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世界-圓頂龍

2021-01-19 動物世界

圓頂龍 是種四足的草食性恐龍,它們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類恐龍,生活於晚侏羅紀時期,距今約1億5500萬-1億4500萬年前。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蜥腳形亞目 Sauropodomorpha

科: 圓頂龍科 Camarasauridae

屬: 圓頂龍屬 Camarasaurus


圓頂龍的學名意為「有空室的蜥蜴」,其中的 καμαρα/kamara 是古希臘文的「圓頂室」或「拱形蓋」的意思,意指它們脊椎中的空室


在1877年,愛德華·德林克·科普 命名圓頂龍

模式種是至高圓頂龍(C. supremus)。

至高圓頂龍


至高圓頂龍的化石挖掘


其他物種有:

1877年的大圓頂龍(C. grandis)



1889年的長圓頂龍(C. lentus)



一個發現於猶他州恐龍國家保護區的圓頂龍骨盆,曾發現異特龍的齒痕。


想像圖:圓頂龍遭遇攻擊


成年圓頂龍長度約18米長,體重大約18噸。


圓頂龍的拱形頭顱骨也是其名字的由來之一。它的頭顱骨短而高,是顯著的呈方形,而鈍的鼻端有大型洞孔。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很多完好的標本。眼眶位於頭部後方,在眼睛前有巨大的鼻孔。頭顱骨的洞孔之間隔者細細的骨棒,頜部骨頭厚實。

它的牙齒長19釐米,形狀像鑿子,整齊的分布在頜部上。牙齒的強度顯示圓頂龍可能比擁有細長牙齒的梁龍科吞食較為粗糙的植物;這顯示兩種動物如果居住在同一環境,也不會競爭相同的食物來源,但幼年圓頂龍可能是以嫩葉為食。

由於頸部不靈活,它們可能以高度不超過肩膀的植物為食。就像雞一樣,它可能有胃石來幫助碾碎胃部的食物,待食物平滑後再進行反芻(但這個理論還有爭議)。在經常發現圓頂龍的莫裡遜組,就發現大量獨立的圓滑小石子。


圓頂龍每隻腳都有五趾,最內側的腳趾有利爪用作自衛。就像大部分的蜥腳下目,前肢比後肢短,但肩膀的高位置顯示背部並不怎麼的斜。在一些蜥腳下目中,每一節脊椎都有向上的長神經棘,但圓頂龍卻沒有,可見它並不能以後肢站立。


想像圖:在遭受攻擊時,會站立防禦


如同許多後期蜥腳類恐龍,圓頂龍的一些脊椎是空心的,可以減輕它們的體重。頸椎有12節,頸部肋骨互相重疊,使頸部更為硬挺。

背椎有12節,薦椎5節,與髖骨固定。而尾椎有53節。就像現今的大象,圓頂龍的腳跟似乎都有著楔形的海綿狀組織,以協助支撐巨大體重。與類似體型的蜥腳下目相比,圓頂龍的頸部及尾巴較短。

圓頂龍的脊髓在臀部附近擴大。古生物學家原先認為這可能是第二個腦部,用來調節身體動作。現今的理論認為這個位置可能有著很多的反射神經,但卻不是腦部。與頭顱骨內的腦部相比,臀部脊髓的擴大區域卻大很多。


在1997年到1998年之間,美國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懷俄明州發現兩個圓頂龍的成年標本、一個12.2米長的幼年標本,年代為晚侏羅紀時期,約1億5000萬年前。有假設認為它們在河畔休息時,被泛濫的河流所衝刷、掩埋。這個集體死亡的化石紀錄,顯示圓頂龍是以群體(或至少是以家庭)行動。此外,曾經發現成行排列的圓頂龍蛋巢,不像其他恐龍的整齊排列蛋巢,顯示圓頂龍可能沒有照顧幼年個體的行為。


1925年,查爾斯·懷特尼·吉爾摩爾發現第一個完整的圓頂龍骨骼(編號IMG 0666),是一個幼年個體的骨骼,所以當時很多的想像圖都比圓頂龍的實際體型為小。

沿著洛磯山脈東邊的莫裡遜組,是個化石豐富的晚侏羅紀巖層。這個地層發現大量的恐龍物種,包括圓頂龍的近親,如梁龍、迷惑龍及腕龍。但是,圓頂龍是這個地層最常見的恐龍之一。

