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19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黑水縣第七屆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遊季在黑水縣開幕,主題為「聖潔冰川·多彩黑水」。
開幕式上,阿壩州政協副主席、中共黑水縣委書記劉雲建致辭,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費世民講話,中共阿壩州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星宣布2019四川紅葉生態旅遊節(分會場)暨黑水縣第七屆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遊季開幕。來自省,州相關部門、新聞媒體、旅行社嘉賓約300人參加開幕式,近萬名遊客慕名而來,相聚多彩黑水,共享歡樂盛事。
最美秋季在川西,最美川西看黑水。
持續升溫的旅遊業,在「冰川國家旅遊目的地」的旅遊發展戰略下,讓黑水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秋季旅遊目的地,黑水縣通過建立旅遊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共生關係,找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此次彩林季,所有的遊客在黑水都可以輕鬆攬下亞洲面積最大、色彩層次最豐富、觀賞時間最長、冰川彩林結合最好、彩林藏寨結合最佳的一個多彩黑水。
黑水縣,彩林組成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公裡,八十裡的核心觀賞區,奶子溝、達古冰川、三奧雪山、卡龍溝、紅軍大峽谷五處最佳觀賞點,白楊樹、青岡樹、花揪樹、鹽膚木等層層密密分布黑水全域,在這個秋天,在每個秋天,從冰川之下到猛河兩岸,亞洲最大彩林觀賞區構建出來的五彩斑斕童話世界,像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出了秋天最美的詩意。
紅的、黃的、綠的、橙的、紫的……數不盡的顏色,構成了黑水的秋天。黑水,是鑲嵌在川西北高原的彩色明珠,是彩林的世界,更是世界的彩林。與彩林相生相伴的,還有古樸悠揚的多聲部民歌、源遠流長的卡斯達溫舞蹈、穿梭冰川的最美索道、波瀾壯闊的紅軍長徵精神以及在「紅瓦屋面片石牆,雕花門窗小庭院」映照下的宜居環境。因此,黑水彩林被譽為「畫家的天堂、攝影家的樂園」。
目前,黑水縣初步實現了由單一的觀光型旅遊向觀光、休閒、度假、康養等複合型旅遊轉變,成熟的景區配置,延伸串聯鄉村旅遊的網絡,富有民族特色的鄉村民俗,互動頻繁的民俗展演,為遊客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
「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長徵」黑水縣四張旅遊王牌成就川西旅遊勝地
濾鏡,不存在的,美顏,不存在的,在黑水縣,「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長徵」構成了旅遊資源,只需要讓相機鏡頭對好焦,狂按快門就行。
達古冰川地處橫斷山北部,隸屬長江流域岷江水系,是青藏高原最東緣現代山地冰川作用中心區之一,是我國緯度最靠北的季風海洋型冰川發育的代表性地區。景區內共有現代山地冰川13條,冰面積4.56平方公裡。景區內生物多樣性完整,垂直分布明顯,有野生植物1000餘種,野生動物153種,川金絲猴、藏酋猴、羚羊、盤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多、數量大、野外可視率高。達古冰川洋溢著歷史的沉澱,展現出一幅幅精美的民俗畫卷,冰川、彩林、雪山、藏寨、湖泊相映成趣;咂酒文化、鎧甲舞、多聲部民歌與紅軍文化源遠流長。
黑水是彩林的世界,在崇山峻岭中,峰巒疊嶂下,雲煙飄渺間,皚皚白雪上均有成片的彩林分布,享有八十裡畫廊的美譽。從距縣城一直到雅克夏雪山隧道,各種色彩跳躍於群山之間,交匯成一個萬紫千紅、五彩續紛的彩色世界,彩林中若隱若現的古老藏寨、磨坊,遊弋的犛牛、牛羊,藏家人友好淳樸的笑臉,藏家女孩百靈鳥般的歌聲,同遠處座座潔白晶瑩的雪山交融在一起,構成一幅幅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彩色畫卷。
黑水雪山眾多,達古、昌德、雅克夏見證了紅軍長徵的艱苦歷程。三奧雪山(奧太基、奧太美、奧太娜三座雪山組成)因其地勢險峻、山型複雜、美麗壯觀,因此是觀雪山奇峰,進行攝影、登山、探險的好地方,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黑水縣紅色文化波瀾壯闊,紅軍長徵曾3次途經黑水境內,黨中央在縣城所在地蘆花召開了著名的「蘆花會議」,紅軍翻越的5座大雪山中,有達古雪山、昌德雪山、雅克夏雪山3座在黑水境內,留下了「蘆花會議會址」、「俆向前指揮所」等眾多革命歷史遺蹟。以「紅色」文化為引領,做好「紅色」文章,黑水縣不斷把紅色資源融入全域旅遊,打造屬於黑水特色的紅色旅遊「新名片」,在黑水縣建設「活力黑水、法治黑水、生態黑水、開放黑水、幸福黑水」的今天,在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過程中,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
