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膜結構織物材料市場極具潛力

2021-01-16 全球紡織網

  膜結構是建築結構中最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形式,它以性能優良的織物為材料,或是向膜內充氣,由空氣壓力支撐膜面,或是利用柔性鋼索或剛性支撐結構將面繃緊,從而形成具有一定剛度、能夠覆蓋大跨度空間的結構體系。自從1970年代以來,膜結構在國外已逐漸應用於體育建築、商場、展覽中心、交通服務設施等大跨度建築中。膜結構已成為結構設計選型中的一個主要方案。成為化纖紡織品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近年來在中國建築結構中也有長足的進展。

  大阪萬國博覽會中的美國館採用了氣承式空氣膜結構。這個擬橢圓形、軸線尺寸為 140m×83.5m的展覽館是世界上第一個大跨度的膜結構,而且是首次採用了聚氯乙烯(PVC)塗層的玻璃纖維織物。作為一種真正的現代工程結構,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展覽館標誌著膜結構時代的開始。自此以後,膜結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從跨度來說,美國龐提亞克的"銀色穹頂"氣承式空氣膜結構的平面有234.9m×183m,開始採用聚四氟乙烯(PTFE)塗層的玻璃纖維織物,類似的大型體育館在北美就建了九座。從面積來說,沙烏地阿拉伯吉大機場候機大廳的懸掛膜結構佔地42萬m2。作為膜結構一種新形式,索穹頂於1988年首先用在漢城奧運會的體操館與擊劍館,其後又在一些體育建築中得到推廣。千年穹頂以其獨特的膜結構,顯示了當今建築技術與材料科學的發展水平。

  發展中的中國膜結構

  中國現代空間結構的發展受到了西方國家先進技術的影響。近幾年來,在膜結構應用上顯示了活躍的趨勢。雖然一開始工程規模不大,但已逐漸擴展到更大的面積和跨度。所採用的技術與材料在某種程度上還要依靠國外,但預計會有更多的工程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

  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許多城市都在籌劃建設新的體育設施。由於其重量很輕的優點,膜結構往往被採用。體育建築可以說是膜結構在中國應用的突破口。1997年之前,只建造了少量的小型與中型的膜結構,同年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全國運動會,膜結構被用在主體育場的看臺挑篷,總面積達36100m2。這是中國第一次將膜材製成的屋頂用在大面積的永久性建築上,具有深遠的影響。當時塗PTFE的玻璃纖維膜材和工程安裝還藉助於國外鵬騰公司的力量。在上海體育場成功的建成後,雖然它的價格仍高於傳統的結構,又出現了一些膜結構屋頂的體育場。

  頤中體育場座落在山東省的濱海城市青島,這是中國第一個靠自己力量設計與施工的大型膜結構體育場,外包尺寸為266m×180m,可容納6萬觀眾。懸挑40m的屋蓋是一個包括膜、索和鋼支承結構的典型張拉體系,整個屋蓋由70個錐形索膜單元組成,總面積為30000m2。

  環顧整個中國大地,新的體育中心正在一個接一個的規劃,膜結構成為覆蓋主體育場的優選,估計已有十多個體育場採用。在大城市中有上海(虹口區足球場)、武漢、鄭州和廣州,在中小城市有煙臺、威海和蕪湖。另一個適宜採用膜結構的對象是室內體育館,在中國還剛開始。在華北的秦皇島體育館是第一個採用雙層膜的工程,其平面呈橢圓形,長短軸各為112m與98m。最近的一個實例是成都的水上樂園。這個有20000m2的大型建築用來作為死海漂浮運動。一系列拱形鋼桁架跨越115m,上覆以PVC聚酯織物。

  膜結構曾被用於覆蓋一些室內或室外的演出設施。大部分是由鋼框架支承的張拉膜結構。建成的實例有:長沙世界之窗劇場(3500m2)、深圳歡樂谷中心表演場(5800m2)、廣州海洋世界海豚館(2840m2)和天津泰豐風雨劇場(1000m2)等。世界之窗劇場建成於1998年,是早期採用PVC覆面膜材的工程之一。

  由於圖內和國際上交流的擴展,需要許多新型的會議與展覽建築。1999年在深圳召開了中國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有兩個面積為2400m2的館採用了膜屋蓋,顯示了其輕質與透光的突出優點。在海南省的小鎮博鰲,由於有全世界重要人物參加的一系列高層會議在此舉行而聞名。主會場即採用了膜結構,施工工期十分緊迫,4000m2的膜屋蓋在40天內完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建造了國際會議展覽中心。一個以膜材覆蓋的鋼穹頂位於多功能大廳上空成為整個建築物的焦點。鋼結構內外兩邊採用雙層的PTFE玻璃纖維織物覆蓋。

