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亮馬橋小紀,一個沒有果味兒的 VC 打工仔。
今天,我們來聊聊廚房小家電。你所熟知的酸奶機、榨汁機、多功能鍋、早餐機、案板消毒機、春餅機、氣泡水機、豆芽機……都屬於這個品類。
相比傳統家電,「網紅」小家電是怎麼一步步入侵你家的?動輒成百上千的它到底有沒有智商稅呢?以及,它背後的神秘推手到底是誰?
來,我們一同解開謎團。
當然,我們也準備了文字版本實錄,但視頻體驗更佳哦!
小家電是如何製造網紅爆款的
如果你在某音看到過以下內容,彈幕請扣1,像什麼「上班族十分鐘快手早餐」、「網紅戚風蛋糕100%速成指南」、 「365天早餐不重樣」……關於吃的內容,是越來越吸引人了。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除了吸引你的生活方式和美食,博主和商家們其實在給你種草小家電。
與傳統小家電相比,網紅小家電的外觀設計和功能點都主要在迎合年輕人。我總結了三個當代年輕人的典型特點:喜歡操作便攜顏值高的物品、注重生活品質和儀式感、喜歡自製食物並拍照發布。
尤其是2020年疫情後,日常以外賣為生的年輕人增加了做飯頻率,推動小家電逆勢增長,同時提升了一些清潔、殺菌、消毒等功能小家電的熱度。
小家電的定位做好了,又易於操作演示,容易策劃出有賣點的爆款內容,短視頻和直播則通過更直觀和全面的展示,結合推銷話術加劇了內容傳播效果,且售價多在 100-500 元之間,因此在社交電商平臺上訂單轉化率高。這一環扣一環,小家電不火都難。
去年 3 月 3 -8 日的天貓女王節中,在以薇婭為代表的淘系主播推廣下,三明治機品類銷量首小時同比增長 1500%。這個在一年前人們甚至都沒聽說過的東西,突然就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了——這或許就是營銷的力量吧。
然而從技術原理看,網紅小家電並無升級與創新。市面上的小家電多以電動、電熱或兩者相結合的混合動力為主,這類技術在 20 多年前電磁爐發明後再無更新。所以小家電的產品著力點都在外觀和功能噱頭上,這也導致製造門檻低,容易跟風複製。
這該怎麼辦呢?為了解決產品生命周期短、競爭壁壘低的問題,他們一般都會試圖從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中尋找出新的功能點。當然這都是明面兒上的,背地裡找不到功能點也不要緊,這塊換個顏色,那塊換個材料,先用擠牙膏似升級讓消費者陷入迷惑,再花重金營銷讓你買單。這就讓原本屬於耐用消費品的小家電,已經逐漸成為了一種快消品,有的廠商新品研發周期甚至從 1 年縮短到了半個月。
本質上,小家電廠商希望通過創新品類和內容營銷的方式,向目標消費群體輸出消費觀點和生活方式,試圖完成從必選品到剛需的轉變。換句話說,小家電成為了一個典型的用供給創造需求的行業。
據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數據,2019 年全國家電行業整體規模為 8032 億元,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小家電卻依然在以 10% 的增速增長,並佔去了行業整體規模的一半。
當媒體還在輿論場上試圖搞清楚這屆年輕人到底是消費升級了還是降級了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用腳給出了答案——你用你的拼多多,我買我的網紅鍋。
有哪些公司通過小家電翻紅了?
那麼,哪些公司通過小家電賺的盆滿缽滿了呢?
