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醫停做雷射近視手術:醫生稱不讓孩子做

2020-12-01 驅動之家

雷射近視矯正手術(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英文簡稱「LA SIK」)真的安全嗎?日前,臺灣著名眼科醫生蔡瑞芳宣布,發現有患者術後十餘年出現視力不明原因下降。儘管比例極低,但本著對病患負責的態度,今後不再做。他的這一決定引起社會各界對該手術安全性的大討論。據了解,中國每年有50萬人做該手術。眼科學界內對此看法也不一。昨日,廣東省衛生廳表示,已關注此事,並請專家論證。

臺灣「衛生署」:不會禁手術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月14日,臺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宣布,自己的雷射(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封刀」。

據報導,20年前,蔡醫生將該技術引進臺灣,做過的手術上萬例。但最近,他發現有六七名患者,手術十多年後視力衰退,嚴重者視力退化至連開車上路都不行。

經檢查,蔡醫生並未發現黃斑部病變等其他眼疾。而其他個案患者也正值盛年,這讓他懷疑可能是手術後遺症作祟。蔡醫生推測,因角膜瓣蓋回去後不會完全癒合,雖不會形成疤痕,但病毒等物質可趁隙而入,長期發炎恐影響視力。另外,這些患者多年逾40,也可能開始出現老花眼,水晶體等結構改變,從而致視力衰退。

因此,本著對病患負責的態度,儘管不明原因視力衰退的病患比例極低,還是決定不再動雷射近視手術。

蔡瑞芳的舉動已在臺灣眼科醫界引起巨大爭議。

昨晚,臺灣眼科醫學會強調,該手術已引進臺灣19年,受術病人至少有二三十萬人,出現手術副作用或併發症的比率低於1%,只要嚴格篩選病人及注意手術過程,是「一種相當安全的手術」。該學會理事兼雷射(雷射)屈光手術召集人丘子宏指出,該手術可讓九成五患者視力恢復達0 .8以上,手術非常安全,出問題的多半是未嚴格篩檢病人,如對某些不適合開刀的病人(如乾眼症、圓錐角膜)貿然手術所致。而該醫學會前理事長林浤裕則表示,美國對於治療手術十分嚴謹,如果雷射(雷射)近視手術不安全,美國不會開放飛行員接受這項手術。

臺灣「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任何醫療手術均有風險,雷射近視手術的後遺症發生率約在1%以下,如果真有蔡醫生所說的嚴重後遺症,應發表於醫學期刊,由同行討論,以助釐清原因。否則「衛生署」不會禁止這項手術。

廣東省衛生廳表示關注

據南都記者了解,準分子雷射角膜屈光手術是一類手術的統稱,包括L A SIK(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等5種手術。

國家衛生部的標準稱,這類手術是矯正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一種有效方法,目的是摘除現有的眼鏡或降低現有眼鏡的度數,但並不能從病因上根治屈光不正。

廣州耀東英智眼科醫院教授徐虹說,雷射近視技術應用以來,是存在一些問題。如90年代中期流行「PR K」技術:直接在角膜上,根據病人度數來切削表層,弊端就是傷口暴露在外,沒有保護層,所以流淚、畏光、疼痛比較明顯。

當下應用很多的「IK」技術,即「LA SIK」技術,就是先「做」出一個角膜瓣,接著切去下層角膜,再將角膜瓣「復位」。這樣傷口得到保護了,但角膜瓣並不縫合,而是吸附在眼球上(約1/4相連),受到外力影響有可能掉落。她就遇到過這樣案例。

昨日,廣東省衛生廳表示,已關注此事,並請專家論證。

親述

患者:熬夜後視力下降了

患者鄧女士說:「我是2004年做的手術。當時最關心的是,如果手術失敗,會不會瞎?醫生說是不會。做完手術,一整天眼淚流不停,我閉著眼在家休息了一天。做完手術3天後,我連續加班,幹了三天兩夜,結果視力一下從1.5變成1.2,下降了0.3.可能是因為眼睛形狀還沒完全固定的原因吧。後來比較注意,一直維持在1.1-1.2之間。直到現在,沒有再出現過不適的症狀。我有個嫂子,眼睛有散光,近視度數也較高,做了3次手術,都失敗了,到現在眼睛不清。有時流淚,不舒服。總有失敗的風險,我覺得任何事情都要看個人,是否適合做這個手術。」

醫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做

廣州耀東英智眼科醫院教授徐虹說,在大陸,不排除有些醫生、機構為了經濟盈利,為不適合的病人做了手術,就可能帶來併發症問題。「我的兒子也有近視,曾經想做(雷射手術),我心裡是一千個不樂意、一萬個不樂意」,據稱,當時在醫院檢查後,發現眼角膜偏薄。有醫生勸說這個厚度是臨界值,應該沒問,兒子有點心動。最後徐虹找來相識的專家,讓兒子詳細了解,才沒做成。「我們一般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做」。