  膜結構還可用來覆蓋各種不同的小型建築,如加油站、收費站、服務中心、大門入口以及遮陽設施等。雖然每個工程的面積只有幾百平方米,但工程的數量很多,把全國的工程加起來,膜的數量就很可觀了。

  中國膜材十年仍未突破

  膜結構只有在材料問題得到解決之後才得以大量推廣應用,因此關鍵問題是要提供滿足功能要求、耐久性好與經濟的膜材。用於膜結構有二種主要建築織物,即塗敷聚四氟乙烯(PTFE)的玻璃纖維織物和塗敷聚乙烯(PVC)的聚酯織物。PTFE玻璃纖維織物具有強度高、半透明、耐火不燃以及自潔性好等優點。雖然材料的保證年限是25年,但按照實際使用的經驗,其期望的使用壽命將會更長。玻璃纖維膜材的唯一缺點是價格較貴。PVC聚酯織物與玻璃纖維織物相比,其強度等性能稍差,使用年限也較短,但價格卻很便宜,大約在1/5左右。加了改進其性能可在塗層外再加一層面層,聚偏氟乙烯(PVF)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這種面層能保護織物抵抗紫外線的侵蝕,並改進其自潔性。

  目前國內有好多廠家都能生產有PVC塗層聚酯織物,但其性能尚未能完全達到建築織物的要求,作為建築用的永久性材料尚需進一步提高。據悉最近有些公司正在試製有PVDF面層的聚酯織物和PTFE玻璃纖維織物,外觀與性能都大有改進。

  膜結構公司大量湧現

  當前中國已出現了專門從事於膜結構製作與安裝的企業,主要的有北京紐曼帝萊蒙膜建築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光翌空間膜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等,它們都具有設計與生產的能力並已經在國內建造了一些PVC塗層織物的膜結構工程。最近的實例有青島頤中體育場和鄭州航海體育場的看臺挑篷,面積都有上萬平方米。此外,北京金騰盛膜結構技術公司、天津市康達膜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漢傑依膜結構技術公司、深圳欣望角空間膜技術開發公司也正在積極開展膜結構業務。過去一年中,引人注目的是在膜結構製造業中湧現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廠家,估計至少有五十家,大部分位於中國的沿海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的膜材和膜結構製造商也紛紛在中國設立辦事處、代理商甚至合資企業。在膜材方面有法國的法拉利(Ferrari)、德國的米樂(Mehler)、比利時的希運(Sioen)、韓國的秀博(SuperTex)、日本的Chemfab (Saint Gobain代理)、德國的杜肯(Duraskin)以及日本的中興(Chukoh)等。在膜結構方面有美國的鵬騰(Birdair)公司、德國的濟豐(C+M)膜結構公司、歐洲的Skyspan公司等。日本的太陽工業(Taiyo Kogyo)公司已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並在上海設立了製造工廠。這充分說明中國這個廣闊的潛在市場也吸引了國外企業的興趣。

  缺乏標準和規範

  要在中國進一步推廣膜結構的應用,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要制定標準和規範。由於大多數建築師和工程師對這種新結構還不熟悉,標準規範可以作為設計與施工的指南。另外,這些技術文件將對製作與安裝提出要求,並對允許誤差作出規定。這將有助於保證膜結構的工程質量。這在中國有許多新的製造廠家進入這個行業之際顯得尤其重要。

  幾年前,一些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已從事膜結構的研究與開發,並建立了技術儲備。大規模的膜結構建設也為製作與安裝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此外,美國、日本、法國等先進國家所制定的規範標準也是可貴的參考。所有這些有利條件為在中國編制一本技術規程做好了準備。在空間結構協會主持下,"膜結構技術規程"編制組於2001年9月成立,編制組成員包括了研究院、設計院、大學和製造廠的代表。此後,編制組進行了大量的編寫工作。規程的草案在全國範圍內徵求意見並通過了專家組的審查。規程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與基本規定、材料、結構分析、構造、製作、安裝、工程驗收以及維護和保養。這個規程將報送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批准,可用於所有膜結構的設計與施工。

  發展過程艱難但前景樂觀

  從多年來國內外的實踐經驗來看,膜結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必將是21世紀建築結構發展的主流。預計最能發揮膜結構優勢的應用領域有:

  需要自然採光的公共建築,如體育館、訓練房、遊泳館、展覽廳等,膜材的透光性能很好地解決採光問題,又可節約能源,並給人以一種處於大自然環境中的感覺。

  輕巧而美觀的膜結構用於敞開或半敞開建築物的遮蔽屋蓋尤為適宜。近年來在足球、田徑等比賽的體育場中,越來越多的看臺挑篷都採用膜結構。國外很多露天劇院的舞臺、博覽會的展覽館也都以膜材作為頂蓋。在我國廣大地區的農貿市場也可大力推廣膜結構。