我們把時間線拉回到2006年。彼時小家電市場還是三足鼎立的局面:美的、蘇泊爾、九陽堪稱三大話事人。他們彼此明爭暗鬥雖然不少,但誰也沒能把誰拉下神壇。而在你來我往的戰爭中,他們也忽略了潛在的對手——小熊電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以創意小家電入場,而它憑藉的武器,就是之前巨頭們甚至都不屑一顧酸奶機、煮蛋器以及電燉鍋。
在銷售上,小熊電器另闢蹊徑,選擇主攻當時巨頭們都看不上的線上電商渠道。
2008 年,天貓的前身淘寶商城剛上線,小熊就把主要銷售渠道轉移至線上,通過「網絡授權分銷」+「線上經銷代發貨」+官方旗艦店的模式快速成長。
2019 年小熊電器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國內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在上市後的一年時間裡,股價和市值都翻了三倍。
另一家悶聲發大財的公司是新寶電器,堪稱家電業代工之王,全球每10個小家電就有1個是新寶製造,它成立的時間比小熊家電還要早上十年,但名氣卻比後者還要小很多。究其原因,在於它的自主品牌東菱一直做的不溫不火。
發現小家電真的很賺錢後,新寶電器也將自己的品牌東菱進行了升級,我給大家在這裡畫個重點。東菱將不同業務線拆分為百勝圖、萊卡、歌嵐、鳳盞等多個品牌天團,來覆蓋不同需求的消費人群。意思就是你、你媽、你爺爺想買的家電品牌都不一樣,結果錢還是一樣的都交給了同一家公司,大家把「服氣」打在公屏上。
這個動作堪稱「割韭菜」之王,普通消費者很難意識到這些品牌背後都是一家公司,但對公司來說,在多維度贏得消費者的同時,還可以大大降低試錯成本。
這種神奇的操作,也讓2015年上市的新寶電器在過去一年裡翻了近5倍。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國內疫情緩解後,A 股迎來牛市,凡是經營正常又有利好的公司股價都大漲,不過國內小家電市場的行業前景確實正處在上升期。
知名行業研究分析公司歐睿國際分析稱,人均 GDP 超過 3000 美元後,小家電市場會呈現高速發展的狀態。歐美國家平均每戶家庭的擁有數量是 30 個,國內平均每戶只有不到 10 個,而國內的人均 GDP 在 2008 年就超過了 3000 美元。
在網紅小家電快速增長的刺激下,美蘇九傳統小家電三巨頭也坐不住了,開始放下身段想著怎麼討好年輕人,開始在產品戰略上更注重網紅品類的研發和迭代。
就這樣,網紅小家電市場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且勢頭愈演愈烈。但有趣的是,為了形成差異化競爭,小熊、新寶、美九蘇在定價策略上會心照不宣的形成一定的價格梯度。
放眼望去,像電飯鍋、早餐機這種使用頻率較高的小家電,各個廠商其實已經翻來覆去做過很多遍了,它們之間價格和功能差異化也越來越小。這時該如何讓消費者買單(割韭菜)呢?答案很簡單:像快消品一樣去營銷它。我賣的不是這個產品,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對未來的美好幻想。而可以「提升生活幸福感」這句話,就像是當代年輕人的咒語,讓他們心甘情願買單。
小家電避坑指南
講了半天商業邏輯,我知道你們最關心的還是如何避坑。和老紀一番推敲後,我們總結出了如下幾點:
一、想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別別別別輕易掏錢(避坑大法一:慎重掏錢)
小家電更新迭代快,眼花繚亂,不要輕易掉進消費陷阱,操作再便捷,準備食材和清洗也要花費時間,想清楚自己在工作日和周末有多少時間和耐心可以用來倒騰,不要讓多功能變成了多餘的功能。智商稅是指購物時缺乏判斷力花了冤枉錢,但如果你就是為了在家裡擺上一口網紅鍋,偶爾用用,看著有生活氣息,那買高興了就好。
二、多看評測,了解清楚材質、清洗方式。(避坑大法二:多看評測)
市面上有無數種三明治機,除了品牌和外觀不同外,你很難直接難分辨出不同產品在材質、受熱、散熱與清洗難易程度方面的區別是什麼,張大媽和蓋得排行的評測可以作為參考。
三、物盡其用,充分了解機器的優缺點和使用範圍。(避坑大法三:物盡其用)
如空氣炸鍋適用於油脂含量高的食物,非油脂豐富類食物需要添加油類輔料才好吃,不同品牌的空氣炸鍋在功能調節上略有不同,最好根據自己喜歡的食譜做選擇。空氣炸鍋也有隱藏功能——可以當作微波爐來使用,用來熱剩菜。
四、比價後再下單。(避坑大法四:抓住促銷)
之前也說了,小家電的營銷正向彩妝、衣服等快消品靠攏。這意味著,他們並不會像傳統家電一樣價格十分堅挺,搞活動降價是常有的事,如果不急需,可以等到購物節時再下單,或用可以看到歷史價格趨勢的比價工具幫你避坑,畢竟到時候你可能等到的不止是降價,或許還有一個新產品。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為了幫你們避坑我苦苦熬了七七四十九天,被各種機機成功洗腦,走在路上總會脫口而出:酸奶機、榨汁機、一鍵三連機......好了不說了!萬分百分十分謝謝大家,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