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薩大金字塔之謎 探秘獵戶座05

2020-12-05 武裝的先知

文/Robert Bauval Adrian Gilbert

敬請關#注#本#公#號:武裝的先知

公元前2480年斯奈夫魯去世。

他留下了代赫舒爾的兩座大金字塔作為遺產。在代赫舒爾以北約21千米處,是高高的吉薩高原。從北到南,這片高原長約千米,寬約千米;從西向東,它稍微有些傾斜,在靠近尼羅河谷的外圍處海拔驟然下降。在這個莊嚴的遺址上,斯奈夫魯的大兒子胡夫(基奧普斯)開啟了建築史上最雄偉的工程。正是這項工程,與遺址上的另外兩座金字塔一起,造就了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奇蹟。

至於胡夫(基奧普斯)為什麼沒有和他父親一樣在代赫舒爾建造他的金字塔,而是選擇了其祖先的金字塔和平頂斜坡陵墓的所在地塞加拉,至今還沒有令人滿意的答案。

最合理的解釋是,吉薩高原地勢較高,這給了胡夫(基奧普斯)靈感。他的建築師發現,要超越斯奈夫魯的金字塔,這是理想的地方。如果真是這樣,斯奈夫魯為什麼不選擇吉薩而選擇了代赫舒爾呢?吉薩不僅比代赫舒爾更靠近孟斐斯,而且比代赫舒爾地勢高很多,在孟斐斯周圍的棕櫚叢中將很難看到它。不知情的遊客在吉薩的金字塔外,得知代赫舒爾還有兩座大金字塔時,都會感到吃驚。

那麼,胡夫(基奧普斯)為什麼會選擇吉薩這塊遠離他父親陵墓的土地呢?也許,不是他選擇了吉薩,而是他在實施這個計劃:其父親在位時就設想出來的從南向北擴張的總體計劃。而他的所作所為是該計劃的一部分。法魯克國王(King Farouk)的私人埃及學家喬治.戈揚認為,吉薩金字塔肯定是因為某些宗教和科學的因素,由祭司和天文學家選擇的。這些因素具體是什麼,戈揚沒有告訴我們。但是,我們同意他的觀點,是宗教和天文學促使古代建築者向吉薩轉移。

今天的大金字塔已經搖搖欲墜了,所有白色的圍石也已失去了光澤。它眺望著四周的沙漠和現代開羅的城郊,看上去仿佛一處自然形成的奇異風景,而非人類巧奪天工的傑作。與其說它是一座建築物,不如說是一座幾何形的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不久,數學家兼記者奧斯潘斯克(Ouspensky)第一次拜訪了吉薩並記錄了那次經歷:

這條路猶如刀削斧鑿,蜿蜒著盤旋而上,一直通向高原。在路的盡頭,你會發現自己正面對著基奧普斯(胡夫)金字塔並和它處在同一水平面上,。右前方是第二座金字塔。往後,是第三座。

登上金字塔,你會感覺到已置身於一個奇異的與10分鐘前所處的迥然不同的世界。那時,環繞著你的是田野、棕櫚樹。而此刻,一個不同的城邦,一個沙石的王國,完全不一樣的風景。這就是沙漠,變幻莫測出乎你的意料。

……不可思議的過去變成了現在。我能感覺到它離我很近很近,好像我伸一伸手就能把胳膊放進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變得陌生而又遙遠。

胡夫大金字塔與其它金字塔一樣,底座也是四方形的,各個部分都完美無缺。1880年至1882年,弗林達斯.皮特裡伯爵使用了當時最新的設備對這座紀念塔進行了第一次的全方位勘察,並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發現,金字塔四邊的排列非常精確,與羅盤東、南、西、北所指的方向平行。這種排列的準確性令人難以置信,因為每個方向的弧度平均誤差大約只有3分,偏差不到%。皮特裡也測量了底座四邊的邊長,北面米,南面米,東面米,西面米。儘管各面的邊長都不一樣,但最長與最短之間僅差19釐米,不到平均長度的%。

考慮到這座建築的巨大規模,其基本方位的定向、四方形的底座及斜坡弧度,能達到這樣的精確程度,著實讓人驚嘆。它的周長几乎達到了1千米,面積超過了53000㎡,足夠容納下佛羅倫斯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米蘭和聖彼得大教堂(Milan and St Peters)以及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和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1而在定位和結構上,這些後來的建築物是否有著與金字塔同樣的準確性,實在令人懷疑。雖然胡夫金字塔裡有幾個墓室,但它並不是凹形,其主體還是一座堅固的石造建築。它用了大約250萬塊石灰石塊,每塊的平均重量約為噸,總重量超過了630萬噸。

