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慶豐棋聖木可三吉
柯潔將在本月底再次參加人機大戰,對手是國產圍棋人工智慧「星陣」
星陣與神算子出自同門,都是清華大學的由小川團隊開發的。由小川先生是個圍棋愛好者,好多年前就經常參加業餘圍棋活動。自從AlphaGo出現後,圍棋與人工智慧這兩個本不太相關的領域有了結合的橋梁,由小川先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專業與愛好結合起來了。
該團隊的第一代成果「神算子」與天壤、DeepZenGo有相似的瓶頸,不出現bug的時候很強,一旦涉及大區域的死活判斷、真假眼、打劫、徵子和收官,就有一定的概率觸發bug,這不是寫算法的人出錯,而是AlphaGo Lee那一代的技術存在固有缺陷。只要是循著DeepMind團隊在《Nature》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所述的方法來做,誰也逃不掉,都有這個問題。在四月初,神算子與孔傑進行了告別賽,神算子沒出錯,贏下來了。
「星陣」應該算是第二代了。既然該團隊能有信心拿出這個AI,自然是有一定的底氣,起碼比神算子高明到不知哪裡去了,否則不就成了搞笑送菜嘛,也沒必要再換個馬甲來一次了。所以,即便沒看到星陣的棋下得怎麼樣,我們心裡也有所準備,知道應該比較厲害。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布局黑棋結構更合理)
猜測歸猜測,星陣到底水平怎麼樣,我們來看它與Leela Zero在弈客的對局就知道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布局是AI的強項,但強中更有強中手。執黑的星陣明顯下得更好。白24的位置偏低了,這一缺陷使得黑棋將來壓縮白棋在上邊的潛力更加容易,比如肩衝,就是眼見的好點。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黑棋外勢呼應)
黑棋很快就把陣勢展開了。白棋則需要在上邊先圍出一定的目數,然後再考慮怎麼侵消黑棋在右邊和中腹的模樣,也就是先撈後洗。
對圍或對破是不能考慮的。對圍,一眼就能看出來,白棋肯定圍不過黑棋,白棋前面的子要麼是縮在角部,要麼周圍有黑棋的厚位欺負,上邊本來有些可能性張開,結果第24手還拆了個低的,現在抬頭也抬不起來了;對破也不成立,如果對破,白棋唯一能指望多成些目數的上邊就沒有了,就靠右下角那點目數怎麼跟黑棋比呢,黑棋再怎麼樣也能圍住一些目數,不會全被白棋破掉,而且黑棋仗著厚味,白棋只要過來,肯定要受到黑棋的攻擊,到時候白棋忙著治孤被追殺,談不談得上對破,都在兩說呢,搞不好就變成單方面跑路了。
總而言之,白棋還是得圍上邊。先撈後洗,這是唯一正確的策略。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在上邊拆得低了,被黑41碰,難應對)
黑41直接碰上來了,與肩衝是一個意思,但更直接,都是壓縮白棋在上邊漲目的空間。現在更看出當初的白24拆在三路是多麼無聊了。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黑棋下得簡潔、有效、緊湊)
實戰黑棋的手法簡潔、有效,而且上邊還給白棋留了餘味。黑棋自己的模樣擴張得很大,白棋上邊卻被壓縮了。
黑棋沒有放鬆,第53手轉戰左下角,很機敏,也很緊湊。此處,白棋只能被動回應,脫先是不可以的。
我們平時常說行棋的步調,什麼是步調?現在黑棋展示的就是行棋步調,帶著白棋走,不讓你脫開手。
黑棋在上邊通過棄子先手壓縮白棋並在外圍順勢擴張的手法,值得大家學習。這個招法(看起來)很簡單,但很有效。高棋不一定都是鬼神妙手,有時候簡潔明快的手法,效果更好,也更具有普遍的適用性。
棋友們把這個局部的手法記一記,裡面的分支變化研究一下,將來能夠直接用到自己的對局中。
當然,得注意場合,不要什麼情況都送吃兩個子、走在外面。這個手法的使用場合是:想要先手壓縮對方的空間,同時自己還有外勢呼應,在目數方面,自己不擔心而對手有所擔憂的時候。
如果下邊這道外勢是白棋的,那麼黑棋在上邊就不能這麼走了,因為你等於是在奉送對方實地,而自己整出一道外勢來沒什麼用,被對方更強大的外勢抵消了。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在上邊有點尷尬,必須脫先)
由於白棋在上邊的氣比較近,黑棋的兩顆殘子有借用,現在遭黑棋第57手一扳,白棋尷尬了。
正常來說,白棋應在右上跟著扳一個,但本局不能這麼老實,如果再落後手,被黑棋從左邊再扳一下,白棋上邊就沒剩下多少目數了,而且很被動,被牽著鼻子走。
請注意,左下角的白棋(在黑棋周圍變厚之後)也可能要被搜刮,但角部不會死棋。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在左邊欺負黑棋,然後進入黑棋模樣)