  各種類型的生產廠房與倉庫,其尺寸都比較規則,因而可採用膜結構並加以定型化、商品化。這種建築有運輸、拆裝方便的優點,對於緊急救災或災後重建也十分有用。

  在改造原有建築物時,膜結構的自重輕是很大的優點,可以用來代替傳統的屋蓋。它也可用來連接毗鄰的房屋,例如在商場、廣場、校園中,這將有效地擴大其建築空間。

  中國膜結構的發展規模是十分鼓舞人心的,從1995年開始,當年只造了一個面積為3300m2的膜結構。從1996至2001年,六年內建造的膜結構估計達370,000m2。由於一些大型體育場的建成,膜結構的建設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長。2003年建造的膜結構約為180,000m2。當膜結構第一次用於上海體育場時,恐怕有很少人會看到這在推動膜結構發展的潛力。此後,膜材被用在大小不等的體育場篷蓋上,並佔據了膜結構相當大的份額。最近廣州新白雲機場候機樓採用了膜材作為屋蓋的一部分,就有巨大的58,000m2面積。候機大樓很可能成為膜結構的另一個潛在應用對象,因此有理由預測中國的膜結構將繼續以每年15-20%速度增長。

  展望將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將建造更多的具有新穎功能、形式多樣的建築。大部分工程項目將實行國際招標,這必將吸引不少國外的設計、諮詢與施工單位來參與,無疑這會給中國帶來新的概念和先進的技術。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帶動國產膜材的技術提升,也將為國內外膜材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提供機會。

