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大換血,《最強大腦》撲來濃濃的綜藝感,被指「最強作秀」

2021-01-08 青石電影

對於很多喜歡益智燒腦類節目的觀眾來說,《最強大腦》絕對不陌生。

在最近各種女團、音樂等節目的輪番播出後,新一季的《最強大腦》也低調開播——

《最強大腦第七季》

由於之前該節目出現了作弊、黑幕、選手人設坍塌等負面新聞,大家對一個主打高智商科學的益智挑戰節目開始了質疑。

所以新一季的《最強大腦》能夠開播,還是挺出乎大家的意料。

鑑於上一季的原因,新一季的《最強大腦》除了主持人依舊是蔣昌建外,其他方面從製作、嘉賓到比賽制度都進行了換血升級。

舞臺設計也很漂亮,科技感十足,有星球大戰的感覺,這些改變足見製作團隊的用心和用力。

首期節目播出後,立馬登上熱搜,收視也位列綜藝節目第三名,可是口碑卻一般,網上各種差評。

「越來越難看,越來越浮誇,越來越娛樂。」

「賽制越來越讓人難以下咽,中間插播的廣告也辣眼睛。。」

「過度炒作、人設化、劇本化、人員素質大幅下降、嘉賓愚蠢,整檔節目充斥著一種浮躁感。」

新一季的《最強大腦》開播就口碑崩盤,從第一期節目來看,主要有三大問題。

第一、嘉賓團隊實力不突出,選手缺乏自信。

嘉賓陣容直接大換血,沒有「山水雲」坐鎮也沒有了叨叨魏,取而代之的是薛兆豐和攸佳寧兩位教授,他們兩位將作為中國戰隊聯合領隊。

薛兆豐大家還是比較熟悉,曾在《奇葩說》中擔任導師,看上去不苟言笑,說話卻詼諧幽默,帶有很大反差萌。

攸佳寧是一名心理學教授,典型的美貌與智慧並存,她的加入和本季的賽制改變有莫大關係。

除此外,節目還新增了一個身份——壓力體驗官,首期的壓力體驗官由郭麒麟、劉維和王祖藍擔任。

雖然嘉賓團隊變了,可依舊是專業+娛樂的配置,並且和以往的嘉賓相比實力明顯減弱。

作為最強大腦的嘉賓,實力必須是首位的。

而這次的嘉賓中,薛兆豐和攸佳寧看似很厲害,可是他們擅長領域並非腦力方向,其他三個人直接是娛樂圈,可以說嘉賓中沒有一個專業的導師。

首期中比較出彩的只有攸佳寧,節目中她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從心理學的角度很好的闡釋了節目的設定,既讓大家了解了節目內核,還科普心理學知識。

由於知識專業的問題,嘉賓之間完全沒有高手過招的你來我往,尤其是三位壓力體驗官,各種插科打諢。

為了呼應第七季,本次從國內外知名高校中選取了77位腦力高手。

世界記憶大師、清華「姚班」學生、愛因斯坦母校校友、達摩院成員……每一位腦力精英都讓人望而生畏。

從第一季到現在,參賽者的學歷一直是選擇的依據,而這麼多節目下來,本來的亮點也變得平平無奇了。

好像聰明人就是清華、北大和國外名牌大學的學生,也許觀眾更希望看到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年齡的更加普通的參賽者。