白棋第58手脫先是對的,在左上佔了便宜後,進入黑棋的模樣內侵消。
不過白棋在左上的棋形也有一定的隱患,理想的棋形還應再補一手,但理想與現實不能等同,白棋現在沒這個餘裕來從容補棋,一旦落了後手,馬上就要被黑棋逮到機會圍出更多目數,比如黑棋就隨便往天元放一個子,白棋打入的風險便成倍增加,根本吃不消。
所以白棋現在只能撐住,就當左邊已經算走好了。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還是補了右上角)
黑65判斷這樣就夠了,面對白棋四處佔便宜,黑棋很穩。白棋第74手到底還是回到了右上,乖乖補棋。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黑棋從容展開陣勢,不攻為攻)
接下來黑棋的這一挖很好,可以看做是與第57手的扳構成了組合拳,目的是先手封住上邊這一線。
黑77則是擴展下邊這一線,黑棋不知不覺間已經開始對白棋鑽進來侵消的那顆子形成攻勢,這是不攻而攻,沒有具體攻擊的招法,但大勢壓過來,白棋感受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黑79一舉兩得)
後續的攻擊手法值得學習。黑79的選點分寸很好,一舉兩得,不必擔心落空。
我們在下棋的時候,攻擊對手最怕落空,一旦落空,就雞飛蛋打了,之前什麼大勢、優勢都化為泡影。本局黑棋的這個攻擊方法就很好,既攻擊白棋的孤軍,又圍住下邊,讓白棋的兩顆殘子自然死亡,在攻擊的同時,已經有大筆實惠入帳了,旱澇保收。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尋求戰機)
白棋只能強行作戰,黑棋的兵力在中腹佔優,白棋想戰那就戰。黑棋沒有怕的道理。
當然,黑棋有優勢不等於就一定能贏,這時候千頭萬緒,很考驗計算的嚴謹性。
換成人類棋手下,就有可能被對手攪翻盤。李世石、柯潔和唐韋星都很善於攪這種棋。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黑棋紮實,白棋危險)
實戰黑棋應對得滴水不漏,穩如磐石。借勢作戰,最要緊的就是把棋形走正。自己走正了,對手自然就要崩。
這就是堂堂正正的攻擊,沒有妙手的好棋。
古代的名將用棋局來講戰局,就有這樣的觀點:當我方勢大的時候,要用堂堂正正之兵法;當我方勢弱的時候,要用奇謀詭道。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坑。
這是很有道理的,供大家下棋時參考,攻擊時不要急躁,自己周圍有厚勢支援,進攻就要堂堂正正,別總想著搞一個奇怪的棋形,下出出奇的妙手一舉搞死對方,那不是正路。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希望右邊能出棋,可是出棋也未必夠)
黑棋步步為營,不急不躁。白棋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右邊出棋。右邊如果沒棋,白棋肯定輸多了;右邊如果有棋,白棋也未必夠贏。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右邊落後手,黑棋左邊先擋到還是勝勢)
白棋在右邊取得了豐厚的收益,但落後手是一定的,總不能期望在別人強勢的地方掏一大塊空,然後還是先手掏掉的,——那只能說明對方下錯了,棋比較臭。
黑棋拿到先手後,第135手擋在左下二路,這樣黑棋在左邊又要圍出一大塊實地了,白棋左邊的兩顆殘子岌岌可危。這也是黑棋之前左上那塊棋的棋形缺陷,現在還有可能被斷。不過黑棋也沒必要斷了,保留著這個威脅就可以。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在左邊忙做活)
白棋整盤棋下得都很累,現在又要去左邊忙做活。活一部分,不夠;想全活,「臣妾做不到啊」。
人工智慧對戰 - 星陣 執黑 vs Leela Zero (白棋超時負,其實不超時也敗勢已定)
本局的結束得比較有戲劇性,黑棋肯定是勝勢,但白棋如果想堅持,還是能堅持一下的。實戰進行到第151手,白棋遲遲沒有下出第152手,於是超時告負。黑棋取得了勝利。
據說是Leela Zero的連線器出現故障,導致沒有及時落子,Leela Zero判斷形勢不好,但還有拼搏的機會。但我們認為,白棋拼也沒多大希望了。黑棋贏棋沒有爭議。
通過本局,我們看到「星陣」的實力很強大,不但結果贏,棋局的內容也很好,柯潔在月底要面對的這個對手相當難對付。不過只憑一局,還不能證明星陣是否穩定,是否還有前代「神算子」的那些bug。如果足夠穩定,而且沒有舊有算法的隱患,恐怕「星陣」的實力已超越了人類頂尖棋手的水平,直逼AlphaGo Master了。
弈客圍棋整理髮布!
更多精彩賽事直播,棋文弈事,盡在弈客圍棋,下載弈客APP,和熱愛圍棋的棋友對弈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