這些古代建築者的技藝讓我們嘆服。他們為這些紀念塔設定了四個基本方向,使其在水平面上保持矩形,坡度位置毫釐不差,還從尼羅河邊的圖拉(Tura)石礦選來白石灰石,精打細磨,圍起了四個坡面。金字塔北邊底座上組成坡面的石頭,現在得以保存下來的很少。根據這些遺存的坡面來判斷,這些石頭每塊重約15噸,比建築物主體所用的石頭還大。它們之間接合緊密,即使一把薄刀也插不進去。可惜的是,從公元13世紀起,阿拉伯人就開始搬移圍石——有人說是為了建築開羅的伊斯蘭教寺院。遙想當年大金字塔完整無缺的模樣,就像陽光下一顆璀璨奪目的寶石,一定比今天更壯觀。

如今,因為安裝了欄杆,在通向金字塔的狹窄的甬道上行走已經非常方便。欄杆的底腳是金屬制的,扶梯的彎斜部分是木製的。而在吉薩金字塔裡面已經有了電燈照明。當然,這些奢侈品都是20世紀40年代才有的。對早期的旅遊者來說,參觀金字塔並非如此容易。1914年,奧斯潘斯克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悲嘆:

地板很滑,沒有臺階。好在磨光的石頭上有凹口,一隻腳能斜著放進去。地面上覆蓋著一層細沙,否則難以順著整條路滑下去。貝都因(Bedouin)嚮導在前面往下爬,他一隻手提著一支點燃的蠟燭,另一隻手會伸過來拉你。你彎腰走下這個斜坡,感覺這個坡道好像相當長——哦,終於到頭了。

當然,甬道中低矮的天棚和陡峭的坡度沒有改變。這個甬道高約米,寬約米,水平坡度為26度31分23秒。這條甬道向下延伸,穿過金字塔的中心之後,再貫通中心下面的基巖,總長為米。沿地平面方向繼續前行米,就到了一間粗糙得似乎是用斧頭劈出來的墓室,這便是甬道的盡頭。關於墓室的作用有很多爭議,究竟是什麼還不清楚。

更何況,這間墓室似乎還沒有建完——而這,就成了所謂「放棄理論」的緣由。這一理論的倡導者認為,這個地下大洞穴原本是計劃用來修建法老王葬室的,但是,金字塔當時正處在早期建造階段,後來決定在其內部高處(王后墓室)新建一座墓室,因而放棄了原始計劃。再後來,王后墓室的計劃也被放棄,轉而修建了一條較長的甬道(大甬道)和第三間屋宇(法老王墓室)。

人們相信,法老王最終是葬在這間墓室裡的。然而,這間墓室只有一口大石棺,並未發現國王的木乃伊遺體和陪葬物。人們猜測,這座金字塔很有可能已經被盜劫過。

「放棄理論」雖然有一定的說服力,卻與建築工程的初衷背道而馳。在中途完全改變了金字塔的設計,這會給工程師造成難以逾越的障礙。而且,這兩次設計的改變,涉及可謂傑作的大甬道和法老王墓室,因而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我們認為,法老王和王后的墓室,以及連接這些墓室的大甬道,是金字塔原始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些基本特徵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根據可以說明地下洞穴的房間就是法老王的墓室。事實上,早在完成金字塔的部分早期建築之前,這間墓室其實就已經存在了。埃及人擅長建造地下房屋。如果法老希望如此,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輕易地阻止埃及人把他埋在金字塔下。

從墓室的入口處到金字塔裡面,有一條長約18米的上行甬道,還有一條坡度超過26度、長約40米的斜坡。隨著斜坡往下走,恰好是南北向,也就是子午線。這條甬道之上是金字塔的心臟——大甬道。在爬上大甬道之前,沿著這條甬道的水平方向不遠處就是王后的墓室。

