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熱搜上關於北極熊打劫垃圾車的一條新聞,內心為之一振,原先高冷、純淨、不易接近的北極熊為何主動接近人類,而且打劫的竟是垃圾車?便點開熱搜標題,湧現出很多家媒體的報導,一部分只是蹭熱度,原文一字不改地轉發,沒有任何個人觀點和見解。而更多的是表示心痛,心酸等無奈之情,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呼籲或者更加直觀的建議。
全球變暖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堪憂
通過深入探究發現,原先遠離人類安逸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熊是因為全球變暖,北極冰川融化加劇,很多北極熊原生態家園被嚴重破壞,他們在北冰洋上沒有了棲息生活的家園,不得不開始向陸地轉移,才頻繁向人類靠近,只是為了討一口吃的。
隨著全球變暖加劇,北極熊頻頻出現在我們視野中,靠近北極的常駐居民一開始選擇投喂,後來被相關部門禁止,原因是一方面近距離接觸北極熊存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會讓北極熊形成依賴,這對於物種進化會產生不良後果。後來相關部門採取了空中投餵的方式,雖然對於北極熊的生存狀況有一定的緩解,但畢竟是治標不治本。
與其原地嘆息,不如行動起來,為保護全球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是微弱的。從改變自己做起,比如選擇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出行或者選擇綠色出行,儘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實就是在直接保護北極熊的生存環境。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從教育自己下一代的環境保護意識開始做起。這不是一個人或者一代人能完成的,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傳統的保護環境科普我們都在做,但是這對於孩子們的影響是達不到預期的。因為單向的知識灌輸,孩子接受到信息僅為30%,而親身經歷吸收的信息量高達90%,而VR科普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就能達到讓體驗者去親歷的這一過程。
VR科普應用平臺
VR科普通過虛擬實境技術以及體驗設備和內容,讓體驗者可以瞬間穿越到虛擬場景中,置身其中去感受、體驗和學習。像VR環境保護模擬培訓包含了相關知識科普、測試、實景體驗等環節,最終達到讓體驗者牢記科普內容並有效付諸實踐的目的。
VR科普現場
戴上VR設備,進入到體驗場景,直面全球變暖帶來的嚴重後果,真的置身在北極熊生存的環境中,真切看到北極熊因為無處棲息、無法覓食的困境,一步步演化到打劫垃圾車的境地整個過程,這樣的多感官強烈刺激,會讓人真的警醒,真正提高體驗者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達到保護北極熊以及北極環境的目的。
不只是針對青少年兒童,其實對社會大眾的科普更為迫切和重要。通過新穎的形式,不但會提高大眾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將保護環境、保護北極熊的行動落到實處,真正喚醒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
關愛北極熊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真的不是一句口號。希望你我的努力,能夠為北極熊保留住最後一方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