相關焦點

  • 稀土納米材料——這種材料極具潛力!(上)
    一方面在材料體系上更多地趨向於稀土複合材料;另一方面,在形態上更多地集中於低維和功能晶體材料。特別是隨著現代納米科學的發展,將納米材料所具備的小尺寸效應、量子效應、表面效應和界面效應等與稀土元素獨特的電子層結構特點相結合,稀土納米材料呈現出不同於傳統材料的許多新穎的性質,更大限度地發揮稀土材料的優異性能,並進一步拓展其在傳統材料領域和新型高科技製造領域的應用。
  • 張拉膜結構_建築膜結構
    張拉膜結構的發展,伴隨著鋼索結構系統的進步和機械誘導的氣壓,導致其相對較新的結構結合應用到世界各地中去。由於受其內部結構的影響,張拉膜結構對特定結構的形狀,內部環境和環境適應性具有巨大影響。外形與美學如前所述,張拉膜結構所處的形狀對其整體穩定性非常重要。
  • 未來智能穿戴:把計算機「織」進纖維裡 顛覆傳統織物概念
    據英國劍橋大學預測,2022年採用智能紡織品的可穿戴產品市場將達到700億美元。在智能織物領域的研究中,織物電子技術佔有重要席位。此前在香山科學會議召開的學術討論會中,相關專家專門探討了織物電子、傳感和計算的學術前沿、核心技術與應用展望。
  • 盤點未來10大最具潛力的鋰電池新材料
    盤點未來10大最具潛力的鋰電池新材料發表於:2017-08-01 00:00:00     來源:革新納米的發展正處於一個瓶頸期,能量密度已經接近其物理極限。我們需要新的材料或者技術去實現鋰電池的突破,以下幾種電池材料被業內人士一直看好,或將成為打破鋰電池障礙的突破口。
  • 未來10大最具潛力的鋰電池新材料
    結合市場及技術,鈦酸鋰比較適合用於對空間沒有要求的大巴和儲能領域。相關研發企業:珠海銀隆、四川興能、湖州微宏動力有限公司、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安徽和深圳周邊的多家規模較小的鈦酸鋰生產廠家。
  • 【一張圖】看遍20大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
    【一張圖】看遍20大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發表時間:2016/3/29 3月25日,新材料在線產業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度20大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
  • 20大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震撼發布(內附秘制視頻)
    作為峰會的重磅環節之一,新材料在線產業研究院院長聶雷主持發布2016年度20大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具體包括:石墨烯、內嵌富勒烯、黑磷、3D列印材料、液態金屬、氣凝膠、離子液體、量子點、納米點鈣鈦礦、超材料、柔性玻璃、人工晶體、泡沫金屬、自修復材料、形狀記憶合金、磁(電)流體材料、可降解生物塑料、超導材料、碳纖維、碳納米管。
  • 產業| 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TOP10大盤點
    產業| 未來最具潛力新材料TOP10大盤點 2019-07-12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石墨烯「新材料之王」被奪,究竟是什麼更具潛力,顛覆人類未來?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材料,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甚至被材料界稱為「黑金」。在基礎研究、傳感器、半導體、柔性顯示屏、新能源電池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力。但是,石墨烯「新材料之王」的寶座還沒坐穩,另一種更具潛力的納米材料橫空出世,它就是硼烯。
  • 樹脂注入CMF——極具潛力的機翼前緣鋁合金替代材料
    飛機機翼的前緣材料需要滿足一系列嚴苛的性能要求。最新研究表明,將複合金屬泡沫(CMF)與環氧樹脂結合使用能夠獲得比現在普遍採用的機翼前緣鋁合金材料更理想的性能。
  • 石墨烯/碳納米管最具潛力材料藏大招
    石墨烯/碳納米管最具潛力材料藏大招 佚名 發表於 2017-08-16 14:20:34 鋰電池的發展正處於一個瓶頸期,能量密度已經接近其物理極限。
  • 又見新材料:銣! 本世紀最具潛力的光電材料 可用於光伏薄膜
    因此,銣被譽為「長眼睛」的金屬,是本世紀最具潛力的光電材料。由於銣具有這一獨特的性質,使其在許多領域中有著重要的用途,不但有許多傳統的應用領域,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的應用領域,特別是在光電領域,顯示出起來越重要的作用。銣是紅外技術的必需材料由於銣的晶體中有活動性很強的自由電子,因而它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
  • 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20種新材料 刷新你想像
    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特別是在新材料研究方面,很多令你目前無法想像的新材料產品,在未來10年將成為現實,比如說石墨烯,碳纖維,柔性玻璃等。下面為大家介紹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20種新材料,保證令你目瞪口呆!未來最具發展前景的20種新材料本文將為你盤點了石墨烯、黑磷、3D列印材料、量子點、柔性玻璃等2016年最具潛力的20大新材料的特點和發展方向。1、石墨烯特點:非同尋常的導電性能、極低的電阻率極低和極快的電子遷移的速度、超出鋼鐵數十倍的強度和極好的透光性。
  • 鄭永剛: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核心材料極具未來性產業之一
    鄭永剛指出,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是極具未來性的產業之一,中國企業應當加強協同創新力度,儘快在該領域取得快速發展。偏光片作為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技術要求標準高,市場進入難度大,同時,由於日韓廠商進入顯示市場較早,積累了較為完整的專利鏈條,並且形成了相當大的產業規模,因此偏光片技術被日韓廠商所掌控,相關行業也長期被日韓廠商所壟斷。
  • 密度最低、熱導率最低的二氧化矽氣凝膠在隔熱塗層織物製備中大顯...
    阻隔型隔熱塗層是一種通過熱傳遞的阻抗作用實現隔熱的被動式降溫塗層,隔熱機理比較簡單,一般採用低導熱率的組合物或在塗膜中引入熱導率極低的空氣,以獲得良好的隔熱效果,通常具有堆積密度比較小、導熱性能低、介電常數小等特點。反射型隔熱塗層是通過反射的形式隔絕太陽光能量,常用的反射型材料有陶瓷微粉、鋁粉、二氧化鈦及ATO(摻銻二氧化錫)粉體。
  • 未來二十大最有潛力的新材料
    材料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新材料是材料工業發展的先導。石墨烯、碳納米管、非晶合金、泡沫金屬、離子液體……20種新材料,為材料工業的發展帶來無限機遇。今天,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材料產品日新月異,產業升級、材料換代步伐加快。新材料技術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結構功能一體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趨勢明顯,材料的低碳、綠色、可再生循環等環境友好特性倍受關注。
  • 極具潛力的肉毒素市場
    人們在醫療美容上的需求是肉毒素市場的核心推動力。根據美國透明市場研究(TransparencyMarket Research)公司的數據,2017年全球肉毒毒素市場規模約為 45.27 億美元,預計至 2026 年或將達到 87.19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7.6%。
  • 二十大未來最有潛力的新材料
    今天,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材料產品日新月異,產業升級、材料換代步伐加快。新材料技術與納米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相互融合,結構功能一體化、功能材料智能化趨勢明顯,材料的低碳、綠色、可再生循環等環境友好特性倍受關注。
  • PTFE、ETFE、PVC膜結構材料介紹
    PTFE:當今膜結構領域的主流材料       另一種塗有Tio2(二氧化鈦
  • 號稱最具發展潛力的20種新材料,值得收藏
    21世紀的今天,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新材料產業升級、材料更新換代步伐加快。以下總結了最具潛力的20大新材料,快來看看吧! 有此神奇效果,得益於在國際市場上首次發表的綜合衍射圖(hologram)技術的實際應用,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在無論光源是否充足的情況下,皆能透過正面及背面兩側同時、多角度直接觀看影像的劃時代專利技術投影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