大金字塔中的王后墓室,其作用至今還是一個謎。學術界一致認為,這間墓室原本是法老王的葬室。就像那個地下房間一樣,這間墓室最終也被放棄了。

最近,有人提出這樣一個觀點,認為該墓室的入口太小,花崗巖棺槨運不進去(現在,這口棺槨放在法老王的墓室內)。這種說法顯然缺乏說服力。一個能夠建造如此巨大而完美的金字塔的法老,怎麼會因為石棺做得太大而改變自己的計劃呢?因此而放棄這項工作,是絕對不可能的。

王后的墓室不大,東西米,南北米,從地面到天棚的高度是米。東面的牆壁上有個非常像密拉波(mirab)的壁龕(就是在許多清真寺裡常見的那種祈禱用的壁龕),壁龕的背部被那些希望在後面發現一間密室的尋寶人砍掉了。

事實是,它的後面沒有密室,這個壁龕原本是用來支撐法老王雕像的。牆壁是用精打細磨的石灰石修砌而成的,雖然不像法老王的墓室那麼大、那麼精巧,但看上去與其它的金字塔一樣,是不會被捨棄的。由於它準確地定位於金字塔的東西軸上,因此王后墓室一定標示著一個重要的方向。如果說古埃及人建築這座金字塔的目的,是為了在最後一刻放棄金字塔,無論從哪方面講,這都是令人無法理解的。

我們,還有魯道夫.甘滕布林克,對這間墓室裡的兩個所謂的通道都非常感興趣。多年來,它們被認為是「放棄理論」的證據。1872年,在它上面的法老王的墓室裡,英國工程師韋恩門.狄克森(Waynman Dixon)2第一次在牆後發現,有與這兩個通道相對應的通道。與法老王墓室的通道一樣,它們一個指向南邊,另一個指向北邊。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它們並不直通到金字塔外面,這與法老王墓室裡的通道有些不同。

由此可以證明,這些通道絕不是一些人所假設的通風裝置。1881年,皮特裡仔細研究了這些通道。他用傾斜儀(註:傾斜儀,測量物體隨時間的傾斜變化及鉛垂線隨時間變化的儀器)測量其坡度和長度,斷定這些通道並不長,而且沒有什麼實際作用。這為「放棄理論」支持者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他們認為,這些通道不能通到金字塔外面,是因為它們與王后墓室同時被捨棄了。如果不是魯道夫?甘滕布林克證明這些通道比迄今假設的長得多的話,這也許就是最終的結論了。

從王后墓室沿水平方向往上走,一直走到法老王墓室,這段走廊叫做大甬道。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建築物。從很多方面看,它都是整個大金字塔系統內部最精巧、最神秘的部分。

這是一條高米的,傾斜著向上延伸的寬敞隧道。當你順著這條隧道到達頂端,大搖大擺地走進法老王墓室時,你會有一種至高無上的感覺。大甬道的確非常奇特,它全部是用從圖拉運來的精打細磨的石灰石修砌而成的,看起來很像龐大的樓梯,本身卻又沒有階梯。奧斯潘斯克又一次作出了精彩的描述:

這條向上的甬道,其建造有諸多令人費解之處,也有很多讓人一看就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東西。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很快明白了這條甬道是整個金字塔的關鍵。從我所站的地方,可以看到上邊的甬道很高。甬道的兩邊,是寬大的石頭欄杆,它們連接到地面,即我站著的平地上。甬道沒有直接延伸到地面,往上大約一人高的地方,它被截斷了……要從我站著的地方進入甬道,必須扶著邊上的欄杆向上走,然後順著甬道向下移動。我把這條甬道叫做「樓梯」,只是因為它陡峭地上升。它沒有臺階,能夠放腳的是已經損壞了的凹口。當你抓住一個欄杆開始攀登它時,你會感到腳下地面的傾斜。

現在攀爬大甬道是很便捷的一件事了,因為從王后墓室的平地到甬道的兩邊都有低矮的金屬臺階,還有供你上下把持的扶手,地面也是由木頭鋪成的防滑的斜坡道。

大甬道雖然比較容易考察,但當人們意識到這奇怪的房間非常古老,甚至比安東尼(Antony)和克婁巴特拉所在的時代還要古老時,它依然是個巨大的謎。牆體由巨大的石塊疊架而成,塔內大甬道呈斜坡狀。其橫截面好像與王后墓室裡奇的怪壁龕相呼應,也是疊架結構,以梁託為支撐,越靠近天棚處越狹窄。這就是古埃及建築的特點,看起來十分古老,似乎又非常現代。大甬道散發著一種難以解釋清楚的近似殘忍的味道,好像它不是用來讓人上下行走的,而是有著某種別的特殊作用。不少人曾經說過,大甬道就像一臺精密儀器的核心部分,其作用不是我們所能理解的。

