊客:失落的天上宮闕
    世界上令人驚奇的古建築有很多,其中有七個巨大的工程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但是也有不少工程也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獅子巖就是斯裡蘭卡錫吉裡耶城的一個景觀,它也是當地最重要的文化遺產,還被聯合國收錄到世界級珍貴遺產之中,人們來到斯裡蘭卡除了喝一喝當地的正宗錫蘭紅茶之外,就是到獅子巖遊玩了。獅子巖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的外觀形似獅子,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隻沉睡的雄獅。
  • 足不出戶賺大錢 新知教育上線啦
    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發展迅速,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創立自己的自媒體平臺獲取流量,今日頭條、百度百家、騰訊企鵝號、阿里的大魚號等,不僅給出了巨額的廣告分成,定期都還會有各種收益補貼,讓很多自由作者都有看不錯的收入。  自媒體是目前最低風險的投資,無需任何成本投入,只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就會得到豐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