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放假的第四天。
假期即將過半,
爆肝連刷十幾部2020年播出的新劇後,
我們篩選出了5部口碑爆棚的新劇,
它們分別來自英美日韓中,
或浪漫,或詩性,
五部裡有三部每一集只30分鐘,
刷起來輕鬆愉快又下飯。
所以還等什麼呢?
1.《霧山五行》
集數:3
每集時長:29分鐘
豆瓣評分:9.0
推薦人群:所有人,國漫迷尤其不能錯過
適合刷劇場景:最好在電腦前,它配得上大屏幕
「國漫崛起」是近幾年的熱議話題,然而真正能原發性創造出獨特「中國風」故事的並不多見。在幾乎沒有任何預熱的情況下,今年7月底,3集小體量的國漫《霧山五行》悄然上線。短時間內播放量8000多萬,400多萬人在線追番,B站17萬人打出9.9分。
王思聰、彭昱暢、張雲龍、趙小棠等眾多明星成為自來水,央視點名表揚。
凡是看過其打鬥場面的,無不會感嘆它一流的速度感和表現力。導演林魂從經典武俠電影裡汲取動作設計邏輯,鑽研各種冷兵器的用法,營造出一種人類肉眼跟不上的視覺感受。炫酷的「鬥法」場面,更是令人腎上腺素激增。
《霧山五行》的畫風太獨特了,其靈感來自於張大千的潑墨潑彩山水畫,有一種「蒼深淵穆」的意境和行雲流水的靈動。這種畫風難度大,製作周期長,幾乎需要逐幀手繪。
人物設計當然是怎麼帥怎麼來,也有顏藝搞笑的時刻,會說話的鴨子「水冠」,奉獻出全劇最令人捧腹的段落。
出人意料的是,這麼一部引爆2020年國漫圈的作品,並不來自於什麼大廠,而僅僅由浙江衢州市一個不到10人的小作坊,花了3年時間打造。
除了導演工作之外,林魂還包攬了原畫、分鏡、腳本、上色、場景、後期、主題曲演唱、給鴨子配音等十餘個工種。他極其擅長打戲,上半年被盛讚的《大理寺日誌》最後一集打鬥場面,就是出自他之手。
在工作人員名單裡,另一個身兼多職的十七,正是林魂的妻子。整部動畫,幾乎由夫婦倆扛下來。
因為畫風獨特,最細枝末節的工作也難以外包,團隊都是用愛發電,靠著熱情在撐著。每到片尾,彈幕滿屏回應「辛苦了」的場面,十分動人。
動畫行業周期長,回報慢,人才大多願意去來錢快的遊戲行業。所以就算如今作品大熱,林魂還一直焦灼團隊問題。人手夠了,後面的大戲才能展開。
《霧山五行》片尾有一句「請珍惜每一位堅持並堅守的動畫人」,並不是矯情,是這些動畫人「肝」出來的心聲。去看吧,它值得你花80分鐘的時間,去鼓掌與喝彩。
2.《正常人》
Normal People
集數:12
每集時長:30分鐘
豆瓣評分:8.7
推薦人群:小鎮做題家、對親密關係感興趣的人士
適合刷劇場景:午後沙發,手邊一杯小酒
小鎮做題家、985廢物引進小組、績點內卷、學歷膨脹…這些話題最近刷屏朋友圈。很多年輕人都在感嘆,自己除了會解題之外,沒有別的技能,也根本不知道真正想幹什麼。其實,這種現象並非中國獨有。今年爆火的英劇《正常人》的主人公康奈爾,就是一個典型的小鎮做題家,生在了愛爾蘭。他家境貧困,母親是保潔工,他憑藉勤奮學習考上了愛爾蘭的頂級高校。起初他本來想讀「好找工作」的律師專業,掙扎幾番後,還是選了「掙不到大錢但自己很感興趣的」英語文學。他後面會面對什麼樣的壓力是可以想見的。
讓他壓力更大的是,他還有一個「白富美」的女朋友瑪麗安,兩人從高中就開始戀愛,又考進同一所大學。戀愛的甜蜜時刻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反覆的誤會、破碎和傷痛,幾年下來分分合合。
然而,《正常人》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鳳凰男與白富美」的愛情故事,它能刷屏朋友圈,原因在於瞄準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年輕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經濟窘境和精神孤獨。
