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7:18:33 來源:北京日報
每逢歲末年初,紀念幣市場都會迎來一波熱潮。紀念幣,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法定貨幣,用以紀念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標誌性建築以及各種風景名勝、動植物花卉等。從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六字刀」幣,到如今鑲嵌著彩色寶石的異形幣,紀念幣經歷了千百年的發展,成為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貨幣文化符號。
1 可流通紀念幣的問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使用貨幣的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我國錢幣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的海貝,它不僅用於市場流通,還是人們喜愛的裝飾品,常常用於饋贈和賞賜。因此,海貝實際上已經有了紀念性質的功用。金屬貨幣的出現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常見的有刀幣、布幣、環錢等,具有不同形態。最早具有紀念性質的貨幣為戰國時期齊國的「齊返邦長法化」。因其形狀像刀,幣上鑄有六字,俗稱「六字刀」幣。它主要是紀念齊襄王收復故裡,重返國家。公元前284年,燕國、秦國、趙國、魏國、韓國五國攻打齊國,齊閔王被殺。齊襄王匆忙即位,然而還是寡不敵眾,倉皇逃入城陽山中。公元前279年,在大將田單的幫助下,齊襄王終於攻破燕軍,回到都城臨淄。紀念收復故裡的「六字刀」幣造型精美,雖距今已兩千多年,但我們仍能感受到當年齊襄王激情滿腹、壯懷激烈的復國之情,仿佛仍能看到他站在獵獵戰旗下、率領大軍眺望遠方的情景。
五代十國時期,楚地馬殷才智過人,作戰勇猛,在潭州(今長沙)、瀏陽、朗口(今常德)等地的戰役中屢建戰功,被後梁太祖冊封為「天策上將軍」。公元911年,馬殷開天策府,置辦官署,鑄「天策府寶」以自慶。專門為紀念建立一府而鑄造錢幣,這在我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天策府寶」錢幣也成為了我國古代歷史上唯一的紀府錢幣。「天策府寶」有銅和鐵兩種材質,有些還是鎏金的,造型也十分講究。
到了宋代,紀念幣的主題稍有拓展。部分官員為慶祝皇帝或皇室成員壽辰而鑄造發行一些錢幣,如「福寧萬壽」「壽慈萬壽」「邵定萬歲」等等,均帶有紀念性質。現世流傳一枚「金女陵錢」,正面即為頭挽雙簪的婦女形象,背面為頭戴雞尾冠的演員,個個廣袖束腰、隨歌起舞,面目清晰、栩栩如生。這場景使我們想到了宮廷樂舞、縱情狂歡的場景。此外,古代民間還有一些祝壽錢、撒帳錢等,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具有紀念性質。這一時期紀念幣的文化屬性已擁有更多表現形式,包括中國傳統的慶賀、祝福、祝壽等寓意。
清朝光緒年間,廣東省發行了一枚「光緒元寶」壽字一兩銀幣,正面鐫刻著漢滿文字「光緒元寶」,外圍上下分別鐫刻著「廣東省造」及幣值。左右各為一隻振翅欲飛的蝙蝠,背面中央位置鑄有一個大大的篆體字「壽」,象徵著福壽康寧。外圍鐫刻著雙龍戲珠圖案。據說鑄造此幣是為了慶祝慈禧七十歲生日。
中國近現代史上真正意義上的流通紀念幣是「孫中山開國紀念幣」。1912年1月,中華民國成立。首任財政總長陳錦濤請示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計劃鑄造開國紀念幣,以示紀念,獲得批准。「孫中山開國紀念幣」由此誕生。此紀念幣鑄造的數量並不多,它在設計上有獨到之處,正面為孫中山側身頭像,背面上方為隸書「中華民國開國紀念」,中間位置是面值「十文」字樣,兩側是帶有枝葉的麥穗圖案。據說開國紀念幣版本很多,但是這一枚是鑄造較早的,在幣面的下方左右位置有兩顆小小的五角星圖案。