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長徵「四大品牌」形成的旅遊資源相輔相成,兼具旅遊休閒觀光和愛國教育的旅行模式,避免了自然景觀的單一性,豐富了旅遊內涵。目前,依託「四大品牌」,黑水縣大旅遊格局已逐步形成。
鄉村旅遊,隱藏在黑水彩林下的旅行亮點
黑水擁有罕見的大規模成片彩林、億年冰川、高原湖泊、草甸,藏羌文化匯流和革命史跡為一體的各類旅遊資源。而成片的彩林帶呈「品」字型分布,主要集中在鄉鎮周圍,實現這些彩林景區的旅遊效益最大化,帶動鄉村旅遊發展,創造出興縣利民的財富,是該縣歷屆領導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黑水縣按照「溝域經濟」總體布局,立足「冰川、彩林」核心資源,堅持「一村一品、錯位發展」的建設理念,以忘不掉的鄉愁、去不掉的田園、丟不掉的傳統等方面打造鄉村旅遊,致力鄉村旅遊全線飄紅。目前已經建設「康養羊茸、吉祥奶子溝、紅色昌德、七彩甲足」等多個鄉村旅遊精品村。同時,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包括色爾古鎮、知木林鄉等都立足自身核心資源進行旅遊謀篇布局,加速實現旅遊富民目標。
金秋,彩色天堂,來到黑水縣,彩林環繞,沁人心脾,使人心曠神怡;五顏六色的彩林無語言表、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其景致的曼妙。牛毛毪衫、皮質藏靴、銀制首飾等組成的絢麗多彩民族服飾,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卡斯達溫」、圈德迪等舞蹈和民歌,以及砸酒文化、歡快鍋莊等給予遊客充分的互動空間;洋芋餈粑」、「酸菜面塊」、「藏式包子」、「山野珍菌」「手抓犛牛肉」「咂酒」等藏族佳餚美酒滿足遊客住進藏家院,吃上藏家菜的需求;「藏香豬、核桃、道地藥材、黑水蜂蜜」等生態特色農產品成為帶回家中的首選伴手禮。
黑水縣,這顆猛河河畔的寶珠,因鄉村文化旅遊產業大發展的活力讓這顆寶珠更為閃耀,光彩奪目。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為邁向全域旅遊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有效達到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
這裡是黑水,這裡也不止是黑水
這是黑水,是一個以藏民族為主要民族的聚居小縣,這也不只是黑水,因為在其縣境,鍾靈毓秀之山水,幽靜古老之藏寨,日月同輝之藍天,時時可見。此外,於雪山邊,於冰川下旁,於奶子溝彩林,於每個陽光能夠照射的地方,都能屏蔽內心的浮躁,尋覓一支穿越天際的寧靜。
時維三月,在色爾古鎮到維古鄉的道路旁,桃花開的正豔。一顆桃樹上,便擠滿成百上千的桃花。當風吹過,桃樹輕搖「身姿」,飄飄灑灑落下萬千花瓣,好似少女的舞蹈。若是傍晚遠遠凝視,晚霞照著桃花,桃花映向晚霞,恍惚中分不清到底哪邊是桃花,哪邊是晚霞!
待到十月,秋風掃過,山林間的樹木頓時換了顏色。深紅、紫紅、粉紅、探紅、糯紅、鵝黃、金黃、草綠、咖啡等顏色躍然於群山之間,相映成一個五彩繽紛的彩色世界。遠處藍天白雲,近前雲煙染林,交相成彩色山水畫卷,置身其中,亦不知人在畫中走還是畫在人中行。
無論是幾月份,三奧雪山都有她的溫婉,在飄雪時分,猶如蝴蝶震翅,玉女撒花,舒袖長舞。但也有她的壯麗,蜿蜒起伏的山脈,成品字型的三座獨立金字塔山峰,巍峨中透出超逸。雪山下的草甸,馬蹄聲踏進了遊人的心房,這「噠噠」的聲音,仿若穿越了幾個世紀的輪迴,帶著他們回到那個古樸卻不滄桑的歲月,留下了一段只屬於自己的故事;牧民悠揚的長歌短調,唱出了心中的希望,在聖潔的雪山下,祝福著每一個人幸福安康。
若說三奧雪山是三位長者,默默在守望著這片神秘的土地,那達古冰川便似冬日凝妝於閨中的少女,而冰川之下的原始森林無疑代表了春日風華正茂的青年,其內千姿百態的古木奇樹昂然挺拔,遮天蔽日,直衝雲霄,大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之意。山中「凌雲瀑布」自天而降,編織成簾,像是少女扔下的絲滑綢帶,又像青年脖上的潔白哈達。
酌一杯青稞酒,此去無悔;釀一曲多聲部民歌,眷念紅塵。清早雪山下的蘆花大街,在初陽中慢慢窺開面紗,路旁小店的酥油茶,乘風飄香,沁人心脾。傍晚時分,約一群肝膽相照的人,喝一場意氣相投的酒,尋一處多彩黑水的夢。
這就是黑水,處處有景,而景又不同。春日下喬入幽,李白桃紅;夏來鳥語蠶鳴,萬木蔥蘢;秋過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冬至冰峰林立,瑞雪豐年。(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