劇集改編自同名小說,作者薩利·魯尼自己就是一個90後,出生於1991年。原著在全球已被翻譯成46種文字出版,榮登《紐約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
兩個人在戀愛的同時,也是在用這段親密關係自救。方法很簡單:試錯和讀書。畢竟都是名校畢業,兩個人都具有高度反思能力,他們沒有逃避問題,或者放任自己沉溺到普通娛樂之中去打發時間,而是直面自身的缺陷,在現實和書本的交互中,找到自我癒合的方法。
「認識你自己」,千年前雅典神廟上的箴言,放在今天仍然是有效的。
劇集的結尾令人安慰:康奈爾拿到了去紐約的機會,小有成就,瑪麗安找到了與人友善交往的能力,就算男女主角最後不在一起,也都是美滿的。
3.《環形物語》
集數:8
每集時長:55分鐘
豆瓣評分:8.5
推薦人群:所有人,尤其是科幻愛好者
適合刷劇場景:安靜的夜晚(可能會哭,記得備好紙巾)美劇《環形物語》也是一部和時間設定有關的科幻劇,但是我們可以保證,這部劇絕對沒有《信條》那種「高射炮打蚊子」的莫名感。
8集下來,它結結實實地講了8個小故事,每個故事彼此聯繫,鬆散而靈動,都著力於「時間的無常」,在這種無常裡觸摸普通人的哀愁和愛意,感人至深。
從劇名可以看出來,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名叫「迴環」(The Loop)小鎮上,這裡經常發生很多怪異的事情。
小女孩放學回家,發現母親和房屋一起消失了,她也在一瞬間遁入未來的時空,見到了30年之後的自己。森林深處躺著一個鏽跡斑斑的圓形機器,兩個高中生去裡面探險,卻意外地交換了身體。
亂坑廢土之上,坐落著一個巨大的圓球。人往裡喊話,得到音色不同的回聲,回聲數量越多,昭示著這個人的壽命越長…
或許是因為習慣了神秘力量的存在,當小鎮居民遇到意外發生時,往往淡然接受。科學家們也建立了一個地下研究機構,隨著他們研究越深,越是發現這神秘力量的不可把控。
《環形物語》改編自瑞典視覺藝術家西蒙·斯塔倫海格 (Simon Stålenhag)的畫作,其風格是將「鄉村日常」與「未來科幻」矛盾性地組合在一起。
科幻作品裡有一個經典概念,叫做「巨大沉默之物」(BDO:Big Dumb Object),比如《2001:太空漫遊》裡著名的黑色獨石。不知它從何處來,也不知其目的,只靜靜地絕對存在,帶著崇高的神性。
《2001:太空漫遊裡的黑石》
斯塔倫海格的畫作,就彌散著這種BDO美感。人類居住在人口稀疏的小鎮裡,過著買菜上班遊玩的質樸生活,周圍充斥著巨大的機械體,它們佇立於雪地,隱匿在樹林,或逡巡於低空之上。
劇版沿襲了畫冊的「北歐鄉村未來主義」風格,攝影自然大氣,精緻的運鏡令人心醉。
而BDO除了是機械體之外,還意指影響人物命運的「無常」力量。8個故事,8個主角,他們之間或是母子、男女朋友、同事…命運相互嵌套,最終首尾呼應,形成一個迴環(Loop)。
這種生命輪迴的隱喻,透露出一股靜謐的詩性,就像小男孩讀完了手裡的小說後所說的,它「很傷感,卻很優美」。
你很難用語言來描述這種美,是在質樸優雅的空鏡裡,是在舒緩的鋼琴配樂中,是在人物眼中一閃而過的光彩裡。
4.《365:逆轉命運的1年》
365:운명을 거스르는 1년
集數:24
每集時長:35分鐘
豆瓣評分:9.1
推薦人群:懸疑愛好者
適合刷劇場景:上午,備好瓜子可樂(千萬不要夜裡點開,會一不小心熬夜刷完)因為沒有亮眼的卡司和名導,這部劇起初並沒有引起多大水花。但隨著播出,口碑攀升得越來越快,最終憑藉細密的邏輯推理和高潮迭起的節奏感,在豆瓣上獲得9.1的高分,打分人數高達6萬多。因此有人形容它是「蒙塵的明珠」。劇情的開端,是一個美女精神科醫生,通過電話召集到10個人,為他們提供一次「穿越到一年前」的機會。
這10人分別是:大眼警官、癱瘓漫畫家、優雅女、非主流女大學生、遊戲男孩、白髮老頭、金融男、黑道大哥、保安和快遞員。
回到一年前,有人想發財、有人想找回健康、有人想挽回失去的愛人…他們各自帶著「彌補遺憾」的心情回歸,卻引發了更為慘烈的死亡案件。
只是偶然嗎?
