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大家都已經知道月全食只是一種天文現象,而且天文學家還能準確的預測出發生的具體時間,以及漸變的過程,可在古代就不一樣了,在古代血月的出現乃是大不祥。
「血月」一般都是在日全食的時候會出現。這種現象無論在古代,還是在今天,都非常的罕見,它是因為大氣層中把紫、藍、綠、黃光等顏色的光線都吸收掉了,僅剩下紅色的光,才會產生的。
月食分為半影月食、月偏食和月全食三種。在這3種月食中,當屬月全食最為好看,此時,從地球上看去,月亮並不是從空中消失,而是呈現難得一見的古銅色,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紅月亮」。
和平時的滿月不太一樣,圓圓的月亮邊上還有一個大光圈,散發著金紅色的光。坊間叫它「風圈」,氣象上稱為暈,是風雨將臨的徵兆,但並不是每次出現暈以後必定颳風下雨。
我們看到的「血月亮」簡單點說,就是大氣層中,將紅色的光,折射到了月亮上面,所以我們肉眼就能看到紅色的月亮了。在如今,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天文現象,然而在古代,可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在古代,民間認為,如果天空中出現「血月亮」是大兇之兆,很有可能是哪裡出現了冤案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