莫裡遜組的圓頂龍化石,發現於第2到第6地層帶。目前在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及懷俄明州發現數個完整的骨骼。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我們的微店,

裡面有一些不錯的書

相關焦點

  • 圓頂龍 恐龍世界簡筆畫 | 每日一畫
    點上方藍字關注,每晚7點更新免費教程識別上方藍色二維碼加入班級群學畫畫與老師和小夥伴們一起交流分享圓頂龍是已經滅絕的蜥腳類恐龍,北美洲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名字的拉丁文意思為圓頂狀的爬行動物。它們屬於素食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它們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下目恐龍,成年體型約20米長,體重15-50噸。與其他長脖子的恐龍相比,它的脖子短得多,尾巴也較短,所以體格顯得更加粗壯、結實。圓頂龍是群居動物,它們不做窩,而是一邊走路一邊生小恐龍,生出的恐龍蛋形成一條線。
  • 盤點:八大種奇怪的恐龍 羽毛恐龍和「朋克」龍
    奇怪的圓頂恐龍。使用頭部撞擊的腫頭龍具有類似橄欖球頭盔的頭部結構,長期以來令考古學家迷惑不解。
  • 圓頂龍:侏羅紀晚期的草食恐龍
    中文名稱:圓頂龍發現地點:北美洲,美國化石標本:許多完整的骨骼圓頂龍,生活在北美洲的侏羅紀晚期的草食恐龍,體重25噸,身長18米。圓頂龍與人類的大小比例體形碩大的園頂龍屬於蜥腳類恐龍,和其他同種恐龍相比,它的脖子和尾巴比較粗,而且頭部的大小又比較小。
  • 1.5億年前的異特龍,體型長達11米,比霸王龍還早的食肉恐龍
    殺戮猛獸異特龍,異特龍又稱異龍,他是最成功的掠食者,會以其他大型植食性恐龍為食。作為侏羅紀的恐怖明星代表,最明顯的特徵頭頂上有一對三冠,他們高約5米,長達11米,重達4噸。除了體型之外,異特龍還有兩件致命武器,使其成為厲害的掠食者。第一個就是前肢伸出的3個爪子,好比鷹爪一樣又長又彎,並且富有發達的肌肉。
  • 恐龍世界-鯊齒龍
    鯊齒龍是種巨大的肉食性恐龍,比暴龍大。鯊齒龍是已知最大型、最重的獸腳類恐龍之一,僅次於棘龍。根據不同科學家的估計值,撒哈拉鯊齒龍的身長約在12到13米之間,體重約在6到15噸之間。由於伊吉迪鯊齒龍的頭骨更大,伊吉迪鯊齒龍的身長可能超過13米。
  • The Isle恐龍怎麼進化?The Isle全恐龍進化樹介紹
    《島(The Isle)》是一款恐龍開放世界的生存遊戲,玩家在遊戲中通過進化點可以升級。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全恐龍進化樹一覽,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介紹:食肉龍進化樹: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牛龍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異特龍-高脊龍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異特龍-南方巨獸龍  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異特龍-雷克斯霸王龍  迅猛龍-南方盜龍-重爪龍-似鱷龍
  • 盤點九大美女恐龍,始祖鳥不是鳥是龍?
    盤點九大美女恐龍,始祖鳥不是鳥是龍?恐龍向來給人以兇猛的印象,但是有些恐龍也長得很漂亮。所以我們常常會設想這種生物如果又回到地球上會如何,我們大概都不知道這個答案吧。話不多說了,我們就帶你看一看最讓人著迷的十種恐龍吧。
  • 世界十大最著名恐龍排名,中華鳥龍全身顏色最多、滑齒龍生活在海洋裡
    滑齒龍生存於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7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 滑齒龍是一種海洋爬行動物,在侏羅紀晚期,它們粗壯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槳鰭的驅動下四處遊蕩。滑齒龍的長顎裡滿部尖銳的牙齒。滑齒龍的鼻腔結構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氣味,這樣滑齒龍就可以在很遠的地方發現獵物行蹤。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齒龍一生都在水中度過,因此它們也是卵胎生動物,喜歡在淺海域產仔。