其實這並不是最近觀察得到的結果。早在4世紀,新柏拉圖主義者(Neoplatonist)普羅克洛斯(Proclus)在對柏拉圖(Plato)的《蒂邁歐篇》(Timaeus)1進行評論時就提到了這一點。在他看來,大金字塔在完工之前就是一座天文臺,用來觀察天象的某種儀器。維多利亞作家理察?A.普羅克特(Richard )認同了這種觀點。

在1883年出版的《大金字塔:天文臺、陵墓和神廟》(The Great Pyramid:Observatory,Tomb and Temple)一書中,他指出了在建造金字塔時,怎樣使用各種各樣的甬道來觀測星星,尤其是怎樣利用大甬道來記錄星辰的變遷。普羅克特認為,觀察的時候,護牆裡的狹縫可以固定活動斜坡的位置。也許,在金字塔的頂部完工之前,它可能確實有過這樣的用途。如果知道大甬道與南邊的天空沿著子午線是排成一行的,就不難理解這一點

這之後,一些現代埃及學家多次告訴我們,大甬道有可能只是用來貯存花崗巖門板的。即使如此,有一間粗糙的房間就足夠了,埃及人為什麼要特意建造這樣的貯存室呢?迄今為止,沒有人能解開大甬道之謎,可能將來也沒有。

登上大甬道,就到了法老王的墓室。就技術性而言,這個建築非常精緻,東西長米,南北長米,高為米。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的地面區域恰好是一個雙正方形,只是稍微有些高,否則可以組成一個雙立方體。與王后墓室用石灰石堆砌而成不同,法老王墓室中光滑的黑色花崗巖是從上埃及的亞斯文(Aswan)運來的。

無論誰是這項建築的負責人,這位泥瓦匠都稱得上技藝超群。建造牆和天棚的花崗巖表面非常光滑,每塊重約30噸。雖然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施以灰漿,但是其縫隙卻密合得一把薄刀都不能插入,這是由於全部採用了堆砌法,且所用的圍石都經過細緻打磨,變得光滑平整。用巨大的石灰石塊砌出如此精密的接縫已屬不易,更何況是花崗巖。

墓室西端是一口神秘的花崗巖石棺。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這是胡夫王最終的靈柩,卻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這裡曾停放過一具屍體,也沒有留下任何防腐材料或人造香料。在這間墓室裡,甚至在整座大金字塔的其它地方,都沒發現任何與之相關的蛛絲馬跡。這使很多人心存疑惑,也許,我們尚未發現胡夫王真正的墓室?無論真相如何,石棺的邊緣已經被鑿成了碎片,它被那些探密者嚴重損壞已是不爭的事實。

最後,法老王墓室的兩個通道也值得探究。與王后墓室一樣,它們從南北牆的高處直接穿過金字塔,通道口露在金字塔外。這兩間墓室的四個通道都非常狹窄,橫截面大約僅為20×20釐米。有人認為,這些通道是葬室拱頂的通風裝置。這種說法的奇怪之處在於我們並沒有在其它金字塔裡發現類似的裝置。這些通道是我們的主要研究對象,以後我們將詳細地討論。目前,人們一致認為,這些通道不是用來為金字塔通風的。為國王墓室的通道安裝通風裝置的是魯道夫?甘滕布林克和他的勘察組,這是他們的一大功績。這使墓室裡面的溼度與外面保持一致,從令人窒息的90%降到60%——你必須考慮到每天都有數千名遊客從這些墓室經過,每個人都要呼出水蒸汽,這一點非常重要。

大金字塔的完成,標誌著金字塔時代達到了巔峰。它高達147米,比代赫舒爾的斯奈夫魯大金字塔高出約50米,這相當於又增加了15層樓的高度。相比在代赫舒爾建造的任何一座金字塔,胡夫王的工匠要多出200萬噸的採石量。從胡夫王的碑文資料中可以看出,在對待自己的金字塔這個問題上,他是非常嚴肅的。

柏林博物館裡有份名為《威斯卡紙莎草》的文件。這份文件註明其日期始於新王國,講述的是太陽神拉怎樣插手胡夫王統治的第四王朝的故事。毫無疑問,這是第五王朝原件的一份複製件。