2 以人物見長的西方紀念幣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的紀念幣以紀念開國建邦和為皇親國戚祝壽為主要題材,那麼西方紀念幣重點表現的對象則是重要人物。由於中國古代的金屬紀念幣大多是澆鑄的,而西方的金屬紀念幣大多是打壓而成,所以西方紀念幣上常常出現神像、人像、動物和植物等複雜圖案。
西方紀念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在一次重要的戰役中,有位名叫喬納森的希伯來領袖率領麾下士兵援助了亞歷山大大帝。作為感激和回報,亞歷山大大帝獎勵喬納森一枚雕刻著自己頭像的純金紀念幣,這枚紀念金幣比當時流通的普通金幣大很多。後來,古羅馬的帝王也採取了這種做法,在慶祝重要事件或紀念加冕時就用一種比普通硬幣大得多的特殊硬幣來賞賜屬下。
1793年,英國發行了面值為1/2便士的鑄有牛頓頭像的紀念幣。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貢獻眾人皆知。鮮為人知的是,牛頓後半生一直在英國皇家造幣局工作,長達近30年。
1696年3月的一天,牛頓收到時任財政大臣的朋友查爾斯·蒙塔古寫來的信,告訴他英國皇家造幣廠督辦的職務空缺,國王已同意由牛頓擔任該職務。當時,英國正處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國內物價飛漲,貨幣極為混亂,金幣和銀幣均為合法流通的貨幣。不足值的貨幣隨處可見,這嚴重影響了英國國內經濟的穩定。牛頓任造幣廠督辦一職後,系統地研究了造幣廠的歷史以及它當時的經營狀況,詳細了解了造幣廠每一班次的運轉情況,記錄產生的各種費用,如熔化鍋的成本及其使用次數。然後,他在財政部花園的後面建起了10個熔爐,分期分批地把舊幣收回熔化,把熔化的貴金屬運往倫敦塔造幣廠,在那裡重新鑄幣。到1696年末,英國已新鑄硬幣250萬英鎊,而且新幣在精度、純度和圖案花紋等各方面都達到了設計要求。在查處偽造貨幣犯罪的問題上,牛頓也毫不手軟。在他出色的工作下,三年之內,英國的貨幣全部更新完畢,經濟秩序穩定下來,比預定的時間大為提前。1699年初,政府宣布幣制改革完成,並正式任命牛頓為「終身皇家造幣廠廠長」。這是一個年薪2000英鎊的政府高職,比劍橋大學教授的年薪還高十倍。
1793年,英國皇家造幣廠發行了紀念牛頓誕辰150周年紀念幣,成為人物肖像紀念幣中的佼佼者。該幣正面是牛頓左側半身頭像,神韻逼真,栩栩如生。背面鑄有代表科技之神和水神的「雙翼雙蛇之杖」,還有象徵豐收與富饒的豐饒角。以此來紀念牛頓,頌揚他對科學所做的偉大貢獻。
能反映本國特色的事物也經常登上國外的紀念幣。考拉是澳大利亞特有的動物,也被譽為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它們每天約有18個小時處於睡眠狀態,英文名Koala來源於澳大利亞當地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不喝水)。考拉一般情況下從它們取食的桉樹葉中獲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乾旱的時候才喝水。自2007年起,澳大利亞開始發行考拉紀念銀幣,後來又發行了金幣和鉑金幣,均由始建於1899年的澳大利亞珀斯鑄幣局鑄造發行。加拿大人則對楓葉有著深厚的感情,視美麗的楓葉為民族的象徵。自1979年起,加拿大皇家鑄幣廠固定以楓葉為圖案,每年發行一個系列的紀念金銀幣。該廠後來又推出了楓葉形紀念幣,其獨具特色的形狀給人以視覺享受,令人過目不忘。奧地利是音樂之邦,奧地利造幣廠推出的音樂主題紀念幣受到各國人民喜愛。奧地利音樂紀念幣多採用維也納金色大廳建築和各種交響樂器作為硬幣的設計圖案,有時也出現奧地利和德國的一些音樂家。奧地利造幣廠擁有超過800年的歷史,是歐洲仍在運行的造幣廠中最古老的。
