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諾貝爾獎官方推特)
海外網10月9日電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貢獻。
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是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是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發明人,鋰離子電池的奠基人之一,通過研究化學、結構以及固體電子/離子性質之間的關係來設計新材料解決材料科學問題。被業界稱為「鋰電池之父」。
英國《衛報》稱,古迪納夫是至今為止獲得諾貝爾獎的最年長獲獎者。
M·斯坦利·威廷漢是一位化學教授,也是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大學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任。
吉野彰是一位日本化學家,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吉野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曾獲得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與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始於1901年,以表彰「在化學領域做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在沒有評出化學方面重大成果的年份則空缺獎項,至今共頒發過111次,其中英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憑藉基因測序技術兩度獲得這一殊榮。
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在決定設立獎項的遺囑中,他把化學獎放在了第二位,僅次於物理學獎。
至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最年長的獲獎者是85歲獲獎的美國科學家約翰·芬恩,最年輕的則是居裡夫婦的女婿——法國科學家弗雷德裡奧·約裡奧,他與夫人一同獲獎,時年35歲。目前,僅有5位女性獲得過這一獎項。
以下為近5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名單及其主要成就:
2014年,授予美國科學家埃裡克 貝齊格、威廉 莫納,以及德國科學家斯特凡 黑爾,表彰他們為發展超解析度螢光顯微鏡做出貢獻。
2015年,授予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復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2016年,授予讓-皮埃爾·索瓦日、弗雷澤·斯託達特、伯納德·費林加這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分子機器設計與合成領域的貢獻。
2017年,授予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的貢獻。
2018年,授予美國科學家弗朗西絲·阿諾德和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科學家格雷戈裡·溫特,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
2019年諾貝爾獎從10月7日起陸續揭曉,其中,7日當天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格雷格·塞門扎以及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他們憑藉革命性地發現讓人們理解了細胞在分子水平上感受氧氣的基本原理而獲獎。
8日,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則頒發給了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以及兩位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據諾獎官網消息,其他獎項的揭曉時間預計為:10日公布文學獎獲得者,11日公布和平獎獲得者,14日揭曉經濟學獎獲得者。(海外網 吳倩 王珊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