新聞辭典

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er 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技術是一個微創手術、只在角膜表面進行。

醫生先用微型角膜刀在角膜中央切開一個厚度約為0.14mm的「角膜瓣」,將其翻轉後,再用準分子雷射對角膜基質進行切削,雷射發射完畢後將角膜瓣復位。

由於該手術具有術後反應輕、患者無明顯不適、視力恢復快等優點,因此是目前治療近視眼的主流手術方式。(文/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雷射治近視手術安全嗎?濟南市民多傾向暫不手術
    眼科名醫蔡瑞芳。  近日,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宣布停做雷射近視矯正手術,稱不少當年接受雷射手術的患者十多年後視力明顯下降。  >>>風波緣起 眼科名醫宣布停做雷射手術,業界強烈反彈  這場風波的起因源於臺灣《聯合晚報》2月14日的一則報導《眼科名醫蔡瑞芳 宣布停做鐳射手術》: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在臺灣非常普遍,但臺灣最早引進這項手術的臺北醫學大學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最近突然宣布,今後不再動這種手術。
  • 誰說眼科醫生不做近視手術,重慶普瑞眼科醫生選擇做近視手術
    我國一直是近視眼大國,因為職業特殊要求、戴框架眼鏡不好看,長期戴隱形眼鏡傷角膜等原因,很多近視患者都想去做近視雷射手術,之所以遲遲沒邁出那一步,都是因為對近視手術的有很多顧慮,上網一搜,又存在眼科醫生自己都不做近視手術的討論?眼科醫生自己真的不做手術嗎?
  • 做飛秒雷射近視手術術前最常見的10的問答!
    1、近視多少度能做雷射手術? 很多朋友見到醫生,想問的問題就是多少度可以做手術。 其實,近視度數只是是否能夠手術的指標之一。目前近視手術的矯正範圍是:近視1200度以內,遠視600度以內,散光600度以內。
  • 做近視手術需要準備什麼?
    核心提示:目前近視矯正手術主要有雷射和ICL晶體移植兩種類型。其中雷射類手術是利用雷射來切削角膜,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ICL晶體移植手術就不需要切削角膜,而是通過微小的切口將合適度數的人工晶體植入眼內,起到矯正視力的作用。
  • 所有近視眼都能做雷射近視手術嗎?
    寒假快到了,近視手術又會迎來一波小高峰,但是關於近視手術的種種疑問,仍是橫亙在不少近視眼心中的「攔路虎」,雷射近視手術究竟是怎麼做的?每個近視眼都能做雷射手術嗎,今天我們來說說
  • 近視諮詢及手術者近期翻倍 眼科醫生: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以做
    對此,眼科專家也提醒,近視手術有著嚴格的適應症,需要先判斷是否具備手術條件,再行選擇適宜方式。此外,對於想要入伍的青年來說,應提前至少半年計劃,以備充足的恢復時間達到相關標準。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以做近視問題是擺在不少有志青年面前的一道「檻」,因此每伴隨徵兵季的開啟,近視手術量就會出現明顯的提升。
  • 眼睛近視做雷射手術有後遺症嗎
    關鍵提醒:近視給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許多麻煩,看電視劇鼻梁骨要承擔兩張近視眼鏡的工作壓力,吃個火鍋全球就變為模糊不清的了,慢跑要常常扶近視眼鏡。要想恢復視力,僅有做近視雷射手術治療才能夠達到效果。近視雷射手術治療有一定的風險性,假如醫師技術性不高超或是病人有眼部疾病,手術後就非常容易出現眼角膜感染、眼角膜變軟、角膜瓣挪動、眼壓高上升的併發症。近視是一件很痛楚的事兒,配戴近視眼鏡不方便、不好看,配戴隱形眼鏡非常容易感染病菌,另外還會繼續導致眼周發乾、難受。無需近視眼鏡全球在眼中全是模糊不清一片,還會繼續經常會出現承認錯誤人的難堪困境。
  • 近視雷射手術術前,需做哪些準備?
    第一步:了解目前現有的近視雷射手術方式目前,近視雷射手術的人群主要是青年,手術大致可分為準分子雷射、飛秒雷射和全飛秒雷射,各種手術各有優缺點。手術分式不同價格亦不同,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選擇。第二步:眼部術前綜合檢查,明確是否能手術不是每一個近視患者都有機會進行近視雷射手術的,所以,選擇一家你信賴的醫院,行眼部術前綜合檢查,明確你是否能夠進行此類手術。如平日有佩戴隱形眼鏡史等,則必須停戴1-2周後再進行檢查,檢查主要包括綜合驗光、角膜地形圖、眼壓、裂隙燈、眼底等,目的是明確能否進行雷射手術,有無手術禁忌。
  • 近視900度的我,終於做了飛秒雷射近視手術…
    說到近視,在沒做近視手術之前,它是我心裡一直以來的痛,什麼叫睜眼瞎,在我身上完完全全能夠體現。工作後我了解到,原來現在的近視矯正手術治療已經這麼先進,很多近視的人也都做了近視矯正手術。於是,通過了解更多相關性知識後,我也踏上了摘鏡之路。