畢竟學歷不等同等於智力,我們比賽的是大腦,而不是學歷。

這一期選手的顏值也普遍很高,甚至有環球小姐來參賽。

首期中選手還暴露了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缺乏自信。

作為各類名牌大學、行業的精英,他們應該是充滿自信,可是節目中很多選手都不夠自信。

節目開始自行分組時,面對其他選手的簡歷,很多人都認為對方比自己強,從最終分組人數就可以看出,強者區38人,集結區39人。

後期比賽進入S圈的選手王心冉,更是在比賽中大呼,不適合這個項目,可以淘汰了。

倒是選手王宇更讓人印象深刻,自信十足,目標是「把腦王獎盃帶回家」。

雖然有點小張揚,可是小編卻覺得對於這些神仙級的選手,就該自信無比,擁有王者風範。

二、採用全新的賽制,但比賽不夠緊張精彩。

本季採用了全新的「圈層」賽制,在比賽中引入S、A、B、C四個等級,然後選手通過比賽誕生出各級人員。

為了擺脫造假傳聞,本季比賽中製作團隊將「公平」放在首位,現場出題、現場備戰、現場挑戰,選手的準備時間為「0」。

這一操作大大減少了作弊的機會,可是由於選手沒有準備時間,也提前不知道規則和題目,同時選手面對題目時又不能過於茫然不知所措。

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降低比賽題目的難度,第一期的比賽項目為「女媧補天」。

節目現場出現了一塊布滿星空碎塊的巨型天幕,其中有50個缺口,選手們需要通過空間想像和計算,找到這些缺口相匹配的圖案,完成度高者獲勝。

首期節目是選出最頂級的S圈的4名選手,所以這個題目應該要有一定的難度和技巧,可以說它應該是各類選層中最難的一道題。

可是這道題目和往季那種新穎怪異的題目相比,難度有所降低。

競技類節目最大的核心就是比賽,當把比賽難度降低時,節目的觀賞性也隨著大大下降。

整個節目也就一個多小時,可是前面的選手介紹、比賽規則等內容就佔了40多分鐘。

真正比賽的時間大大縮短,整個比賽過程也只完成了一個項目的比拼,完全浪費了這些高材生。

節目組還引入了心理學上的壓力體系,在比賽過程中,通過不同的賽制設計,增強選手的壓力感,以此來激發他們在腦力上的更佳表現。

首期節目中,節目組通過選手單獨備戰、選手每答一題,他的答題倒計時時間將會加速等方法讓比賽更加的緊張。

看似增壓的設計真的有達到效果嗎?

小編覺得未必,對於參加比賽的選手來說,抵抗壓力本就是一項技能,所以比賽中大多數選手都是穩如泰山,絲毫不見驚慌。

這一季中節目組過多地強調了公平和心理學,卻忽視了競技比賽的核心,可能已經就本末倒置了。

第三、競技節目逐漸娛樂化,被指是"最強作秀"。

製作人王剛曾表示,為了讓節目更豐富,趣味性更強,新一季節目加入了很多東西,但節目的核心——最強大腦的對決,始終沒有改變。

在第一期的節目中改變確實有,可是這個節目的核心卻在被逐漸弱化,撲面而來都是濃濃的綜藝感。

本季節目為選手設立了S、A、B、C四個等級,先讓選手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估,在「強者區」和「集結區」兩者之間自選座位。

然後再通過77名選手的內部投票,選出票數最多的幾名選手爭奪S級的4個席位。

等級評估+battle的賽制規則和《創造營》等選秀節目的模式如出一轍,在加上選手們哇哦的反映,滿滿的選秀節目既視感。

節目組還推出「最強大腦能量榜」,讓選手在場外進行人氣PK,一檔智力競技節目居然也讓觀眾打榜,真大跌眼鏡。

請的嘉賓也是十足的綜藝咖,如果單看嘉賓名單,恐怕還以為這是一檔喜劇搞笑節目。

這些嘉賓沒有相對的專業知識,關注更多的是比賽外的東西。

比如劉維關注選手的顏值,評論選手像楊迪,選手之間有夫妻相。

節目也憑藉郭麒麟在節目中的一個簡單心算而喜提熱搜。

當一個益智挑戰類節目出現這樣的話題時,真不知道應該是喜是悲。

難怪網友紛紛調侃:曾經讓萬千人心跳的《最強大腦》,終於變成了讓萬千人大笑的「最強作秀」。

作為一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曾經在一眾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從2014年的第一季走到現在的第七季。

