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夫沙萬:摩洛哥藍色之城
(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摩洛哥北部旅遊城市舍夫沙萬是一座山城,窄小的街巷、別致的房子,全部被粉刷成各種藍色,其中或點綴著明豔的盆花,或出現幾隻慵懶的小貓,濃鬱的阿拉伯風情使人一見傾心,不由心生嚮往。
說實話,如果沒有藍色,舍夫沙萬也就是摩洛哥一個普通的山間小鎮,其建築本身比起菲斯古城的厚重精緻,略顯粗糙平庸。但因有了這一抹藍,舍夫沙萬充滿了迷幻的色彩。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之前見過或未見過的藍色:普魯士藍、湖藍、粉藍……各種藍色肆無忌憚地在這鋪展蔓延。
美國遊客 薩曼莎·澤爾伯曼:照片雖然也很美,但是等你親身到這裡後,才知道它的美完全超乎想像。
舍夫沙萬建於1471年,目前小城有約4萬多居民,大多從事皮革業和木雕業,依賴旅遊業為生。在之前漫長的歲月裡,它其實並不是這樣全城都是藍色,也並不像今天這樣知名。至於為什麼這座小城後來變成了藍色之城,有很多不同版本的傳說。有歷史學家認為,大約三四十年前,為了尋求收入來源,當時這座城市裡思想比較超前的管理者決定將城裡原本是白色的建築都改塗為藍色以吸引外國遊客。
據摩洛哥國家旅遊局的數據,旅遊業在該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佔比高達11%。摩洛哥計劃到2020年,舍夫沙萬所在的地區將吸引280萬遊客到訪,實現旅遊收入超過200萬美元。自2016年摩洛哥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籤以來,中國赴摩遊客人數大幅增長。據摩洛哥國家旅遊局提供的數據,免籤以前摩洛哥年均接待中國遊客不到2萬人次,而2017年中國遊客超過10萬人次。摩洛哥期望到2020年能吸引50萬中國遊客。為此,摩洛哥正著手改善酒店、交通設施,提高遊客接待能力。
同樣以藍色建築風格聞名的旅遊城市還包括聖託裡尼島的費拉市、突尼西亞的西迪·布·賽德和印度的焦特布爾。
聖託裡尼島島嶼面積為9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69公裡,人口約14000餘人,多為希臘人。聖託裡尼島的首府是費拉市,位於島的西岸。費拉市是聖託裡尼島的商業中心和旅遊中心及臨岸城市,景色十分美麗。費拉市有一股叫人無法抗拒的魅力,燈火璀璨,人潮熙嚷,十分熱鬧。餐廳、咖啡館依費拉的火山斷崖而建,白藍相間的房屋層層相連,高低錯落,形成一種獨特的城市景觀。
西迪·布·賽義德小鎮位於突尼西亞市北部20公裡之外的地中海懸崖上。坐落在迦太基和馬爾薩兩個小城之間景致優美的山包上。鎮上的房屋主要由白藍兩色構成,房屋依山傍海,錯落有致。房屋的建築主體部分多為白色,而窗戶、圍欄、院門均為藍色,夢幻十足。
焦特布爾是印度拉賈斯坦邦的第二大城市,位於沙漠邊緣。整個城市多用粉藍色調裝飾,夾帶沙漠城市特有的悽美與繁榮。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拉傑普塔納王朝曾經的輝煌,也可以站在梅蘭加爾城堡俯瞰整個焦特布爾的老城新城,還可以看到大象和駱駝在城市穿行,松鼠和蜥蜴與人類和平相處的景象。
(部分文字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實習編輯:劉婭姝、王山龍、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