胡夫王想得到快樂,他讓兒子傑德夫-拉(Djedef –Hor)給他找來一位名叫傑迪(Djedi)的術士,這位術士是110歲高齡的聖人了。這位聖人知道透特(Thoth)聖殿的秘室數字。當時,胡夫王花了一生的精力設法找出這個數字,以便使他自己的「地平線」有同樣的秘室。「地平線」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大金字塔,有「胡夫王的地平線」之稱。因此,他急於見到這位老術士。透特是古代的智慧之神,長著䴉頭。人們認為,是他創造了科學,發明了象形文字。他的著作共有42部,奠定了王室復活崇拜的基礎。這些著作可能保存在赫利奧波利斯。他後來又被視為希臘神赫耳墨斯(Hermes),據說負責大金字塔的規劃和建造。

當術士傑迪到來時,基奧普斯要求他一展才華,並說:「人們說,你知道透特聖殿秘室的數目。」傑迪回答:「噢,法老王陛下,我不知道它們的數目,但我知道聖殿之所在。在赫利奧波利斯的大建築物內,有一個燧石做的箱子,箱子裡有一份目錄。」傑迪接著說,他拿不到這份目錄,國王也拿不到,只有赫利奧波利斯的一位女祭司子宮裡還未出生的三位未來的法老王擁有這個特權。他們是第五王朝的最初三位法老王:烏塞爾卡夫(Userkaf)、薩胡蕾(Sahoure)和尼夫裡爾卡羅爾?安德魯斯(Neferirkara)。

遺憾的是,赫利奧波利斯的箱子究竟經歷了什麼,胡夫王是否得到了這份目錄,在建造他自己的金字塔時是否使用過裡面的相關資料,《威斯卡紙莎草》未做任何記載。我們還想知道,在《威斯卡紙莎草》裡,胡夫王是否暗示過他發現了透特在赫利奧波利斯的秘室,又是否在大金字塔裡面建造了自己的秘室。

胡夫王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吉薩的工程還在繼續。海夫拉((Khafra∕齊夫林)繼承王位之後,他在大金字塔旁邊又建造了第二座金字塔。雖然比第一座金字塔低幾米,但它聳立在吉薩高原的高處,看起來卻顯得更高一些。海夫拉之後,門卡烏拉(Menkaura∕邁西瑞勞斯[Mycerinos])建造了一座小型金字塔,高度只有米。雖然與別處的金字塔相比,第三座金字塔也很龐大,但與吉薩高原上的鄰居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阿布魯韋斯位于吉薩西北6千米處,胡夫王的兒子傑德夫拉王(King Djedefra)在那裡建造了自己的金字塔。但是,由於盜墓者,它存在的時間很短。現在,面對著一堆可憐的碎石,很難想像這裡原來是一座金字塔。我們無法確切知道它的面積,看上去似乎很大,規模可能與吉薩的門卡烏拉金字塔相近。

還有一位可能是胡夫王的兄弟或兒子的法老,名為涅布卡(Nebka),曾計劃在吉薩東南約5千米的扎瓦耶特阿爾揚遺址建造一座金字塔。這座金字塔也許本來就沒有完工,也有可能後來被拆除用作現成的採石場了。1第四王朝結束後,涅布卡遭遇了什麼情況,埃及學者對此一無所知。我們所知道的是,在第四王朝之後,修建金字塔明顯不再具有特別的意義,其在高度以及建造工藝等方面都一落千丈。

下面,將每個金字塔的大概高度和規模列成表格,方便比較。

修建這些金字塔的邊界牆、祠廟、道路和其它構成塔群的部分建築,使用了2100萬噸的巖石,我們還應該保守地再增加100萬噸石灰石和花崗巖。這2200萬噸的石頭2比整個金字塔時期所用巖石的80%還多。當然,第四王朝的金字塔比前後王朝都高出很多。

