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1~6章解題模型詳解歸納!30個題型搞定高中知識

2020-12-05 高中學習指導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每天分享學習方法與乾貨,希望能幫助大家。

做物理題目,尤其是有難度的,一眼看不出頭緒的題目,我們首先把題幹裡的已知條件列出來,然後從問題入手。看看問題讓求的是哪個量,然後回憶所學公式,尋找包含問題物理量和題幹給出物理量或通過題幹給的量能求出來的物理量,這樣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所用的物理量在題幹裡都能找到為止,這時這道題的思路就出來了,接下來把推的過程倒過來寫就是題目答案。

下面是針對高中知識,給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章解題模型詳解歸納,如果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列印。篇幅原因,以下是整個內容的截取部分。

資料獲取方法

點擊作者頭像,私信,發送「物理30模型」免 費獲取電子版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48個解題模型 高考物理經典題型歸納
    高中物理48個解題模型 高考物理經典題型歸納學好高中物理可以多積累些做題解題的經典模型。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最常用的幾種解題模型,供參考!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經典模型1、'皮帶'模型:摩擦力,牛頓運動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熱等問題.
  •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 高考物理48個解題模型
    高中物理最難的部分 高考物理48個解題模型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頭痛的一大科目,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物理高考的解題模型,供參考!電學部分高中生從初中開始就會接觸電學,進入高中之後就會發現,高中的電學與初中的電學知識有很大的不同,高中物理電學非常的抽象,有很多的定律不僅需要去記憶,還要對這些記憶進行理解,所以電學也是被很多同學認為是物理最難的部分。
  • 有哪些相見恨晚的高中物理資料?18個專題練習大合集,題型很全
    導讀:本期跟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物理資料——18個專題練習大合集】,一共198頁,帶詳解答案。另外,還有【高中物理答題技巧視頻課程】免費分享。高中物理怎麼學才能學好?高中物理實驗多,公式多,各種計算讓人頭大。但是想要考出一個好成績,並不難。首先要把書上的概念、公式、實驗過程理解記憶,再大量刷題總結答題技巧。舉一反三,是終極目標。接下來就進入正題,就得會做題,做好題。
  • 高中物理,掌握學科特點,講究方法技巧,拿到高分不難
    當我們接觸到高中各科學習的時候,才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學海無涯」。說到高中物理,很多同學說就一個字「難」。的確,高中物理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難度更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知識更加抽象,難理解;另一方面就是沒有掌握高中物理學習的方法和竅門。我們只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拿到高分也能很容易。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經典模型總結
    原標題:【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經典模型總結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經典模型總結 2015-03-01環球物理 環球物理 微信號 為了便於同學們進行高中物理解題,物理特級教師--朱亞軍老師為同學們總結了高中物理解題時常用經典模型,具體如下:
  • 高中物理靜電場常見9類題型解題思路分析(附例題)
    2020-11-30 11:04:18 來源: 我們都愛數學 舉報
  • 高中生物解題必備的128個實用套路和解題模型!不知道就太吃虧了
    對於高中生來說,生物並沒有數學物理那麼重要,而且生物也沒有那些科目那麼難。然而,每次考試下來,你會發現自己離那個高分總是差一點點距離。高中生物想要拿到高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洪老師高考必備資料庫中,我們的生物老師有整理了一套30個高中生物必考的考點題型的解題模型!
  • 「新高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區別
    到底怎樣才能學好高中物理?希望同學們能在這篇回答中有所收穫。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學科差異。1.而高中物理一堂課會講解很多內容。8. 初中的學習過程主要以聽講為主,而高中物理不僅要聽講,課後還有做大量的練習鞏固。二、高中物理學習誤區。1. 瞪眼法。很多同學做題習慣用「瞪眼法」,什麼叫「瞪眼法」呢?就是瞅。
  • 高中物理逢考過篩子內容:125個常考知識點+55道常考題!
    高中物理是綜合三科裡極為重要的學科,物理涉及範圍廣,涵蓋的知識綜合性強,想要拿到高分,既要穩固的基礎,還要模型意識,還需要養成靈活的解題思路與解題技巧。每年的物理試卷都有很多必考的知識點,要善於總結這類內容,做一個較好的歸納,其次要對各類物理模型與各類解題方法進行歸類,探究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形成自己的破題套路與答題技巧,這樣在考試的緊張時間下你會更加從容。除此之外還要熟悉各類試卷的常考必考題型,了解出題思路與題型常規和一般的解題竅門,做到心中有數,這能有效地提升自己解題速度與準確率!