這一路收穫過成功和讚美,也遭受過失敗和質疑。

能否跨過「七年之癢」浴火重生,關鍵在於回歸節目的初心——「讓科學回歸科學,用大腦敬畏大腦」。

如果依舊和節目的初心相背,把精力用在其他地方,就會被困在原地來回徘徊。

那時候,就真的是不出圈,就出局了。

青石電影編輯部|小豬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相關焦點

  • 《最強大腦》第七季官宣,魏坤琳宣布退出,節目組大換血?
    當下國內綜藝節目種類繁多,但大都是以娛樂性為主的,不以娛樂為主的綜藝確實很少,《最強大腦》屬於其中一檔。這檔節目主要以比拼選手智力為主,如今節目已經開播6季,通過節目我們了解到各行各業的精英,深受觀眾喜歡。
  • 疑似拒絕作秀,魏坤琳宣布退出《最強大腦》
    4月27日,《最強大腦》官宣,最新一季將於5月份強勢回歸,以「不出圈,就出局」為口號,全面改版進階賽制。據悉,賽制由原來的闖關形式,改為「絕地求生」模式。建立全新的圈層淘汰賽,然後以縮圈的形式淘汰選手,外層淘汰、裡層換血,經過層層考驗的選手,才能留在S戰圈,最終進入國際賽。
  • 最強大腦5月回歸,魏坤琳退出,製片團隊大換血,能否挽回口碑?
    《最強大腦》這檔大型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是在江蘇衛視直播的,節目通過腦力競技和科學支持的比拼,並且邀請到科學家和權威評委來一起篩選出最強大腦的中國戰隊,用來和海外的最強大腦戰隊一決高下,並最終決出世界最強大腦。
  • 魏坤琳退出《最強大腦》,骨幹科學家紛紛出走,真是綜藝作秀?
    4月27日,科學競技真人秀《最強大腦》宣布將於今年5月份回歸,吸引了一大波粉絲的關注。不過曾在《最強大腦》中擔任「科學判官」的魏坤琳最近卻在社交平臺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參與新一季的《最強大腦》錄製。除此之外,《最強大腦》的科學團隊中很多骨幹都已經退出了節目,這也是魏坤琳選擇離開《最強大腦》的一個原因。同時,魏坤琳還是希望曾經編排的錄製能夠繼續下去,《最強大腦》也能一直成為對大家有意義的節目。雖然魏坤琳的離開,給《最強大腦》的粉絲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 《最強大腦8》官宣嘉賓,張若昀郭麒麟兄弟相聚,王俊凱也來了!
    最近幾年,內地綜藝節目市場非常火爆,各種類型的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可以說是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在一眾真人秀節目中,有一檔節目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這檔節目就是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
  • 《最強大腦8》華麗回歸,官宣嘉賓眾望所歸,新嘉賓更是期待滿滿
    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所以對於喜歡的綜藝也各不相同,那不知道小編現在要說一個老牌綜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呢?而其實這個綜藝就是《最強大腦》,這個綜藝當時在第一季開播的時候可是掀起了一股瘋狂追綜藝的熱潮。
  • 《最強大腦8》華麗回歸,官宣嘉賓令人意外,新嘉賓更是期待滿滿
    而其實這個綜藝就是《最強大腦》,這個綜藝當時在第一季開播的時候可是掀起了一股瘋狂追綜藝的熱潮。 《最強大腦8》華麗回歸 而熟悉《最強大腦》的觀眾應該知道,這檔綜藝其實是一檔智力大比拼的節目,而在這個節目中
  • 《最強大腦8》定檔,原班人馬回歸不止,新嘉賓更有看點!
    最讓觀眾們期待的就是《最強大腦8》的嘉賓陣容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吧!02原班人馬回歸首先在《最強大腦8》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蔣昌建啦。不知道觀眾們清不清楚呢,《最強大腦8》這部綜藝其實是蔣昌建的首部綜藝主持秀。
  • 《最強大腦8》定檔,有四位老嘉賓回歸,還有兩位當紅藝人加盟!
    01《最強大腦8》來襲不知道大家對於《最強大腦》這檔綜藝節目還熟不熟悉的呢?這是一檔關於腦力智商的綜藝節目,主要是選手來面對各種難題,並且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出。而在這檔綜藝節目中是看到了不少高智商的選手,還有各種難題解決的辦法。雖然說如今是有很多精彩的綜藝節目,不過相比之下,《最強大腦》是更加令人關注的,畢竟內容是如此刺激精彩,同時也能提高自己對更多知識的了解呢。那麼《最強大腦》這檔綜藝節目播出也是有好幾季了呢,因為一直以來都深受喜歡,所以隔了一段時間之後,第八季的綜藝節目是終於來襲了呢。
