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癌症竟然和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有關?

2021-01-14 瞭望智庫



癌症學家有一個困惑:為什麼會有癌細胞?動物幹嘛要演化出「癌症體質」?

 

生物學家有一個謎題:為什麼有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多細胞動物為何突然出現?

 

一個新理論綁定了二者:癌症或許是多細胞動物繁榮昌盛的副產品。

 

本文轉載自「科技日報」,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大約5.4億年前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層中一下子出現了各種無脊椎動物化石,這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關於寒武紀大爆發有各種解釋,它也成為了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

 

最近,瑞典隆德大學的跨學科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生態學與演化》上提出了一個關於寒武紀大爆發的新假說。他們通過腫瘤研究提出,寒武紀大爆發緣於多細胞生物的一種特殊能力,而非含氧量增加等外部條件的變化。

 

1氧氣增加導致寒武紀大爆發講不通


大約40億年前,生命誕生在地球上,但距今5億—6億年前,多細胞動物才出現,並迅速演變出各色門類。

 

關於寒武紀大爆發,一種假說認為,那是因為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增加,可以支持更複雜的、體型更大的動物。但有證據顯示:寒武紀之前氧氣就劇烈增加了。還有研究者指出,簡單的動物需要的氧氣含量低到令人驚訝。

 

瑞典隆德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埃瑪?哈馬倫德博士在電子郵件中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按照傳統的「高氧導致大爆發」假說,「很難理解動物在氧氣濃度上升前是什麼形態。它們是怎麼準備和等待的呢?雖然小但是所有組織都在準備變厚?不,不大可能。而且沒有證據支持高氧假說。證據顯示寒武紀之前就有了足夠多的氧氣,寒武紀時氧氣沒變化。」

 

2富氧一開始反而威脅了多細胞生命


哈馬倫德博士聯繫了隆德大學的腫瘤生物學家史萬帕曼教授,後者研究了20年缺氧與腫瘤的關係;隆德大學的腫瘤生物學家史特定博士也加入進來。他們想要測試腫瘤的一種本事,是否與寒武紀大爆發有關?

 

「幹細胞特性」對於所有多細胞生命至關重要。「幹細胞」是能發育成多種功能細胞的「樹幹」細胞。我們都是由從受精卵變成的胚胎幹細胞一步步分裂出來的,我們的一生中都有幹細胞變成功能細胞。例如,小腸壁細胞每2—4天就要更換一次,這就要靠幹細胞分裂。

 

「缺氧被認為是對生命的一種威脅,但是我們忘記了,在精確時間和條件下,缺氧是多細胞生命的先決條件。我們的幹細胞,也就是形成新組織的細胞,對氧氣極其敏感。」史萬帕曼解釋說。

 

而多細胞生命能操縱一種「愚弄」細胞的蛋白質,讓細胞在高氧環境中以為自己是缺氧的,從而維持幹細胞特性。這種機制規避了高氧給幹細胞帶來的負面影響。而史萬帕曼牽頭的研究小組觀察到,癌細胞可以劫持這一機制,因此儘管腫瘤處於高氧環境,但仍可在「假缺氧」環境下維持幹細胞特性。

 

「我們翻轉了傳統的觀點:低氧對動物細胞一般沒有問題,高氧的環境則會對複雜的多細胞體系構成根本性的挑戰,如果沒有額外的工具,氧化環境會使組織特異性幹細胞成熟得太早。」史萬帕曼說。

 

3癌症或是寒武紀生物超能力的失控


哈馬倫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她開始關注腫瘤與寒武紀大爆發的關係,有3個契機:「第一,我有家人和同事得了癌症,所以我開始聽癌症科學的新聞,讀到了萊恩威弗和戴維斯的腫瘤體現演化的觀點;第二,我參加了一個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的會議,感到我們被困在舊模式中,而沒有增進(對寒武紀大爆發的)理解;第三,有位微生物學家教會我:地質學家無法重現的事,微生物學家可以在實驗室重現,所以我需要回到實驗室研究多細胞生物的崛起。」

 

哈馬倫德等人可以說是另闢蹊徑,他們的假說與地質生物學觀測結果吻合:寒武紀之前很早的時候,地球上已存在足夠的氧氣。寒武紀動物成功的關鍵,就是癌細胞利用的這種機制這一視角下,癌症是我們生活在高氧環境下的一個演化副產品。

 

哈馬倫德和史萬帕曼都感到驚訝:之前沒人想過含氧環境與更新組織的矛盾。「當然,很多人會直覺地不同意,但是一旦你重新考慮氧氣的角色,將它看作是影響幹細胞特性、有礙組織更新的物質,那麼來自不同領域的令人困惑的觀察就融會貫通了。」史萬帕曼說。

 

「當我們想到,高氧而非低氧是一個挑戰。那確實是一個『Eureka(我發現了)』的時刻。」哈馬倫德告訴記者,在新視角下,「癌症是一種特別有用的能力的後果;當這種能力受控時,它幫助我們在富氧環境下活得更長,但失控就會導致腫瘤。」

