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細菌在廢水淨化中的應用

2021-01-09 全康環保

1.背景

當今經濟的飛速發展為人類帶來了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也帶來了一些環境汙染問題。生活汙水,工業汙水和農業汙水汙染了水體,這反過來給人類帶來健康問題,並影響水的生態平衡。其中,水體富營養化是水汙染的普遍現象之一,氨氮濃度是處理富營養化汙水的重要指標。該生物反硝化法用於去除汙水中的氨氮,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的特點,廣泛用於水產品的養殖和汙水處理中。微生物中的氮循環主要由生物體內的有機氮合成,氨化,消化,反硝化和固氮組成。汙水中的氨氮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然後通過反硝化,最終產生氮氣。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是生物脫氮應用中氨氮轉化的關鍵。因此,對硝化細菌的更深入研究對汙水處理中氨氮的去除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了硝化細菌在廢水氨氮去除中的應用研究現狀。

2.硝化細菌的研究進展

硝化細菌分為自養型和異養型。目前,自然界中發現的大多數硝化細菌是自養硝化細菌,而異養硝化細菌則很少見。自養硝化細菌分為氨氧化細菌(AOB)和亞硝酸鹽氧化細菌(NOB)。這兩種細菌分別參與硝化的氨氧化和亞硝酸鹽氧化階段。 AOB和NOB有9屬20種。為了有效利用硝化細菌接種劑,來自自然界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豐富,培養,分離,純化,鑑定,包埋和固定化,擴展培養以及混合細菌多樣性研究新發現菌株的生理特性和反硝化作用。機制。硝化細菌的研究領域包括細菌種類的分離與鑑定,代謝機制,基因水平研究,細菌製劑的製備,細菌種類的保存以及硝化細菌檢測技術的研究。目前,硝化細菌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例如,水產養殖業經常採用人工餵養方法,魚和其他水產養殖產品的排洩物導致水產養殖水中的氨和亞硝酸鹽超過標準,導致水產養殖生產能力低下。定期輸入某些硝化細菌可以大大提高水產養殖用水的質量,並為水產養殖業帶來更高的養殖效益。例如,在專門養殖觀賞性水生動植物的水族館和魚塘中,硝化細菌會及時清除魚身上的氨氮,亞硝酸鹽和其他有毒物質。此外,利用硝化細菌,活性汙泥法,生物濾池和生物膜法去除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中的氨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硝化細菌在廢水淨化中的應用情況

硝化細菌主要用於處理水產養殖廢水,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其中氨氮和亞硝酸鹽含量過多。硝化細菌廣泛用於廢水生化處理過程中。傳統的工藝包括A / O法,A2 / O法,接觸氧化法,SBR法等。此外,新的生物脫氮技術也在研究和開發中,包括厭氧氨氧化技術,硝化和反硝化技術以及短程硝化和反硝化技術。

4. 硝化細菌汙水應用瓶頸

硝化細菌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一百多年,但是硝化細菌的工業應用技術仍然存在問題。在汙水淨化應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技術瓶頸。

(1)自身因素的局限性。當前發現的大多數硝化細菌是自養的和少數異養的。自養硝化細菌具有長的繁殖和繁殖周期

(10h以上),生長緩慢,自然條件下硝化細菌富集培養和馴化的時間長,有效細胞濃度低,而單個菌株的擴增培養具有較高的細胞濃度,但其硝化作用是不如豐富培養菌株。另外,異養硝化細菌比自養細菌具有更長的生長周期,但它們更適應生長環境。

(2)外部因素的局限性。工業應用中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不僅受其自身特性的影響,而且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對外部因素也更加敏感。例如,溫度,pH值,DO,C / N,有機物濃度,消毒劑[8],有毒物質和重金屬[9]將直接影響硝化細菌的硝化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市場上硝化細菌種類繁多,硝化作用不均,大多採用生物直接注射法。硝化細菌的淨化效果不僅受生長環境的影響,而且主要受細菌特性的影響。就治療效果而言,家用接種劑去除氨氮的效果是中等的。雖然有些進口產品效果比較顯著,但價格高。其中,新興市場和諾維信擁有最大的商業接種劑市場份額。市場上可買到的硝化細菌是複合接種劑,包含多種具有不同功能的細菌成分,例如光合接種劑,枯草芽孢桿菌等。儘管進口的複合細菌劑效果良好,但它們並非工業應用的目標,需要定期添加細菌劑保持。所有出售的細菌製劑都是按照固定比例的細菌類別製備的。但是,在處理不同的汙水時,由於水質和生長條件的不同,複合細菌中的某些成分不僅可以在這種條件下生長繁殖,而且還可能在短時間內腐爛而沒有效果。在汙水處理中。因此,在複合細菌劑的實際應用中,部分細菌劑是無效的,在一定程度上浪費資源。原因是注射的細菌劑無法適應生長環境,也無法與外界反應。它很難生長和繁殖,並逐漸腐爛。因此,它不能長時間保持良好的硝化能力並保持良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如何獲得能夠在不同的極端條件下適應生長的硝化細菌菌株,例如具有耐酸,耐鹼,耐高溫,耐低溫,耐鹽濃度高和DO耐受性低的遺傳特徵的菌株。當務之急。這樣,根據處理後的汙水的特性製備細菌劑,以確保細菌種的準確有效放置,使細菌種可以在處理目標汙水中生長繁殖,持續保持一定的硝化作用能力強,達到連續純化的效果。

