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節,來華南植物園與科學家一起「玩科學」

2020-12-06 廣州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武漢植物科學家帶來最新8種「奇異果」原產地故事;

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的科學家解讀「克隆豬」是什麼;

海洋地質科學家講述海底泥火山和地震的關係;

科學家靠什麼望星空?

天外來客砸的隕石坑又長啥模樣?

……

今天(1日)在華南植物園啟動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科學知識大餐。本屆科學節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與華南植物園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系統各科研院所單位、攜手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以及華南農業大學等11家單位共同參與,向公眾展示科學之美、環境之美、文化之美。

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以「嗨,科學!」為主題,從2020年10月31日持續到11月6日,將在全國各院屬單位舉辦400餘場科普活動。

啟動儀式現場。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副院長謝昌龍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謝昌龍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國科學院始終把科學普及當成重要使命。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作為中科院派出機構堅決落實黨中央和中科院黨組關於科學普及工作的決策部署,多措並舉支持系統單位開展科學普及工作。

在「青年科學節」科普作品展現場,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所屬8家研究院所,以及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等11家單位的24個展攤,展出了81張海報和相關互動遊戲及實驗,內容涵蓋植物與人類健康、能源植物、東沙群島泥火山、隕石坑、珊瑚島植被恢復、花崗巖、水性新材料、3D列印等內容,向市民近距離展示多個科學領域的最新科研進展,最新科研成品,以及科學實驗操和科普遊戲。

科普講解大賽優勝者任多選手現場展示。

主場活動主辦方華南植物園的中青年科學家們傾情奉獻,精心展示在高值經濟作物、能源植物、珍稀植物、遷地植物、轉基因技術、水果保鮮、海島植被恢復、植物傳粉、汙染治理與糧食安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別是對最受市民熱捧的養生佳品枸杞、近年來公眾關注的南海珊瑚島礁生態修復專題進行了系統、全面的展示。

記者注意到,少年科考隊活動在科學節上受到學生們的熱情參與。在現場的球形帳篷裡,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科研人員別出心裁,教公眾提取草莓DNA,帶領公眾體驗了一把當科學家的樂趣。據該項目負責人鍾偉興透露,這種以PBL為框架、基於問題和與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法,顛覆了傳統教育中的識灌輸模式。少年科考隊第一站將從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微觀世界探索起步,循著科學家的足跡,上山下海,從植物DNA的探究到動物遷徙路徑的追蹤,從微觀走向宏觀,走向更廣闊的新世界。

現場傳授救護知識。

活動現場,以 「科學之美」為主題的圖片展,分地球故事、萬千生靈、植物之美、宇宙探秘、微觀世界、創新之光等6個類別,向公眾展示了平時只有科學家才接觸到的科學之美。在科普報告現場,來自南海海洋所、廣州地化所、華南植物園和廣州健康院的四位青年科學家分別以「南海瑰寶——珊瑚礁」、 「打好藍天保衛戰——向十面「霾」伏和光化學煙霧Say No」 、 「Smell of stress:茶香的形成」和 「奇妙的幹細胞」為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觀眾們講述了奇妙、精彩的科學故事。

活動現場還安排了2020年全國科普講解大賽講解選手展示、科學教育沙龍等活動。本次科學節,採取了線下、線上同步開展的方式。除了現場豐富多彩的節目之外,還在雲上科學節中開設了「海洋科學科普課堂」、「科技影音廳」、「科普VR全景遊」等精彩的線上內容。