 

(本文部分材料來自隆德大學新聞發布稿)

 

其他相關理論

 

有性繁殖促使物種爆發

 

該理論認為,從化石資料來看,真核藻類大約在9億年前出現了有性生殖,實際上有性生殖出現得更早。有性生殖的發生在整個生物界的進化過程中有著極其重大的作用,由於有性生殖提供了遺傳變異性,從而有可能進一步增加生物的多樣性,這是造成寒武紀大爆發的原因之一。

 

收割者的出現和進化是關鍵


美國生態學家斯坦利提出了一種解釋寒武紀大爆發的生態學理論,即收割原則。斯坦利認為,在前寒武紀的25億年的多數時間裡,海洋是一個由原核藍藻這樣簡單的初級生產者所組成的生態系統。這一系統內的群落在生態學上屬於單一不變的群落,營養級也是簡單唯一的。由於物理空間被這種種類少但數量大的生物群落頑強佔據著,所以這種群落的進化非常緩慢,從未有過豐富的多樣性。

 

寒武紀大爆發的關鍵是草食收割者的出現和進化,即食用原核細胞(藍藻)的原生動物的出現和進化。收割者為生產者有更大的多樣性製造了空間,而這種生產者多樣性的增加又導致了更特異的收割者的進化。營養級金字塔按兩個方向迅速發展:較底層次的生產者增加了許多新物種,豐富了物種多樣性,在頂端又增加了新的收割者,豐富了營養級的多樣性。從而使得整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最終導致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產生。

 

鈣大量湧現起了巨大作用

 

美國科學家發現的證據表明,海洋中鈣的大量湧現可能在寒武紀大爆發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3位美國科學家對一些早寒武紀時期在海底形成的鹽晶體進行了檢測。發現早寒武紀的鈣含量比原生代的鈣含量至少高出3倍。研究人員指出,這些鈣應該是地中海海脊火山爆發時噴入熱海水中的鈣。

 

他們強調指出高水平的地殼活動、鈣的噴入使得早期生命演化出殼和骨骼以解決海水中鈣含量升高而造成的潛在毒性。

 

寒武紀大爆發是假象

 

該理論認為,進化是漸進的,所謂的「爆發」只是表明首次在生物化石記錄中發現了早在前寒武紀就已經廣泛存在並發展的生物,其他的生物化石群則可能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而「缺檔」,造成這種「缺檔」的原因是前寒武紀地層經歷著熱與壓力,其中的化石被銷毀了。

 