5.發展前景

硝化細菌接種物是一種安全性更高的接種物。硝化細菌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獲得更有效的工程應用效果。獲得硝化細菌接種體,其生長和繁殖周期較短,有利於擴大栽培,增強硝化活性和適應性。根據不同的汙水水質,選擇最佳細菌種類,配製更高效的複合細菌,使其迅速適應汙水環境,生長繁殖,保持更持久,高效的氨氮去除效果。研究人員甚至可以通過遺傳手段整合硝化細菌的優勢基因,以增強細菌因子對生長環境的適應性,提高細菌因子的有效性,降低汙水處理成本,並提高去除氨氮的環保技術水平。

圖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低CN比廢水生物脫氮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傳統生物脫氮方法在廢水脫氮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如:氨氮完全硝化需消耗大量的氧,増加了動力消耗;對C/N比低的廢水,需外加有機碳源;工藝流程長,佔地面積大,基建投資高等。近年來,生物脫氮領域開發了許多新工藝,主要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厭氧氨氧化和全程自養脫氮。
  • 硝化-反硝化生物濾池在汙水處理中的應用
    關鍵詞:硝化-反硝化生物濾池;生活汙水;預處理引言:硝化-反硝化生物濾池是將傳統的A/O工藝與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相結合,在有效降解汙水中有機汙染物的同時,也能夠滿足對汙水生物脫氮的要求,具有負荷高,出水水質好,佔地省等優點,可用於生活汙水生態處理的預處理環節。
  • 「乾貨」短程硝化介紹及影響短程硝化的6大因素!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細菌的增長速度、縮短反應進程,從而減少反應容積;而且同時減少了硝化的曝氣量和反硝化有機物的投加量,減少了運行費用。所以短程硝化成為了近年來的研究熱點。一、短程硝化機理廢水生物脫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完成,而硝化過程分為氨氧化階段和亞硝酸鹽氧化階段。這兩個階段分別由氨氧化菌(AOB)和亞硝酸鹽氧化菌(NOB)獨立催化完成。
  • 光催化氧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伴隨著環境的汙染 ,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生存環境,其中光催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了在化工廢水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針對光催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探索 ,供相關的廢水處理人員參考 。
  • 固定化細胞技術在廢水處理中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近年來固定化細胞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  1固定化細胞的製備方式  固定化細胞的製備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種方法。  吸附法,又叫載體結合法,是依據帶電的微生物細胞和載體之間的靜電、表面張力和粘附力的作用,使微生物細胞固定在載體表面和內部形成生物膜。
  • 探討廢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2.傳統生物法目前,國內外對氨氮汙水實際處理中應用較成熟的生物處理方法是傳統的前置反硝化生物脫氮,如A/O、A2/O工藝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汙水中的氨氮。它是70年代主要由美國、南非等國開發的具有去除廢水中氮汙染物的工藝,同時對脫磷亦有一定的效果。其工藝流程是讓廢水依次經歷缺氧、好氧兩個階段,故人們通稱為缺氧、好氧脫氮除磷系統,簡稱A/O系統。A/O系統流程簡單、運行管理方便,且很容易利用原廠改建,從而提高了出水水質。近年來已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A/O法工藝如圖2所示。
  • 工業廢水之生物膜法處理汙水
    生物膜法是土壤自淨過程的人工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汙染物,同時對廢水中的氨氮還具有一定的硝化能力。生物膜法在處理工業廢水中有著廣泛應用。關鍵詞:生物膜,廢水,淨化生物膜法是屬於好養生物處理的方法,它是將廢水通過好氧微生物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等在載體填料上生長繁殖形成的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有機物,使廢水得到淨化的方法。根據裝置的不同,生物膜法可分為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等四類。在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廢水處理中,其中應用最多的是接觸氧化法。
  • 俞漢青:厭氧氨氧化廢水處理技術發展和應用啟示(完整版)
    汙水脫氮是近40年環境工程界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從硝化-亞硝化,到反硝化脫氮、甲醇反硝化,再到同時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脫氮技術不斷取得創新發展,並產生了厭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這樣一項汙水處理的顛覆性技術,開創了功能菌在複雜汙水處理系統實際應用之先河。
  • 贛州市工業廢水低溫耐鹽生物菌種廠-美嘉源
