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消費者選擇最喜歡的機身材質,顯然玻璃可以贏得大部人的投票。玻璃作為常見的材料,在手機上有各種不同形態。而在2020年大部分手機廠商都用上了AG工藝,那麼像蘋果、華為、一加和小米等廠商喜歡的AG工藝,到底是什麼?AG工藝都有哪些不同的種類?AG工藝的優缺點是什麼?一起和科技樹兒進行了解下吧!
截止目前,蘋果iPhone11Pro、一加手機6T和一加8、小米10等產品,都在機身上採用了AG工藝。毫無疑問,AG工藝可以讓手機有更高級的質感,對產品品牌力提升是巨大的。對於質感這一表現的要求在各個品牌都達到了歷史新高,當然,消費者也是真正享受到了更好的產品。
AG玻璃又叫作抗反射玻璃或防眩光玻璃,簡單來說可以在玻璃表面進行特殊的加工,使其能夠抵抗反射,消除鏡面作用,甚至還可以提升玻璃的防滑落和劃傷性能,同時又能夠保留玻璃原本的精緻觸感。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開始使用這種玻璃後蓋。
雖然國產手機廠商也發布了AG磨砂工藝,但是去年蘋果iPhone11Pro的發布,讓這個工藝有了更多的關注。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蘋果的iPhone 11系列採用了全新的玻璃後蓋工藝。其中,暗夜綠的iPhone 11 Pro使用了一種「AG」玻璃後蓋,看起來像是磨砂材質,但實際上仍然保留了玻璃的光滑質感,同時又不容易沾染指紋。可以說AG玻璃是目前最實用的手機後蓋材質。
其實,AG工藝一共有三種:噴塗 AG、鍍膜 AG和化學蝕刻 AG。化學蝕刻 AG是大部分的手機廠商喜歡採用的,因為可以帶來更好的質感。以下是三種不同工藝的描述:
噴塗 AG 就是在玻璃的表面通過設備噴塗一層光學散光粒子,當這個塗層形成之後就能後發揮抗反射防眩光的效果。鍍膜 AG 則是通過霧化鍍膜技術將特定鍍層材料覆蓋到玻璃的表面。這些鍍層材料的作用是對光線進行選擇性的組合,具備吸收和偏轉光線指向的效果,以達到抗反射防眩光的效果。化學蝕刻 AG。而其實化學蝕刻加工才是玻璃深加工行業最常用的 AG 工藝。加工過程是通過以 HF 氫氟酸為主劑的混合酸製劑,對玻璃主體進行化學反應蝕刻。蝕刻之後的玻璃表面就會由原先的反光表面變成啞光漫反射表面。
大部分手機上採用的AG霧面蝕刻工藝可以讓玻璃具有磨砂的質感,帶來更好的握持手感,同時也不易沾染指紋。那既然這麼好,為何不在最開始就採用呢?其實原因也是很簡單,因為這個工藝成本比較高。即便是到了現在,採用這個工藝的手機也主要是旗艦居多,價格大部分都超過了5000元。文/科技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