3 美麗的國家金屬名片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如今紀念幣已經成為集歷史、人文、藝術與技術為一體的文化產品,被譽為「美麗的國家金屬名片」。
1979年10月1日,由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首次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是新中國紀念幣的「開山之作」。
上世紀80年代,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採用我國獨有的世界珍稀動物、國寶大熊貓作為貴金屬紀念幣的主題圖案。時任上海造幣廠美術設計師的陳堅接到任務後,先是查找翻閱了大量的熊貓圖片及文字資料,掌握了熊貓的進化史和生理結構。然後背起畫夾、帶上乾糧,每天到上海動物園熊貓館蹲點,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他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廢寢忘食地畫下了一張又一張形態各異的熊貓圖。經過反覆斟酌,他從自己的畫稿中選出一張「熊貓食竹圖」。在幾十張送審稿件的評審中,他的作品獲得評委們的一致好評,並最終成為首選作品。
1982年,以「熊貓食竹圖」為主圖的中國第一套熊貓金幣面世了。當它在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發售時,其動人的畫面、精細的工藝立即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第一枚熊貓金幣完成後,陳堅又設計雕刻了十幾種熊貓金銀幣。其中1983年版熊貓金幣還榮膺1985年度克勞斯世界硬幣大賽「最佳金幣」大獎。這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錢幣在國際上獲得的最高榮譽。如今,中國的熊貓金幣以獨特的設計、精湛的鑄造工藝、標準的成色和齊全的規格在世界幣林中獨樹一幟,成為與美國鷹洋幣、加拿大楓葉幣、澳大利亞袋鼠幣、南非福格林幣齊名的世界五大投資金幣之一。而陳堅也被譽為「中國熊貓幣之父」。
精湛的技術與誘人的藝術猶如紀念幣的兩個側面,共同支撐著紀念幣的發展。彩色幣工藝最早出現在我國的生肖紀念幣上。它打破了傳統金銀紀念幣單一色彩的限制,使紀念幣更加色彩斑斕、鮮豔奪目。1997年10月,在上海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上,中國金幣總公司發售了一枚1盎司農曆生肖戊寅虎年彩銀幣,後又發行了1/10盎司虎年彩金幣。由於當時彩色幣的製作技術掌握在國外幾家公司手中,所以,該套幣及之後幾年的彩色金銀幣都是由國外造幣廠代為製作或者是國內造幣廠採用國外的技術合作完成的。後來,深圳一家公司成功研發了「彩色幣移印定位系統」,開始自主製作了2009年農曆己丑牛年的彩色金銀幣,並大獲成功。彩色幣開始了真正的國產化。
縱觀1998年至2008年的十套彩色生肖金銀幣,其動物形象比較寫實,但由於是由幾個國家的造幣機構或採用國外的技術完成的,風格和表現手法不是很統一。2009年以來,彩色生肖金銀幣的畫風轉變為民間剪紙風格,圖案輪廓清晰,以紅、綠、黃、黑四種顏色的有機組合構圖,對動物的突出特徵進行誇張渲染,對眼睛的處理凸顯生肖的神韻。畫面背景則以金銀本色的吉祥花卉圖案通過鏡面和噴砂工藝處理作為襯託,彰顯了吉祥、喜慶的過年氣氛,契合了生肖金銀幣在農曆春節前發行,與民俗和節慶相結合的理念。彩色生肖金銀幣的發展歷程反映出我國綜合實力的日益強大。美麗動人的生肖金銀幣傳達出和平友善的文化底蘊,現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和關注。