  • 最強大腦第八季定檔,網曝嘉賓陣容強大,郭麒麟風頭大過王耀慶
    近日,《最強大腦》第八季宣布定檔。這讓很多《最強大腦》的粉絲們都十分期待開播。在前七季的《最強大腦》中。粉絲們都十分的激動,可以看出來這檔節目是真的很受粉絲們喜愛。《最強大腦第八季》同時還放出了這季嘉賓的陣容。他們分別是:李誕、王耀慶、薛兆豐、蔣昌建、攸佳寧等人。
  • 你在《最強大腦》中到底學到了什麼?
    自從《最強大腦》播出後,人們對它的關注就一直沒有停過。有人羨慕裡面的選手擁有非凡的記憶力。有人佩服選手神一般的變現,也有人批評節目只是在作秀,並非是真實的。更有人也想上節目,苦練記憶力。那麼你又在《最強大腦》這個節目中學到了什麼呢?
  • 《最強大腦》被抄襲引爭議,國產綜藝都開始互相抄了?
    秉持著這三句話的精神,國內的綜藝市場幾乎成了「拿來綜藝」的天下,被指抄襲也早已不是新鮮事。但5月5日,《我中國少年》抄襲《最強大腦》的事件,還是讓已經對抄襲見怪不怪的網友,紛紛表示不能忍。從節目模式到具體細節,《我中國少年》完全照搬《最強大腦》5月5日下午,《最強大腦》的製片人桑小潔在微博嗆聲一位名叫「雪花—味道」的博主,並表示「凡是參與該節目製作的導演、配合團隊以及嘉賓、選手,《最強大腦》今後概不合作」,而根據微博認證和整個博文來看,這個「雪花—味道」就是《我中國少年》節目組的一名導演。
  • 四個月參加三檔綜藝節目,《最強大腦》最成功選手誕生
    看過最新一季的《最強大腦》的觀眾一定認識一個人,他就是何猷君,他以自己的高顏值和高智商在節目中實力搶鏡,幾乎讓每個觀看節目的觀眾都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讓大家都記住了他,雖然《最強大腦》是個科學競技類的真人秀節目,但事實證明,何猷君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乎的並不是輸贏。
  • 最強大腦第四季名人堂完整嘉賓名單 選手成員資料才能介紹
    最強大腦第四季名人堂嘉賓都有誰 最強大腦4嘉賓資料大全介紹  《最強大腦》自開播以來深受眾多網友們的追捧,日前備受矚目《最強大腦》的第四季(目前已開播至第二期,點擊觀看完整視頻)馬上就要在1月6日開播了,那麼本季的《最強大腦》名人堂是一個什麼設定呢?名人堂的成員都有誰呢?王昱珩還在嗎?
  • 開年綜藝吸睛度不容小覷 《最強大腦4》難度刷新觀眾認知
    相對來說,綜藝的吸睛度不容小覷,《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歌手》、《最強大腦4》等多檔綜藝都以極高的話題度在社交網站頻頻「刷屏」。跟這些實力強勁的綜藝「第N季」相比,第一季度的新綜藝表現則相對偏弱,不管是收視率還是話題度都仍需繼續努力。
  • 江蘇衛視放大招了《從地球出發》《最強大腦》等節目都下了血本!
    最近又到了各大衛視招商的時候了,下半年咱們看什麼,有什麼好看的如今都可以從這上面窺探一二。前幾天,江蘇衛視舉行招商會,現場公布了眾多節目內容和電視劇片花,光是看這陣容和節目創意就感覺到江蘇衛視濃濃的誠意,他這是要放大招了嗎?《從地球出發》咱們先看這名字,是不是感覺像什麼旅遊紀實真人秀或者紀錄片。
  • 魏坤琳在《最強大腦》上得罪過的4位嘉賓,是真性情還是情商低?
    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前四季魏坤琳一直以來都是作為科學評判官的身份來決定選手的去留問題,第五季短暫告別了舞臺,第六季以林之隊隊長身份回歸。在整個節目中,魏坤琳因為是唯一的科學評委,和不少節目組請來的嘉賓都有過嘴角之爭,因此也得罪了下面這四位嘉賓。
  • 最強大腦第四季嘉賓陣容!
    最強大腦第四季嘉賓陣容!2016年12月5日,《最強大腦》第四季節目組宣布,將引入「人機大戰」模式,百度研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將作為特別選手參賽,與人類「最強大腦」現場對決。那麼在這一季會邀請那些嘉賓呢?
  • 《最強大腦》將回歸,而一位元老宣布退出!
    最近,科學競技真人秀《最強大腦》官宣將要回歸。而《最強大腦》的回歸吸引了一大波粉絲的關注。作為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魏坤琳從2013年便在《最強大腦》中擔任"科學判官"。通過在節目中的睿智形象和犀利點評,魏坤琳收穫了無數觀眾的好評。
  • 「最強大腦」們組團來杭,測試並喚醒孩子的大腦潛力
    作為一檔以科學和腦力為主題的綜藝節目,走到第6個年頭的《最強大腦》,從最初的「奇人+故事」到這兩年的「天才學霸」,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和學生家長的關注。不過,最近一段時間,《最強大腦》卻撕得一地雞毛。這場以「黑幕說」為核心的口水戰,甚至還把一些往期節目的大神級嘉賓牽扯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