  • The Isle恐龍進化樹一覽 恐龍進化方向介紹_遊戲攻略_遊戲頻道...
    《島(The Isle)》是一款恐龍開放世界的生存遊戲,玩家在遊戲中通過進化點可以升級。下面就為大家帶來全恐龍進化樹一覽,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介紹:食肉龍進化樹:迅猛龍-埃雷拉龍-猶他盜龍-牛龍迅猛龍-埃雷拉龍
  • 《侏羅紀世界2》霸王龍要給面子的恐龍,白堊紀的漁夫:棘龍
    白堊紀的漁夫:棘龍,除了三角龍等強悍的食草龍,就要數這隻背上長著大片帆狀物的兩棲龍可與暴龍一戰。《侏羅紀世界2》心比天高的食肉牛龍不管是面對歐文、中國角龍還是霸王龍都顯得一副無所畏懼的模樣,從褐色和藍色相間的粗糙皮膚來看應該是一位皮糙肉厚不怕咬的倔傢伙,就像頭上類似牛犄角的東西一樣牛龍的脾氣確實挺牛的,在影片結尾居然從T-Rex
  •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原標題: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 地震龍重100噸(圖)   盤點體型最大"巨無霸"恐龍地震龍重100噸(圖)   來源:新民網查看評論  地震龍是恐龍中超大恐龍的代表龍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恐龍簡筆畫圖片大全
    圓頂龍簡筆畫步驟圖解教程圓頂龍簡筆畫圖片圓頂龍簡筆畫圖片圓頂龍簡筆畫圖片圓頂龍簡筆畫圖片
  • 山東有個世界最大的「恐龍墓地」,堪稱鴨嘴龍的地下王國
    然而要說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的恐龍化石埋藏地,還要數山東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諸城。這裡發現了一條長500多米的恐龍化石「走廊」,這裡密集分布了上萬塊恐龍化石,宛如一塊巨型浮雕,是目前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地質奇觀。
  • 恐龍世界與海龍世界-蛇發女怪龍
    蛇發女怪龍(學名Gorgosaurus),又名魔鬼龍或戈爾岡龍,是暴龍科下的一屬恐龍,生活於八千萬至七千三百萬年前,上白堊紀的北美洲西部。
  • 腕龍 - 腕龍- 恐龍世界專區 - 生物谷
    骨胳顯現的尺寸之大,超過了當時已知的任何一種恐龍,人們倍感驚奇。挖掘工作用了4年時間,共運出250噸化石到德國的首都柏林。這批材料經研究整理後,組裝了好幾具標本。其中一具相當完整,裝成的骨胳長23米,頭距地高達12米多,它就是腕龍。腕龍生活於侏羅紀早期至白堊紀晚期,主要分布在非洲和美洲地區,是圓頂龍類恐龍中的一個特殊成員。說它特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侏羅紀系列電影裡恐龍那麼多,你叫得出名字嗎?
    最近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你看了嗎?雖然劇情套路感滿滿,但在特效的加持下,該片可能不失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劇情驚險之餘不忘溫情元素,尤其是一隻叫blue(布魯)的恐龍,和主角的互動有愛。被認為是萌系擔當的「blue」。
  • 恐龍世界:南方巨獸龍
    Mazzeta也認為MUCPv-Ch1體重下限4160kg是計算方式不可靠,否定了南方巨獸龍4160kg的說法。       但神秘的最大南方巨獸龍超過了最大霸王龍MOR1126。南方巨獸龍MUCPv-Ch1總結大小:13米,8.5噸南方巨獸龍MUCPv-95總結大小:14米.11.5噸其他最大獸腳類撒哈拉鯊齒龍:13.4米,7-11.4噸玫瑰馬普龍MCF-PVPH-108.185:14.4米,8-13.25噸玫瑰馬普龍MCF-PVPH-108.145:13.4米,7.2-11噸
  • 貴州龍,貴州的恐龍?
    貴州龍,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以為這就是發現於貴州的恐龍(化石)了吧?那麼,你只對了一半。
  • 史前最大的4隻恐龍,你都知道幾個?
    在很多小夥伴心中霸王龍就是最強的恐龍,這跟它們的名字也有關係,「霸王」二字一聽就十分的霸氣。 南方巨獸龍屬於獸腳亞目肉食龍下目鯊齒龍科,比霸王龍稍微大一點。它生活在大約3000萬年前,是南美洲的巨型白堊紀肉食恐龍,它們體重推算為8到11噸,身長13到14.3米。
  • 包頭龍:白堊紀的大型植食恐龍
    中文名稱:包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