相關焦點

  • 吉薩金字塔:獵戶座相關理論
    儘管傳統的埃及學認為胡夫法老(Cheops)建造了這個複雜的建築,但在獵戶座之謎中,羅伯特·布阿瓦爾對吉薩金字塔複雜結構提出了另一種令人信服的解釋,即吉薩金字塔-獵戶座相關理論。結合Zechariah Sitchin的古代太空人理論,也許可以將吉薩金字塔-獵戶座相關理論與基於古埃及宗教的阿努納基遠古外星人聯繫起來,因為它出現在薩卡拉的金字塔文本中。吉薩之謎繼續吸引著獨立的研究人員,他們也在眾多的在線紀錄片以及歷史頻道系列節目《遠古外星人》中看到了它的探索。
  • 三大文明從未接觸卻難以置信的巧合,金字塔與獵戶座的腰帶相吻合
    ,但高聳的大金字塔是一項古老的工程壯舉。附圖是中國西安大金字塔、墨西哥特奧蒂瓦坎大金字塔和埃及大金字塔的對比圖。相隔數千英裡的陸地和海洋,這三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古老文明設法設計、製造和建造了這些迷人的結構,(巧合的是)與獵戶座腰帶上的恆星排列一致,被稱為「獵戶座之謎」……另外,特奧圖阿坎三座金字塔中較大的那座,底面大小完全相同,其底面尺寸為750 x 750平方英尺,正好是埃及最大金字塔高度的一半……奇怪吧?最重要的是,這三個地點都位於全球各地,幾乎完美地排成一條直線。
  • 這根本解釋不了:古埃及三座大金字塔與獵戶座中三顆恆星的關係
    一直以來,人們對埃及金字塔的奧秘總是津津樂道,總想弄明白它們的所有秘密。然而,至今這都是一個謎。不可否認的是,現在只存在許多猜測和推理。例如,有一項研究表明,古埃及金字塔的構造與10500年前恆星的位置有著前所未有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即:吉薩的三座大金字塔代表了獵戶座中三顆恆星的位置和大小,但是,這裡的「代表」,不能理解為「等同於」。俯視圖顯示,胡夫金字塔和哈弗拉金字塔位於呈45度角的對角線上。
  • 埃及金字塔與獵戶座神秘聯繫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1993年,一個叫做羅伯特波法爾(Robert Bauval)的比利時土木工程師發現了天空和吉薩金字塔之間引人注目的神秘聯繫。波法爾的發現是:我們如果從吉薩南面的天空進行觀察,能夠看見獵戶星座的三顆明星,但它們並不是整齊地排列在一條直線上。
  • 獵戶座與天狼星之謎,探訪古老埃及,尋找金字塔的終極秘密
    他們認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不簡單是帝王的陵寢,其實還與宗教密不可分,甚至與神秘的星宗教有關,他們發現,大金字塔中法老墓室的南通道,指向獵戶座,而往後墓室的南通道,則指向天狼星,據說天狼星是伊西斯女神的星...
  • 專家發現埃及三大金字塔位置與獵戶座有關,它們到底什麼關係?
    獵戶座是個極其神秘的星座。顧名思義獵戶座的整個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個高大威猛的獵人,昂首挺胸,十分壯觀!獵戶座最神秘的地方就是獵人的腰帶之處,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很多關於外星人的線索和多個古文明資料都不約而同地指向獵戶座。古埃及文明確實是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文明,特別是埃及金字塔。
  • 《未解之謎》之金字塔的神秘之處
    金字塔是古埃及發老的陵墓,始建於公元前2600年以前,目前遺存七十多座,大部分位於開羅西南部的吉薩高原沙漠中,是世界公認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蹟」之一。最著名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及其子孫的哈弗拉金字塔和門卡烏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已成為古代埃及文明最具有影響力和持久力的象徵。
  • 巨大的吉薩金字塔的建造之謎已經破解,考古學家的重大發現
    巨大的吉薩金字塔的建造之謎已經破解,考古學家的重大發現。CNN報導說:埃及金字塔建造的方法很多年來一直是一個謎,人們對此作出了種種推測,但是科學家很有可能已經有了重大發現,解開了金字塔之謎。吉薩金字塔的建造之謎來自英國利物浦大學和法蘭西學院研究東方考古學的開羅研究所的考古學家們在埃及的一個沙漠中發現了一個有
  • 偉大的金字塔之謎終於被解開了?
    偉大的金字塔之謎終於被解開了,很多科學家和考古學家都想要穿越時間回到過去,尋找金字塔的建造之謎。外星人是否真的參與了呢?你或許不用等到時光機器穿越回去,看完這個文章就能知道答案。在說這個之前,我先跟大家說幾個金字塔的冷知識。
  • 吉薩柏拉圖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可能比主流金字塔古老幾千年
