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流膠病又稱樹脂病,病因複雜,每年都有發生。常危害的樹木有櫻花、櫻桃、李子、桃樹、杏樹等核果類等。該病在樹枝梢任何部位都可發生,是一種極為普遍的病害,常造成樹木長勢變差,嚴重時導致死亡。
一、危害症狀:
由侵染性病原導致的流膠病發生在根頸、主幹、枝杈等部位。開始發病時,枝幹部位出現腫脹,然後流出淡黃色透明樹脂,尤其雨後流膠現象更為嚴重。隨著時間推移,凍狀膠體顏色逐漸變成淡紅褐色、棕褐色。如果天氣乾燥,膠狀物轉變成茶褐色堅硬膠塊呈結晶狀,粘附於枝幹表皮。非侵染性引起的流膠,系由機械、蟲傷、日灼等引起的傷口流膠,開始為白色透明膠狀,然後膠狀顏色逐漸變成褐紅色,遇適溫高溼時膠狀呈噴髮狀堆積在傷口表面,主要發生部位為機械傷和蟲傷和人為損傷處等。被害櫻花樹勢衰弱,葉片變小變黃,病部容易被腐生菌感染,使木質腐爛。
二、發病條件:
一般4-10月間,溫度15℃以上就開始發生,25℃左右的溫度,雨後溼度大時就有可能暴發。樹齡大的櫻花樹流膠嚴重,新移栽1—2年的櫻花流膠病嚴重,且多呈腫脹鼓包而不破,導致樹木出現幹枝、死亡。幼齡樹發病輕。果樹果實流膠與蟲害有關,蝽象危害易使果實流膠病發生。粘壤土、瘦瘠土壤、菜園土和酸鹼過重的果園容易出現流膠病。
三、櫻花樹發生流膠的原因:
1.由於寄生性真菌及細菌的危害,如腐爛病、細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這些病害使病株生長衰弱,降低抗性。
2、新栽樹木,樹勢弱,常造成流膠病嚴重發生。
3.蟲害,特別是蛀幹害蟲所造成的傷口易誘發流膠病。
4.機械損傷造成的傷口以及凍害、日灼傷等,生長期修剪過度及重整枝。
5.接穗不良及使用不親和的砧木。土壤不良,如過於黏重以及酸性大等。
6. 排水不良,灌溉不適當,地面積水過多等。
四、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通氣性能。低洼積水地注意排水,酸鹼土壤應適當施用過磷酸鈣,改良土壤,鹽鹼地要注意排鹽處理。合理修剪,減少傷口。對已發生流膠病的樹,小枝可以通過修剪除去,枝幹上的流膠要刮除乾淨,在傷口處用波美4-5度的石硫合劑消毒,在少雨天氣,亦可用硫酸銅塗抹流膠部位及傷口,隔7—10天再塗一次效果更顯著。
2.主幹刷白,減少流膠病發生。可每年分兩次塗白,春季和夏季,防止流膠病發生。刷白用塗白劑,塗刷主幹,刷於櫻花樹主幹和主枝,減少病蟲侵染和輻射熱為害,可有效地減少流膠病發生。
4.及時防治蟲害,減少流膠病的發生。4-5月份及時防治天牛、吉丁蟲等害蟲侵害,防治桃蛀螟幼蟲、捲葉蛾幼蟲、梨小食心蟲、椿象等為害出現流膠病。
5.夏季覆蓋,減少流膠病發生。夏秋高溫乾旱季節覆蓋10cm厚的雜草或稻草,不但能夠提高土壤含水量,利於樹木根系生長,強壯樹體,而且十分有效地防止地面輻射熱導致的日灼病而發生流膠病。
6.藥膜防治,減少流膠病發生。如果是細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膠,用農用鏈黴素進行噴施和塗刷主幹。如果是真菌性病原引起的流膠,可用硫酸銅或 多粘類芽孢桿菌塗刷主幹。主幹塗刷之前,用竹片把流膠部位的膠狀物刮除乾淨後,再塗刷藥液,或用廢舊乾淨棉布剪成條狀浸透藥液後包於患處,然後用10cm寬薄膜包紮,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