當然不是。人們發現,每個死者生前都收到過一個花籃,上面寫著詩意的短句。他們找到詩句的出處,發現句子所在的頁數,對應著的正是死亡日期,而更暴烈的案件也接踵而來。
10個人之間的關係也漸漸浮出水面,原來他們並不是陌生人。比如曾經撞傷漫畫家的,正是一同穿越過來的優雅女,而後者也在不久後跌下樓梯而亡。
大眼警官與漫畫家一起形成聯盟,查找這些謀殺案之間的關聯:人們是按照什麼樣的規律死亡的?為什麼中間有7個月的空檔期?而兇手好像已經知道他們是穿越過來的人…
一個謎團接一個謎團,擁有洋蔥般精緻的結構,每集的結尾都能把觀眾的情緒撩到高點,令人慾罷不能。
這種手法是懸疑推理劇的慣用手法,也是這個類型的劇集的勾人之處。然而,有許多懸疑劇只有善始,不能善終,編劇一開始吊人胃口,把盤子攤得太大,後面自己卻收不攏網。還有的則是靠故弄玄虛,一時迷人眼目,關掉屏幕一想,處處經不起推敲。
然而《365:逆轉命運1年》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不靠玩弄花招,而是穩紮穩打,邏輯嚴密,步步推進,到結尾處反觀全局,會發現每一處懸念都設置得恰到好處,從頭到尾都沒有過分誇張和賣弄噱頭。
更為難得的是,作為一部韓劇,男女主並沒有落入兩人必須談戀愛的俗套,兩人從始至終智商在線,情緒穩定,認真搞事業。也正因為如此,他們之前偶爾的曖昧互動才顯得格外珍貴和甜蜜。這樣的糖,磕起來才最令人心顫。
5.《半澤直樹2》
半沢直樹2
集數:10
每集時長:68分鐘
豆瓣評分:9.4
推薦人群:996社畜、爽劇愛好者、堺雅人顏藝粉
適合刷劇場景:對工作の意義產生懷疑的任何時刻
頂級IP強勢回歸,社畜回血必備神劇。
7年前,半澤·鈕祜祿·直樹風靡全亞洲,創下日本平成年代最高的42.3%收視奇蹟,至今未被打破。
在「哪裡摔倒了就在哪裡躺著」的喪文化流行大潮裡,突然出現了半澤直樹這樣一個「上班族的超級英雄」,他奉行「以牙還牙,加倍奉還」的處世哲學,讓人大呼「解氣」「爽」「燃爆了」。
連帶劇中反派也成為流行Icon,角色們的顏藝表情包風靡網絡。
如今《半澤直樹2》原班人馬回歸,主演臉上幾乎沒有留下歲月的痕跡。沒看過第一季也不妨礙,可以直接觀看第二季。劇集本身穿插了很多「前情提要」,足夠幫助你理解,且第二季的故事相對第一季來說,基本上是獨立的。
第一季豆瓣評分9.2,第二季9.4,是少有的續作評分比前作更高的劇集。
半澤直樹是一個銀行職員,他生活在19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的末尾。銀行內部充滿官僚和腐敗,人浮於事,派系林立,所謂「下屬的功勞被上司佔為己有,上司的過錯卻是下屬的責任」,存在極大的職場不公平。
劇集好看,一半的功勞要歸功於原著作者池井戶潤。他本人就曾是一名銀行職員,畢業後在三菱銀行工作了七年(1988-1995),所以他描述的銀行內部故事細節豐富,很多都是以真實案件做基底。
第二季裡,半澤直樹已經從年輕人變成一位「大叔」,但是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對鏡頭前的年輕觀眾輸出自己的熱血價值觀:
「我有三個信念。第一,對的事情要能承認它是對的;第二,組織的常識和社會的常識要一致;第三,勤勤懇懇工作的人要獲得正當的評價...我由衷地期待著,你們的加倍奉還。」
他是一個能真正做事的人,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因此把自己錘鍊成一頭猛獸,每次都會咬牙切齒地把敵人逼到牆角。
在遭受來自上司和銀行高層的重重打壓時,他選擇的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而是撂狠話、正面剛、主動出擊。
看得多了,我們發現,半澤直樹其實是一個有著實幹精神的理想主義者,他要對付的不是某個具體的壞蛋,而是要取得權力,變革整個銀行業,進而改善社會風氣。
他的父親曾經感嘆「繼續堅持夢想是多麼難的事啊,相比之下,放棄夢想又是多麼容易的事」。在第二季裡,半澤直樹還在繼續堅持夢想。
如果看完《半澤直樹》能收穫什麼職場Tips的話,那就是:誰也沒有允諾給你一個美好的職場,最快的改變路徑,往往在我們自己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