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來自江西南昌的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三年級期末檢測卷,很多學生事後反映有點難度,極個別同學考滿分,一般同學或多或少因知識點掌握不牢固不透徹而失分。
第一題的填一填考查的知識點多而廣,主要考查概念性知識點。
題1考查學生對各種單位的理解和正確運用。有些不常見的題目可以參考常識性理解進行判斷。
如①脈搏跳10次大約用( ),根據題意應該填時間單位,時間單位有時、分、秒,是哪個呢?用左手壓摸右手手腕,你能感到脈搏跳動的感覺。「咚、咚、咚…」與秒速類似,所以可以排除時、分,填上「秒」秒。
而②應該填代表距離的長度單位,長度單位有米、分米、釐米。根據常識,可以確定填「分米」米。
再看④,重量單位學了噸、千克、克,1千克=1000克=2斤,500克=1斤。通過這個互換公式可知,這三個分別填噸、千克、克。
題2考查學生對單位互換的理解和計算,先統一單位再進行計算或比較大小。
題3考查學生對時間的理解和計算。先分別計算出上午和下午的在校時間,再把兩個時間相加,就是方芳一天的在校時間。
題4有點難,很多家長都不會。身份證號碼一共是18位。第17位數字表示性別:奇數表示男性,偶數表示女性。第7位至14位表示出生年月日。
題5考查學生對圖形周長的理解和計算,注意拼合的重疊部分要減掉。
題6考查學生對數的倍數的理解和運用計算。
第二題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有鐘面時間秒針相關知識,長度單位的理解和正確使用,周長的理解計算以及對分數的理解和運用計算思維能力。
第三題考查學生概念性知識點的理解掌握運用。
如題1的描述太絕對了,所以是錯的。如2X2和2+2,結果是相等的。
而題4注意題目內容,被減數十減數十差=200,而被減數140,減數60時,差是80,驗算:140十60十80>200,所以,這句話是錯誤的。
第四題考查學生的對加減乘除運算和估算的理解和計算能力。
驗算是順計算的逆向思維能力,用來檢驗我們計算結果的一種方法。
第五題考查學生利用已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題1的解題思路,先把表格填寫完整,再來回答安排的場次。多場次適合時可以用「或」隔開。
題2考查學生對集合的理解和應用。注意題目提示:先填圖再計算。
題3審題時需注意,「至少需要多少竹籬笆?」,即周長最短。只有長的一邊靠牆時,周長才會是最短。即靠牆18米,周長18十9X2=36(米)米。
題4是綜合應用題,注意弄清題目意思。
第六題是一道實際操作應用題,藉助方格圖中的小方格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會更準確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