  • 「光的偏振」題型歸納與知識總結,純乾貨分享(高中物理)
    最近在整理高中物理的題型,整理過程中隨機抽一個,給大家輸出成文章。大家可以提點反饋意見,也可以把自己感興趣的題型評論告知給我。文章末尾有獲取文檔的方式,加強練習和學習。光的偏振--題型簡介本題型主要考察同學們對光的偏振現象的認知,同時能夠利用偏振知識解決或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或現象。
  • 高中物理很難嗎?
    為什麼很多同學都覺得高中物理很難?1、高中物理知識體量大:尤其對剛上高一的孩子來說壓力一下子就上來了。初中上課老師每節課可能就講那麼一個知識點,學生有大把的時間去消化和理解。但到了高中就不一樣了,老師一節課上課要講很多知識點,學生很難在一節課上吸收100%的知識。2. 概念定理敘述嚴謹,不好理解:初中物理教材通俗易懂,而高中物理文字敘述較為嚴謹,通常是不太好理解的,很多孩子讀了一遍之後也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並且一些高學歷家長,也很難站在高中學生的立場上去輔導孩子。
  •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匯總&高中物理常考題型與解題方法全匯總
    高中物理考試常見的類型無非包括以下16種,今天為同學們總結整理了這16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同時介紹給大家高考物理各類試題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提供各類試題的答題模版,飛速提升你的解題能力,力求做到讓你一看就會,一想就通,一做就對!
  • 高考物理常考的24個模型詳解,高中三年都會用到!
    每個進入高中學習的同學都會有這樣的感覺,覺得物理特別的難學。聽老師講課,一聽就懂;自己做作業,一做就錯。遇到這種情況,小編都會告訴他:提前預習,認真聽課,總結歸納題型……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成績。 今天呢,小編就替大家總結歸納好了物理模型。內容較多,記得先收藏,這樣就可以慢慢學習啦!
  • 高中物理最好的輔導書有哪些
    高中物理最好的輔導書有哪些對於那些想要提高物理成績的高三同學,有哪些好的物理輔導書可以選擇呢?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更高更秒的物理》由四部分內容構成:實驗基礎理論部分,我們將一些帶有共性的、為高中學生可以接收的實驗理論內容進行整合,概述物理實驗基本儀器,主要測量方法,從應用角度出發,歸納與提供處理實驗數據的常用方法與測量誤差及實驗結果不確定度的計算公式。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寄語高一新生
    這不僅是學習物理的知識,關鍵是知道知識的來源,更便於掌握。四、學會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並做好錯題集學習的過程就是先把書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的過程。要將知識點細化,學透。學會了對類似知識點的歸納、總結,那麼繁雜的物理內容便化成了簡單幾個部分,學起來自然就會輕輕鬆鬆、遊刃有餘。
  • 高中學習攻略!物理16個「解題竅門」,拯救做題發蒙的你!安利~
    進入高中以後,很多學生都覺得物理特別的難學。因為它的邏輯性特別強,如果不善於思考的同學學起來就會比較吃力!其實物理的公式和知識點都不算特別多,無非就是要找到其中的「竅門」,只要你入門了,自然就不難了。對於一小部分的理科生來說,物理簡直不要太簡單,就指著物理往上拉總體的分數;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同學來說就不是這樣了,物理是弱項,每次都因為它到導致總成績被甩到千裡之外。大家都會懷疑,為什麼知識點也背了,公式也背了,但是就是到了做題的時候發蒙。原因就是你沒有找到做題的要點,沒有正確的解題思維。今天幫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16個經典模型,理解透這些經典模型,以後遇到其他題再也不怕了!
  •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在這,總結歸納+重難點圖文+知識梳理+公式精選
    先來說一下新高考改革物理科目的主要變化科目:由原來的「寄人籬下(理綜)」到如今的「另立山頭(物理單科)」,即原來3+x(理綜),現在3+3(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山東等),或者3+1(物理)+2(江蘇、河北、遼寧、福建、湖北、湖南、重慶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電磁學內容
    北京新東方學校優能一對一部 高中物理組 彭寶聰提起高中的物理來,絕大部分的高中學生都感覺難,表示大學專業再也不要選物理了。有的同學說,高中物理課上分明就是物理老師和學霸在秀恩愛;也有的同學說,物理課上我與我的靈魂時不時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有的同學說,當年就因為低頭撿了個筆帽,再抬頭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了。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期末高考必備
    童鞋們好哇,馬上期末了哦,學姐最近發的資料也都是幫助童鞋們期末考試的總結性資料高中物理還是比較難搞的,知識點比較多,也考驗學生的羅輯思維,做題和知識點完全是兩種感覺,即使理論學會了,實踐做題也比較難所以學姐總結了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解題方法歸納!
  • 清華學霸坦言,高中物理無非24個題型,吃透弄懂,高考無憂
    物理學是人類探討大自然的一門重要學科,在很多人眼裡,高中最難的學科就是物理了,學生物理不好不是你不聰明,而是你的學習方法不對。只要學習方法正確,不管有沒有先天優勢,都是可以學好物理!學好物理的法寶有預習、聽課、整理、應用、複習總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