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醫院汙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細菌、病毒和化學藥劑,成分複雜。這些物質若不加幹預,將長期在汙水中存在,當人們接觸被汙染的水、食物、工器具等,則很可能致病。近年來,醫院汙水處理站安全事故頻發,針對醫院汙水進行妥善處理也顯得尤為突出和緊迫。本文主要介紹醫院汙水處理難點及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在醫院汙水中的應用前景。
精彩搶先看
1)醫院汙水成分複雜,水質水量波動性大,含有毒有害物質;汙水實際處理中存在處理程度重視不夠、汙水處理工藝選擇不當、自動化程度低、專業運維人員少等難點。
2)通過不同工藝比選,MBR工藝雖較一級強化處理及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投資及成本略高,但由於工藝的特殊性,更適用於醫院汙水處理。
3)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具備出水水質好,水質穩定,二次汙染少;設備集成化,佔地面積小,運輸方便;APP智能遠程控制、無需值守、適應範圍廣等特點。在醫院汙水處理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壹 醫院汙水的三大特性
一、成分複雜性
醫院汙水來源具有多樣性,主要為放射科、口腔科、病例科、手術室、各類檢驗室、洗衣房、食堂等科室和部門排放的印染廢液、放射性汙水、含汞汙水、洗衣汙水及食堂汙水等。醫院內不同科室與部門產生的水量及其所含汙染物成分各不相同,具體見表1。醫院汙水較一般生活汙水成分複雜。
二、水量波動性
水量較小、波動較大,排放不規律,且存在季節性、周期性等差異。夏季排水量較大,其他季節相對較少;工作日排水量大,休息日排水量較小,且晝夜、早晚排放量差距較大。總體而言,醫院的汙水量與醫院規模、床位數、就診人數、工作人員人數及季節等因素有關。
三、有毒有害性
醫院汙水受到糞便、傳染性細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汙染,具有空間汙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點,可以誘發疾病;醫院汙水中含有酸、鹼、懸浮固體、COD和動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質;牙科治療、洗印和化驗等過程產生汙水含有重金屬、消毒劑、有機溶劑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變性;同位素治療和診斷產生放射性汙水,危害人體健康。
貳 醫院汙水處理的三大難點
一、處理程度重視不夠
隨著對醫院汙水的逐步研究,人們對醫院汙水的特點及危害性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相關部門對醫院汙水處理設施及排放標準等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但我國運行的醫院汙水處理站處理級別整體偏低,且區域差異性較大。處理級別低會導致出水SS 偏高,嚴重影響後續消毒效果。此外,對汙泥處理不夠重視,存在較大的環境風險。
二、汙水處理工藝選擇不當
目前存在傳染病醫院汙水處理採用一級強化處理+消毒工藝等汙水處理工藝選擇不當情形出現,直接導致汙水處理排放不達標。醫院汙水大多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且在運行中投加過量消毒劑,極易產生「三致」效應的消毒副產物,對生態環境與人體健康具有不利影響。
三、自動化程度低,專業運維人員少
醫院汙水處理要有豐富經驗的運維人員,實時在線監控的數據,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5G、物聯網、智慧醫院等先進技術和理念,真正做到減員增效、節能降耗。但已建造汙水處理設備的醫院中,自動化程度低,進出水水質及運行數據偏少。非智能化汙水處理站,運維人員工作量較大,且現有醫院汙水處理站的工作人員多為設備管理人員或者臨時工,專業運維人員少,技術水平不高,不利於汙水處理站的正常運行。
叄 醫院汙水處理對工藝及設備的需求
一、醫院汙水處理對工藝的需求
01 不同工藝對比
根據醫療機構的汙水處理設備的基本情況和實用效率,汙水的去向不同,醫院常用處理工藝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級強化處理工藝:處理工藝流程為化糞池→格柵→調節池→沉澱→消毒池,處理以後可以排放到處理廠的下水道中。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流程為化糞池→格柵→調節池→初沉池→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沉池→過濾→消毒池。處理後直接排放。
MBR工藝:化糞池→格柵→調節池→初沉池→MBR反應池池→消毒池。主要出水水質指標達到準地表水Ⅳ類標準,優於《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水汙染排放限值的規定。滿足城市雜用、景觀環境以及部分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可排放或回用。三種處理工藝優缺點見表2。
綜合上述比較,MBR工藝雖造價及運行成本較傳統工藝略高,但具備出水水質好,可穩定達標;抗衝擊負荷高;脫氮除磷效率高;停留時間短;佔地少;產泥量少等諸多優點,因此選用MBR工藝處理醫院汙水具有一定的優勢。
02 MBR工藝的優勢
MBR技術實現了生化與膜的有機結合,無需傳統二沉池和深度處理,更簡單有效。該技術利用膜技術實現固液高效分離,保障出水SS的同時,提高生化階段生物濃度和種群數量,提高生物降解效率。生物處理與膜分離技術的結合,實現了1+1>2 的效應,是高效的汙水資源化技術,為解決醫院汙水處理問題提供可靠技術。