但由於科學家發現前寒武紀化石沉積層中存在大量像細菌和藍藻這樣簡單的原核生物,因而這一解釋缺乏說服力。


總監製:吳亮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李浩然

相關焦點

  • 癌症竟然和寒武紀大爆發有關?或是生物超能力的失控
    動物幹嘛要演化出「癌症體質」?  生物學家有一個謎題:為什麼有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多細胞動物為何突然出現?  一個新理論綁定了二者:癌症或許是多細胞動物繁榮昌盛的副產品。  大約5.4億年前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層中一下子出現了各種無脊椎動物化石,這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關於寒武紀大爆發有各種解釋,它也成為了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
  • 癌症竟然和寒武紀大爆發有關?這些傳統假說,你更相信哪個?
    大約5.4億年前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層中一下子出現了各種無脊椎動物化石,這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關於寒武紀大爆發有各種解釋,它也成為了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最近,瑞典隆德大學的跨學科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生態學與演化》上提出了一個關於寒武紀大爆發的新假說。
  • 寒武紀麒麟蝦:5億多年前長有5隻眼睛
    楊定華繪圖見過長5隻眼睛的「蝦」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最新發現一種5億多年前長相奇異的化石,化石上的「蝦」就長有5隻眼睛,其身體還兼具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的多種特徵,被譽為寒武紀的「麒麟」,命名為「章氏麒麟蝦」,它是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
  • 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新華社南京11月5日電(記者王珏玢)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地球簡史5: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不存在?
    顯生宙|古生代:顯生宙:5.41億年前至今古生代:5.41億~2.51億年前寒武紀:5.41億~4.85億年前承接上文,時間來到顯生宙古生代寒武紀。這一時期羅迪尼亞超大陸已經分裂為岡瓦納大陸與勞亞大陸。
  • 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多年前「五眼大蝦」
    中新社南京11月5日電 (徐珊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5日消息,由該所朱茂炎研究員領導的寒武紀大爆發研究組發現5億多年前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章氏麒麟蝦」。5億多年前,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從達爾文開始,「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澄江動物群」更加凸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發性。「澄江動物群」中化石發現表明,包括脊椎動物在內,幾乎所有現代動物門類在5.2億年前都已經出現了。
  • 寒武紀大爆發及其成因探討
    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是古生代的第一個紀。處於5.44億〜4.85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大約是在38億年前出現的。在從38億年前到6億年前這長達32億年的時間裡,生物進化的速率是十分緩慢的。最早的原核生物可能出現在35億年前。最早的真核生物可能出現在20億年前,從那時直至6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幾乎都是單細胞生物。
  • 南京古生物研究所:5.4億年前,氧氣含量控制了寒武紀大爆發
    交匯點訊 發生在5.4億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現生動物的絕大多數門類在很短的時間裡「突然」出現,奠定了顯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礎。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次大爆發?大爆發的過程什麼樣?來自中英俄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氧氣含量是控制著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
  • 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多年前「五眼大蝦」化石
    中新社南京11月5日電 (徐珊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5日消息,由該所朱茂炎研究員領導的寒武紀大爆發研究組發現5億多年前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章氏麒麟蝦」。5億多年前,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從達爾文開始,「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澄江動物群」更加凸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發性。「澄江動物群」中化石發現表明,包括脊椎動物在內,幾乎所有現代動物門類在5.2億年前都已經出現了。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稱這種5.5億年前的生物的出現,有助於研究寒武紀時期生物的構成和特性,也有助於了解寒武紀時期生命大爆發的真相 地球生命的起源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 太古宙(38億年到25億年前): 最低等原始生物產生 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25億年到4.1億年前):海生無脊椎動物時代 泥盆紀(4.1億年-3.5億年前): 魚時代
  • 中國科學家發現5億多年前「五眼大蝦」!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5日消息,由該所朱茂炎研究員領導的寒武紀大爆發研究組發現5億多年前長有五隻眼睛的蝦形化石——「章氏麒麟蝦」。5億多年前,複雜多樣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從達爾文開始,「寒武紀大爆發」一直是困擾科學界的重大科學謎題。
  • 「寒武紀大爆發」的謎底,離我們越來越近
    原始的脊椎動物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人類一直在探索。近日,130餘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首雲南澄江,共同紀念澄江生物群發現35周年,交流寒武紀大爆發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澄江生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再次引發關注。寒武紀大爆發曾被認為是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寒武紀大爆發是否真實存在?人類為何要關注那些古老的生物?
  • 澄江動物群——寒武紀大爆發之實證
    澄江化石地是因中國雲南省澂江縣帽天山於1984年發現的5.3億年前早寒武世動物群化石而得名。澄江化石地以保存「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最好實證澄江動物群化石而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早寒武紀時期海洋的壯麗景象寒武紀距今5.42-4.88億年,寒武紀早期
  • 5.5億年前生物活動被發現,比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早1000萬年
    近期,在中國南方長江三峽地區的一個採石場發現了5.5億年前的蠕蟲化石。 這塊5億年前的化石為考古學家提供了一項非常寶貴的內容:它記錄了蠕蟲活動的最後生命時刻。在中國發現的5.5億年前的蠕蟲化石這是一條形似麥穗的蠕蟲,它約七英寸長的身體被分成數段,並最終變成了化石。這塊最後的安息之地,完整地記錄了它走向死亡的全過程。
  • 5.4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謎底揭開
    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領導的中英俄團隊最新研究發現,氧氣含量是控制寒武紀大爆發進程的最關鍵因素。相關成果於2019年5月6日在線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地球科學》。早在2006年,朱茂炎團隊就提出階段性輻射和滅絕的寒武紀大爆發過程模型,並發現動物早期演化的階段性輻射和滅絕過程,與海水碳同位素的異常變化存在耦合關係。通過與俄羅斯同行合作,朱茂炎團隊於2008年在西伯利亞開展野外工作,採集了一套珍貴的寒武紀早期碳酸鹽巖地層樣品。隨後,中英俄團隊對這套樣品開展了系統的碳、硫同位素實驗分析和數學模型計算。
  • 寒武紀大爆發是否真實存在?我們離謎底越來越近
    原始的脊椎動物和我們有什麼關係?人類一直在探索。   近日,130餘名國內外專家學者聚首雲南澄江,共同紀念澄江生物群發現35周年,交流寒武紀大爆發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澄江生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再次引發關注。   寒武紀大爆發曾被認為是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學術界。寒武紀大爆發是否真實存在?
  • 寒武紀大爆發時是什麼導致了生命的增加?
    地球剛誕生不久之後,生命就出現了,地球上地生物們經歷了數個大滅絕並不斷的發展進化。結果人類也出現在地球的舞臺上了。我們都是從學校中學到了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不過除了我們長有尾巴的祖先之外,在地球上我們還有其他該感謝的對象。許久之前,地球上發生了寒武紀大爆發這樣驚人的事件。在寒武紀大爆發之前的地質時代,被稱隱生代帶,也就是指生命尚未顯現的時代。
  • 5億多年前地球生物突然爆發式增多,卻不見其祖先,原因至今是謎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至今仍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當地球進入寒武紀時,生命物種忽然間就繁盛了起來,從5億3000萬年前開始,大約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門類眾多的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無脊椎動物化石突然出現,但在早期更為古老的地層中,卻至今沒有找到其祖先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