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是武漢理工大學合併組建20周年的日子。受疫情影響,廣大理工學子和海內外校友,紛紛為母校「雲慶生」。期間,武漢理工大學還策劃了一系列「雲互動」活動,激發廣大校友的榮校愛校情懷,該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4名學生對歌曲《青花瓷》進行重新改編,同時表達對母校的祝福。
「熱力學的創立源自十八世紀,蒸汽機的出現為它奠定地基,人們想對冷熱給出精確定義……」這是改編的歌曲《熱力學-青花瓷》中的歌詞,琅琅上口的旋律讓歌曲在師生中廣泛傳播。
說起創作歌曲的初衷
源自學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師張尊華布置的一項課程作業。疫情期間,他在教授完《工程熱力學》課程後,讓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發揮創造力來描述熱力學簡史。
「因為我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所以我常常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布置考核任務可以讓學生把握課程特點、掌握課程核心。」教師張尊華說。
溫智煒、劉炅興、吳啟洋、吳欣陽4位同學則看到網上有一位化學教師,通過改編歌曲的方式讓學生學習知識,讓知識點充滿了趣味性。4人當即決定把平時所學的熱力學知識用歌曲的形式表現出來。
溫智煒負責對歌曲《青花瓷》進行重新填詞,劉炅興演唱,吳啟洋和吳欣陽負責視頻製作。他們將完成後的作品發到朋友圈後,引來了很多同學的點讚。
說起創作中遇到的困難
溫智煒說:「寫詞的時候最困難的就是想韻腳,經常一句話改很多次都仍覺得不滿意。」「做視頻需要找很多合適的素材,前前後後修改了許多版本才完成。」吳啟洋和吳欣陽表示。
回顧這次不一樣的創作經歷,劉炅興說:「通過歌曲創作中的反覆思考、演練和自主學習,讓我們對知識理解得更透徹,能更深刻地掌握平時所學內容,還學到了很多課外知識。」
談到學生們創作的作品
「學生每一次作品都可以給我帶來不一樣的驚喜,他們的創造力讓我感到驚訝的同時,也在督促著我不斷前進。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和諧的學習氛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課程思政。在之後的課程改革中,我會嘗試將考核指標進一步細化,並固化下來,繼續堅持探索和學習並重,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張尊華老師如數家珍地說。
張尊華還介紹到,2013年他開始對所授課的課程「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實施改革,7年時間內,同學們共創作經典歌曲10多件,微視頻10多部,美術作品10多件,散文詩歌等作品200多件。僅今年創作的經典曲目還包括《背對背燃燒》《熵:平凡而偉大》和《一半熱工》等。
截至目前,武漢理工大學新媒體上發布的系列視頻、活動點擊量達50多萬次。學校還將陸續雲發布「合併組建20周年科技文化成果」、舉辦武漢理工大學首屆雲動會等,獻禮學校合併組建20周年。
對歌詞感興趣嗎?關注並私信我,私信發送文字「熱力學」即可獲得《熱力學-青花瓷》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