    贛州市工業廢水低溫耐鹽生物菌種廠-美嘉源本品系研發團隊與國內外微生物專家共同合作,引進國外先進菌株,經定向誘導培育、提純復壯,採用國內獨特的發酵設備精製而成的新一代淨化水質專用菌,本品菌種純度高,繁殖力強,複合性好,使用量小,活菌保存期長,代謝產物豐富,是汙水處理、生物修復的佳選擇。
  • 電子束輻照技術在廢水處理中的基本應用
    導讀:由於人們生產活動的多樣性,汙水中的汙染物質非常複雜,僅使用傳統的汙水處理辦法很難徹底解決廢水淨化問題。這就需要有一種新型、高效、經濟的技術來解決目前遇到的困難。隨著電子束輻照技術的發展,其在汙水處理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清潔、高效、無二次汙染,能夠分解處理多種汙染物質,因此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
  • 江蘇:廢水處理中惡臭氣體生物淨化工藝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VOCs在線訊:日前,江蘇發布《廢水處理中惡臭氣體生物淨化工藝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本標準中廢水處理包括城鎮汙水處理和工業廢水處理。本標準適用於廢水處理中惡臭氣體生物淨化工藝設備的新建、改建和擴建的技術選擇及規範。2 規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 影響短程硝化的6大因素
    廢水生物脫氮,一般由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完成,而硝化過程分為氨氧化階段和亞硝酸鹽氧化階段。這兩個階段分別由氨氧化菌(AOB)和亞硝酸鹽氧化菌(NOB)獨立催化完成。
  • ,水處理,汙泥處理,硝化-環保在線
    出水氨氮大於進水氨氮,常見於一些高有機氮的廢水中,氨化大於硝化一般是該情況的解釋,但是氨化大於硝化出水氨氮大於進口的唯一原因嗎?出水氨氮大於進水真的只發生在高有機氮廢水嗎?本文將把目前預想到的原因概述一下!由於時間匆忙,如有遺漏或者錯誤的地方敬請指教!此文所剖析的進水氨氮並不僅僅是總進水,也可能是某個處理單元!
  • 水草能夠代替硝化細菌處理氨氮嗎?完全可以,並且水草去除氨氮效果...
    其實它處理魚缸中氨氮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靠譜》一文中,分析了魚缸中硝化細菌的作用,指出其主要功能是轉化有毒的氨氮,防止魚氨中毒。除此之外,並不具備分解魚食殘渣和糞便、使水清澈等功效,沒有必要對它進行神化。 今天的文章,是屬於這一系列的第二篇,主要談談「水草能夠代替硝化細菌處理魚缸中氨氮」問題。
  • AO工藝的硝化與反硝化原理解釋 這篇文章說透了!
    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汙水中的BOD5,同時進行硝化反應,有機氮和氨氮,在好氧段轉化為硝化氮並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細菌利用化和態氮和汙水中的有機碳進行反硝化反應,使化合態氮變成分子態氮,同時去除碳和氫的效果。這裡著重介紹生物脫氮原理。(1)生物脫氮的基本原理:傳統的生物脫氮機理認為:脫氮過程一般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三個過程。
  • 汙水處理中硝化菌在NH3-N去除工藝中的原理和局限性
    北極星環保網訊:汙水處理按技術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處理,而生物法處理汙水技術一直為人們所關注,最典型的是利用細菌進行汙水處理的方法,下面我們單就以硝化菌為例簡述硝化菌群在生活汙水處理技術中的原理及應用以及所注意事項。生物法處理技術又分活性汙泥法和細菌分解法。而生物降解NH3-N最具顯著效果的要數硝化菌群生物降解技術。
  • 高低濃度氨氮廢水處理工藝的對比!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水中因氨氮濃度不同分為高低濃度氨氮廢水,在實際應用中氨氮濃度大於500PPM的廢水需要預處理(稱為高氨氮廢水 ),然後配合低氨氮廢水的處理工藝進行最後的脫氮,因高氨氮廢水與低氨氮廢水採用的工藝不同,本文大體介紹一下!
  • 膜分離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這幾種膜分離方法在放射性廢水處理中的應用。1、膜技術處理放射性廢水進展1.1 微濾法微濾又稱為「微孔過濾」,是以靜壓差為推動力,利用膜的「篩分」作用進行物系分離的膜過程。合成高分子反向滲透膜儘管可以承受較大的輻射劑量,但其操作pH範圍為4~9[16,17],不能在強酸或強鹼性溶液中使用。印度的K.Raj等[18]使用聚醯胺製成的反滲透膜處理低放廢水(3.7×106 Bq/L),日處理量達100m3,廢水體積可濃縮10倍,淨化係數達8~10。
  • 你的硝化為什麼會崩潰?這篇文章告訴你!
    當DO小於2.0 mg/L時,硝化將受到抑制;當DO小於1.0 mg/L時,硝化將受到完全抑制並趨於停止。生物硝化系統需維持高濃度DO,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硝化細菌為專性好氧菌,無氧時即停止生命活動,不像分解有機物的細菌那樣,大多數為兼性菌。其次,硝化細菌的攝氧速率較分解有機物的細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細菌將「爭奪」不到所需要的氧。
  • 活性炭處理工業廢水的應用
    活性炭的主要組成部分有:木材、果殼、煤、石油等含碳物質,通過物理法、化學法活化成有效的吸附劑,在社會發展中應用的比較廣泛,例如:化工行業、環境保護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將活性炭有效的利用在機溶劑、脫除氣體、排除毒物性、溶液脫色汙水等生產領域,對各種汙水以及環境危害物進行有效地處理,在有機物和無機物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通過活性炭可以對有機物中難降解的物質進行處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