  • 給需要做近視手術的小夥伴的一些建議
    手術中需放鬆,聽醫生指揮,不要使勁眨眼。在手術床上需要注視正上方不動。 術後按時複查,按醫囑點藥,一周之內眼睛不進水,半年內不遊泳,一年內不潛水。 近視手術術前檢查過程中點用的麻藥有什麼作用,對眼睛有沒有什麼傷害?
  • 想做雷射近視手術卻被醫生拒絕 竟是這個原因
    對此專家解釋道,雷射近視手術的原理,是需要切削掉一部分角膜組織,以此改變角膜的屈光度,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可想而知,度數越高,需要切削掉的角膜組織就越多,而我們的角膜厚度是有限的,不能無限制的切削和塑造,所以,度數過高、角膜偏薄的近視患者,確實不適合接受雷射手術治療。
  • 醫生網友發帖稱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是陰謀
    近日,一名自稱是醫生的人發帖稱: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是醫學界最大的陰謀,雖然能在短時間內使患者提高視力,但術後視力下降和致盲風險極大。  帖子發出後,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它是否真如網友所說存在致盲危險?商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 想做飛秒雷射手術?太學眼科近視手術專家高森親身科普!
    近日,飛秒雷射手術引發眾多高考畢業生及徵兵青年熱烈討論。他們的畫風是這樣的:膽顫心驚型:做完飛秒雷射手術會不會瞎?勇往無前型:飛秒雷射手術去了就做,不慌!中立觀望型:我等有人做過飛秒雷射手術後沒問題我就去做!為此小編特地來到寧波太學眼科,邀請近視手術專家高森院長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 上海眼科醫院做近視手術可以矯正近視,那散光可以嗎?
    近視手術能矯正散光,但仍然有個「度」  目前,近視手術的方式主要有半飛秒雷射近視手術、全飛秒雷射近視手術、ICL晶體植入手術,這三種手術不僅可以矯正近視,還能夠矯正散光,但對於具體度數有一定限制。  半飛秒雷射近視手術:先利用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再使用準分子雷射根據個人度數進行掃描,消磨對應的基質層,再將角膜瓣復位。
  • 國家公務員筆試結束,近視考生做近視手術趕緊約起來!
    在等待筆試成績的同時,如果報考警察類崗位的近視考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近視手術達到崗位要求。  為何近視手術需要提前做?  近視手術分為術前檢查、術中操作和術後恢復三個階段,術前檢查一般需要2個小時,項目有視力、度數、角膜厚度、曲率、眼壓、晶體、眼底等各項數據。
  • 寒假臨近,近視手術大幅增加 專家警告:並非想做就做
    近視手術並非人人可做近視問題是擺在不少青年面前的一道「檻」,因此每伴隨假期的開啟,近視手術量就會出現明顯提升,諮詢及手術者以中青年為主。「心情可以理解,但還是應該遵守理性為先的原則。」市三醫院眼科·視光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楊雯表示,近視手術雖然是成熟的治療方式,但有著嚴格的適應症,並不是想做就能做,「強行手術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得不償失。」
  • 有計劃做雷射近視手術?快來看看這些注意事項吧!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角膜屈光科副主任醫師劉明娜表示,一般情況下,三天就可以完成手術。第一天術前檢查, 第二天手術 ,第三天 複查。那麼要想做雷射近視手術,需要注意哪些呢?NO.1 隱形眼鏡隱形眼鏡需要停戴至少一周,才可檢查。
  • 視力從0.1到1.0,我做了近視眼雷射手術
    2017年11月份,我做了近視眼雷射矯正手術,到現在3個月複查,雙眼視力都在1.0,我很滿意。很多同學表示有興趣,我就把手術的前後經歷總結一下,如果你也想摘掉眼鏡,本文可供參考。1.手術在哪做的?我是在北京同仁醫院做的,選擇的是主任醫師周躍華。
  • 想做近視手術,為什麼要停戴隱形眼鏡?
    在近視手術的諮詢及接診中,經常會碰到這樣的近視朋友,明明做好精心地安排想好好做個術前檢查,看自己是否可以接受手術,結果卻被醫院告知要1周或幾個月以後才能接受術前檢查。 為什麼? 因為他們戴著隱形眼鏡。
  • 「眼科日曆·5月24日」中老年人可以做雷射近視手術嗎?
    很多近視的年輕人為了追求美觀和便利,或者是參軍考慮都會選擇進行近視矯正手術。近期,門診中也有一些中年人來諮詢雷射近視手術問題,大多是因為特殊時期佩戴口罩產生的鏡片霧氣覺得苦惱,或者是家中有孩子做了雷射手術,自己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那麼雷射近視手術對年齡有沒有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