4 藝術雕琢的永恆之美
隨著世界文化在更大範圍內的交流和融合,紀念幣的歷史性和藝術性越來越突出。在鏡面、磨砂、鍍金、幻彩、鏤空、鑲嵌、仿古、高浮雕、立體斜鑄等一系列現代化造幣工藝的加持下,紀念幣精品不斷湧現。
2009年,太平洋島國帛琉發行了一枚鑲嵌琥珀宮殿紀念幣。它選取了歷史上著名的琥珀宮為題材,採用純銀材質,通過仿古微雕技術製造,在宮殿大門的位置鑲嵌了一塊真琥珀,使紀念幣整體看上去非常和諧。琥珀宮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送給沙皇俄國彼得一世大帝的禮物。琥珀宮面積約55平方米,共有12塊護壁鑲板和12個柱腳,全都由當時比黃金還貴12倍的琥珀製成。宮殿同時還飾以鑽石、寶石、黃金和銀箔,這些琥珀、黃金和寶石的總數量高達10萬片,總重量超過6噸。建成後的琥珀宮富麗堂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入侵蘇聯,擄走了價值連城的琥珀宮。此後琥珀宮便銷聲匿跡,不知所蹤。至今,還有不少西方人熱衷追尋琥珀宮的下落,圍繞這座奢華神秘的宮殿的話題也從未停止。這枚雕刻精美的琥珀宮紀念幣仿佛又讓人們看到了這座美輪美奐的宮殿。
琥珀宮紀念幣發行獲得成功之後,帛琉以全世界著名宮殿為圖案,以同樣的工藝每年發行一枚鑲嵌琥珀的紀念幣。相繼推出了以西班牙聖家堂、俄國克裡姆林宮、德國新天鵝堡、印度泰姬陵為題材的琥珀紀念幣。2015年,帛琉推出了以紫禁城為題材的琥珀幣。這枚紀念幣由中國金幣總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馬濤設計,德國梅耶造幣廠鑄造。硬幣正面圖案是紫禁城的太和殿,正大光明匾額高懸,幣面正中的龍椅椅背位置鑲嵌有一塊琥珀,象徵著天圓地方。硬幣背面是錯落有致的宮殿。這枚紀念幣的面額為10帛琉元。它設計精美,雕刻細膩,一面世便被搶購一空。發行方又追加發行了一枚大規格的紀念幣,不過新幣將琥珀換成了瑪瑙。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納米、DNA、隕石這些過去遙不可及的元素,都出現在紀念幣上。在高科技工藝手段不斷融入的同時,紀念幣的商業化色彩也越來越濃厚。國外的一些紀念幣與經典IP品牌相結合,把動漫人物、經典產品、經典影視劇人物搬上紀念幣。比如迪士尼卡通形象系列的紀念幣、法拉利跑車紀念幣、小黃人紀念幣等。這股潮流讓一些資深紀念幣愛好者十分擔憂,他們擔心過度的商業化削弱了紀念幣的嚴肅性和紀念意義,使其淪為商業品牌的附庸。
小小的紀念幣,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技水平,為人們打開了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在無現金支付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各國紀念幣仍舊風景獨好的原因吧。
幣林拾趣
法國人把煎蛋搬上紀念幣
一年一度的克勞斯世界硬幣大獎素有「錢幣界奧斯卡」之稱,2019年,這一桂冠頒給了來自法國巴黎造幣廠的名廚季·薩瓦紀念銀幣。這枚腦洞大開的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一個大大的煎蛋,其中蛋黃部分呈金黃色。背面圖案是法國名廚薩瓦的手掌,掌紋裡包含了一些法國美食的原料:蘆筍、海魴、洋薊、牡蠣等,手掌左側為不同大小的鍋具套疊在一起。年過六旬的薩瓦不僅是米其林三星廚師,還培養了眾多年輕廚師,是法國家喻戶曉的廚師。薩瓦在製作美食過程中酷愛雞蛋,他認為雞蛋是「世界美食中的第二種鹽」。
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