二、MBR工藝技術的優勢
汙染物去除效率高:膜分離使生化系統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泥齡(SRT)完全分離,在生化池中形成高濃度活性汙泥,對COD、氨氮、TN、TP、SS等均有很高的去除效率,低溫時仍有較高硝化能力。
王秀麗等利用MBR工藝處理醫院汙水,得出對氨氮平均去除率97.9%,COD平均去除率去除率為85.1%,出水濁度為0.63NTU,出水效果好。MBR對大腸桿菌的去除可達98%。
出水水質高:主要出水水質指標達到準地表水Ⅳ類標準,優於《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水汙染排放限值的規定。滿足城市雜用、景觀環境以及部分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求,可回用。出水濁度在0.1NTU左右,能降低後續消毒單元消毒劑的投加量。
佔地面積少:反應器內微生物濃度高,容積負荷大,生物池體積小,節約佔地。無需二沉池,較傳統工藝節省佔地30%以上。
汙泥產量少:MBR工藝在低汙泥負荷、長汙泥齡條件下運行,剩餘汙泥產量相比常規活性汙泥法減少約20%。
肆 醫院汙水處理對設備的需求及設備優勢
一、醫院汙水處理對設備的需求
01 分散處理設施
根據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6-2020年)》要求,縣辦綜合性醫院適宜床位規模為500張,市辦綜合性醫院適宜床位規模為800張,省辦及以上綜合性醫院適宜床位規模為1000張,因此,大部分醫院床位規模小於等於1000床。
根據《醫院汙水處理設計規範》(CECS07:2004)規定,設備比較齊全的大型醫院,日耗水量為650~800L/床*d,床位用水量小於等於800m3/d,綜合考慮員工用水、食堂用水、排放係數以及其他文獻參考,醫院床位數小於等於1000床,醫院處理規模≤1000m3/d。綜合考慮醫院汙水特殊性及處理規模小,適宜採用分散式處理方式。
02 抗衝擊負荷能力強的設施
環保部門監管趨於嚴格,出水標準越來越高,醫院汙水水質水量衝擊大,需求抗衝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在各種條件下保障性高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
03 佔地少、二次汙染少的設施
醫院地理位置特殊性,需求佔地少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醫院主要功能為提供醫療服務,為病人提供一個舒適及健康的就醫環境,需求產泥少、噪音小、消毒副產物少、臭氣少等二汙汙染少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
04 智能成度高的設施
應對未來醫院改擴建變動的可能性,需求模塊化 、可移動、流程短、易裝配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施;針對醫院專業汙水運維人員缺乏的現狀,需求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智能化。
綜上所述,採用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處理醫院汙水,可最大化滿足醫院汙水處理需求。
二、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優勢
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是集成式高效點源汙水處理設備。採用了 「膜集成汙水深度淨化技術」與「低能耗MBR汙水資源化新技術」,可最大化滿足醫院汙水處理需求,在醫院汙水處理上具有極大的優勢。
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有以下優勢
1 設備質量可控,出水水質好,水質穩定;
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從設備設計、採購到集成均由設備廠家自主加工完成,設備質量可控;採用AO+MBR工藝,出水優於《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中水汙染排放限值的規定;設備消毒方式為紫外消毒,避免了氯消毒產生消毒副產物的風險。
2 設備集成化,佔地面積小,運輸方便;
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採用模塊化設計---由箱體和設備間組合而成。箱體內設置各反應單元,設備間集成水泵、鼓風機、加藥系統、儀表、電氣控制櫃以及工藝管道等。此外,可選配辦公單元。根據汙水淨化要求和現場用地實際情況可任意組合。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噸水佔地面積僅為0.07~0.4㎡/m3,噸水佔地小,運輸方便。
3 APP智能遠程控制,無需值守;
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是基於硬體和軟體相結合,依賴物聯網、雲計算等服務於汙水處理的建設、運營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可為醫院提供汙水相關的建設、生產運行、安全管理、水質化驗、設備管理等統一業務信息管理平臺;設備採用PLC控制,可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無需人員值守,只需按時巡視即可,運行管理簡單。
原標題:醫院汙水處理難?看MBR智能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在醫院的應用前景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