文、圖、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丹彤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主會場活動啟動
    1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與華南植物園共同主辦的啟動儀式在華南植物園舉行。公眾可現場與青年科學家們互動據了解,廣州分院系統各科研院所單位、攜手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以及華南農業大學等11家單位共同參與此次活動,向公眾展示科學之美、環境之美、文化之美。
  • 南海海洋所舉辦院第三屆科學節「嗨,科學!」活動
    南海海洋所組織開展了以「南海所2020雲上科學節」的線上部分,以及協辦在華南植物園舉辦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專場)」線下活動,獻上了豐盛的「科普大餐」。「南海所2020雲上科學節」線上部分,從10月31日到11月6日持續設有「海洋科學科普課堂」「科技影音廳」「科普VR全景遊」等。分別有李彩研究員《原位感知:海水中的光與營養》、李毅能研究員《颱風、風暴潮與海浪的預警預報》、陳植武研究員《科普實驗:微小的分層界面流體運動》帶來的科學公開課。科技影音廳中分別播放了《探秘海洋科考》《海洋觀測動畫演示》《美麗南海-魅力島礁》等影音視頻。
  • 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嗨科學」
    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北京,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主場活動盛大舉行,舉辦地點是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主場)。此屆科學節活動將以科學的多樣色彩為基調,注重科學與文化、藝術的充分融合,通過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激發公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積極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本屆科學節以「嗨,科學!」
  • 周日來武漢植物園跟著大咖玩轉科學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30日訊(記者明眺生 通訊員陳長麗)用顯微鏡尋找「會隱身術」的微塑料,用酸鹼指示劑檢測植物的「酸鹼體質」,古法調製美白手工皂……11月1日上午,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暨2020年中科院核心植物園科學節活動,將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啟動。
  • 科學也能玩「嗨」了
    10月31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的大草坪上充滿了歡聲笑語,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北京主場活動在這裡舉辦。本屆科學節以「嗨,科學!」為主題,涵蓋「嗨劇場」「零距離」「創工坊」「科學之美」和「科普圖書展」五大板塊,通過實驗展示、節目表演、展覽、視頻、動畫、模型、互動體驗、娛樂遊戲、參觀重點實驗室等多種形式展示了近百個豐富多彩的項目。
  • 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將於中科院北京植物園舉行
    五角楓與細裂槭所在的槭樹區 2020年10月29日,北京,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主場活動將於10月31日至11月1日盛大舉行,舉辦地點是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園(主場),舉辦單位現加緊布展中。據舉辦單位介紹,此屆科學節活動將以科學的多樣色彩為基調,注重科學與文化、藝術的充分融合,通過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激發公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積極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本屆科學節以「嗨,科學!」為主題,北京的主場活動為期兩天,植物所也將同步舉辦各類線上和線下活動,所內專家將親臨一線為大家科普最新的科研成果,公眾也可以親手體驗植物科學的樂趣。
  • 廣州地化所積極參與「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
    11月1日,「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廣州主會場啟動儀式在華南植物園舉行。本屆科學節由中科院主辦,院屬單位參加,以「嗨,科學!」為主題,10月31日至11月6日科學節期間在全國各院屬單位舉辦400餘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
  • 「少年科考隊」上線: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廣州主會場活動舉行
    市民通過趣味實驗感受科學帶來的樂趣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南方網訊 「背包裡裝的不僅是科考裝備,還是我們對科學探索的一顆好奇心。」11月1日,在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現場,一支「少年科考隊」正式成立,來自廣州科學城中學初一的科考隊小隊員張馨對即將開始的科學探索之旅充滿期待。以「嗨,科學!」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從10月31日持續到11月6日。
  • 嗨,科學!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今天,以「嗨,科學!」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在北京啟動,該活動將從2020年10月31日持續到11月6日,在中科院各院屬單位舉辦400餘場科普活動。
  • 「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啟動
    在中國科學院建院71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凝聚全國12個分院和大學等科學教育機構,舉辦「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活動以科學的多樣色彩為基調,注重科學與文化、藝術的充分融合,突出「節日」中的「節目」,向社會全面展示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方面做出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通過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激發公眾用好奇更新已知邊界,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
  • 「嗨,科學!」主題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即將啟動 400多場活動將走進鄉村和偏遠山區
    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將於10月31日至11月6日在中科院各院屬單位免費舉辦400餘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激發公眾用好奇更新已知邊界,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
  • 帶孩子們一起遇見植物
    暨2020年中科院核心植物園科學節活動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啟動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這裡體驗科學實驗了解更多植物相關的科學知識植物園科學節,趣探科學奧秘據了解,本屆科學節活動由中科院三大核心植物園主辦今年我們有個特色,就是中科院三大核心植物園——中科院熱帶植物園、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三園聯動,共同來舉辦中科院植物園的科學節。
  • 華南植物園舉辦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華南植物園舉辦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2017-11-16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 中科院第三屆科學節即將開幕
    在中國科學院建院71周年之際,10月22日,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新聞發布會在京啟動。
  • 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當選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秘書長
    國際植物園協會召開換屆會議11月13日至15日,第十三屆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大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主題為「加強國際植物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植物園在植物科學和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引領與示範作用」。
  • 華南植物園「凝固的花園」植物標本課招募
    臘葉標本在植物學研究中和植物學教學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份科學製作的植物標本承載著採集時間、地點和採集人姓名的採集標籤,以及由植物專家鑑定的定名籤等重要信息,是識別植物多樣性的關鍵,它為千變萬化的植物及科學研究提供了永久的參考資料。
  • 廣州華南植物園禾雀花在哪裡?華南植物園禾雀花在哪個位置?
    2019年廣州華南植物園的禾雀花來得特別早,二月份已經迫不及待和遊客見面。花色特別多,有白色、粉紅色、紫白相見色和深紫色。一簇簇盛放的禾雀花,綽約風致,嬌憨柔媚,預計禾雀花的最佳觀賞期在三月初到中旬。
  • 「嗨,科學!」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成都)今日啟動
    今日,「嗨,科學!」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成都)在天府新區實驗中(小)學啟幕。本屆科學節的主題為「嗨,科學!」,將以科學的多樣色彩為基調,注重科學與文化和藝術的充分融合,突出「節目」和「節日」的特點,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激發公眾用好奇拓寬知識邊界,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
  • 「嗨科學」!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成都)正式啟動
    科學」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成都)在天府新區實驗中(小)學啟幕。本屆科學節的主題為「嗨,科學!」,將以科學的多樣色彩為基調,注重科學與文化和藝術的充分融合,突出「節目」和「節日」的特點,讓公眾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成果,與科學家面對面,激發公眾用好奇拓寬知識邊界,用科學連接未來生活。
  • 華南植物園舉辦「察顏觀色」趣味植物科學實驗課
    華南植物園舉辦「察顏觀色」趣味植物科學實驗課 2018-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8月29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趣味植物科學實驗課,科普老師們準備了關於植物葉子的知識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