    吉薩柏拉圖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可能比主流研究人員建議的要古老數千年。許多研究人員指出,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吉薩柏拉圖過去曾遭受嚴重洪災。有趣的是,鑑於吉薩柏拉圖中發現的證據,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可能是倖免於洪災的眾多大型建築之一。研究人員認為,獅身人面像,獅身人面像的神殿和吉薩大金字塔的前20英尺會因深水狀況而受到侵蝕。
  • 科學家揭示埃及吉薩大金字塔之謎:可以聚焦電磁能量
    據《每日郵報》北京時間7月31日報導,埃及吉薩大金字塔的電磁屬性,可能很快幫助我們設計出採用納米技術的高效傳感器和太陽能電池。
  • 神秘的埃及吉薩金字塔,科學無法解釋的世界之謎
    在開羅的郊外吉薩,坐落著這些最著名的遺蹟,最後一個倖存的古文明奇蹟「吉薩金字塔」。這群金字塔由冷漠的斯芬克斯守護著,阿拉伯語稱之為"恐怖之父「。它散發出可怕的威嚴,因為它的面孔是哈夫拉法老的樣子。建於約4500年前,至今它們仍以埃及這些偉大國王的名字命名。
  • 探秘全球10大金字塔,哪一個都想去
    (左側)和胡夫金字塔(右側)是吉薩現存的兩座金字塔,4500年前為埃及第四王朝的海夫拉和胡夫兩位法老而建,是著名古代歷史遺蹟,主要材質為石灰巖。胡夫金字塔又稱「大金字塔」,是古代七大世界奇蹟中僅存的一處。
  • 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為什麼是法老胡夫的?
    乃至整個尼羅河谷金字塔的排列與獵戶星座的星球排列完全一致胡夫大金字塔恰好對應著尼他克哈夫拉第二金字塔則與尼蘭相對應而門卡烏拉第三金字塔要偏東一點正好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獵戶星座構圖吉薩高地的三大金字塔與獵戶星座的三顆明星之間其對應關係精確到了令人難於相信的地步它們不僅在位置上環環相扣而且還以金字塔的大小
  • 毫無疑問的是,日月金字塔與埃及的吉薩金字塔相似
    這座金字塔被認為是託爾特克時代的,並且與墨西哥其他許多金字塔相似。相比之下,兩座較大的金字塔反而未經任何修飾。它們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因著巨大無比和歷史悠久而引人注目。在這些方面,它們與吉薩的兩座大金字塔相像。之後的埃及金字塔是法老所建,而吉薩那兩座特別的金字塔是由「神靈」建造。
  • 細思極恐的金字塔未解之謎?神秘外星力量?
    金字塔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遍布全球。在中國陝西省坐落著250座金字塔,在印度洋中部的模里西斯島,蘇丹北部等地區存在著數十座金字塔。埃及有著155座金字塔。秘魯有300多座。光中美洲就有著超過10000多座。
  • 最近的一項研究或將幫助科學家解開埃及金字塔排列之謎
    從四面望去,它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金」字,所以,人們就形象地叫它「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建於 4,500 年前,是古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埃及已發現的大大小小的近百座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於開羅西南面的吉薩省沙漠裡的祖孫三代金字塔。
  • 世界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7大未解之謎,你了解了多少?
    千百年來,金字塔已經引起無數人的驚嘆,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中,其他六大奇蹟都已毀損,唯有代表著古代文明燦爛成就的金字塔依然屹立在大地之上。眾多的金字塔中,最著名、最高大、最具神秘色彩的是位於尼羅河畔、距開羅20公裡的胡夫金字塔。
  • 金字塔的幾大未解之謎
    關於我們熟知的金字塔,我們最為熟悉的莫過於人面獅身像,建築的秘密,其實金字塔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神秘許多,人們對它的好奇熱情永遠都沒有停止過。金字塔有太多的未知,這裡,列舉出比較令人關注的12大未解之謎,以供未解之謎愛好者討論研究。
  • 為何胡夫可以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
    乃至整個尼羅河谷金字塔的排列 與獵戶星座的星球排列完全一致 胡夫大金字塔恰好對應著尼他克 哈夫拉第二金字塔則與尼蘭相對應 而門卡烏拉第三金字塔要偏東一點 正好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獵戶星座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