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五年前,屠呦呦實現"零的突破"!

2020-12-08 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

揭曉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讓我們再來回顧下五年前屠呦呦獲得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激動時刻。

五年前的今天,因其發現的青蒿素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大陸科學家,實現了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零的突破」。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10月5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藥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今年已經90歲高齡的她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員,資深藥學家。她50歲(1980年)成為碩士生導師,71歲(2001年)才成為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如今,青蒿素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線抗瘧藥,挽救了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2011年9月,屠呦呦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

屠呦呦: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2019年1月初,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新版塊偶像(ICON)欄目發起20世紀最偉大人物評選。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物理學家居裡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該活動為每一位候選人開闢了專門的介紹頁面,在屠呦呦的頁面上,BBC列出了她入選的理由:

砥礪前行亦不忘回望過去

屠呦呦參與的項目旨在尋找治療瘧疾的方法。她受到一篇中國古文的啟發,文中寫道,公元400年左右時青蒿被用來治療間歇性發熱(瘧疾的一種症狀)。

她的成就跨越東西

由於全世界一半的人口面臨瘧疾的威脅,屠呦呦和青蒿素產生的巨大影響不可低估。正如她的諾貝爾獎總結所言,她的工作「為數百萬人的生存和健康狀況的改善做出了貢獻」。

觀看BBC製作的介紹屠呦呦的短片,讓我們走進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傳奇故事。

點擊觀看短片↓

查閱數百份古籍

屠呦呦徵服瘧疾的徵程並非始於中國,而是越南的叢林中。當時正值越南戰爭期間,越美交戰雙方減員嚴重,並非因為戰鬥,而是因為第三方敵人——蚊子。

成千上萬的士兵,在被攜帶瘧疾病毒的蚊蟲叮咬後完全喪失行動能力。某個美國軍團裡,有三分之一的土兵都感染上瘧疾。

雖然我們無法準確預估因為感染瘧疾而導致北越士兵的死亡人數,但我們敢肯定一定是損失慘重。因為當時的越南主席胡志明在絕望之中向他的中國伸出了求救之手,希望中國能幫忙找到治療方法。

1967年5月,中國政府正式啟動「523項目」,開始研發抗瘧藥物。

39歲的研究員屠呦呦查閱上百份中國古代醫學典籍從中汲取創新靈感,希望能找到一味傳統中草藥為治療瘧疾奠定基礎,兩千多個關於瘧疾的藥方需要經過實驗一一排查,這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三年僅見女兒一面

由於手頭的研究項目抽不開身,屠呦呦不得不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送去寄養。接下來的三年裡,母女三人僅僅見過一次面。

後來母女重聚,大女兒已經生疏到都不願意開口叫媽媽,而小女兒甚至都不認識自己眼前的母親。

當時,屠呦呦已經對將近200種中草藥進行了研究,但毫無進展。直到有一天,她讀到了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書中提到一條處方,說是能治癒瘧疾導致的發熱症狀。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

屠呦呦之前用青蒿提取物做過試驗但卻沒有成功,她突然冒出一個靈感:莫非是之前實驗時提取過程中的溫度過高,而高溫可能破壞了藥物的效果?於是屠呦呦決定,改用低沸點溶劑來提取有效物,以此來模仿書中的古方。

她將青蒿提取物用於瘧疾細胞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對瘧疾抑制率高達100%。

以身試藥

可是當研究小組將青蒿用於動物實驗時,結果卻令人震驚。

某些動物得到痊癒,但是有些動物疑似中毒,沒人敢說這種藥物用於人體是否安全。

屠呦呦堅信青蒿提取物有效且對人體無毒害,於是她主動要求在自己身上做試驗。接下來那幾天醫生對她進行試藥觀察並逐漸增加劑量。她親自試藥,感覺良好。而最重要的是,醫生一直在觀察她內臟器官的各項指標,心臟、肝臟、腎臟全都沒有任何問題。

實驗成功了!

實至名歸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衛生部新藥證書。

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列入「基本藥品」目錄。

從那時候起,瘧疾造成的死亡人數,下降了近50%。多個國家甚至徹底根除了這種疾病。

2015年,84歲高齡的屠呦呦,終於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

她研製的藥物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包括全世界最窮困地區的人民以及數百萬兒童。

BBC評論道:

如果要用拯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來衡量一個人偉大的程度,那麼毫無疑問屠呦呦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重!要!通!知!

來了!來了!它來了!

#科創中國答題搶紅包#活動

正在火熱進行中!

參與方式: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進入「科創中國」

點擊菜單欄中的紅包答題

即可參與!

來源:綜合自人民日報、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中國青年報、中國政府網、觀察者網、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科學網、今日頭條等

原標題:《剛剛,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五年前,屠呦呦實現"零的突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五年前,屠呦呦實現「零的突破」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剛剛,2020諾貝爾醫學獎揭曉!5年前,屠呦呦"零的突破"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20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揭曉!五年前,屠呦呦"零的突破"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剛剛,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五年前,屠呦呦實現"零的突破"!
    在1月14日公布的科學家篇名單中,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與物理學家居裡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共同進入候選人名單。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點擊上圖了解更多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5年前中國科學家曾獲此獎項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M·賴斯,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元人民幣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作者:梅進 馮麗妃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小知識——從1901年到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了110次。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作者|梅進 馮麗妃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獎,獲獎理由是「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另外兩位獲獎科學家為愛爾蘭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獲獎理由是「有關蛔蟲寄生蟲感染新療法的發現」。——從1901年到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了110次。
  • 剛剛!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十年回顧2010~2019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
  • 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獎
    原標題: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獲獎   這是2011年9月23日,屠呦呦在美國紐約舉行的拉斯克獎頒獎儀式上展示獎盃和證書。   原標題: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學家及一名愛爾蘭科學家分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剛剛!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來源:網易新聞 / 中國醫學論壇報▍整理:賽柏藍器械10月7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揭曉!雖無傳統盛宴,依舊舉世矚目!
    2020年諾貝爾獎自10月5日起至10月12日陸續頒布,首個揭曉的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 剛剛!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揭曉!
    北京時間10月1日消息,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剛剛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所做出的貢獻。正如很多人所言,艾利森教授與本庶佑教授,以及其他科研人員在免疫療法上的開拓性貢獻,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抗癌症的格局。
  • 剛剛公布!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最終結果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頒布揭曉。   今天,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揭曉,也正式拉開了2018年諾貝爾獎「開獎周」的帷幕。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最具威望的醫學研究獎項之一,其不少研究成果對於普通人來說也都是「如雷貫耳」:青黴素、試管嬰兒、生物鐘……從獲獎的研究成果中,不難一窺逾百年來醫學發展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